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额部烧伤后瘢痕扩张鼻再造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全面部烧伤鼻缺损选择修复的额部皮瓣鼻再造,修复后鼻外形、颜色和质地与烧伤面部匹配的状况.方法 选择全面部烧伤、额部遗留平整萎缩性瘢痕或接受过皮肤移植手术但额肌仍完整保留的患者,应用扩张额部瘢痕或植皮区皮瓣再造全鼻.手术分3期进行:Ⅰ期行额部瘢痕瓣扩张术;Ⅱ期行扩张额部组织瓣转移全鼻再造术;Ⅲ期行鼻根部皮瓣蒂修整术.结果 切取的扩张额部瘢痕皮瓣宽为7.0~7.8 cm,蒂长9.0~11.0 cm.其中2例患者再造鼻的单侧鼻翼和1例患者的鼻小柱皮肤部分坏死,经换药后痊愈.术后随访3~36个月,再造鼻颜色、质地、形态与烧伤面部相配,所有患者均对再造鼻外形效果满意.结论 应用扩张额部瘢痕或植皮区皮瓣修复烧伤后鼻缺损,其皮肤颜色、质地与烧伤面部外形匹配,并在无支架埋置的状况下.鼻外形维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预扩张额部皮瓣用于鼻再造及修复面部缺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Ma J  Yang X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3):194-195
目的 扩大额部扩张皮瓣应用范围 ,改进鼻再造及面部缺损的修复方法。 方法 对10例鼻缺损伴面部其他部位组织缺损的患者先行额部皮瓣供区预扩张术 ,在二期行扩张皮瓣移位鼻再造术同时修复面部其他部位组织缺损。 结果 治疗 10例鼻缺损及面部组织缺损者 ,疗效满意。行鼻再造的额部扩张皮瓣最大为 8 5cm× 10cm ,最小为 6 5cm× 8cm ;同时行面部缺损修复的额部皮瓣最大为 6cm× 4cm ,最小为 2cm× 6cm。 结论 预扩张额部皮瓣同时用于鼻再造及面部缺损修复是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可扩大额部扩张皮瓣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皮管法鼻再造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伟  庞星原  任军  白彦  欧阳山蓓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6):672-673,i0005
目的:探讨皮管法鼻再造的手术相关技术和适应证。方法:自1999年以来,我们应用上臂皮管、胸部皮管、腹部皮管临床治疗18例鼻缺损患者。总结相关技术及术式的优缺点和适应证。结果:本组1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外形及通气效果良好。随访3 ̄12个月,皮瓣无明显回缩。结论:对于此组额、面部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皮管法鼻再造是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前臂管型皮瓣修复全鼻和部分鼻组织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部的深度烧伤或外伤 ,尤其是化学性毁容性烧伤 ,常遗留鼻部皮肤及软骨的严重缺损和瘢痕增生畸形 ,导致面部五官比例失衡和外观缺陷。以往常用额部各种旋转皮瓣或上臂、肩胸等部位的皮管来再造全鼻和修复部分鼻组织 [1] 。前者人为地增加了面部创伤与瘢痕的存在 ,更加影响面部外观 ;后者虽然病程较久 ,固定时间较长 ,患者感觉不适 ,但整复后外形美观 ,肤色近似正常 ,患者感到满意。 1 988年6月~ 1 999年 7月 ,我们应用前臂管型皮瓣修复全鼻和部分鼻组织缺损 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6例 ,男 5例 ,…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术前三维扫描及三维模拟,辅助鼻再造的术前设计并比对术后效果,为临床外鼻再造的术前、术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扫描正常人与鼻缺损患者面部,模拟适合患者的外鼻形态,并通过计算机测量模拟外鼻的各项数据,为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术后比较模拟和实际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维扫描可获得精细的患者面部图像;通过三维软件可实现计算机模拟,预估外鼻形态并测量皮瓣面积、鼻各解剖部位数据。分析表明,术前模拟与术后实际数据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三维扫描及三维模拟可辅助鼻整形的术前、术后评估,使手术更为精准,患者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全鼻再造过程中鼻衬里的处理方法。方法1999年1月~2005年3月,对6例全鼻缺损患者采用预制扩张皮片作衬里的额部扩张皮瓣再造全鼻,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6~53岁。鼠咬伤2例,车祸伤2例,电扇绞伤1例,鼻背黑色素瘤术后1例。鼻背黑色素瘤患者术中除保留双侧鼻翼脚、部分鼻中柱外,自鼻根将以下组织均予切除;其余5例双侧鼻翼均缺损,其中4例鼻翼脚尚存,1例鼻翼脚缺失,鼻中柱均大部分缺损,上唇不同程度畸形,鼻根以下组织缺损,鼻孔通气好。结果本组6例预制扩张的皮片成活良好,符合再造全鼻对鼻衬里的要求。术后获随访6个月~3年,再造鼻外观满意,双侧鼻孔通气良好。