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方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在饮食控制及给予降糖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温阳活血通络中药,对照组在同样条件下给予维生素B1 100mg和维生素B12 500mg,每天1次,肌肉注射。两组均以25天为1个疗程,然后评价两组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17.9%,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O.01),并且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温阳活血中药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益气养阴温阳活血法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温阳活血法佐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采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温阳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改善情况,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67.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温阳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四藤一仙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作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14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同时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再给予中药"四藤一仙汤" 口服,对照组再给予维生素B1100 mg和维生素B12250 μg,肌肉注射.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CV和SC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四藤一仙汤" 养血活血、通络止痛,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药合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5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中药合剂”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维生素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检查。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加快,肌电图自发电位减少,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中药合剂”能增加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活血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34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予活血通脉胶囊4粒/次,每日3次;对照组18例,予维生素B120 mg/次、腺苷辅酶B12 500μg/次,每日3次.均口服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有效率44.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正中神经和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4项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药物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活血通脉胶囊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刘辉 《海南医学》2006,17(3):47-47,110
目的评价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丁咯地尔组31例,常规治疗组29例,丁咯地尔组给予生理盐水250ml加盐酸丁咯地尔150mg,每天一次,静脉滴注;常规治疗组给予维生素B1 100mg和维生素B12 500μg,每天1次,肌肉注射,两组均15天为1个疗程,然后评价两组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丁咯地尔组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0.6%,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17.9%,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丁咯地尔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复元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2014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复元活血汤内服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甲钴胺500 mg,1次/d,肌内注射,维生素B110 mg,3次/d,口服。两组同时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与HbA1c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正中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元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疗效好、安全性好、患者顺应性强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α-硫辛酸联合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亚辉 《医学综述》2009,15(2):316-317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川芎嗪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5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川芎嗪100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共3周;治疗组27例,在此基础上给予给予α-硫辛酸600mg加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共3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5.19%,对照组总有效率43.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9.62,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有显著性差异(t=2.341、2.718,P<0.05)。结论α-硫辛酸、川芎嗪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9.
爱维治治疗3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爱维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两组同时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弥可保治疗,治疗组用爱维治常规剂量治疗,8周后测定两组病人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以及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爱维治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前列地尔和弥可保静注,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针静脉滴注,疗程均2周。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自觉症状改善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NCV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且较对照组明显(P<0.01或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弥可保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为优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方案提供借鉴。方法将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依帕司他50 mg/次,3次/日,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情况,采用肌电图检测四肢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甲钴胺、前列地尔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达到抑制醛糖还原酶,修复受损神经,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提供营养支持,多途径、标本兼治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末梢神经的代谢、传导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56例,采用弥可保治疗,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9%(P<0.05);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加,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弥可保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弥可保。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饮食控制,糖尿病基础治疗营养神经治疗。治疗组用川芎嗪注射液24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3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明显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症状,提供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中药组56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甲钴胺口服,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加益气活血化痰中药,疗程8 w,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间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前后的差值有显著性差异( P<0.05);(2)治疗组中显效31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9%,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法可以增加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5.
蒋晓发 《中外医疗》2008,34(34):40-4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近期我院收治的70例DPN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呋喃硫胺片口服和维生素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通络汤,连用4周后,分别检测正中神经、腓神经、胫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5% ,对照组总有效率71.4%,两组有显著性意义( P <0.01);临床观察能明显改善DPN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与硫辛酸配伍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同时给予硫辛酸600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对照组30例仅给予丹红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硫辛酸配伍应用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脂微球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30例患者,给予Lipo-PGE1 10μg/日。对照组32例给予维生素B1 10mg/日、维生素B12 0.5mg/日。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用药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Lipo-PGE1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且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孙为  王翔  田竹芳  王芳 《陕西医学杂志》2013,(10):1400-1401
目的:观察硫辛酸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给予硫辛酸联合血栓通治疗;对照组35例,仅给予硫辛酸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神经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29%,68.57%)(P<0.05)。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好转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血栓通能够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 :将 6 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2 9例 ,予口服降糖药和复合维生素B片 ,治疗组加用 2个疗程的红花注射液。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血粘度、神经传导速度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快均优于对照组 ,血粘度值也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红花注射液能有效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症状 ,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改善微循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陆芝兰 《中外医疗》2013,32(10):121-121,123
目的探讨络病理论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8年4月—2012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均给予严格控制血糖、补充维生素B1片、甲钴胺胶囊等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组同时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给予中药汤剂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并比较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均有一定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络病理论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治疗中,不仅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还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