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讨论分析Barton骨折T形钛合金钢板内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00年2月-2004年8月收治Barton骨折32例,其中22例切开复位T形钛合金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随访时间5~20个月,术后3~4个月,X线显示桡骨远端骨折全部愈合.采用改良Gartland和Wertey(GW)评分系统对腕部进行功能评定,优15例,良4例,总优良率86.36%,差3例.结论采用T形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固定牢固,可达骨折解剖复位,有利于腕关节早期的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Barton骨折不同治疗方法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Barton骨折的内固定与外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适应症及其疗效。【方法】61例Barton骨折患者中,背侧Barton骨折27例,掌侧Barton骨折34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61例患者均随访5~12个月,平均7.2个月,获优良57例(占93.4%),其中掌侧型骨折的优良者为31例,背侧型骨折的优良者为26例。【结论】对于桡骨远端Barton骨折,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采用"个性化"治疗原则,分别选择不同的内外固定方法,最大限度地恢复桡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及尺偏角,是取得Barton骨折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切开复位T形钛金属接骨板或结合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8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28例Barton骨折的病人,采用切开复位T形钛金属接骨板或结合螺钉、克氏针内固定,术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人均达到骨性愈合,无伤口感染、骨不连及内固定物断裂、脱出等并发症.根据改良Green and O'Brien临床评定标准综合评定,优20例,良8例.结论对于手法复位失败的桡骨远端Barton骨折采用切开复位T形钛金属接骨板或结合螺钉、克氏针内固定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陆洲  蒙梁献 《医学文选》2013,(5):638-639,650
掌侧Barton骨折是指波及掌侧关节面的桡骨远端骨折,同时合并腕关节的掌侧脱位或半脱位.Mehara等[1]通过影像学将掌侧型Barton骨折分为三型,Ⅰ型:楔形骨块完整而且较大,骨折块有移位;Ⅱ型:楔形骨块粉碎,有移位;Ⅲ型:楔形骨折块较大,有移位,且近端有一块横行骨皮质碎块.由于掌侧Barton骨折为不稳定型关节内骨折,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难以有效复位及固定,易造成桡骨远端关节面不平整,从而导致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产生[2].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采取手术治疗,其中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已成为掌侧Barton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MeharaⅠ型掌侧Barton骨折16例,全部采用C臂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治疗,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T形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治疗掌侧Barton 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掌侧Barton骨折切开复位,T形钛舍金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手术切开复位,T形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掌侧Barton骨折.结果:术后随访6~31(平均13)个月,18例骨折全部愈合,采用Mehara关于掌侧Barton骨折功能评价标准评定,优12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达94.4%.X线显示掌倾角8~18(平均11.0)°,尺偏角16~26(平均22.4)°,桡骨轴向无短缩.结论:T形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治疗掌侧Barton骨折,可达到解剖复位,其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好,最大限度地恢复了腕关节功能,效果满意,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罗一军 《广西医学》2009,31(12):1848-1849
目的探讨T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Barton骨折患者采用T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经3~12个月随访,48例均取得良好疗效,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无畸形。结论T钢板内固定是治疗Barton骨折的有效方法,是预防桡腕关节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应用T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洁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0):982-983
目的:探讨T钢板在治疗Barton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15例。结果:经3~12月随访,15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T钢板内固定是治疗Barton骨折有效的方法,是预防桡腕关节并发症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永杰  范锲 《海南医学》2006,17(6):22-23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Barton骨折(其中掌侧型20例,背侧型2例),均采用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治疗.结果平均住院14天,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按Kienst功能评分标准[1].评分:优:17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5.4%,无一例并发症.结论早期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功能恢复良好,减少并发症,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郭厚祥  杨茂林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1):1000-1001
