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下的图像特征.方法 选择经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确诊的8例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患者,同一皮损进行RCM扫描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8例患者RCM表现:轻度角化,表皮内见单个或聚集分布的卵圆形或类圆形中等折光的多形单个核细胞、核周伴弱折光空晕;基底层色素环折光减弱;真皮乳头较多大小不等的多形单个核细胞浸润;部分表皮内可见圆形或类圆形中等折光单个核细胞聚集呈囊泡样结构.RCM与组织病理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RCM是辅助诊断或鉴别诊断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的无创性皮肤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临床表现为色素减退的儿童蕈样肉芽肿在皮肤镜及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下的特征,分析皮肤镜联合RCM与组织病理诊断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的一致性。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皮肤科门诊收集皮肤镜及RCM下疑似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患者15例,获取并分析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相关检查。结果 皮肤镜联合RCM诊断疑似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15例,其中13例经病理证实为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皮肤镜下特征表现为皮纹明显,可见白色糠秕状鳞屑;色素减退呈网格状、斑马样或波点状模式;血管呈点状、短细线状、精子样或星状模式。RCM特征为表皮各层及真表皮交界处较多高折光细胞,部分可见Pautrier微脓疡,基底层色素环折光减弱,色素环外较多高折光细胞分布。结论 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在皮肤镜和RCM下有特征性表现,可作为儿童色素减退性蕈样肉芽肿早期筛查及辅助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幼年黄色肉芽肿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下影像特征及其在幼年黄色肉芽肿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例幼年黄色肉芽肿患儿行RCM检查,依据RCM图像表现选取相应部位组织取材行组织病理检查,对比RCM图像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总结幼年黄色肉芽肿RCM下的共同图像特征。结果:20例幼年黄色肉芽肿患儿的RCM图像显示:表皮轻度海绵水肿,可见逐渐增多的圆形、椭圆形中等折光细胞,充满整个真皮浅层,形如泡沫状外观,部分细胞融合形成大量环状明亮的高折光区、中央低折光区结构,正常环状真皮乳头结构部分融合,散在炎性细胞浸润。同部位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浅层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和Touton巨细胞,证实中等折光圆形、椭圆形结构为泡沫细胞,明亮的环形高折光区、中央低折光区结构为Touton巨细胞;RCM图像与组织病理像对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有助于确定取材部位,提高组织病取材的阳性率,使今后早期无创诊断幼年黄色肉芽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分析黑棘皮病皮肤镜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特征,探讨皮肤镜和RCM对黑棘皮病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黑棘皮病患者63例,选取5例健康个体作为对照,采用皮肤镜及RCM检查每例患者的颈部和腋下2处皮损。对3例患者在观察部位取材并进行常规的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皮肤镜显示,126处(100%)皮损可见乳头瘤样增生,119处(94.4%)可见胖手指结构,120处(95.2%)可见沟壑结构。RCM检查显示,126处(100%)皮损可见基底层色素增加、乳头环下延扭曲及沟壑结构,87处(69.0%)皮损在乳头环内可见中高折光颗粒结构。结论 黑棘皮病有典型的皮肤镜及RCM特征,可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反射式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CM)技术对硬化性苔藓的RCM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39例临床疑诊硬化性苔藓患者的非生殖器部位典型皮损,先将皮损及皮损周围正常皮肤做RCM扫描,再对该处皮损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皮损处RCM影像学特征:表皮-真皮界面模糊,表真皮交界处、真皮浅层可见不等量高折光噬黑色素细胞39例(100%),与组织病理完全吻合;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34例(87.18%),组织病理改变36例(92.31%);表皮纵向扫描层次较正常皮肤减少,表皮萎缩变薄,基底细胞环缺失,皮突变平37例(94.87%),组织病理38例(97.44%);角质层纵向扫描层次较正常皮肤增加,即角化过度39例(100%),组织病理39例(100%);毛囊漏斗部扩张,内含高折光角化性物质35例(89.74%),组织病理33例(84.62%)。值得注意的是:32例(82.05%)硬化性苔藓患者在表真皮交界处、真皮浅层均可见形态多呈圆形或类圆形的高折光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Langerin(+)、CD1a(+)、S-100(+),提示此圆形或类圆形的高折光细胞为活化的朗格汉斯细胞。