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绒毛鼠尾草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RP-HPLC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建立测定绒毛鼠尾草根和根茎中2个主要活性成分丹参酮Ⅱ_A和隐丹参酮含量的方法,并分析不同样品中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比较了收集的24批样品中丹参酮Ⅱ_A和隐丹参酮含量。HIQ ODS柱(250 mm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80nm。结果:产地、海拔、采收期对样品中丹参酮Ⅱ_A和隐丹参酮含量的影响不大;而样品的性状特征与丹参酮Ⅱ_A和隐丹参酮含量有关。结论:本法简便、可靠、准确。绒毛鼠尾草根和根茎中丹参酮Ⅱ_A和隐丹参酮含量远高于丹参,且储藏量大,是极好的药用资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HPLC法测定奈韦拉平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为评价检测报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HPLC法测定原料药奈韦拉平的含量,并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本次实验的不确定度评估为1.2%。结论:本次实验的不确定度主要由供试品溶液峰面积的重复性测量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伪麻黄碱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伪麻黄碱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为评价检测报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HPLC法测定糖浆中伪麻黄碱的含量,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本次实验的不确定度评估为0.11 mg·mL~(-1)。结论:发现本次实验的不确定度主要由重复进样所引入。  相似文献   

4.
前列承气片是盐城市中医院研制的制剂,由丹参、厚朴、益母草等数味中药精制而成。具有清理湿热、畅通气血的功能。用于渗出性、急慢性前列腺炎等。其中丹参酮Ⅱ_A为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活血之功效,因此其可作为控制本制剂质量的指标之一。有关丹参酮Ⅱ_A的测定方法已有报道,但未有前列承气片中丹参酮Ⅱ_A含量的测定方法。本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了前列承气片中丹参酮Ⅱ_A与干扰组分的分离,准确地测定了丹参酮Ⅱ_A含量,为前列承气片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HPLC法测定健胃消食片中橙皮苷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志芳  高卫东 《中国药房》2010,(19):1786-1788
目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健胃消食片中橙皮苷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橙皮苷的含量,并根据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为每片0.003mg。结论:本次测量不确定度主要由样品不均匀性所引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康灵胶囊中芍药苷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为评价检测报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并根据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为0.012mg/片。结论本次实验测量不确定度主要由样品不均匀性所引入。  相似文献   

7.
益胆片中绿原酸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颜晓航 《安徽医药》2011,15(1):44-4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胆片中绿原酸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运用现代误差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对合成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结果本次实验的不确定度评估为0.088mg.片-1。结论建立的计算方法实用、可靠,影响本次实验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最主要因素是片重差异。  相似文献   

8.
丹参酮ⅡA醇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丹参中丹参酮Ⅱ_A的醇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中丹参酮Ⅱ_A含量并以此作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A)、乙醇用量(B)、回流时间(C)三个因素。结果:乙醇提取丹参中丹参酮Ⅱ_A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倍量的95%乙醇,回流1.5小时。结论:本工艺具有方法简单、易操作,工时少、利于大生产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海绵植入小鼠模型对丹参酮Ⅱ_A磺酸钠的促进血管新生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体外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12诱导模型,利用细胞迁移及小管生成实验评价丹参酮Ⅱ_A磺酸钠促血管新生的作用影响;体内实验采用海绵植入小鼠模型,通过QPCR测定不同剂量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VEGF-A 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不同剂量丹参酮Ⅱ_A磺酸钠对微血管生成及VEGF蛋白释放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40、80μg/m L剂量组的迁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丹参酮Ⅱ_A磺酸钠与形成的结节数目呈现一定剂量相关性,且丹参酮Ⅱ_A磺酸钠80μg/mL剂量组的小管生成节结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丹参酮ⅡA磺酸钠12、24mg剂量组VEGF-Am RNA相对表达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丹参酮Ⅱ_A磺酸钠12mg剂量组作用最强,优于阳性药丹参多酚酸盐。丹参酮ⅡA磺酸钠12、16、24mg剂量组的VEGF蛋白表达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丹参酮Ⅱ_A磺酸钠12mg剂量组,VEGF蛋白表达量最高,荧光面积最大,优于阳性药丹参多酚酸盐。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具有促血管新生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上调VEGF-A mRNA的表达来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原子核研究所的协助下,完成了用氚标记丹参酮Ⅱ_A磺酸钠的研究工作后,接着又进行了该放射性药物在大白鼠体内分布和排泄的研究,并获得成功。丹参酮Ⅱ_A磺酸钠是丹参(Salva mil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中含有的十一种丹参酮中含量较高的成份之一。由于丹参酮Ⅱ_A是酯溶性成份,难溶于水,经磺化成磺酸钠的形式成为水溶性化合物而可作静脉给药。为进一步探讨丹参酮Ⅱ_A磷酸钠的药理作用及配合临床用药,我们进行了用氚标记丹参酮Ⅱ_A磺酸钠的研究及大白鼠体内分布和排泄的试验。用气体曝射法完成了氚标记,用甲醇除去游离氚。此时得到的氚标记化合物粗成品的放射性比强度为16微居里/毫克分子。氚标记化合物的初步纯化是用氯仿在温水浴中反复溶解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HPLC法测定肌苷注射液含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方法:以肌苷注射液为例,用HPLC法测定肌苷的含量,分析了整个测定过程产生的不确定度.结果:扩展不确定度U为1.8% k=2.结论:采用本方法建立的计算模型可用肌苷液相方法测定不确定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成源  李晓雯 《中国药师》2014,(2):326-328
目的:对HPLC法测定厄贝沙坦片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根据含量测定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计算。结果:本法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2.4%。结论:本法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由测量方法所引入。  相似文献   

13.
HPLC法测定头孢呋辛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琦  韩莹 《齐鲁药事》2009,28(7):413-415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呋辛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以期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用HPLC法测定头孢呋辛化学对照品的含量,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提出了该法的合成不确定度评估结果。结论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U=1.32%(k=2),天平称量、样品的重复测定是影响测定结果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HPLC法测定头孢硫脒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云  卢京光 《齐鲁药事》2007,26(4):217-219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硫脒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以期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用HPLC法测定头孢硫脒化学对照品的含量,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中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提出了该法的合成不确定度评估结果。结论计算出扩展不确定度U=1.24%(k=2),称样量较少、样品的重复测定是影响测定结果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胡丹 《海峡药学》2014,(6):49-51
目的分析HPLC法测定注射用奥沙利铂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通过建立HPLC法测定注射用奥沙利铂的含量的数学模型,分析测量不确定度因素来源,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用HPLC法测定注射用奥沙利铂中奥沙利铂含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1.54%(k=2)。结论建立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可用于HPLC法测定注射用奥沙利铂的含量的不确定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的含量,并根据有关规定评估其不确定度.结果:用HPLC法测定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中盐酸布比卡因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4%×Q).结论:测量不确定度可用于盐酸布比卡因注射液的液相方法的评价;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头孢米诺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头孢米诺的含量,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结果:通过对各变量的分析,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最后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论:本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8.
HPLC法测定罗红霉素分散片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登平  何亚琼  汪正宇 《中国药房》2010,(32):3067-3069
目的:找出影响测定罗红霉素分散片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罗红霉素分散片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并对其进行分析,分析诸多不确定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HPLC测定罗红霉素分散片含量的测定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为1.6%,含量测定结果可表示为:(96.8±1.6)%。结论:本方法可用于测定罗红霉素分散片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