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反复、多次及大剂量化疗药物静脉冲击已成为癌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可损伤血管内膜,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药物外渗;同时伴有血管痉挛,局部组织供血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据文献报道,化疗患者中不等程度静脉炎的发生率大约占80%[1]。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既给患者造成痛苦,又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影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近年来,国内外的医护工作者对化疗性静脉炎  相似文献   

2.
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机理及防治进展   总被引:69,自引:20,他引:49  
赵丹凤 《护理研究》2001,15(5):260-262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 ,但由于许多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 ,加之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强刺激可导致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硬化等。曾有报道 ,70 %以上住院病人需要接受静脉注射治疗 ,这些病人中近 80 %发生程度不等的静脉炎[1:4 2 ] 。张鸿雁等[2 :10 7] 报道 :静脉注射诺维本后 ,87%的病人发生静脉炎。一旦发生静脉炎 ,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 ,而且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近年来 ,国内外护理学者就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机理及防治做了大量研究 ,取得了一些成果 ,现综述如…  相似文献   

3.
新鲜芦荟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大多数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加上反复多次穿刺造成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静脉的刺激,导致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变硬甚至机化、阻塞及组织坏死,即化疗性静脉炎。多数患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可达57.65%。一旦发生静脉炎,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  相似文献   

4.
新鲜芦荟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大多数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加上反复多次穿刺造成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静脉的刺激,导致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变硬甚至机化、阻塞及组织坏死,即化疗性静脉炎。多数患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化疗性静脉炎发生率可达57.65%。一旦发生静脉炎,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更重要的是阻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2006年7月~2007年9月对因化疗药引起静脉炎52例患者应用新鲜芦荟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性静脉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月青 《护理研究》2007,21(10):2786-2787
化疗是白血病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而化疗性静脉炎是化疗时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每年有50%~80%的化疗病人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严重者局部组织溃烂、坏死,给其生理、心理方面带来巨大痛苦,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为此我科护士通过加强护理干预,采用新鲜马铃薯片贴敷联合海普林外涂穿刺静脉局部,以预防病人在化疗后静脉出现的局部反应,旨在使白血病化疗性静脉炎显著减少,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经济负担。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1例应用PICC导管行长期静脉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秀云 《现代护理》2004,10(6):583-584
静脉化疗是白血病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临床常用的化疗方案是大剂量的静脉化疗。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常承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痛苦。由于血管的破坏,往往影响病人下一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1]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r) ,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病人…  相似文献   

7.
目前,反复、多次、大剂量化疗药物静脉冲击已成为临床抗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由于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加之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刺激可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硬化等[1]。尽管化疗药物输注操作技术明显提高,在减少或防止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方面起一定作用,但由于反复不断地静脉给药,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8.
热敷加喜疗妥软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由于化疗药物大多对血管刺激较强 ,加之反复多次静脉穿刺造成机械刺激 ,易造成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的发红、肿胀、疼痛、血管变硬 ,甚至机化、阻塞 ,严重影响病人以后的静脉给药治疗[1] 。为了寻找更好地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 ,解除病人对以后静脉给药治疗的顾虑 ,我科采用热敷加喜疗妥软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7月在我科化疗结束后发生化疗性静脉炎患者 5 4例 ,其中男 39例 ,女15例 ,年龄 2 7~ 6 7岁 ,平均年…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是三大治疗手段之一,静脉给药是药物摄入的一个主要途径。应用化疗药物所致渗漏性损伤和化学性静脉炎并非少见。因化疗药物多为化学制品或生物碱制剂,治疗中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性损伤,以及药物高浓度和药物不同的酸碱度,对局部有较强刺激作用,导致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损伤,甚至发生局部坏死,我科对肿瘤病人实行化疗后出现的渗漏主要采用了以下治疗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医用几丁糖对化疗药物导致的兔耳静脉损伤的防护效果。[方法]建立长春瑞滨致化疗性静脉炎的兔耳静脉模型,分为几丁糖组、硫酸镁组、空白对照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并于干预后48h、7d取局部静脉及周围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分析评价静脉及周围组织的病理损伤及愈合情况。[结果]几丁糖组可降低化疗性静脉损伤程度,加快愈合过程,其防护效果优于硫酸镁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医用几丁糖对化疗性静脉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化疗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预防与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万军 《上海护理》2002,2(4):46-47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 ,而化疗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发生 ,不仅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 ,还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 ,更重要的是有可能影响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近年来 ,国内对化疗药物性静脉炎及渗透的预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现综述如下。1 外周静脉穿刺引起的化疗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预防1 1 局部外用药物预防1 1 1 硝酸甘油局部涂擦 :徐静[1] 等通过临床实验得出结论 ,在化疗患者行静脉穿刺前采用硝酸甘油局部涂擦法 ,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降低静脉并发症的发生。1 1 2 应用硫酸镁提前局部…  相似文献   

