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谈腧穴的双向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针刺效应的产生是通过激发经气,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纠正其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机体恢复正常的机能状态。笔者多年临床体会:由于针刺时患者的个体机能状态不同及应用针刺手法各异,某些腧穴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使许多同一穴位产生补与泻、升与降、发散与收敛、散寒与清热等不同的作用。现就腧穴的双向调节作用略述管见,求正于同道。腧穴双向调节作用的表现《灵枢·五邪》篇曰:“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说明病邪在脾胃,无论是阳气有余的热证,或阴气有余的寒证,或是阴阳错杂寒热俱见之证,均可取足三里穴予以调治。可见腧穴的双向调节作用早在《内经》时代就就有所认  相似文献   

2.
肚腹三里留     
“肚腹三里留”是《四总穴歌》的第一句话,它简要地表明了足三里穴与肚腹之间的主治联系。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是胃之合穴,早在《内经》中就有明确记载。《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胃病者,腹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灵枢·五邪》还指出足三里的主治性能:“……补三里以温胃中”;“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或)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说明只要是病在脾胃,无论是阳气有余,表现为消谷善饥的热证;或是阴气有余,表现为肠鸣泄泻的寒证;或是阴阳错杂的或寒或热证,都  相似文献   

3.
题25.阳气有余则开泄,应见身热汗出,而经曰“汗不出”;阴气有余则闭塞,应见身寒无汗,而经曰“汗出”,为什么? 答:所谓“阳气有余”,是指感受阳邪所导致的机体阳气偏盛的病理变化。火热同属阳邪,以阳从阳,故而阳气偏盛。正气与邪抗争,是以可见身热;同时,更因热性熏蒸,以致“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于  相似文献   

4.
《内经》中足阳明胃经的主治功能和应用特点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兆琳 《中国针灸》1998,18(10):623-625
足阳明胃经是人体一条极重要的经脉,它循行于人体面、胸、腹及下肢前侧,网络人体前侧大部。脏腑络属上又与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脾胃相联系。《内经》中有许多有关足阳明的记载,尤多见于《灵枢》之中,后世对足阳明胃经的认识多导源于此,现就其中有关足阳明胃经的主治功能和应用特点探讨如下。1 足阳明胃经的主治功能11 调理脾胃,以助运化《灵枢·五邪》曰“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认为足阳明经可以治疗脾胃阴阳诸疾。文中…  相似文献   

5.
秦建 《中医研究》2008,21(8):41-42
何谓汗?《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也就是说,汗乃人体阳气蒸化阴液所化生的一种液体,即“汗生于阴而出于阳”。这是汗液产生的生理过程。就病理性出汗而言,是与众多因素相关的,其中包括人体阳气的盛衰,阴液自身的过度蒸化,以及外感时邪、内伤杂病的影响等等。最终结果为阳虚不固,阴虚不敛,汗液随之而出。医家需审证求因、辨证论治,使阴阳复归平和、  相似文献   

6.
析梦     
<正> 《灵枢·口问篇》“阳气尽,阴气衰.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可见从睡眠变化,能了解机体的阴阳盛衰情况,也是问诊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通过问梦可辨阴阳。“阴盛则梦大水  相似文献   

7.
“八法”中的“汗法”,又有多种法则,本文对其中“滋水作汗”一法。试加讨论,错误之处,欢迎指正。滋水作汗法的理论渊源“滋水作汗”之法,早在《内经》里已指出,《素问·阴阳别论》曰:“阴加于阳谓之汗”,王氏注云:“阳在下,阴在上,阳气上博,阴能固之,则蒸而为汗。”按所谓“阳气”,指人之卫气言,“阴”指人之津液言,阴足则与阳调和而后有汗。假如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或  相似文献   

8.
一、“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原文是说,大凡阴阳二者的关键,在于阳气的致密,阳气致密,阴气才能固守。原文在这里着重突出了阳气在阴阳平衡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张志聪注云:“盖阳密则邪不外淫,而精不内亡矣。”似此,原文的意义,可从两个方面认识:1.阳气致密则阴气固守,五脏精气充足。反之,“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从而产  相似文献   

