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目的:比较各痴呆亚型心理和行为症状(psychologicalandbehavioralsymptomsofdementia,BPSD)的特征,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BPSD的关系。方法: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AD混合型(mixeddementia,MD)、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和正常对照组各30例参加本研究。采用Alzheimer病行为症状评定量表(BEHAVE-AD)、Cohen-Masfield激惹性问卷(CMAI)评定痴呆患者BPSD。采用高压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测定经2,4一二硝基氟苯衍生后的血浆Hcy水平。结果:AD患者激惹、焦虑与恐惧发生率较高,VD患者无目的游荡发生率、严重程度较低,MD患者BPSD症状无特异性。AD,MD和VD患者血浆Hcy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高Hcy水平的痴呆患者BEHAVE-AD总分较高(14.86±4.16),与血浆Hcy水平较低者(7.07±3.6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9.39,P<0.05)。结论:AD和VD患者BPSD症状有特异性,MD患者BPSD表现无特异性。血浆高Hcy水平在痴患者BPS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血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型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痴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分类的关系。方法选择被确诊的88例痴呆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88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采用PCR-RELP检测Apo E基因分型;采用荧光化学发光法检测Hcy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po E基因分型和Hcy水平与痴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严重程度痴呆患者的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和重度痴呆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痴呆患者(P<0.05),Apo Eε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类型痴呆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帕金森病痴呆(PDD)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P<0.05);AD患者的Apo Eε3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和VD患者的Apo Eε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PDD患者(P<0.05);痴呆患者Apo Eε4等位基因频率升高和Hcy水平升高与痴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23,P<0.001;r=0.748,P<0.001)。结论痴呆患者Apo Eε4等位基因频率升高和Hcy水平升高与痴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变化及与痴呆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进行智能评定,并对60例V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血清SCD40L的检测,将SCD40L与MMSE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轻、中度VD患者血清SCD40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中度痴呆组患者SCD40L水平高于轻度痴呆组患者,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轻度痴呆组和中度痴呆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均较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其中中度痴呆组患者MMSE量表评分低于轻度痴呆组患者,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且血清SCD40L与MMSE呈负相关.[结论]VD患者血清SCD40L浓度明显升高,其可能参与了VD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CRP)、高半胱氨酸(Hcy)与其他指标的水平。方法用酶法进行血脂分析,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ELISA法测定IL-6和TNFα含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V itB12及叶酸水平,荧光偏振免疫检测法测定Hcy。结果AD和VD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三酰甘油(T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AD组IL-6及TNFα明显高于VD组和正常对照组;AD组和VD组血清Hcy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D组叶酸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血脂及Hcy升高可能同为AD及VD的病理生理基础,AD同时伴有明显炎症反应,叶酸水平降低为VD的另一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各痴呆亚型心理和行为症状(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特征,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eysteine,Hcy)水平与BPSD的关系。方法: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AD混合型(mixed dementia,M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和正常对照组各30例参加本研究。采用A1zheimer病行为症状评定量表(BEHAVE-AD)、Cohen-Masfield激惹性问卷(CMAI)评定痴呆患者BPSD。采用高压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测定经2,k4一二硝基氟苯衍生后的血浆Hcy水平。结果:AD患者激惹、焦虑与恐惧发生率较高,VD患者无目的游荡发生率、严重程度较低,MD患者BPSD症状无特异性。AD,MD和VD患者血浆Hcy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高Hcy水平的痴呆患者BEHAVE-AD总分较高(14.86&;#177;4,16),与血浆Hcy水平较低者(7.07&;#177;3.6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9.39,P&;lt;0.05)。结论:AD和VD患者BPSD症状有特异性,MD患者BPSD表现无特异性。血浆高Hcy水平在痴患者BPS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鉴别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意义.方法:抽取AD患者20例(AD组)、VD患者18例(VD组)、正常体检人员20例(正常对照组)空腹静脉血各4mL,离心后使用全自动荧光偏振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Hcy水平,并以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VitB12、叶酸水平,进行组间Hcy,VitB12与叶酸水平差异比较以及三者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VD、A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浆Hey水平分别是(17.6±4.3)、(14.7±3.O)μmol/L以及(13.1±2.5)μmol/L,其中VD组与AD组、V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8和P<O.001),而AD组与正常时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O.129).VD、A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间血清VitB12、叶酸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血浆Hey与血清VitB12水平呈负相关(r=-0.340,P=O.021).结论:VD患者平均血浆Hey水平明显高于AD患者,提示血浆Hey水平对于鉴别AD和VD有一定临床意义,但仍应同时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为血管性痴呆患者和脑梗死非痴呆性患者,对两组患者的Hcy水平进行比较,并对不同病情程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Hcy水平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cy浓度较之对照组相对更高;另外,重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的Hcy浓度较之中度和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明显更高;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Hcy浓度较之轻度血管性痴呆患者明显要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临床可通过消除诱发血浆Hcy水平升高的因素治疗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8.
