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同刺激信号在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中至关重要。成功妊娠实际是成功的母胎免疫耐受。妊娠早期协同刺激信号调控直接关系着妊娠预后。现有研究证据表明,妊娠早期母胎界面协同刺激分子过表达导致妊娠失败:着床期干预协同刺激信号可改善自然流产模型的妊娠预后。可以预见的是:以协同刺激信号为主线索进行研究将丰富和发展母胎免疫调节理论;妊娠期干预协同刺激信号可改善病理性妊娠的妊娠预后。  相似文献   

2.
协同刺激信号在免疫应答及免疫调节中至关重要.成功妊娠实际是成功的母胎免疫耐受.妊娠早期协同刺激信号调控直接关系着妊娠预后.现有研究证据表明,妊娠早期母胎界面协同刺激分子过表达导致妊娠失败:着床期干预协同刺激信号可改善自然流产模型的妊娠预后.可以预见的是:以协同刺激信号为主线索进行研究将丰富和发展母胎免疫调节理论;妊娠期干预协同刺激信号可改善病理性妊娠的妊娠预后.  相似文献   

3.
T细胞免疫参与母-胎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丹  李楷滨 《生殖与避孕》2011,31(2):135-139
母-胎免疫调节中T细胞免疫起着重要作用,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T细胞表达的CTLA-4是研究热点,孕早期CD4+CD25+调节性T细胞由外周血向母-胎界面迁移,妊娠期间外周血存在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扩增,尤其是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及免疫抑制活性对母-胎免疫调节起重要作用。协同刺激分子CTLA-4对T细胞免疫有负性调节作用,与Th型细胞因子、调节性T细胞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母-胎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4.
母 -胎免疫调节机制的本质即母体免疫系统对胚胎抗原的耐受。这种母体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包括重要的母 -胎界面的免疫耐受及母体体循环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 ,包括对同种抗原的识别、免疫活性细胞增殖与记忆及免疫效应等三个层次的复杂调节。1 母 -胎界面抗原识别调节机制我们在实验中采用CBA/J×DBA/ 2小鼠胚胎作为妊娠失败模型 ;以CBA×BALB/c小鼠胚胎作妊娠成功模型 ,以研究协同刺激分子在母 -胎免疫界面的可能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 ,妊娠失败模型的胚胎吸收率为 2 7 8% ;妊娠成功模型的胚胎吸收率为 8 4%。我们从…  相似文献   

5.
正常妊娠的情况下,胎儿表达部分父系HLA分子,但不引发母体的明显免疫反应,是由于在母胎界面存在着复杂精细的交流机制,例如多种母体免疫细胞亚群的激活和抑制、蜕膜基质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参与调控等。这些机制使子宫局部形成耐受性的环境,使胎儿能正常发育。相反的,母胎交流机制障碍也可能导致母体对胎儿产生免疫排斥,从而造成异常妊娠。本文讨论在母—胎界面上发生的蜕膜NK细胞和胎儿滋养层细胞HLA分子的相互作用,解释母胎耐受的产生机制,并讨论母—胎界面免疫机制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胚胎植入是妊娠中复杂的生理过程,受许多因素调控,其中母胎界面免疫调节平衡尤为重要。对母体来说胚胎是一种半同种移植物,但在整个植入过程中,胚胎并不被母体排斥,其中包含极其复杂的免疫调节过程。研究表明,胚胎通过上调滋养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表达,与母体相应受体结合,产生免疫抑制;同时母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巨噬细胞功能的改变、自然杀伤(NK)细胞表型改变以及补体调节因子表达增加,特异性免疫应答中抗原提呈过程、协同刺激信号的产生受限以及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改变等,产生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中一种机制失调即引起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可导致胚胎植入失败。  相似文献   

