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PBL教学的效果.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书面理论考核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6.8±3.7)分,对照组为(83.5±3.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PBL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师生学习评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通过PBL教学法,学生的综合能力、搜寻资料解决问题能力、互动及沟通技巧及学习方法影响力都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PBL教学应用于临床教学查房,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够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增加学生学习效果与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在卓越医师教改班普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苏州大学2015级卓越医师班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名。观察组学生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学时数与观察组相同。教学结束后对学生采用考核及问卷调查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成绩及临床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能较好的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习的积极及主动性,能拓展知识和拓宽视野,提高分析归纳能力,并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结论将基于微信平台的PBL教学引入到卓越医师教改班普外科教学实践中,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索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临床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及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病例讨论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某院实习的医学生在临床教学病例讨论教学中,试验组采用基于赋能理论的病例讨论教学模式,每个学生发言后学生间互评和讨论反馈,最后老师点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病例讨论教学模式,学生代表发言后共同讨论分析,最后老师点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老师教学质量评价和实习生在教学中的获益能力,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学生对老师教学质量评价,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益较多的能力是临床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反思、自主学习能力;其中试验组在学生获益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赋能理论的病例讨论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造学生学习的方式和习惯,有利于激发学习主动性及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体化医学理念在胃肠外科胃癌课程临床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110名胃肠外科胃癌课程学生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55名。对照组在胃肠外科胃癌课程临床教学中实施常规教学方法,个体化组在胃肠外科胃癌课程临床教学中实施个体化医学理念方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个体化组学生学习兴趣高于对照组,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操作知识考核评分、医患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学生对胃肠外科胃癌课程临床教学的满意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医学理念在胃肠外科胃癌课程临床教学中的效果确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带教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教学效果,以提高实习生的医患沟通技巧,力求培养实用型护理人员。方法对在我院实习的167位护理学生采取互动沟通教学模式,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培养良好的观察、思维及实践操作能力。结果互动沟通教学模式可提高实习生的理论与操作的考试成绩,同时增加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论互动沟通教学模式可较好的满足护理人员对学习的需要,可促进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为日后手术室护理实习生的临床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分析Sandwich教学法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学习的医学类专业学生180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Sandwich教学方法。两组学生学习阶段结束后,使用模拟实践考试的方式调查学生对临床肿瘤治疗方法的掌握情况,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学生学习阶段结束后,研究组学生的模拟实践考试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方式结果的满意度为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肿瘤学教学中采取Sandwich教学法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在肿瘤学方面的知识,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放式临床技能训练系统在肝胆胰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克服肝胆胰在消化病学临床教学难点。方法:选取2017级学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在临床教学见习的基础采用开放式临床技能教学,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见习课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受不同教学方法后临床技能操作成绩,评估开放式临床技能训练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学生的临床技能远高于对照组(P0.05),基本成绩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偏高(P0.05)。结论:开放式临床技能训练系统可以弥补传统临床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肝胆胰临床技能的提高,大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导师和学生之间深入沟通,在临床教学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医学检验实习带教中应用典型临床病例教学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检验科的医学检验专业20名实习生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的23名实习生为教改组。通过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理论考试、临床沟通能力评定,分析典型病例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学生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改组在“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沟通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了教学参与度”“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综合能力”“有助于相关内容的掌握、记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在“提高了搜集、整理资料能力”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至少70%的实习生给予案例教学法“十分赞成”的评价。教改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基础知识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教改组案例分析和临床交流能力却有了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典型临床病例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实验室中常见的项目有了更好的应用和解读,增加了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了更好的锻炼,理论与实践的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BL与案例教学法在《药事管理学》教学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2015级药学专业本科生125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n=63)使用PBL与案例教学法联合教学,对照组(n=62)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学生成绩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认为该种教学方法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引导逻辑思考与判断能力、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事管理学》教学中联合使用PBL与案例教学法效果较好,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综合能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情景教学法对于中医急诊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7月~2018年3月我院的实习生共8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习生选择传统教学法进行带教实习,观察组实习生使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学习。在教学完成后,对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对比两组实习生教学效果。结果经过教学后,发现使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观察组)的实习生最终考核成绩明显优于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对照组)实习生;并且观察组实习生对于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中医急诊临床教学使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升操作熟练度,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孙涛  高云  程宇彤  李志忠  张京梅 《中国医药》2012,7(9):1176-1178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应用于医患沟通中交待病情的效果。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2007级、2008级学生进行“医患沟通——交待病情”见习课堂的学生99例,其中2007级为传统教学组(52例),2008级为PBL教学组(47例)。传统教学组按照传统的实习方法进行带教,即实习生由教师带领对新收患者进行病情交待,南教师向实习生讲述患者临床特征、诊断、治疗、预后及病情交待要点等。PBL教学组的带教方法为①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临床案例提出交待病情的技术要点;②学生针对问题查阅教相关临床资料和医学人文相关材料;③教师引导学生对资料进行真实性和临床实用性的评价;④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演示,教师点评;⑤教师及学生共同对不同情景下交待病情的全过程和沟通效果进行评价和交流。通过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比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医患沟通实践教学中的差异。结果PBL教学组的课堂效果、学习兴趣及知识掌握程度的满意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课堂效果:76.6%(36/47)比50.0%(26/52),学习兴趣:72.3%(34/47)比50.0%(26/52),知识掌握程度:91.5%(43/47)比73.1%(38/52),均P〈0.05]。与传统教学相比,PBL教学组在提高学习主珈性,增强爱伤观念方面满意率也较高,但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习主动性:66.0%比55.8%,增强爱伤观念:76.6%比67.3%,均P〉0.05)。传统教学组中51.9%的学生认为需要改进带教方法,在PBL教学组中42.6%的学生建议改进教学方法(P〉0.05);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的教学系统性满意度分别为40.4%和3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对医学生获得实用的医患沟通技巧、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反思日记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作用,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2011-2012年于该科实习的17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12~2013年于该科实习的15名学生作为实验组,两组学生的学历、年龄、入科前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完成教学大纲内容;实验组除完成教学内容外,护生每1~2周完成1篇反思日记。总带教教师对反思日记进行检查和修改,并将意见反馈给学生和其他带教教师,出科时两组学生均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满意调查。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和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书写反思日记,可提高学生的成绩,提升教学满意度,增进师生交流。  相似文献   

13.
