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眼底疾病之一,也是合并症较严重,容易导致视力丧失的眼底病之一。CRVO根据阻塞部位的不同分总干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半侧阻塞,分支阻塞[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vein occluion,BRVO)和黄斑或小支阻塞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接受FFA检查的病人6100例,临床诊断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1290例(1 290只眼).其中男性640例,女性580例;年龄16-83岁,平均54.58岁;多数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病程1-6个月.就诊原因多为视力突然下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等.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olusion RVO)是常见的可致盲的视网膜血管疾病,阻塞可发生在中央主干或其分支,以分支阻塞更为常见,主要是充血、瘀滞、出血及水肿。对视力危害较大,治疗有一定难度,笔者于2002~2004年采用尿激酶全身及局部治疗50例(50支眼)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血管疾病 ,依据其阻塞部位分为中央静脉阻塞、半侧中央静脉阻塞、分支静脉阻塞.目前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治疗主要针对其导致视力下降的并发症进行治疗 ,如黄斑水肿、黄斑出血、黄斑缺血、玻璃体出血、新生血管形成等 ,其中黄斑水肿最为常见,有统计显示其发生率高达46. 7% [1 ].  相似文献   

5.
王秋霞  张晓元 《新疆医学》2012,42(8):104-106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见视网膜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损害视力的视网膜血管疾患,晚期黄斑损害和新生血管形成所致的玻璃体积血、继发性青光眼会导致视力不可挽救的丧失。RVO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不同类型的静脉阻塞既有其特定的致病因素,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常与血液流变学改变、动脉硬化和炎症有关,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90%以上均与视网膜动脉硬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视网膜静脉阻塞进行分型,并对伴随的全身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2只眼(64%)视力<0.1,59只眼(61%)表现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62只眼(64%)为缺血型,58例(69%)的患者伴随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肾病等全身情况。【结论】糖尿病并发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糖尿病的全身性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可导致严重视力损害,要注重远期的随访观察,对糖尿病病人尤其是伴有全身病变的病人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清热凉血法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中央静脉阻塞29眼,分支静脉阻塞19眼;清热凉血中药水煎服治疗48例患者,治愈34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81.3%(其中治愈率为70.8%).结论 中医清热凉血法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一种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25例治疗体会及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迎春 《包头医学》2007,31(4):211-212
视网膜静脉阻塞(BRVO)是眼科常见的眼底血管性疾病,根据美国统计其发病率占眼底病变第2位,在我国也是主要的眼底病之一。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在静脉阻塞的发病率最高约为36.9%~69.4%的范围[1],其易引起黄斑囊样水肿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终影响视力。我院在2003~2006年共治疗25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1995~1997年使用倍频眼底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25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45~68岁,平均57-8岁。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5例,半侧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8例。1-2 治疗方法 使用美国产532倍频眼底激光治疗仪。激光系波长为532nm的绿色光,光斑直径200~300μm,照射时间0-1~0-2s,所用能量以视网膜出现灰白色反应为度(Ⅱ级光斑),光斑间隔1光斑直径。半侧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分支静…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各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探讨其影响视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41例(141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例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60%的病例为55岁以上的老年人;各型视网膜静脉阻塞中93.93%发生于颞侧分支;初诊视力好,阻塞范围小,则预后视力恢复较好.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危险因素中,动脉硬化为首位,其次为高血压;并发症中,黄斑囊样水肿占首位;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总干阻塞者视力改善效果不明显,但对分支阻塞者效果较好.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由多种因素致病.黄斑囊样水肿是本病视力下降的主要因素;预后视力与初诊视力及阻塞范围相关;早期激光治疗对预防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并发症以及保存和改善视力有确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王素卿  何苗 《四川医学》2009,30(1):96-97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bstruction,RVO)眼底改变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mphy,FFA)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眼科55例(58只眼)糖尿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眼部眼底改变、FFA及全身情况。结果55例DR合并RVO的患者中,双眼同时发病3例,其余为单眼。其中中央静脉阻塞最多,35只(60.3%),颞上10只(17.2%),颞上鼻上4只(6.9%),颞上颞下5只(黄斑分支静脉阻塞1只,8.6%),鼻上1只,颞下2只,鼻下1只。55例中48例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肾病、颈动脉狭窄等疾病。结论糖尿病并发RVO是又一特殊体征,也是严重损害视力的因素之一,要长期定时对眼底进行检查治疗。  相似文献   

12.
