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4年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全国的运行情况,为有效改进与完善预警系统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预警系统在中国内地31个省份对33种传染病产生的预警信号数量、响应情况和判断结果,分析预警信号的响应率和响应时间,并与预警系统2011-2013年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14年预警系统共发出386 578条预警信号,信号响应率为99.24%(383 637条),(P25~P75)为1.0(0.4~3.8)h。2014年的信号整体响应率和24 h内响应率较2011-2013年水平有所提高。其中,固定阈值预警方法产生163 649条预警信号,预警信号响应率为99.21%(162 361/163 649),(P25~P75)为1.0(0.2~5.3)h;通过初步核实、现场调查与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认了80 923例病例,占预警信号数的49.50%。时间模型预警方法共产生222 929条预警信号,平均每县每周约产生预警信号1.48条,其中3159条预警信号(1.42%)经初步核实后被判断为疑似事件;预警信号响应率为99.26%(221 273/222 929),(P25~P75)为1.1(0.5~2.9)h。结论 2014年预警系统的预警信号响应率和响应及时性均保持较高水平,2014年的信号整体响应率和24 h内响应率较2011-2013年进一步提高,但疑似事件信号占全部预警信号的比例仍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在温州市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的应用情况及效果。 方法 以温州市2008年4月2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预警系统产生的预警信号量、信号响应率、响应时间、信号核实率、信号核实方式、响应结果、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等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8491条,信号响应率为100%,24 h信号核实率为71.75%。涉及24种传染病。81条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7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43.75%,阳性预测值为0.08%。 结论 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早期自动预警,但预警系统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较低,需要不断改进。建议不同的传染病可依据本地流行情况设定不同的预警值,以提高传染病自动预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陈丽云 《疾病监测》2014,29(6):494-497
目的分析辽宁省调兵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的运行情况,为进一步提高预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8年4月2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调兵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预警系统共发出185条预警信号,涉及病种10种,24 h内信号响应率为86.49%,响应时间中位数为0.83 h。发送成功的预警信号(手机短信)为172条(92.97%)。经初步核实确认疑似信号18条,经现场调查确认流行事件6起,其中流行性腮腺炎5起、风疹1起,预警信号阳性率为3.24%(6/185)。结论预警系统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早期自动预警,但要提高预警信号阳性率和对暴发/流行事件的快速反应,还需在预警系统的技术服务、预警系统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业务素质及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朱新凤  闻栋  刘光涛 《疾病监测》2015,30(9):784-788
目的 了解湖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在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的应用情况及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预警系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3年湖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生成的预警信号、预警病种、响应时间、核实方式、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3年,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4395条,信号响应率为100%,24 h内信号响应率为89.08%。预警信号数与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病例数呈正相关,r=0.840(P0.01)。涉及23种传染病,核实方式以综合分析为主,占74.47%。54条预警信号被判断为疑似事件,经过现场调查共确认暴发11起,预警系统的灵敏度为69.23%,预测值为0.25%。结论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良好,预警系统灵敏度较高,可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早期自动预警,但预警系统的阳性值较低,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预警系统运行状况,分析2015 — 2019年江西省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变化特征,为进一步优化预警系统,提升江西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监测工作效率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Excel 2010软件收集整理2015 — 2019年江西省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数据,运用 SPSS 22.0软件对预警系统应用效果及信息填报质量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5 — 2019年江西省共发出预警信号43 697条,疑似事件率高峰为9 — 12月,预警信号阳性率高峰为9月和12月,疑似事件率、预警信号阳性率及突发事件预警率分别为7.41%、0.78%、40.46%,与2008 — 2014年疑似事件率(χ2=3 140.745,P<0.001)、预警信号阳性率(χ2=305.895,P<0.001)及突发事件预警率(χ2=18.585,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预警信号阳性率居前5位病种依次为人感染猪链球菌、人感染H7N9禽流感、登革热、霍乱、不明原因肺炎;预警信号及时响应率、现场调查率分别为98.34%、82.25%,与2008 — 2014年预警信号及时响应率(χ2=21 680.642,P<0.001)、现场调查率(χ2=109.642,P<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江西省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目前运行状况良好,预警效能提升明显,响应及时。 但总体预警信号阳性率、突发事件预警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预警系统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6.