9.
<正> 黄芪桂枝五物汤虚劳血痹肝家方肝寒痛痹加温药阴火乌麻芪藿尝黄芪桂枝五物汤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的首方,由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组成,治疗因虚而致气血痹阻,呈现身体麻木不仁,身微痛者。其证属肝阳虚。而肝脏体阴用阳,肝阳虚常兼肝阴虚,所以说“阴阳俱微”。不过,从脉象来辨,仍重在阳虚,清阳不升,故“寸口关上微”;阳虚则寒,寒在内在下,故“尺中小紧”。治疗大法,是“针引阳气”,即助肝家阳气升发之意。方中黄芪升补肝阳,正如张锡纯所说:“黄芪性温而升,以之补肝”。配桂枝温阳散寒,加姜枣调脾  相似文献   

10.
1 寒与收引的概念及关系 寒,指寒邪,有外邪与内邪之分。外寒之邪是指气候寒冷,人体衣着过少,防寒保暖不够,或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人体阳气不能抵御而为病的一种外来邪气。外寒为病,一般首先侵犯人的“体表”,即皮毛、肌肤、腠理、筋脉、骨节,也可因脏腑阳气虚弱,直接侵犯脏腑而为病。内寒是内生五邪之一,即人体阳气虚弱而产生的虚寒,阳气不足,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毛腠理,皆失其温养,造成全身性的阳虚生虚寒的证候。  相似文献   

11.
<正> 邪至厥阴,为邪正相争的最后阶段,病情垂危,由于阴阳消长和邪势弛张不同,故病情变化大,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加之该篇条文较混乱,所以往往产生误解。为了理出规律,易学实用,现将学习心得整理如下: 一、病因:六经传变或阴阳过极。外感病邪由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各经直接传入。厥阴是阴之尽、阳之始,病情演变多趋极端,如寒极阴气独盛,阳气衰微,发为寒厥。热极阳气独亢,郁而不与阴接,则为热厥。  相似文献   

12.
陈师诊病治案,多本《内经》、《难经》.他对《内经》中阴阳对立统一、承制生化、相互依恋、互为消长等观点,滚瓜烂熟,融会贯通.尝谓:"人身阴阳,互相为用.人有阳气,阴之使也;人有阴气,阳之守也.故阳气常升,水吸之而下行,阳气无炎上之忧;阴气常降,火蒸腾而上升,阴津无涸竭之虞.……阳不足则阴胜,阴不足则阳胜,诸病生矣.阴阳配合,本不得一毫偏胜于其间也."陈师运用阴阳学说指导辨证用药,如轻车熟驾,辄能得心应手,有左右逢源之妙.尝见其治阳虚生外寒之症,用益火之原取胜;治阴虚生内热之病,以壮水之主奏功;治阳胜则阴病者,取泄热生津之法;治  相似文献   

13.
<正> 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就对梦的成因,梦的辩证与治疗进行了较系统地阐述。这与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梦境与人体疾病的产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观点,基本一致。因而,在临床上重视异常梦境的辨治,这对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以及判断疾病的变化,推测预后都有重要的意义。一、析因必有邪扰《内经》认为,梦境的产生是由于邪气扰乱内脏,营卫气血失于正常运行,魂魄不定,魂魄飞扬而导致。如《内经》指出:“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能定处,与营卫俱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二、辨证注重虚实对梦境的辨证,《内经》注重人体正气的盛衰与邪气的亢盛,以及邪气侵袭的部位不同而辨证。(一) 辨阴阳盛衰:《内经》认为,如果人体阴气亢盛,则出现寒证,梦及涉大水而恐惧。阳气亢盛,  相似文献   

14.
失眠的论述最早见于《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1] 152,说明阴阳失和是失眠的关键.《灵枢·邪客》阐述了失眠的病机,“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暝”[1]126,治则为“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方剂为“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可见,阳之所以不得入于阴,是因为“厥气客于五脏六腑”,而厥气又有虚实之分,根据虚实补不足、泻有余,使阴阳相通,失眠可愈.  相似文献   