刘洪  张烨 《现代医药卫生》2014,(8):1148-1150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全冠蜡型实训中的质量监控效果。方法以该院2012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一班作为实验组,使用PDCA循环开展教学;以二班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考核时间、问卷调查结果和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结果。结果实验组的实践考核评分高于对照组,考核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实践操作能力、学习主动性、团队精神3个方面认为有提高者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评判性思维量袁7个子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引入PDCA循环监控蜡型技术的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能够有效地提高蜡型实训项目的实训教学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为学生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情景教学对提高护生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的效果.方法 以口腔护理操作为例,将100名将要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中专学生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情景教学方法,设置临床上不同病情、不同文化程度等不同情景病人所需的口腔护理操作进行教学.两组护生进入临床4周后采用操作考试和对两组学生问卷调查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得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t=1.66,P>0.05 );观察组护生操作考核得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5.03,P< 0.01).观察组的护生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更优于传统教学法,让学生更容易融入临床.结论 情景教学能提高护生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锻炼沟通能力,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梁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55-157
目的 探讨产前检查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校2011级三年制普通护理中专生2个班共100名学生根据产前检查实践护理操作项目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分别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及成绩分析,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成绩(P<0.05),操作及综合能力(P<0.01)优于对照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法的评价结果比较,情景模拟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P<0.05).结论 情景模拟教学法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理论、操作、实践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综合急救能力教学效果的观察。方法选取2所院校2008级本科4个班护生196名,设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为2所院校各1个班共2个班96名护生,应用《急危重症护理学》急救理论、操作技能与临床实践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为2所院校另1个班共2个班100名护生,应用常规教学模式教学。结果两组《急危重症护理学》理论考核、综合应急能力考核及团队合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生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理论、操作、实践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评价在提高学习兴趣(2项)、团队合作(1项)方面和及时应用急救护理知识、能够应用救护程序对病人实施救护2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理论、操作、实践”三维无缝隙教学模式不仅可提高考核成绩,而且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及团队合作能力,重要的是还能显著提高其综合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案例教学法与基于问题教学法在胸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名临床专业学生,随机分成案例教学法组(对照组)以及基于问题教学法组(观察组),每组各50名。对两组学生进行学习后的考察,考察为不记名闭卷形式。观察两组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考核后观察组在理论与实践得分上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P〈0.05)。结论基于问题教学法在胸外科教学中,能够强化学生自主临床思维,提高学刁积极性,最终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规范化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在消化内科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60例在我院实习护生的资料,按照护生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2年7月-2013年6月)及对照组(2011年7月~2012年6月),各30例,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护生采用规范化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带教结束后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进行评价,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出科专业理论考试及整体护理综合考核。结果观察组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小科专业理论考试及整体护理综合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对师资队伍建设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护理专业理论及专业实践能力,是提高临床教学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护生临床实习操作技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实习的2010级90名护生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名,对照组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实验组按PBL教学法教学。结果 PBL教学法实施后实验组护生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绝大多数护生对PBL教学方法表示满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BL教学法在护生临床实习操作技能中调动了护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帮助护生掌握知识要点,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使护生的自学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协作沟通及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锻炼,为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情景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3名实习学生分成两组。对照组51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观察组52名学生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两组学生参加新生儿复苏理论考试、技能考核成绩,调查学生对情景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结果观察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理论知识方面,P〈0.05;操作技能方面,P〈0.01)。情景教学法受到98.08%的学生喜欢。结论情景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生儿复苏的操作方法,值得在新生儿复苏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