结论利用预制扩张皮片解决鼻再造的鼻衬里,是较为可靠且值得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鼻缺损的效果。方法:经过三期手术,完成对23例多种原因造成的鼻缺损的修复。Ⅰ期:额部扩张器置入术;Ⅱ期:鼻再造术;Ⅲ期:断蒂术。结果:本组23例患者,转移额部扩张皮瓣均成活,随访0.5~1年,再造鼻形态良好、逼真,色泽、质地均较匹配,鼻通气良好,额部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利用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鼻缺损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面动脉为蒂的逆行下颌缘皮瓣全鼻再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全鼻再造术的新术式。方法 设计应用以面动脉为蒂的下颌缘皮瓣逆行移转行全鼻再造 6例。结果  6例全鼻再造手术均一次完成 ,皮瓣一期成活 ,鼻外形满意。结论 以面动脉为血管蒂的全鼻再造 ,具有供、受区邻近 ,切取移转方便 ,血管恒定 ,血供丰富 ,技术要求不高 ,皮瓣质软与面部肤色近似等优点 ,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的鼻内镜手术及综合治疗临床资料。结果随访观察半年以上,36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术后6~24个月,其中治愈27例(75.0%);好转5例(13.9%);无效4例(11.1%)。总有效率为88.9%。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鼻腔粘连2例,鼻中隔高位偏曲1例。结论鼻息肉术后复发最常见的原因为术腔粘连以及病灶残留,其次为鼻中隔偏曲未矫正和不能按时进行鼻内镜复查,定期鼻内镜复查是提高复发性鼻息肉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对复发性鼻息肉应采用鼻内镜手术加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针对鼻再造失败或效果不佳,且额部组织已完全破坏的病例,再次行全鼻再造的方法 。方法 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对3例鼻再造失败病例以上臂皮管法行全鼻再造。手术分四期进行。Ⅰ期:于左上臂内侧形成皮管(18 cm×8 cm);Ⅱ期:3周后切断皮管上端并转移至鼻根;Ⅲ期:3周后将皮管从上臂离断,形成皮瓣修剪成三叶状并向内折叠,以塑形成鼻翼、鼻尖和鼻小柱。同期取第7、8肋软骨,制成“L”形支架并固定;Ⅳ期:3周后进行断蒂修整。结果 3例患者均获成功,随访1~2年,再造鼻颜色、质地与周围皮肤较为匹配,外形及通气功能均达到满意效果。结论 对于额部组织已被破坏的鼻再造失败患者和坚决反对在额部留下任何痕迹的患者,采用上臂皮管行全鼻再造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下颌缘逆行岛状皮瓣在鼻再造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下颌缘逆行岛状皮瓣移转在鼻缺损再造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设计以面动脉为蒂的逆行下颌缘岛状皮瓣移转行鼻再造术。结果  2 0例皮瓣切取最大面积 7.0cm× 6 .5cm ,最小面积 6 .0cm× 4 .5cm。 2 0例鼻再造术皮瓣远端再造的鼻翼部发生局限性皮肤坏死 1例 ,经换药痊愈。再造的鼻小柱基底部裂开 1例 ,经Ⅱ期修复术后最终外形满意。其余病例全部Ⅰ期成功。经 3个月至 2年随访 ,再造鼻外形满意。结论 该手术方法行鼻再造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术式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同期假体置入额部扩张皮瓣鼻再造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同期假体置入使用额部扩张皮瓣行鼻再造的效果。方法:8例鼻缺损的患者,使用额部扩张皮瓣行鼻再造术,同期置入肋软骨或PTFE假体。结果:鼻再造术后随访1~5年,再造鼻均获成功,鼻的外形及通气功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同期假体置入使用额部扩张皮瓣行鼻再造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鼻美容整形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鼻是面部正中最突出的器官,其外形对人的容貌有较大影响,所以鼻外形有缺陷的患者非常渴望修复与改善,因此鼻美容整形一直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鼻整形技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古印度Sushruta应用面颊部皮瓣进行鼻再造,至今已有2600余年的历史。鼻美容整形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我科在治疗面中部骨折18例中结合鼻内窥镜技术,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治面中部18例,全部为男性,年龄14~56岁,鼻额筛复合骨折16例,眶底暴折2例。18例均为外伤所致,其中3例面部有开放性创口,15例为闭合性创伤,均有面部畸形,以鼻根部为中心塌陷,内毗间距增宽,鼻根与额骨之间形成锐角15例。颧弓下塌1例,眼球内陷视力为眼前手动1  相似文献   

15.
