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病因学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男性多于女性,青年人多为浅表性胃炎,老年人多为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多.文章分析了慢性胃炎的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玉叶  王建超  曹献  廖娟  文彬  邓鑫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1):2439-2442
慢性胃炎是全球普遍存在的消化道疾病且被认为是全球健康问题,现代医学治疗慢性胃炎短时间内效果确切,但耐药性逐年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可个性化治疗慢性胃炎,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因脾胃湿热证是慢性胃炎常见证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故文章以湿热为切入点,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病因、辨证以及经方治疗机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慢性胃炎是由许多不同病因 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其病理变化多局限于粘膜层。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约占门诊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本病与年龄大小成正比,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症状表现与胃的炎症改变多不成正比,一部分胃镜及病理表现为较重的胃炎,症状却可以极轻或缺如。在病因上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胃炎是指继发于胃  相似文献   

4.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主要病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食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等。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我国属幽门螺旋杆菌(HP)高感染国家,6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存在HP感染,男性多于女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常因症状无特异性,体征不明显而被人忽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我院近两年来对130例慢性胃炎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组织黏膜的慢性炎性反应,属于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依据临床症状表现可归于中医“胃脘痛”、“痞满”、“反酸”、“嘈杂”等范畴。现代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最主要病因,此外胆汁反流、长期服用NSAIDs等药物和乙醇摄入是慢性胃炎相对常见的病因。由于该病机理复杂,病情容易反复发作,抗炎和根除Hp的治疗方式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慢性胃炎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一种胃粘膜慢性炎症,发病率有随年龄升高的趋势。本病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不少患者无明显症状出现。现将我院对138例经胃镜确诊的慢性胃炎病例藏药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成年人慢性胃炎的症状、病因、诊治等问题。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50例成年人慢性胃炎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Hp检验以及治疗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成年人中,男性患慢性胃炎的总例数多于女性。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会增高;病因:不规律饮食或偏食者28例(56%),Hp感染14例(28%),血常规Hb或RBC较为低下4例(8%),患慢性扁桃腺炎或者鼻炎2例(4%),长期服用解热镇痛药2例(4%)。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和Hp感染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因食欲不振和反复呕吐而就医者26例(52%),因腹部饱胀和反酸而就医者10例(20%),因呕血而就医者8例(16%),因乏力消瘦和头晕失眠而就医者6例(12%)。结论:饮食不当与Hp感染是当前临床上成年人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应以改善饮食习惯与进行抗Hp治疗,坚持对症治疗,才能加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慢性胃炎较为常见;由不同病因所致胃黏膜慢性炎症,最常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慢性胃炎病因分析,从中西医角度对慢性胃炎的治疗手段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胃炎(CG)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临床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及饮食的不规律,发病率逐年增高[1]。笔者运用胃三针结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周磊  曾升海 《河南中医》2007,27(10):65-66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受到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的特异再生能力,以致粘膜发生改建,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有些慢性胃炎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但大多数患  相似文献   

12.
叶忠伟 《气功》2009,(9):784-785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可分成非萎缩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与幽门螺杆菌、饮食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13.
叶忠伟 《养生月刊》2009,30(9):784-785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可分成非萎缩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与幽门螺杆菌、饮食和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14.
魏微 《家庭中医药》2019,26(2):73-74
<正>慢性胃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随年龄的增长,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慢性胃炎发展缓慢,病程迁延日久,大多数人没有明显症状,部分病人有消化不良的表现。慢性浅表性胃炎经适当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系指各种不同病因所引起之胃粘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其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趋高之势。慢性胃炎之发病因素有多种,主要有幽门螺旋杆菌、环境、饮食等因素导致胃粘膜之慢性病变。中医学中并没有慢性胃炎此一病名,然依其症状临床表现,可归之于中医“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  相似文献   

16.
呃逆是慢性胃炎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复杂,临床治疗颇为棘手,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4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胃炎是一种病因、病机复杂,见证多端的消化系统疾病,针刺在临床上能有效的改善慢性胃炎的各种症状,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又是六腑下合穴之一,可调中焦,理脾胃,降逆止呕,故最为常用。且配伍中腕、内庭、内关、关元、章门等穴位效果尤甚。  相似文献   

18.
中药治疗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胃炎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胃炎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病因多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嗜好烟酒、脾胃素虚有关。目前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发病密切相关,根除HP治疗成为慢性胃炎治疗的重要部分。笔者现将中医药根除HP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围,病程迁延,症状顽固,是常见的多发病。有些浅表性胃炎可转化为萎缩性胃炎,后者又与胃癌在发病学上有一定的内在关系。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我们反复学习祖国医学著作,试将西医确诊的慢性胃炎,按一病多治的原则,进行中医分型论治并吸收幽门弯曲菌是慢性胃炎病因的现代医学观点,筛选了相应具有针对性的中医方药,进行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20.
六君芪蒲汤治疗慢性胃炎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病变,临床上常有上腹部不适及消化不良表现;根据胃镜和胃活动组织检查可将慢性胃炎分为3种类型,即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胃炎.临床具有症状复杂、病情缠绵、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等特点.笔者采用六君芪蒲汤治疗该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