各型痴呆患者炎性指标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各型老年期痴呆患者基本炎性指标变化特点。方法:分组测定阿尔茨海默病(AD)46例,血管性痴呆(VD)34例,帕金森痴呆(PDD)39例及正常对照组35例空腹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水平,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统计,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AD组患者的白细胞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AD、VD、PDD组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D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AD,VD,PDD组的C反应蛋白值较正常对照组稍增高,但是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炎症反应全程参与了AD、VD、PDD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老年痴呆(A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该院收治的痴呆老年患者100例,并据患者病情分为老年痴呆(AD)组和血管性痴呆(VD)组,另选取健康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3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分析Hcy水平与AD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AD、VD组患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Hcy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VD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升高,且AD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AD患者Hcy水平高于轻度A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的优势比(OR)值为4.7,95%置信区间(CI)为1.76~7.09;AD患者Hcy水平与MMSE评分呈明显负相关(轻、中、重度AD相关系数r分别为-0.32、-0.40、-0.27,P0.05)。结论 HHcy是导致AD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高Hcy水平的关注,以防治老年痴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血管因素的差异。方法:选取1993/2002年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诊断老年期痴呆的患者,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资料以及各种可能影响脑灌注的血管性疾病的伴发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调查AD,VD以及混合性痴呆(mixeddementia,MD)中,各种血管性因素的伴发率,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结果显示仅高血压、脑卒中的伴发率在VD患者中显著高于AD,高血压为83%与40%,脑卒中为94%与37%;在控制了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婚姻及生存情况后,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均证实,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01)。而低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起搏器心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脂血症以及贫血病史的伴发率,在各组痴呆患者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和脑卒中史可能更提示VD或MD的诊断;而其他各种血管性因素在AD,VD以及MD之间无差异,与3者均相关;伴随着AD发生发展过程的血管性因素,可能参与了AD的病理过程,对各种血管性因素的干预,可能对各种老年期痴呆的防治和预后改善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老年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同型半胱氨酸(Hcy)、干扰素-γ(IFN-γ)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老年VD患者102例为VD组,同期84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组,检测比较2组血清SOD、MDA、Hcy、IFN-γ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VD发生影响因素。并将VD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各51例。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采取法舒地尔治疗,B组采取法舒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A组、B组疗效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血清SOD、MDA、Hcy、IFN-γ水平、认知功能评分(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VD组入院时血清SOD水平低于健康组,血清MDA、Hcy、IFN-γ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OD、MDA、Hcy、IFN-γ均为VD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P <0.05)。A组、B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SOD水平及MMSE、ADL评分较治疗前增高,且B组高于A组,血清MDA、Hcy、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B组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个月后,B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A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SOD、MDA、Hcy、IFN-γ在老年VD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应用法舒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调节血清SOD、MDA、Hcy、IFN-γ表达,改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丁酰胆碱酯酶(BuChE)、干扰素-γ(IFN-γ)、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及艾地苯醌干预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VD患者94例为病例组,同期9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入院或体检当日血清BuChE、IFN-γ、Hcy水平,病例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血清BuChE、IFN-γ、Hcy水平,以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探讨血清BuChE、IFN-γ、Hcy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并将病例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各4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采取尼莫地平治疗,B组采取艾地苯醌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A组、B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血清BuChE、IFN-γ、Hcy水平、认知功能评分(MMSE),统计治疗效果。结果病例组血清BuChE、IFN-γ、Hcy水平为(7431.09±823.31)U/L、(193.12±11.68)pg/mL、(36.65±4.47)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276.52±765.84)U/L、(128.26±8.47)pg/mL、(7.93±2.2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患者病情程度加重其血清BuChE、IFN-γ、Hcy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血清BuChE、IFN-γ、Hcy水平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427、0.684、0.572,P<0.05)。A、B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BuChE、IFN-γ、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5681.39±594.25)vs.(6194.27±685.03)U/L,(136.24±8.46)vs.(153.18±9.8)pg/mL,(20.24±3.57)vs.(24.36±4.0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3个月后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B组高于A组[(23.98±2.73)vs.(20.26±3.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93.62%vs.7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患者存在血清BuChE、IFN-γ、Hcy异常表达情况,且与病情进展关系密切,艾地苯醌能通过降低上述血清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D)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两者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分析4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列为AD组,选取43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SOD和Hcy水平的差异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AD组患者简易智力状况检查法(MMSE)评分明显高于V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7,P=0.011)。两组研究对象在Mo CA(t=1.835,P=0.069)、ADL评分(t=0.971,P=0.334)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患者血清中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5,P=0.015)。AD组患者血清中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5,P0.01)。