Barton骨折是桡骨远端背侧、掌侧缘骨折,合并腕的半脱位,是一种较少见的关节内骨折。自1998年以来我们对28例Barton骨折患者采用闭合手法整复,可塑性夹板固定治疗,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①目的探讨Barton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②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切开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③结果20例骨折均解剖复位,仅3例患者腕关节活动受限,均无后遗创伤性关节炎。④结论Barton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闭合复石膏外固定或手术复位内固定Barton骨折32例。X线片复查达解剖复位24例,接近解剖复位6例,复位欠满意2例。随访0.5~4年,功能恢复优22例,良6例,功能恢复优良率87.5%。因此,力求解剖复位,选择合适的内固定,重视早期功能锻炼是影响Barton骨折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2.0cm-3.0cm内的骨折,包括Colles骨析,Smith骨折,Barton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损伤也是容易受到忽视的骨折,治疗不当将会产生影响明显的功能障碍,对于多数骨折可以采取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为固定而取得良好疗效,但对于移位明显的粉碎性骨折和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往往无法达到解剖复位,固定也欠牢靠,容易导致关节疼痛,骨质疏松,腕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对于此类骨折,大多数医生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以求获得完整的关节面,牢靠的固定,早期的功能锻炼,较少并发症的发生,2005年10月~2009年02月,我们采用切开复位LCP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方法和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T形钢板内固定结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掌侧Bart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择严重骨质疏松性掌侧Barton骨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研究组采用切开复位T形支撑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两组均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术后3个月评价两组疗效、解剖学复位情况、腕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愈合时间、再次骨折发生率及骨密度。结果 究组在疗效、解剖学复位情况、腕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愈合时间、再次骨折发生率及骨密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结论 于骨质疏松性掌侧Barton骨折,采用T形支持钢板内固定配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手术损伤小、固定稳定、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满意,再次骨折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沙爱林 《吉林医学》2010,(33):6088-6088
目的:探讨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Barton骨折18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10~22个月)。疗效评估按照AO组织推荐的Garland-Werley功能评估标准优良率为94%。结论:对于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郝义法  李运方 《中原医刊》2005,32(20):50-51
自1996年以来针对难以解剖复位或难以维持复位Barton骨折患者15例,采用AOT形钢板行掌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取得优良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罗建民 《浙江医学》2009,31(5):632-633
Barton骨折是一种少见的损伤,约占桡骨远端骨折的6.7%,它是指通过部分桡骨远端关节面的骨折,腕关节伴随远端骨折片向掌侧或背侧产生不同程度的移位。由于Barton骨折为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的斜形骨折,属不稳定型骨折,手法复位后往往造成骨折的再移位。因而许多作者主张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背侧Barton骨折由于腕关节背侧结构的特殊性,内固定处理较掌侧骨折更为复杂。现将本院近年收治的1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2007年2月-2008年10月对50例Barton骨折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掌侧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Balton骨折的疗效.方法:17例Barton骨折采取掌侧斜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时间4~17个月,根据改良.Mcbride功能评分,本组优10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达88.2%.结论:Barton骨折切开复位掌侧斜T型钢板内固定手术能创造稳定的内固定基础,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为获得最好的腕关节功能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外支架固定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4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中Colles骨折38例,Smith骨折7例,Barton骨折3例。均采用闭合复位外支架固定,个别病例配合有限内固定技术,固定时间8~10周。结果:本组病例均获8个月的随访,按改良的Shea评定法评估,优40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95.8%。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使用外支架固定的方法,具有手术损伤小,固定持续可靠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4例Barton骨折病人,掌侧型25例,背侧型9例,采用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其中5例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34例患者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1例骨质疏松患者因术后未早期锻炼出现腕关节僵硬,效果差,其余33例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5周;无伤口感染、腕关节僵硬、血管神经压迫、急性骨营养不良、内固定失效及其他并发症;掌倾角、尺偏角、腕掌关节半脱位均获明显改善.按Deoliveiva评分标准,优26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2%.结论经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Barton骨折,手术创伤小,符合解剖学特点,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