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影响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强化期痰菌阴转因素,探讨提高病人痰菌转阴率的有效方法。方法从患者初诊痰菌菌量、病变累及范围、空洞存在情况、有否合并糖尿病、强化期服药次数、痰菌复查时间以及耐药情况等方面,统计分析其对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强化期末痰菌阴转情况的影响。结果当病人初诊痰菌菌量为3次涂阳、2次涂阳、1次涂阳和涂阴培阳组时,强化期末痰菌转阴率分别为66.7%、81.2%、92.5%和95.7%,3次涂阳组中当标本含菌量在4+、3+、2+、1+时,其痰菌转阴率分别只有51.0%、60.5%、66.2%和81.2%。单一耐药病例强化期痰菌转阴率为87.2%。耐2、3、4药病例的强化期痰菌转阴率分别为82.8%、74.3%和70.6%。耐多药病例强化期痰菌转阴率为73.3%。当病灶范围分布在1~6个肺野时,强化期末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3.6%、88.7%、77.9%、65.1%、62.4%和68.0%。无空洞病例强化期末痰菌转阴率可达87.6%,单空洞病例的痰菌转阴率也能达77.4%,而多空洞病例的痰菌转阴率则只有47.6%。单纯肺结核病患者强化期末痰菌转阴率为83.3%,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强化期末痰菌转阴率则只...  相似文献   

2.
影响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强化期痰菌阴转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影响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强化期痰菌阴转因素,探讨提高病人痰菌转阴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从患者初诊痰菌菌量、病变累及范围、空洞存在情况、有否合并糖尿病、强化期服药次数、痰菌复查时间以及耐药情况等方面,统计分析其对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强化期末痰菌阴转情况的影响。结果 当病人初诊痰菌菌量为3次涂阳、2次涂阳、1次涂阳和涂阴培阳组时,强化期末痰菌转阴率分别为66.7%、81.2%、92.5%和95.7%,3次涂阳组中当标本含菌量在4+、3+、2+、1+时,其痰菌转阴率分别只有51.0%、60.5%、66.2%和81.2%。单一耐药病例强化期痰菌转阴率为87.2%。耐2、3、4药病例的强化期痰菌转阴率分别为82.8%、74.3%和70.6%。耐多药病例强化期痰菌转阴率为73.3%。当病灶范围分布在16个肺野时,强化期末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3.6%、88.7%、77.9%、65.1%、62.4%和68.0%。无空洞病例强化期末痰菌转阴率可达87.6%,单空洞病例的痰菌转阴率也能达77.4%,而多空洞病例的痰菌转阴率则只有47.6%。单纯肺结核病患者强化期末痰菌转阴率为83.3%,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强化期末痰菌转阴率则只是63.5%。对上述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患者初诊痰菌菌量、病变累及范围、有否合并糖尿病及耐药种数等4个因素变量的组间(阴转组与非阴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影响强化期末痰菌阴转的独立因素。结论 患者细菌载荷量、病变累及范围、耐药种数及有否合并糖尿病等均为影响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强化期末痰菌阴转的重要因素。而落实结核病人归口管理制度,提高病人配合治疗、查痰的依从性,正确确定强化期查痰时间也是提高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人强化期痰菌阴转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通县5年内涂阳登记病例为对象,分析了不同痰菌转阴次数对涂阳登记率的影响。以末次痰菌转阴所计算的年底涂阳登记率,虽低于三次痰菌转阴所计算的结果,但涂阳登记率下降比值、相对系数、变化速度所反映的疫情趋势以及用于考核化疗效果,两者均呈一致性。作者认为,以末次痰菌转阴为准,统计年底涂阳登记率,用于结防工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治疗后逐月痰涂片检验结果,探索104例人选的初治涂阳肺结核在使用含利福喷丁化疗方案期间,将原9个月疗程加以缩短的可行性。第二十月时痰菌转阴率为83.7%,第五个月时疫苗转阴率为98.1%,第六个月时转阴率为lOO%,平均化疗期间为5.2个月;两年细菌学复发率为2.O%。说明大多数病人的疗程可以缩短,仅少数病人的疗程不能缩短;短化个体化的方法是进一步缩短化疗期的可行途径。为了将短化个体化的方法从研究阶段转到群体实施中,笔建议以第二十月痰菌是否转阴为标准确定化疗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常规与综合护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7年6月该院治疗的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治疗方案相同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19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0.00%,痰菌转阴率为52.00%;观察组患者中,25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50%,痰菌转阴率为87.50%,两组患者的疗效、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效果和总有效率,降低痰菌转阴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治疗后逐月淡涂片检验结果,确定104例入选的初治涂阳肺结核使用含利福喷丁化疗方案的治疗期间,探索缩短9个月疗程的可行性。2个月时痰菌转阴率为83.7%,5个月时痰菌转阴率为98.1%,6个月时转阴率为100%,平均化疗期为5.2个月,两年细菌学复发率率为2.0%。表明除少数病人外大多数病人的疗程可以缩短;短化个体化的 进一步缩短化疗期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
左小霞  闫锋  张晔 《传染病信息》2008,21(3):179-180
目的研究营养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病情恢复及血糖的影响,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防治提供营养治疗指导。方法观察3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主动配合营养治疗后(干预组)痰菌转阴天数和血糖水平,并与没有进行营养干预的3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痰菌转阴的天数为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d;干预组血糖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营养治疗可使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痰菌转阴天数明显缩短,血糖控制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初治涂阳肺结核,短化方案治疗,强化治疗时间为2~3个月,超过3个月则无明显临床意义。有人主张,强化期应至痰菌转阴后开始巩固期治疗[1],1992~1997年我们对98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进行了强化期至痰菌转阴后开始巩固期治疗的观察 (持续涂阳者强化期不超过6个月)。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告309例痰涂片和培养均阳性的初治肺结核病例,以3种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治疗。治疗期每月,随防期第2,4,6,9,12月行痰涂片及培养检查。根据治疗期痰菌转阴的不同月份和痰菌阴性次数,以及随访期痰菌复阳情况,认为6个月短程化疗中,最适宜的痰结核菌检查次数为1次,即在第6月。这次检查的阴性结果,可定为痰菌阴转的标准。如涂片和培养结果不一致时,以培养为准。该标准适于高效6个月化疗方案,有严格的化疗组织管理和质量较高的痰菌检查技术等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和平均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G)含量。结果实验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BG和2 hPG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逐项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痰菌转阴率,使病灶缩小,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遵医行为,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9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和平均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 h血糖(2 hPG)含量。