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及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08年9月对28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国产T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治疗。结果 28例随访3~20个月,平均6.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Dienst功能评分标准对28例Colles骨折手术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后的功能评价:优17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82.1%。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国产T形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桡骨远端粉碎性的骨折,获得稳定的解剖复位,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斜T形钛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适应症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8月应用斜T形钛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5例,进行随访、总结分析.结果 15例桡骨远端骨折均获得较佳解剖复位,术后手腕部能早期康复训练,骨折愈合,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参照Dienst功能评估标准疗效评定优8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未能达到要求的不稳定型骨折,包括骨折关节面移位<2mm,背侧反向成角<20°,桡偏角明显丢失及桡骨远端短缩<2.5mm,远骨折端尚保留一定可固定骨块的A3型、B型、C1、C2型骨折,采用斜T形钛板固定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手腕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掌侧切口和解剖型锁定钛钢板治疗AO/ASIF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之间收治的89例AO/ASIF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手术后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掌侧切口和解剖型锁定钛钢板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回访治疗效果:89例患者进行为期8~12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都达到骨性愈合状态,恢复期间未出现内固定失效、伸指及屈指肌腱慢性损伤及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Dinest关节功能评价优秀49例、良好32例、可8例、差0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结论掌侧切口和解剖型锁定钛钢板治疗AO/ASIFC型桡骨远端骨折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少,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刚  贾胜洪 《吉林医学》2014,(8):1684-1685
目的:观察掌侧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1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18例,均采用腕掌侧入路,行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骨缺损严重者植入人工骨。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12个月,骨折均愈合,均无感染、内固定断裂、松动、移位,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17例,良1例,优良率94.4%。结论:掌侧斜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斜T形钛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斜T形钛板治疗25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结果优13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92%。结论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未能达到要求的不稳定型骨折,采用斜T形钛板固定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利于手腕关节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8例均采用掌侧入路T型接骨板固定,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结果:X线片显示,48例骨折全部愈合,无1例感染、断钉,其中1例术前有正中神经损伤,术后恢复。按Dienst的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评定标准,优28例,良16例,可4例,优良率达91.7%。结论:T型接骨板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可提供持续稳定的固定,可使关节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张晋吉  陶云川  邓光红 《吉林医学》2011,32(16):3307-3308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经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30例,总结其操作方法。结果:30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平均80 m in,术中出血平均20 m l,术后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4周,术后随访30例,疗效评定优25例,良4例,差1例。结论: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操作方法简单易行,骨折复位良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较少,术后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8.
陈勇 《微创医学》2012,7(6):642-643
目的总结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对其术后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6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根据Gartland-Wef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26例,良8例,可2例。结论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损伤小,骨折复位、固定效果好,利于术后早期手和腕部的功能康复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孙卫校  王敏 《吉林医学》2009,30(13):1299-1299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分析使用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7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操作方法。结果:76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平均80min,术中出血平均20ml,术后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4周,术后随访70例,疗效评定优51例,良18例,差1例。结论: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操作方法简单易行,骨折复位良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较少,术后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我院骨科2003年1月~2006年12月,用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48例,并总结其操作方法。结果:48例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平均70mim,术中出血平均20ml,术后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0周,术后随访48例,疗效评定优37例,良9例,差2例。结论: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操作方法简单易行,骨折复位良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较少,术后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1.
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国产T型或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大多解剖复位,桡骨关节面掌偏尺偏角恢复;临床疗效优20例,良11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86%。所有病例均无内固定物松动、骨折移位、肌腱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T型支撑钢板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很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国产T型或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全部骨折均骨性愈合,累及关节面的骨折大多解剖复位,桡骨关节面掌偏尺偏角恢复;临床疗效优20例,良11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86%。所有病例均无内固定物松动、骨折移位、肌腱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T型支撑钢板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很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型钢板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7例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掌侧入路T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4~24周,骨折全部愈合,Dienst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15例,良9例,一般3例,差0例,优良率达88.8%.结论:T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不稳性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桡骨远端姜节内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16例按AO内固定原则并根据桡骨的解剖外形,使用纯钛斜T形LCP行内固定治疗。结果:经8~16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优10例,良5例,优良率93.7%。结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在闭合复位欠佳时,应考虑手术治疗。斜T形LCP不仅能够治疗B、C类型,而且对难治的骨折疏松的桡骨远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14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根据AO/ASIF分型:B2型3例,B3型2例,C1型5例,C2型3例,C3型1例,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18个月,平均13个月。根据术后X线片及Aro关节Colles骨折复位后功能评价:优8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5.7%。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AO分类B型与C型8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取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该组8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8.43±1.09)个月;X线检查显示,骨折完全愈合,桡骨轴向无缩短,随访过程中,未出现骨折再移位与固定钉板松动情况.该组中,70例优,12例良,优良率为100%.结论 应用斜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明显,手术对腕关节血运破坏小,能恢复桡骨远端解剖形态,有助于术后腕关节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张金存 《河北医学》2006,12(10):1044-1045
桡骨远端在临床中很常见,占所有骨折的6.7%,其中1/4骨折累及关节面[1]其中大多数可通过闭合复位外固定的方法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而涉及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常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治疗效果直接影响碗关节预后功能.分析我院应用斜T型钢板治疗此类骨折病例,认为应用斜T型钢板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共4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切开斜T型钢板内固定术20例(切开组)和闭合复位治疗20例(闭合组),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切开组骨折愈合时间[(3.0±1.3)月vs.(3.9±1.2)月]、并发症发生率(5.00%vs.20.00%)显著低于闭合组(P<0.05),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闭合组(95.00%vs.65.00%,P<0.05).结论 桡骨远端骨折采用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复位准确、固定性稳定可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桡骨远端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科创伤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约占人体骨折的6.7%~11%,占急诊骨折的20%^[1]。多数此类骨折属单纯的干垢端骨折,可以通过闭合复位和制动治疗。大约50%的涉及关节面或桡尺远侧关节的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单纯的石膏外固定很难做到关节面良好的对位和稳定的固定,并且有复位失败、关节僵硬、畸形愈合等并发症。随着内、外固定技术的提高及人们对康复后腕关节功能的要求,近年来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提倡通过手术治疗。本科自2005年3月至2009年5月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25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接受掌侧入路并采用斜"T"型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结果 25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年,功能满意,优良率97%.结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通过掌侧入路手术治疗能使腕关节功能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