何涛  王犇  张入学  张凤娇 《疾病监测》2015,30(11):925-929
目的 分析按照地域分层进行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方法的应用效果,为有效改进与完善预警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和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程序自行研制传染病实时监控预警系统,预警周期一般选择7 d,预警阈值依据国家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疫情判定标准进行设置。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下载报告卡,导入传染病实时监控预警系统,在县、乡、村级和学校三个层面,逐层缩小地域范围,分别将预警传染病的实际发病数与预警阈值对比,最终定位于病例集中的村级或学校,从而获取预警信息,并对其进行响应与处理。对预警传染病的报告病例数、预警信息数、初步核实和现场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预警信息响应率、疑似事件信息比例、现场调查率、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作为评价指标。 结果 2007-2013年,按照地域分层进行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共获取预警信息148条,涉及14种传染病。经过初步核实,判定为疑似事件的共计10种传染病的127条预警信息,2 h内响应率为100.00%,疑似事件信息比例为85.81%;通过现场调查,证实85起暴发事件,24 h内现场调查率为100.00%,暴发探测灵敏度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57.43%。 结论 本预警方法能够早期探测传染病暴发疫情,实用性强,准确性高,但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广东省中山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暴发预警效果进行评价,为完善和优化预警系统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整理中山市2008年4月2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移动百分位数法、累计和控制图法预警的数据,以及同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对CIDARS预警及时性、灵敏度和特异度进行回顾性评价。 结果 CIDARS发出预警信号3543条,信号响应率为100%;经初步核实,13条预警信号被判定为疑似事件,预警信号阳性率为0.37%。其中,高发传染病预警时间(发生暴发到首次发出预警信号的平均时间)为1 d,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74.20%;低发传染病预警时间为0 d,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96.32%;新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手足口病预警时间为0 d,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76.18%。 结论 预警系统对于低发传染病的暴发预警及时性、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高发传染病,对于低发传染病预警特异度优于新纳入法定报告传染病;预警系统已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探测预警,但仍需进一步完善,设置合理的预警阈值,减少错误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8.
叶敏  易波 《疾病监测》2011,26(7):531-534
目的 了解2008 - 2010年宁波市传染病自动预警运行现状,为探索完善传染病自动预警工作模式,提高预警工作质效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 - 2010年宁波市传染病自动预警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2008年4月2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宁波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14 581条预警信号,经现场调查确认暴发/流行17条;涉及24个病种,前5位依次为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麻疹、风疹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警信号数高峰在5-7月和9月;预警响应时间中位数为1 h,现场调查比填报异常卡平均提前80 h;预警系统阳性预测值仅为0.12%,灵敏度为53.13%。 结论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良好,在霍乱等重点传染病探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有预警工作机制及预警参数设置仍有待改进与调整;同时应建立针对评价传染病自动预警的金标准,更为科学地评价预警系统功效。  相似文献   

9.
《疾病监测》2014,29(10):822-826
目的分析2008-2013年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在贵州省安顺市的运行情况,探讨如何通过监测预警信息做好传染病疫情的防控工作。方法利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汇总,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安顺市2008-2013年共接收了4059起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覆盖了21个病种,初步判断为疑似事件的有393起,疑似事件率为9.68%,经专业人员现场核实为暴发的有59起,预警信号阳性预测值为1.45%。预警处置及时率为98.10%,不同预警方法的响应及时率不同,单病种预警响应及时率为91.45%;时间系列预警响应及时率为98.51%。结论安顺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状况良好,能及时发出传染病聚集性病例的预警,对早期发现暴发疫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预警信号阳性预测值较低,县区疾控机构预警响应及时率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10.
吴隽  安庆玉 《疾病监测》2012,27(8):660-663
目的 分析2008-2011年辽宁省大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的分布状况,为进一步优化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预警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08-2011年大连市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并采用2检验和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地区、病种、时间的预警阳性率和响应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 2008-2011年大连市通过预警系统共收到预警信息9415条,经现场调查确定暴发/流行228起,预警阳性率为2.42%;各县(区)均有预警信息;涉及的病种18种,其中预警信息较多的病种有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细菌性痢疾、猩红热、手足口病,共计8648条,占总数的91.85%;预警阳性率较高的病种依次是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和手足口病;按照系统发出预警信号到填报异常信息卡的时间统计,响应时间中位数为0.53 h,四分位间距1.55 h,按照填报异常信息卡至开始现场调查时间统计,响应中位数为0.10 h,四分位间距为5.15 h。 结论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08-2012年陕西省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的运行状况,为进一步完善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预警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08-2012年陕西省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生成的预警信号、预警病种、响应时间、核实方式等进行分析。 结果 2008-2012年陕西省自动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号51 245条,预警阳性率为0.05%。各地市均有预警信息,预警信号数与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存在正相关关系,r=0.973(P结论 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稳定,对及时发现重点病例和早期发现暴发疫情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局限性,预警阈值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CIDARS)不同的探测范围对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预警效果,为CIDARS的完善和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CIDARS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出的手足口病时间模型预警信号,以同期该区域发生的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作为评价标准,分析CIDARS的预警灵敏度、错误预警率;选择浦东新区3个街道/镇,缩小CIDARS预警探测范围,比较每个街道/镇不同探测范围的预警效果差异。结果 2014-2016年,CIDARS在浦东新区共发出393个手足口病预警信号,成功预警了182起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同期浦东新区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726起,CIDARS预警灵敏度为24.97%,错误预警率53.69%。对大、中、小3种规模的手足口病聚集性事件预警灵敏度分别为100.00%、45.30%和1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CIDARS的探测范围从全区缩小为街道/镇后,3个街道/镇的预警灵敏度分别从原来的25.93%、13.04%和50.00%上升至88.89%、78.26%和100.00%,错误预警率有所上升,但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CIDARS对浦东新区小规模手足口病聚集性事件的预警效果欠佳,模型探测范围从全区缩小至街道/镇后,对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的预警效果明显提高;CIDARS应进一步缩小预警模型的探测范围,以提高对聚集性疫情的预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