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9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清开灵注射液过敏反应9例分析苏保谦(云南省禄劝县中医院651500)我院自1992年7月至1995年1月,使用清开灵注射液426例过程中,有9例发生过敏反应(占2.11%)。现报道如下: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6~55岁,均为第一次使用清开灵。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2年12月1日至2007年11月30日深圳市药品医疗器械评价中心收到的311例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1例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均为静脉滴注给药,其中259例发生在给药过程中,39例发生在给药后;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临床应合理使用双黄连注射剂,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111例双黄连过敏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临床应用双黄连引致的过敏反应的规律。方法:对2000年1月-2004年3月中国期刊网中收录的111例双黄连过敏反应在性别、年龄、发生时间、给药途径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双黄连过敏与年龄、性别无关,与给药途径有关,注射剂易发生过敏反应。该药过敏的临床表现有:过敏性休克67例(60%),皮肤黏膜症状61例(55%),其他类型过敏反应14例(13%)31例同时出现多种过敏症状。过敏发生时间最短为开始用药1m in以内,最长为用药后72h,97例(87%)在用药过程中发生过敏症状。结论:双黄连的过敏反应以速发型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为主,应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的数据挖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检索1978—2007年医药学期刊,收集422例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在构建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数据挖掘决策树法进行分析。结果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显著特点为:50岁以上患者群的过敏性休克构成比显著高于50岁以下患者群(P〈0.05),而皮肤损害构成比显著低于50岁以下患者群(P〈0.01);20-49岁患者群的过敏性休克构成比显著高于0—19岁患者群(P〈0.05).18岁以上患者群的过敏性休克构成比极显著高于18岁以下患者群(P〈0.001)。成年患者群中,使用注射液患者群的过敏性休克构成比显著高于使用粉针剂患者群(P<0.01)。结论: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可能与患者年龄、药物剂型等因素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宋菲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7):142-143
目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双黄连注射剂的过敏反应和应对措施。方法通过2000—2009年期间文献报道的189例过敏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双黄连过敏反应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关联,大部分发生在用药开始的30Min以内,主要包括皮疹、过敏性休克、药物热等。结论应对过敏性休克引起重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常见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通过检索2012~2013年期刊文献及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道,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4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详细病案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所有病例中男148例(60.4%),女97例(39.6%);发生率最高为60岁,占23.7%,最低20~30岁,占8.2%;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心血管疾病类以及清热解毒类这两类中药注射剂中;其中双黄连注射剂发生率最高为9.8%;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以及皮肤性反应(56.3%)。结论通过提高中药注射剂的质量以及正确选择能够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双黄连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吴淑坤,宫伏山,刘清祥(黑龙江省海伦市医院,海伦市152300)我院于1990年开始应用双黄连注射液治疗病毒和细菌感染性疾病2,000余例,其中2例过敏反应,报告如下:例1,男,59a,于1991年3月26日以急性支气管炎入...  相似文献   

8.
双黄连注射剂过敏症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双黄连注射剂中引起工型过敏反应的致敏性物质,建立双黄连注射剂过敏症动物模型。方法:将双黄连注射剂与正常兔血清体外孵育制备抗原,免疫新西兰纯种兔,制备抗双黄连注射剂中过敏性物质的抗血清,并采用ELISA法检测其效价及抗体特异性。结果:双抗夹心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稀释至1:128倍仍为阳性,间接竞争ELISA测定血清特异性并绘制抑制曲线,得到回归方程I:13.3621gC+50.503,相关系数r=0.966,半数抑制浓度IC50=0.92mg/mL。结论:此法初步建立了双黄连注射剂过敏症动物模型,对双黄连注射剂中致敏物质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双黄连粉针剂致过敏反应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黄连粉针剂致过敏反应2例邵俊彦王福霞彭国忱(煤炭部总医院北京100028)我院儿科1993年10月~1996年5月共有231例患儿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剂(哈尔滨中药二厂),出现过敏反应10例,占4.3%,其中8例仅表现为充血性皮疹,另2例反应严重,现...  相似文献   

10.
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剂引起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剂引起过敏反应1例杨德信,郭永刚,邢国权(黑龙江省巴彦县第二人民医院151801)病例,于××,女,13岁。因口腔起疱疹伴的痛诊断口腔炎于1994年7月9日至11日在门诊部观察室静脉滴注双黄连1200mg溶于5%葡萄糖400ml(哈...  相似文献   

11.
《中南药学》2009,7(6):471-471
2001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首次通报了双黄连注射剂引起的过敏反应。通报发布后,国家中心仍陆续收到有关双黄连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  相似文献   

12.
双黄连治疗恶性肿瘤并发呼吸道感染52例观察牛广德熊双凤(贵州省人民医院肿瘤科贵阳市550002)恶性肿瘤病人经过手术、放射及化疗治疗后,身体免疫力低下,易发生呼吸道的病毒、细菌感染。1993年2月~1995年底,我们应用双黄连注射剂治疗恶性肿瘤并发呼...  相似文献   