视网膜主干分支静脉阻塞为临床常见的眼底血管疾病,而黄斑分支静脉阻塞发病较少,因其在解剖上的独特性,其致病情况、治疗、预后均不同于视网膜主干分支静脉阻塞.我们随访观察21例22眼,其治疗及预后均获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新生血管形成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预后影响。方法:通过观察155例159只眼(其中4人为双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及治疗前后的视力比较结果,分析新生血管形成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眼底变化及视力的影响。结果:新生血管的形成5a以上的发生率高达80%;159只眼中51只产生了新生血管占总数的32.1%;玻璃体出血25例占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15,7%;因视网膜阻塞造成盲目者13只眼占8.2%;其中因新生血管以及并发症致盲目者9只眼占视网膜静脉阻塞的5,7%。结论:新生血管形成随病程的延长而增加,有无新生血管形成将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视力预后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36只眼)糖尿病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视力、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伴随的全身情况。并对RVO进行分型。结果:视力<0.1有24只眼(66.7%),25只眼(69.4%)表现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2只眼(61.1%)为缺血型,30例(85.7%)患者伴随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肾病等全身情况。结论:糖尿病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糖尿病的全身性血管病变的一种表现,可导致严重视力损害,要注重远期的随访观察,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血脂改变,探讨高脂血症与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确诊视网膜静脉阻塞且未接受过药物治疗的46例患者,对照组为年龄、性别与病例组无差异的45例健康查体者,既往无眼底血管性疾病史。检测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两组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例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的上述四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美国FDA批准Allergan公司的Ozurdex(地塞米松注射植入剂)0.7mg用于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或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的一线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后第2大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变,是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该药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植入剂,置于眼后端的玻璃体腔内,通过Allergan公司的专利产品NOVADUR固体聚合物释放系统释放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玻璃体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2003年~2006年在我院住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64例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玻璃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发病特点及手术效果.结果 随诊3个月~4年,64例患者均保存了眼球,57例手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7例视力保持不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4例(6.25%),颞上支静脉及其小分支阻塞者42例(65.63%),颞下支静脉及其小分支阻塞者10例(15.63%),半边视网膜静脉阻塞4例(6.25%),鼻下支静脉阻塞者3例(4.69%),鼻上支静脉阻塞者1例(1.56%),不同阻塞部位及不同出血时间患者手术后视力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玻璃体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视网膜的静脉主干或其分支部分被阻塞,从而阻断了静脉血液回流。根据阻塞部位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RVO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底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仅次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 ''眼底表现为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伴出血、渗出及水肿等。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ME)是RVO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视网膜屏障被破坏后,黄斑区视网膜的细胞外液异常积聚所致[2]。黄斑区是决定视功能的重要部位,黄斑区受到损害常会出现视物模糊、遮挡、变形等。ME是导致患者视力减退的重要原因之一,可继发于多种眼病,其中最常见的是RVO,其他全身因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度增加等。ME反复出现可导致永久性视力障碍,甚至因长时间缺血缺氧而造成视网膜新血管生成,从而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目前,西医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retinal vein occlusion-macular edema,RVO-ME) 以针对并发症、减轻ME为主,主要包括抗血管内皮生 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糖皮质激素、激光光凝、手术(玻璃体切除术、动静脉交叉鞘膜切开术、放射状视神经切开术)、非肖体抗炎药物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葛根素治疗组39眼和复方丹参对照组34眼,应用2疗程,观察视力变化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葛根素治疗组和复方丹参对照组组,治疗后最后视力比较差异显著(P<0.05),前者较后者视力进步明显.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氩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58例(59只眼)进行氩激光光凝治疗。结果:视力变化判断治愈6只眼;显效:28只眼;有效:21只眼;无效:4只眼。结论:视网膜光凝可以制止视网膜出血,促进出血吸收,减轻含铁血黄素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减少玻璃体出血,解除黄斑水肿,有利于中心视力恢复,封闭视网膜无灌注区,并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