应用额部扩张皮瓣形成以滑车上血管为蒂的皮瓣进行鼻再造或以颞浅血管额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面部缺损共4例,皮瓣应用灵活,转移后不臃肿,弹性色泽好,鼻再造轮廓清楚,供区可直接缝合,不需植皮。是修复面部缺损、鼻再造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6.
术中扩张+术后快速扩张法在鼻再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复鼻大部和全鼻缺损目前多采用扩张后额部皮瓣行鼻再造 ,常规扩张周期为 6~ 8周 ,1996~ 2 0 0 1年我们采用术中扩张 术后快速扩张法行鼻再造 14例 ,将扩张时间缩短为平均 11d ,效果满意。1 一般资料本组共 14例 ,其中男 9例 ,女 5例 ,年龄 15~ 18岁 ,均为鼠咬伤所致 ,鼻大部缺损 11例 ,全鼻缺损 3例 ,均采用 1个扩张器扩张 ,扩张器容量为 10 0ml 12个 ,15 0ml 2个 ,需扩张的前额皮肤正常。2 手术方法2 1 埋置扩张器 :采用垂直于扩张区主轴的小切口以防止术中和术后早期快速扩张切口裂开 ,位置与方法同常规扩张法 ,注射壶均外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为预防鼻面部压疮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重症医学科153例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鼻面部压疮发生情况并找出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发生率为25.49%;发热、PCO2≥50mmHg、带机时间是发生鼻面部压疮的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需对发热、PCO2升高、长时间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鼻面部皮肤加强观察,尽早发现皮肤异常,采取积极保护措施,降低鼻面部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额部扩张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额部扩张皮瓣形成以滑车上血管为蒂的皮瓣进行鼻再造或以颞浅血管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面部缺损共4例,皮瓣应用灵活;转移后不臃肿,弹性色泽好,鼻再造轮廓清楚,供区可直接缝合,不需植皮,是修复面部缺损,鼻再造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9.
王亮  娄卫华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185-186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治疗额窦骨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额窦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经鼻内窥镜进行手术的方法。男性17例,女性6例,年龄23~47岁,平均36岁。所有病例均为CT检查所发现。最小3mm×6mm,最大7.0mm×8.5mm×8.0mm。多数骨瘤位于于额窦底及内侧壁(19例),少量位于外侧壁(4例)。所有患者均经内窥镜手术切除。结果:23例肿瘤均获得全切除。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术后23例(82%)随访5个月~5年,无骨瘤复发或鼻窦阻塞性黏液囊肿发生。结论:在选择好病例的前提下,鼻内窥镜切除额窦骨瘤安全,有效,具有手术费用低、住院时间短、面部无瘢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一次性修复鼻及鼻周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1995年~2008年,收治34例鼻及鼻周缺损的患者,男21例,女13例;年龄17~70岁。先行额部扩张器置入术。二期手术,利用缺损周围的局部翻转皮瓣形成鼻衬里,将缺损纳入鼻前庭;额部扩张皮瓣移位行鼻再造术。三期断蒂。病程6~26月。结果:34例患者,32例疗效满意。结论:将鼻周的缺损视作术后新鼻部解剖区的一部分,再造全鼻并修复缺损,重建面部美学解剖分区。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获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