13.
双黄连注射剂不良反应10年系统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索使用双黄连注射剂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的规律性。方法:采用药物流行病学方法,利用互联网的资源进行检索,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黄连的有效ADRs 1445例,2244例次。涉及皮肤、消化、呼吸、泌尿和神经精神等多系统器官42种ADRs症状;前6位是药疹(占51.1%)、恶心呕吐(10.9%)、药物热(9.1%)、过敏性休克(6.8%)、腹痛腹泻(3.8%)和血管神经性水肿(3.7%)。75%系变态反应。首次使用发生比率高于再次使用者,最短的在开始用药的数分钟内发生;最长的在用药后数周内发生ADRs。1445例双黄连注射剂引起的ADRs中,恢复1437例,治疗无效死亡8例。结论:双黄连注射剂引起的ADRs涉及面广,最严重的可能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4.
例1:患男,28岁,因发热咳嗽就诊.查体:T39℃,R 30次·min-1,P 100次·min-1,咽充血,扁桃体肿大,肺纹理增粗.化验:WBC 6.8×109·L-1,MID 85%,LYD 26%.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双黄连注射剂(哈药集团中药二厂,批号0104505),3 h后患者全身出现米粒样红色丘疹,瘙痒,躯干部明显.患者无过敏史,也未服用其它药物.立即给予抗过敏治疗,2 h后症状消失.次日继静滴双黄连注射剂,患者全身又出现皮疹,复给予抗过敏治疗,并停用双黄连注射剂,皮疹消失. 例2:患男,56岁.因咽痛、发热伴咳嗽半月余就诊.查体:T38℃,P 124次·min-1,R 28次*min-1.X光检查:肺纹理增粗.化验:WBC 9.8×109·L-1,LYM 30%,MID 80%.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双黄连注射剂(哈药集团中药二厂,批号0104505),用药后5 h患者面部潮红,皮肤及躯干出现少量皮疹,有轻度瘙痒,次日继静滴双黄连注射剂,皮疹增多,部分融合成片,有明显瘙痒;停用双黄连注射剂,im地塞米松5 mg,iv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症状消失. 双黄连注射剂是由中药提取而成的灭菌制剂,成分复杂,其中绿原酸可能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认为制剂中的附加剂原料掺进少量花粉等,都易导致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4661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46619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发掘警戒信号,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山东省2006年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及报告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监测数据反映了全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静脉注射用药;1起不良反应数量最多;抗微生物药物和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数量和严重程度均居前两位;病例报告的填写尚不完善,质量有待提高;阿奇霉素注射剂和双黄连注射剂警戒信号明显。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抗微生物药物和中药的安全性监测,重视阿奇霉素注射剂和双黄连注射剂的再评价。  相似文献   

16.
双黄连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43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以预防或避免其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十年来国内公开报道的43例双黄连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病例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结果:双黄连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与性别无关,与药物自身因素、药物间配伍和临床医师中医诊疗水平等各种因素有关.过敏性休克多发生于小于20岁和30~59岁年龄组,其发生时间主要集中于用药过程中的前30分钟以内,均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并有3例死亡.结论:双黄连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很多,且后果严重,临床医师、药师应对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静注氯胺酮引起过敏反应2例曹中吉(甘肃省徽县人民医院742300)1994年1~7月,我院应用氯胺酮静脉麻醉时,曾遇到两例病人发生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男,40岁,1993年1月16日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采用1.8%利多卡因20ml...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柳州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2006年的58份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黄连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中皮肤及其附件反应51例次,全身性反应6例次,心血管系统反应4例次,呼吸系统反应2例次,消化系统反应2例次。结论临床应重视双黄连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增强防患意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临床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以"双黄连""死亡""致死""休克""过敏反应""严重"等为检索词进行搭配组合,检索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13年)、万方医学网(1998-2013年)中双黄连注射剂致死病例报告,下载病例报告原文,并统计与分析双黄连注射剂致死的原因或危险因素。结果:共检索到双黄连注射剂致死病例27例,均为静脉滴注给药,其中22例存在混合或先后联合用药情况,22例患者死于过敏性休克。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处置过敏性休克的能力不足、药物混合静脉滴注、联合用药以及药品监管漏洞是致死的重要原因。谨慎选择用药人群、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单独静脉滴注、加强患者用药后30 min内的不良反应观察、就地规范救治以及严格规范监管是避免双黄连注射剂致死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参考青霉素皮内试验(皮试)法,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药黄芪多糖粉针剂、清开灵粉针剂及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皮试方法,并从皮试阳性率、皮试方法以及过敏反应原因三方面阐述中药注射剂皮肤过敏试验的意义,说明临床应重视中药注射剂皮肤过敏反应,同时对于皮试方法及过敏反应原因仍要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