7.
妊娠是一种自然同种半异体移植现象,其成功有赖于母体妊娠免疫耐受,而母胎耐受的建立和维持涉及到多种机制的参与.比较经典的有母胎界面的机械作用:首先,绒毛中的血管壁、绒毛间隙、基底膜和绒毛上皮细胞共同构成母胎机械性屏障.另外,胎盘滋养细胞表面的唾液黏蛋白能遮盖滋养层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且这层黏多糖和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都带负电荷,互相排斥.还有就是多因素作用的免疫屏障,比如妊娠早期胎儿滋养层细胞Ⅰ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与母体子宫的自然杀伤细胞的相互作用,胎源性凋亡因子Fas通过与滋养层细胞表达的相关配体结合导致母体特异性T细胞大量表达Fas,从而启动凋亡途径,补体调节蛋白的表达等.而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s,Treg细胞)由Sakaguchi等[1]在对啮齿类动物的研究中首次发现,其免疫学特性主要表现在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参与机体免疫耐受,在正常妊娠过程中扮演了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探讨母胎免疫耐受的机理及妊娠相关疾病的免疫病因,对FasL在母胎界面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Fas/FasL系统导致辞的母体特异性T细胞的凋亡在母胎免疫耐受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常妊娠有赖于母体对胚胎半同种抗原的免疫耐受,一旦免疫耐受失衡,将导致免疫排斥、免疫攻击从而导致自然流产,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被认为与母胎免疫耐受失衡有关.CD4+T在同种异体急性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所分泌的细胞因子不同,CD4+T 细胞分为Th1、Th2、调节性T细胞(Treg)及新近发现的Th17细胞.早期研究发现母体外周血、母胎界面CD4+T细胞增高与复发性流产密切相关.随免疫耐受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母胎免疫耐受的研究历经Th1/Th2平衡到Treg的免疫负调控作用,再到Th17/Treg平衡.综述CD4+T细胞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探讨母胎免疫耐受的机理及妊娠相关疾病的免疫病因,对FasL在母胎界面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发现Fas/FasL系统导致的母体特异性T细胞的凋亡在母胎免疫耐受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胚胎植入是妊娠中复杂的生理过程,受许多因素调控,其中母胎界面免疫调节平衡尤为重要.对母体来说胚胎是一种半同种移植物,但在整个植入过程中,胚胎并不被母体排斥,其中包含极其复杂的免疫调节过程.研究表明,胚胎通过上调滋养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表达,与母体相应受体结合,产生免疫抑制;同时母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中巨噬细胞功能的改变、自然杀伤(NK)细胞表型改变以及补体调节因子表达增加,特异性免疫应答中抗原提呈过程、协同刺激信号的产生受限以及T淋巴细胞功能状态改变等,产生对胚胎抗原的免疫耐受.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中一种机制失调即引起母体对胚胎的免疫排斥,可导致胚胎植入失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调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妊娠模型(CBA/J×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J×DBA/2J)CBA孕鼠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各10只)于孕d 4、d 6、d 8腹腔注射大鼠IgG;干预组(各10只)于孕d 4、d 6、d 8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 mAb。孕d 9竞争性半定量RT-PCR测定各组母胎界面组织中Th1型(IL-12、IFN-γ)/Th2型(IL-4、IL-10)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孕d 12比较两种模型各组的胚胎吸收率。结果:正常妊娠模型中,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及妊娠预后均无显著影响(P>0.05)。自然流产模型中,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升调节母胎界面局部Th2型而降调节Th1型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并显著改善其妊娠预后(P<0.05)。结论:于孕早期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调控母胎界面局部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形成维持正常妊娠所需的Th2型免疫偏倚,诱导母胎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3.
胚胎着床及发育是一个母-胎相互识别、相互适应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滋养细胞表达胚胎抗原并分泌细胞因子,逃避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母体蜕膜特征性免疫细胞的富集形成母-胎界面独特的免疫微环境,从而有利于胚胎着床及发育。虽然近年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成功率已有很大提高,反复种植失败(RIF)仍是困扰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难题。胚胎作为同种异体移植物不被母体免疫系统排斥是妊娠建立和维持的关键,母-胎免疫调节异常可致复发性流产(RSA),给患者夫妇身心及经济均带来极大负担。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发展,子宫内膜免疫因素在RIF和RSA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针对性的免疫治疗也在RIF和RSA的治疗方案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就RIF和RSA子宫内膜免疫因素的分子病理机制及其免疫治疗的当今认识进行阐述,以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母胎免疫耐受机理一直是许多免疫学家研究的热点。在一定意义上说 ,妊娠相当于一次成功的同种异体移植 ,胎儿所携带的父系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刺激母体免疫系统 ,产生各种免疫细胞参与的排斥反应。但实际上母体却对胎儿形成免疫耐受 ,这种免疫调节作用不仅发生于母体全身免疫系统 ,而且也发生在妊娠子宫局部 ,这种局部的免疫调节 ,更直接地影响母胎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母胎界面免疫微环境中 ,有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这种免疫调节作用 ,其中自然杀伤 (NK)细胞 ,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以及表达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 ,而转导抑制信号 ,在维持母…  相似文献   