12.
朱敏怡 《全科护理》2010,8(32):2923-2924
[目的]比较化疗性静脉炎两种防治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以外周静脉穿刺行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利多卡因液局部封闭+硫酸镁湿敷,观察组25例采用利肤宁(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外用涂擦。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68%,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皮肤防护剂利肤宁涂擦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崔宇兰 《全科护理》2011,(3):233-234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肿瘤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文献报道[1]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局部静脉炎发生率可达84%,这不仅给病人带来了痛苦,而且也影响了化疗的顺利进行。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了一些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措施,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肿瘤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文献报道[1]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局部静脉炎发生率可达84%,这不仅给病人带来了痛苦,而且也影响了化疗的顺利进行。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总结了一些预防和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措施,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帖凉”预防化疗性静脉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但由于许多的化疗药物属于刺激剂和发泡剂,常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浅表静脉炎。文献报道,约60%~70%的化疗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静脉炎,有的高达90%以上[1]。因此对于临床化疗,首先应从预防入手,避免静脉炎的发生。我科从2006年11月起应用"一帖凉"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兔耳静脉化疗性静脉损伤防护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向阳  李武平  王宇  王映梅  张敏 《护理研究》2008,22(28):2549-2552
[目的]观察医用几丁糖对化疗药物导致的免耳静脉损伤的防护效果.[方法]建立长春瑞滨致化疗性静脉炎的免耳静脉模型,分为几丁糖组、硫酸镁组、空白对照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并于干预后48 h、7 d取局部静脉及周围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分析评价静脉及周围组织的病理损伤及愈合情况.[结果]几丁糖组可降低化疗性静脉损伤程度,加快愈合过程,其防护效果优于硫酸镁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医用几丁糖对化疗性静脉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罗飞燕  洪湘粤  刘俊  李丽华 《现代护理》2007,13(7):1839-1841
静脉化疗是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而化疗药物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浅表静脉炎,这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而且会使化疗不能顺利进行。据报道,化疗患者中近80%发生程度不等静脉炎。由此可见,静脉炎是化疗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静脉炎,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如何保证所制定的化疗方案顺利实施,同时患者有较好的血管条件去接受化疗计划,  相似文献   

18.
陈月青 《护理研究》2007,21(30):2786-2787
化疗是白血病病人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而化疗性静脉炎是化疗时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每年有50%~80%的化疗病人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严重者局部组织溃烂、坏死,给其生理、心理方面带来巨大痛苦,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同时也影响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实施[1,2]。为此我科护士通过加强护理干预,采用新鲜马铃薯片贴敷联合海普林外涂穿刺静脉局部,以预防病人在化疗后静脉出现的局部反应,旨在使白血病化疗性静脉炎显著减少,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经济负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5年6月—2007年1月在我科接受正规化疗的急性白…  相似文献   

19.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临床上为了有效地控制肿瘤,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化疗已成为抗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具有预防和减少患者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发生等特点,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肿瘤患者的痛苦,使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抗肿瘤药物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1],而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重要的给药途径,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冲击化疗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的强烈刺激可导致化疗性静脉炎,临床表现为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硬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