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计算疗效指数,治疗组疗效指数为90.10%,显著高于对照组76.73%;同时在腹胀、腹泻、腹痛、情绪障碍等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 6 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 30例 ,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 ;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结果 :治疗 4周后 ,计算疗效指数 ,治疗组疗效指数为 90 .1 0 % ,显著高于对照组 76 .73%。同时在腹胀、腹泻、腹痛、情绪障碍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IBS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双歧杆菌片、多塞平片、止泻宁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4.7%,对照组为49.0%,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3.10%。结论:痛泻要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甘礼明 《河南中医》2009,29(4):373-374
目的:探讨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为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为基础方加味治疗,与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病例痊愈率达50%,总有效率达90%,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美沙拉嗪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3%和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药联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予痛泻要方加减配合针灸治疗,1日2次,对照组予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1日1次,疗程为4周,4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和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脑肠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片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管活性肽(VIP)、神经肽(NPY)和P物质(S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VIP、SS和SP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能显著改善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VIP、SS和SP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梁雪 《中医杂志》2005,46(12):913-914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内服配合十一方药渣腹部烫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痛泻要方内服配合十一方药渣腹部烫疗治疗IBS患者75例,并设60例西药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51.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与中医证型有关,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痛泻要方内服配合十一方药渣腹部烫疗治疗IBS腹泻型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无不良反应;且肝郁脾虚型疗效最好,脾胃虚弱型次之,脾肾阳虚型疗效最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味,疗程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5%,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结论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积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84%,对照组为79.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IBS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芬  程宏辉 《新中医》2005,37(12):24-25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女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女性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以痛泻要方加减(处方:白术、白芍、防风、陈皮、泽兰、藿香)治疗;对照组34例,以援生力维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24%,对照组为85.29%,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后在改善神疲乏力、胃纳减少症状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减对女性腹泻型IBS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在改善神疲乏力、胃纳减少症状方面优于援生力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及评价痛泻要方加减结合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对57例IBS病人采用中药痛泻要方辨证加减,结合针灸,辨证选穴、操作。结果:痛泻要方加减结合针灸治疗IBS临床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2.3%,治疗后主要症状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痛泻要方加减结合针灸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IBS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中医药》2015,(4):25-2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西药(地衣芽孢杆菌胶囊合蒙脱石散)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1.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腹泻疗效良好,能减轻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联合金双歧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加味痛泻要方、金双歧,对照组30例单纯服金双歧;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停药4周内复发率分别为21.43%和45.83%。结论加味痛泻要方联合金双歧治疗腹泻型IBS泻型有较好疗效,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肝郁脾虚腹泻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治疗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焦虑自评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桂枝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桂枝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则以匹维溴胺及蒙脱石散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痊愈28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4例,有效率占91.6%;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有效率占79.17%.2组中医症候疗效对比,治疗组痊愈30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5.83%;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有效率占77.08%.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对比,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10例,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IBS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痛泻苓术方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痛泻苓术方口服,同时结合心理干预,对照组40例采用固肠止泻丸口服,连续30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对照组有效率80.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苓术方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76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复方地芬诺酯片与蒙脱石散治疗。两组均7d为1个疗程,分别于4个疗程后与停药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4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7%,对照组为76.3%;停药4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3%,对照组为86.7%,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腹泻较西药常规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王毅 《陕西中医》2014,(3):280-281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配合心理治疗肝郁脾虚型经行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行泄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口服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陈皮、防风、甘草)并视情况予黛力新口服治疗,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30例予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在治愈率(36.7%)、总有效率(90.0%)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本法治疗肝郁脾虚型经行泄泻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