结论结合临床表现、RCM影像学特征可为硬化性苔藓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在反射式共聚焦扫描显微镜(RCM)下的主要敏感图像特征.方法 收集17例RCM下疑似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病例,取该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并结晶紫染色,记录并分析图像特征.结果 皮损处RCM主要敏感图像特征:角化过度,棘层轻度增厚,个别真皮乳头内见中低折光团块样物质,浅层血管周围可见嗜黑素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幼年黄色肉芽肿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下的特征,并分析其与组织病理检查诊断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皮肤科门诊临床拟诊为幼年黄色肉芽肿的患者,采集RCM图像后,行常规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所有RCM拟诊为幼年黄色肉芽肿的疑似患者,经组织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幼年黄色肉芽肿。该病皮损在RCM下的特征为表皮突消失或增宽,真皮浅层可见大量较大体积、中高折光及不规则形态细胞浸润;部分细胞簇集融合,形成散在分布的、明亮的高折光环状结构。结论:幼年黄色肉芽肿在RCM下具有特征性表现,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影像特征,探讨RCM在多发性基底细胞癌诊断及治疗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对在我科就诊的6例疑似多发性基底细胞癌患者64处皮损行RCM检查,62处皮损诊断为基底细胞癌,其中39处行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23处皮损外涂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治疗后RCM随访。对基底细胞癌的RCM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手术切除行组织病理检查的39处皮损均符合基底细胞癌,与RCM符合率100%,手术切除后3个月、6个月RCM随访,均未发现基底细胞癌RCM特征。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的 23处皮损,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有12处、8处、4处仍有基底细胞癌RCM特征。 RCM诊断为基底细胞癌的62处皮损特征:异形角质形成细胞96.8%,与表皮相连90.3%,肿瘤细胞巢96.8%,肿瘤巢周围裂隙样暗区54.8%,肿瘤巢周边细胞栅栏状排列51.6%,肿瘤巢内高折光树枝状结构77.4%,肿瘤间质内血管增生扩张充血95.2%,肿瘤巢内及周围高折光颗粒77.4%。结论:基底细胞癌在RCM下有特征性表现,RCM可作为多发性基底细胞癌诊断及治疗随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蕈样肉芽肿(MF)皮损的反射性共聚焦显微镜(RCM)与组织病理学特征的一致性,探讨RCM作为病理学诊断早期MF的辅助价值及动态监测治疗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临床疑诊MF病例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7.0 ± 17.6)岁。根据总结的早期MF的RCM特征,对活检部位进行初步定位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对比MF的RCM与病理特征。对MF确诊病例进行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干扰素治疗,运用RCM对靶向皮损跟踪随访,9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在40例临床疑诊MF病例中,根据RCM特征初步诊断典型MF 8例,疑似MF18例,排除14例;根据MF病理学特征诊断典型MF12例,疑似14例,排除14例。一致性分析显示,RCM特征分类与病理诊断结果的Kappa系数为0.848,P < 0.01。RCM与组织病理学特征之间表皮低折光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最高(Kappa系数 = 1,P = 0.005),其次是红斑期的真皮纤维化(Kappa系数 = 0.714,P = 0.035)。MF的RCM特征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步恢复正常,但直至临床皮损完全缓解,非典型淋巴细胞依然存在。结论 RCM技术可用于早期疑诊MF皮损的病理取材定位,同时可尝试作为一种动态监测MF疗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皮肤扁平苔藓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 confocal microscopy,RCM)下影像特征及其在儿童扁平苔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应用RCM对35例儿童扁平苔藓皮损进行扫描,并在同一位置取材,进行常规组织病理检查,比较RCM影像学特征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结果 35例扁平苔藓患儿的典型RCM图像显示:表皮见细胞水肿形成低折光暗区,可见颗粒层和棘层的清晰过渡,见中度折光的炎症细胞浸润,这些改变对应病理学颗粒层楔形增厚;真表皮交界不清,真皮乳头环模糊或缺失,炎症细胞浸润,围绕交界处大多呈现薄片状结构,这些改变对应病理学界面皮炎的改变;真皮内炎症细胞带状浸润,浸润厚度可以测量,包括大的、高折光、椭圆形或星形噬色素细胞,小的、中度折光的圆形淋巴细胞;真皮乳头层见纵行分布的扩张血管,血管周围炎症细胞、噬色素细胞浸润。RCM图像与组织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 RCM实时、无创扫描技术可以作为儿童扁平苔藓诊断的辅助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