15.
浅析《素问·调经论》阴阳虚实寒热病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体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这一阴阳平衡状态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病理状态变化。阴阳的偏盛偏衰,可表现为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不同证候,故张介宾说:“寒热者,阴阳之化也。”此即通常所说的“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的病机。今之所言的这四种病机虽然可致寒热虚实的不同证候,但与《素问·调经论》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有显著不同。试析如下。1“阳虚则外寒”与“阳虚则寒”“阳虚则外寒”,是指外邪袭表产生表证恶寒之机理。此…  相似文献   

16.
脉见大、浮、数、动、滑,为阳脉,而脉见沉、涩、弱、弦、微,为阴脉,阳主生,阴主死。阴病见阳脉提示阴气虽盛,但阳气来复,故曰生;阳病见阴脉提示阳浮而阴气内盛,故曰死。故从脉诊中来区别阴阳,综合全身证候以进行辨证,了解阴阳的消长,可以判断邪正的盛衰,从而决定病机的发展趋势以及疾病的预后。以脉测证,脉证合参,可知疾病的病理机转。阴平阳秘、正气强胜、胃气充盛、营卫和谐、人体与外界自然以及脏腑内外升降平衡协调则身体强健无病,即使患病也易治愈,反之则病进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正>原文夫患热者,皆由血气有虚实。邪在脾胃,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风邪不得宣散,因而生热。热搏于腑脏,故为病热也简析患热病,是因为其人本身气血虚。当邪气滞留脾胃时,则体内阳气有余,阴气不足,风邪得不到宣散,因而在体内郁积而生热。此热在体内侵害各个脏腑,所以才产生各种热病症状。“病热候”导引法之一原文覆卧去枕,立两足,以鼻纳气四十所,复以鼻出之。极令微气入鼻中,勿令鼻知除身中热、背痛。  相似文献   

18.
罗某某女50岁,一月前受凉后,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自服阎王刺、陈艾水,遂汗出不止,近一月来,常感头昏心慌,汗出纳差、手发麻、身瞤动。舌淡无苔,脉沉细。此症是因发汗太过造成的漏汗。“漏汗”不但能损伤人体的阴精,而且还能损伤阳气。阴精伤则生化不足,阳气损则运化无力;阴虚则血不濡,阳虚则气不煦,故尔手足发麻,心慌气短,汗出身软,肌肉振抖,据此判为“阳虚振抖证。”遵《内经》“阳气者,精则养  相似文献   

19.
汗法为中医治病“八法”之首。《内经》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概括地说,汗法是通过解表发汗的方法,使邪从汗解,而疾病乃愈。祖国医学又认为:发汗以阳气为运行,以阴血为基础。如仲景治无汗表实之伤寒,以麻黄开腠逐邪,亦即宣达阳气之意:用桂枝旺盛血行,亦即鼓动阴血使之发汗之意。《内经》还要言不繁地指出:“阳加于阴谓之汗。”又云:“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譬犹烈日当空,阳亢已极,必得地气上升,油然作云,才能天气下降,沛然作雨,即阴阳和然后雨泽降的意思。中医对汗法的应用颇广,在临床上必须明确邪气之微甚,正气之虚实,始可探本穷源,一汗而解。试观古方中凡属风寒,必用麻桂:而一见烦渴,便兼用石膏:又如见温热则用银翘、桑菊,见湿郁则用羌防  相似文献   

20.
汗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津液,通过阳气的蒸化从肌肤毛窍外泄而成。在正常情况下汗出是一种生理现象,是调解机体阴阳、气血的相对平衡以适应外界气候环境变化的一种机能活动。当温病之温热病邪侵入机体后,由于正邪交争、阴阳失调,可出现病理性汗出。在临床可通过对这些异常汗出的辨析,了解温病的病情轻重及正气津液的盛衰。清·吴鞠通著《温病条辨》一书有数十处论及汗出,通过辨汗之有无、多少、性质及部位来判断温病的预后转归,体现了以汗辨温病的学术思想,现试析义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