15.
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一类具有显著抑制T细胞功能的异质性细胞群体,能够促进机体免疫耐受形成。在妊娠建立过程中,母体免疫系统要对含有父系抗原的胎儿具有足够的免疫耐受,具有免疫抑制特性的细胞以及细胞因子在母-胎界面聚集是母-胎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之一。近年来,有研究表明MDSCs在母-胎界面聚集,促进母-胎免疫耐受的形成。本文就MDSCs的免疫抑制特性及其在妊娠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协同刺激分子CD86在母-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协同刺激分子CD86在母 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自然流产模型(CBA×DBA/ 2 )及正常妊娠模型 (CBA×BALB/c)。两种模型分别再分为 3个组 :(1)以大鼠的IgG为对照的对照组 ;(2 )于妊娠第 4、6、8、10天 ,分别给CBA孕鼠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单克隆抗体的多次干预组 ;(3)仅于妊娠第 4天 ,给CBA孕鼠单次腹腔注射抗CD86单克隆抗体的单次干预组。每次腹腔注射的抗体剂量均为 10 0 μg。于妊娠第 14天计算各组胚胎吸收率。 结果  (1)自然流产模型与正常妊娠模型的对照组胚胎吸收率分别为 2 7 78%和 8 42 %。 (2 )于妊娠第 4、6、8、10天腹腔注射抗CD86单克隆抗体后 ,自然流产模型的多次干预组胚胎吸收率下降至 9 6 8% (P <0 0 5 ) ;而正常妊娠模型的多次干预组胚胎吸收率上升至 13 5 4% (P >0 0 5 )。 (3)妊娠第 4天单次腹腔注射抗CD86单克隆抗体 ,自然流产模型单次干预组的胚胎吸收率下降至 7 14% (P <0 0 0 1) ;而正常妊娠模型单次干预组的胚胎吸收率上升至 11 39% (P >0 0 5 )。结论 妊娠早期 ,尤其在胚胎对母体的致敏阶段 (着床期 ) ,阻断母 胎界面的CD86协同刺激信号 ,将诱导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 ,从而减少胚胎吸收 ,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胚胎着床及发育是一个母-胎相互识别、相互适应的复杂过程。在此过程中,滋养细胞表达胚胎抗原并分泌细胞因子,逃避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母体蜕膜特征性免疫细胞的富集形成母-胎界面独特的免疫微环境,从而有利于胚胎着床及发育。虽然近年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成功率已有很大提高,反复种植失败(RIF)仍是困扰辅助生殖技术发展的难题。胚胎作为同种异体移植物不被母体免疫系统排斥是妊娠建立和维持的关键,母-胎免疫调节异常可致复发性流产(RSA),给患者夫妇身心及经济均带来极大负担。随着生殖免疫学的发展,子宫内膜免疫因素在RIF和RSA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针对性的免疫治疗也在RIF和RSA的治疗方案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就RIF和RSA子宫内膜免疫因素的分子病理机制及其免疫治疗的当今认识进行阐述,以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预防方法仍是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母胎免疫失调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调节性T细胞(Tregs)是一类控制体内自身免疫反应的T细胞亚群。研究认为,Tregs可能参与了母体接受同种异源体(胚胎)这一复杂的免疫调节过程,并能协助胎儿躲避母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因此,Tregs功能失调可能引起母体对胎儿的免疫排斥,最终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在诱导母胎界面局部形成Th2型免疫偏倚中的作用。方法 :将正常妊娠模型 (CBA×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 (CBA×DBA/ 2 )CBA孕鼠均分为两组 ,于孕第 4、6、8天 ,对照组腹腔注射大鼠IgG ,实验组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mAb ;孕第 9天 ,ELISA测定母胎界面组织培养上清中Th1型 (IFN γ、TNF α) /Th2型(IL 4、IL 10 )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并计算IL 4 /IFN γ、IL 10 /IFN γ比值 ;孕第 12天比较两种模型各组的胚胎吸收率。结果 :正常妊娠模型中 ,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母胎界面原有的Th2型免疫偏离及妊娠预后均无显著影响。自然流产模型中 ,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诱导母胎界面局部形成Th2型免疫偏倚并显著改善其妊娠预后。结论 :于孕早期 ,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改善母胎界面局部细胞因子微环境 ,形成维持正常妊娠所需的Th2型免疫偏倚 ,诱导母胎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0.
人类白细胞抗原-G与母胎耐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妊娠过程中 ,带有父源性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的胎儿 ,直接接触富含免疫活性细胞的母体蜕膜 ,理应受到母体免疫系统识别 ,产生以细胞免疫为主的免疫应答而遭到母体的排斥。但事实相反 ,母体对胎儿形成免疫耐受 ,大多数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安然生长近 10个月 ,直至分娩。母胎耐受现象的维持涉及诸多因素 ,如胎盘HLA的表达、辅助性T淋巴细胞 (Th)Th1/Th2 平衡、CD95及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各种细胞因子和整合素的作用等。其中HLA G诱导母胎耐受是目前关注的热点[1] 。HLA G通过多种途径诱导母胎耐受 ,阐明HLA G在母胎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