两组研究对象血清CRP水平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2,P=0.369);AD组患者血清中Hcy与MMSE评分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795,P0.01),VD组患者血清中Hcy与MMSE评分也呈负相关(r=-0.758,P0.01)。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SOD与MMSE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r=0.211,P=0.152;r=0.185,P=0.241)。结论血清中SOD及Hcy水平改变可能参与了AD和VD相关发病机制,其中Hcy可作为预测AD、VD患者发生认知损伤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清Hcy对布加综合征患者肝脏纤维化的诊断效果研究,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BCS患者94例作为BCS组,依据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Child-Pugh A级组48例(A组),Child-Pugh B级组30例(B组),Child-Pugh C级组16例(C组),同期选取3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纤维化指标及Hcy水平进行比较,对患者血清Hcy水平与肝纤维化指、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分析进行分析。结果:BCS组患者肝脏纤维化指标、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肝脏纤维化指标、血清Hcy水平较B组高,B组肝脏纤维化指标、血清Hcy水平较A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随Child-Pug h分级升高而增加(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与肝脏纤维化各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r=0.288、0.068、0.224,P>0.05);BCS组患者血清Hcy水平与肝脏纤维化各指标均呈正相关(r=0.464、0.461、0.531,P<0.05);BCS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与Child-Pugh分级情况呈正相关(r=0.664,P<0.05)。ROC分析提示:HCY水平对肝脏纤维化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0.05),ROC-AUC=0.829。结论:BCS患者发生肝脏纤维化时,其血清Hcy水平会发生显著提高,且患者Hcy平与肝脏纤维化程度相关性良好,可作为BCS患者肝脏纤维化情况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血清Lp-PLA2、HCY及D-D检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5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7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95例,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无上述相关心血管疾病健康志愿者10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血清Lp-PLA2、HCY及D-D水平及阳性率。结果:Hey、D-D和Lp-PLA2水平及阳性率比较:AMI组>UAP组>SAP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Hey、D-D和Lp-PLA2血清学指标比较:3支病变组>2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清Hey、D-D和Lp-PLA2水平检测可作为诊断及评估冠心病病情变化的辅助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选自本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奥氮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氧化应激指标及生活质量各量表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45%)高于对照组(73.58%),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SDS评分和HAMD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tSDS=9.7886、tHAMD=16.4589,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cy和hs-CRP水平也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tHcy=11.3279、ths-CRP=12.8047,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MDA)水平降低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而SOD水平高于对照组(tMDA=13.8751、tSOD=5.2982,P<0.05).两组治疗后社会关系、心理状态、生理健康和周围环境评分增加(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t=5.6586、7.7935、8.2064、8.3707,P<0.05).[结论]氮平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状患者疗效明显,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探讨依普利酮联合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并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H型高血压合并慢性心衰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普利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Hcy、NT-proBNP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分级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31%(48/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4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7,P=0.03<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及血清Hcy、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VESD、LVEDD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NYHA分级均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普利酮联合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并慢性心衰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血清NT-proBNP和Hcy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和血清Hcy、U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硫酸镁治疗+硝苯地平)和观察组(40例,常规硫酸镁治疗+硝苯地平+拉贝洛尔)。治疗15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Hcy、UⅡ水平。结果治疗15 d后,观察组早产、产后大出血、胎盘早剥、胎儿窒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后恶心、呕吐、肌无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清Hcy、U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妊娠结局,有助于患者血清Hcy、UⅡ水平恢复正常,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干预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84例行介入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临床情况、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MMSE)、临时痴呆评定量表评分(CDR)、血压(Bp)、c-反应蛋白(CRP)、胆固醇(CH)、颈动脉内-肿膜厚度(C-IMT)、甘油三酯(TG)、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用时及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为(29.24±4.43)分,高于对照组的(24.61±3.55)分(P0.05),且观察组CDR为(1.57±0.22)分,低于对照组的(1.88±0.36)分(P0.05);2组Bp、CRP、CH、C-IMT及TG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各生理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21.43%(P0.05);观察组满意度97.62%,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理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方法脑出血患者148例作为观察组,另设健康体检者1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浆Hcy浓度。结果脑出血患者血浆Hcy水平(19.2±8.8)μ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2.5±4.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血浆Hcy浓度与预后关系:血浆Hcy浓度升高者,预后差,病死率高。血浆Hcy水平与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关系: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重型神经功能缺损者血浆Hcy水平与轻型神经功能缺损者比较,血浆Hcy水平高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Hcy血症可能参与脑出血的发病,高Hcy血症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血浆Hcy可作为判断脑出血患者病情轻重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