结果实验组痰菌转阴率和病灶缩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BG和2 hPG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逐项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痰菌转阴率,使病灶缩小,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遵医行为,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复治涂阳耐药肺结核患者6月末痰菌未阴转的相关因素。方法以新疆喀什地区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耐药分布并根据治疗结果分为6个月转阴组和6个月未转阴组,探究痰菌转阴的影响因素。结果 141例研究对象中,115例在治疗6月末痰涂片阴性,阴转率为81.6%(95%CI:75.1%~88.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初诊荷菌量、既往结核服药史、耐异烟肼、耐乙胺丁醇、耐链霉素等指标与6个月末痰菌未转阴相关(P值均0.1),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3.216, 95%CI=1.232~8.396)、耐乙胺丁醇(Or=5.698, 95%CI=1.548~20.970)、初诊荷菌量≥3+(Or=4.227, 95%CI=1.630~10.960)是影响6个月末痰菌阴转的独立危险因素。5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位依次为RFP(90.78%,128/141)INH(28.37%,40/141)Sm(17.02%,24/141)Ofx(16.31%,23/141)EMB(9.93%,14/141);共有19种耐药组合,其中单耐药有2种,多耐药4种,耐多药8种,含二线药多耐药组合5种。结论喀什地区复治涂阳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6个月末,痰菌未阴转影响因素是女性耐乙胺丁醇及初诊荷菌量≥3+,且喀什地区耐药谱有较高的多样性及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痰塔特姆菌是罕见的条件致病菌。作者从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培养分离出呈优势生长的痰塔特姆菌。根据药敏结果予以抗感染治疗,患者痰病原菌培养转阴,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痰菌转阴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于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实施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缩短痰菌转阴时间,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支气管镜腔内冷冻联合药物注射治疗溃疡坏死型和/或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EBT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2017年石家庄市第五医院结核科收治的溃疡坏死型和/或肉芽增殖型EBTB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3HRZE/15HR抗结核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气管镜腔内冷冻及静脉滴注阿米卡星治疗3周,观察组患者给予支气管镜腔内冷冻联合药物注射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3、6个月痰菌转阴率,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痰菌转阴时间,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炎性因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1)随访1、3、6个月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和咳痰、全身乏力消失时间及痰菌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后CRP、PCT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腔内冷冻联合药物注射能有效提高溃疡坏死型和/或肉芽增殖型EBTB患者痰菌转阴率,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痰菌转阴时间,减轻局部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不固定化疗期短程化疗研究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从现行6个月短化方案进一步缩短化疗期的疗效。方法改进初治涂阳患者6个月固定化疗期,采用涂片检查并以痰菌转阴后连续3个月阴性为治愈停药标准。结果290例涂阳肺结核经2SHRZ/xHR治疗,6个月时痰菌阴转率98.3%,283例阴转治愈,平均化疗期4.7个月,2年随访率94.3%,细菌学复发率1.9%。结论采用痰涂片检查,并以痰菌转阴后连续3个月阴性为阴转治愈标准,可将化疗期平均缩至4.7个月,且治愈率高,2年细菌学复发率低,为进一步缩短化疗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期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为2HPZE/4HR;试验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方养阴润肺汤加减.治疗三个月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1~3个月后,试验组症状改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痰菌转阴率90%,对照组痰菌转阴率72%,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期肺结核病临床症状改善快,痰菌转阴率高,安全有效,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方法分析近4年来本院门诊24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并随机选取同期单纯肺结核24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增加,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痰菌阳性率、排菌量、空洞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2月末痰检转阴率低于单纯肺结核、但5月末痰检转阴率均为100%,2月末X线病灶吸收率79.17%,5/6月末X线病灶吸收率83.33%。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时两者相互有不利影响,但只要严格控制血糖,早期、规则抗痨治疗其疗效与单纯肺结核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剖析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改进防治措施。方法对1995—1999年项目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施《项目》前涪城区肺结核病自然报告发病率5.53/10万~10.16/10万,实施项目期间发现患者率为27.63/10万~43.90/10万之间。新发涂阳患者治愈率89.63%,复治涂阳患者治愈率76.58%。涂阳患者痰菌检出率平均为8.52%。新发涂阳患者2个月痰菌转阴率83.54%,3个月痰菌转阴率95.12%;复治涂阳患者2个月痰菌转阴率75.68%,3个月痰菌转阴率85.58%。结论该《项目》效果是明显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并比较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应用不同方法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该院2012—2015年期间治疗的8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血糖控制较为理想和痰菌转阴病人数量,应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相应相对数值表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40例患者中,27例患者血糖控制较为理想(占67.5%),30例患者痰菌转阴(占75.0%);干预组40例患者中,37例患者血糖控制较为理想(占92.5%),38例患者痰菌转阴,占95.0%,两组血糖控制较为理想比例和痰菌转阴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积极的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血糖控制较为理想比例和痰菌转阴率,获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