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腹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腹部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13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根据术中低体温评价标准,将患者分为低体温组(鼓膜温度<36℃)和非低体温组,并统计两组临床相关资料和数据,分析影响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结果 135例患者出现术中低体温53例(39.26%);两组性别、术前基础体温、麻醉分级及手术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方式、麻醉时间及术中输液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0岁、体重指数≤24 kg/m^2、手术方式(开腹)及麻醉时间>2 h均是老年腹部全身麻醉术中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腹部手术前,需充分考虑相关危险因素,提前制定预防措施,以降低术中低体温对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室内低温环境、术中体腔开放、静脉输液及麻醉剂的应用,均可导致患者体温降低。而人体中心体温降低1℃就会引起寒战,耗氧量增加,从而引发许多并发症。现对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高龄腹部大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分析影响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收治的146例行腹部大手术的高龄患者纳为研究对象。统计其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及术中低体温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高龄腹部大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 146例高龄腹部大手术患者中,发生术中低体温患者共76例(52.05%),发生术中低体温患者麻醉恢复期寒颤、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体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量指数≥24kg/m2(OR=0.212, 95%CI 0.073~0.615)及输液加温(OR=0.459, 95%CI 0.279~0.756)是高龄腹部大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的保护因素,而麻醉时间≥3h(OR=2.010, 95%CI 1.604~2.518)、术中输液量>2000ml(OR=1.912,95%CI 1.164~3.139)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腹部大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较高,术中低体温会增加患者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建议采用复合措施,以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综合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中的作用。方法104例拟行外科手术治疗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情况,体核温度在手术中变化情况,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观舒适度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后体核温度在数个时间节点的对比中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寒战、深静脉血栓、麻醉药物代谢时间延长、出血增多、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主观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在预防老年患者手术低体温中具有非常理想的应用效果,可显著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由此减少各种因低体温导致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提升患者术中舒适度,其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2月至2016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92例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患者临床资料,将92例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手术中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保温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体温、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术后苏醒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等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体温、胃底折叠术时体温、术毕体温、术后15 min体温均高,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拔管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结论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胃底折叠术中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保温护理能够保持术中患者体温稳定,减少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情况的发生及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6.
外科手术中患者低体温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外科手术中患者体温常有明显下降,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血液粘滞度增高、心律失常等。2004年1~8月,我们观察了40例腹部和颅脑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变化,并探讨低体温发生原因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全身麻醉下ESD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使用红外耳温针(Braun PRO4000德国)测量我院2017年1~9月符合标准的ESD患者鼓膜温度。结果 纳入患者102例,术中低体温发生18/102例(17.65%),其中最低体温为35.5℃,麻醉时间大于1小时的患者中共56例,其低体温发生13/56例(23.2%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 OR值为0.80,95%CI为0.66~0.97,P=0.02 ;入室体温OR 值为0.01,95%CI为0.00~0.13,P=0.00。结论 入室体温和BMI可能是全麻下ESD术中发生低体温的独立危险因素。内镜医务人员应重视对低体温的危险人群的体温监测及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手术前后各应激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28.13%)低于对照组(7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激素(AD)和去甲肾上腺激素(NE)水平均高于麻醉前(P 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寒战和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施保温护理能减少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减少寒战、躁动等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体温的调节机制以及低体温对老年人的影响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丘脑有重要的体温调节作用。在下丘脑中发现了大量的P1,P2受体组。发热时,胞外的嘌呤核苷和核苷信号分子[如ATP(三磷酸腺苷),腺苷],通过作用于特殊的受体(各自的P1、P2)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降低体温的调节机制还没有完全清楚,但已显示许多细胞因子可导致或调节低体温。最近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它的受体参与正常体温的调节。低体温与人体疾病、健康密切相关,如在许多缺血性疾病时,降低体温可降低机体代谢从而减少缺血性的损害,反之,升高体温使病情恶化。老年人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比年轻人差,葡萄糖代谢降低可导致低体温,同时也是导致Tau(硫磺酸一神经微管相关蛋白)高磷酸化的原因之一。低体温导致部分温度调节能力弱的人发生阿尔茨海默病(AD),同时还是引起该患者糖尿病的一个因素。因此,研究体温的调节机制及低体温对人体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低体温的预防效果。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和循证护理组(B组),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采用循证护理制定预防低体温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体温的变化程度及低体温、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体温平均降低0.8℃,低体温发生率为20.0%,寒战发生率为30.0%;B组术后体温平均降低0.5℃,低体温发生率为3.3%,寒战发生率为6.7%,B组效果优于A组(P均<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地减轻经皮肾镜取石术中体温的降低程度。  相似文献   

11.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病人在进行手术时不仅受到疾病本身的刺激 ,还要受到麻醉和手术创伤的刺激。这些刺激可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和垂体 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增多等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变化 ,而出现各种并发症。寒战是术中常见并发症 ,原因有多种 ,治疗和护理也就各不相同 ,现对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原因分析 :1 心理因素 :手术本身对病人来讲常是万不得已的 ,从手术前病人常会出现焦虑 ,恐惧 ,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进入手术室后 ,这种紧张情绪加重 ,而引起寒战。2 手术环境温度过低 :这是最重要的因素 ,尤其在寒冷的冬季 ,室内温度若不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北京胸科医院行脊柱结核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前路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2例,后路病灶清除并植骨融合+内固定术148例。根据患者术中否发生低体温将患者分为低体温组(91例)和非低体温组(109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中液体总入量(含输血量)、麻醉时间和方式、手术持续时间和术式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患者中有91例术中发生低体温,发生率为45.5%,体温最低为33.7℃。低体温组行开胸手术者31例(34.07%),非低体温组行开胸手术者18例(16.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脊柱结核患者行开胸手术者术中出现低体温的风险是未行开胸手术者的2.17倍(95%CI:1.09~4.33)。结论 开胸是脊柱结核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灌洗液温度对腰麻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中心体温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腰麻下行TURP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膀胱尿道灌洗液为室温液体(21℃),试验组膀胱尿道灌洗液为加温液体(37℃)。2组患者均连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体温,术中每10 min对患者进行寒战评分并记录。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体温为(36.79±0.05)℃,手术结束时下降至(34.59±0.14)℃,降低了2.2℃;试验组手术前体温为(36.89±0.04)℃,手术结束时为(36.17±0.59)℃,体温降低了0.72℃,2组患者间体温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寒战发生率(18例,45%)显著高于试验组(6例,15%)(P<0.05)。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URP中应用加温灌洗液(37℃)可有效地预防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减少寒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搭桥手术患者低体温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联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冠心病搭桥手术645例,年龄56.1±9.3岁,所有手术均采用低温体外循环,手术时间为3.56±1.68小时。分别记录体外循环结束时温度(T1),出室时温度(T2),术后1小时温度(T3),术后2小时温度(T4),术后5小时温度(T5),计算T=(T1 T2 T3 T4 T5)/5,根据T值划分为低体温组(M1):T<35.5℃;亚低温组(M2):35.5℃≤T<36.2℃;正常体温组(M3):36.2℃≤T≤37.3℃;高体温组(M4):37.3℃<T。所记录温度为直肠温度。结果 与M3相比较,M1在凝血酶原时间,术后5小时引流量上存在较大差异性;M1在ICU滞留的时间未见明显差异,但清醒及拔管时间有显著延长;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温组高于其他各组。结论 围手术期的低体温发生率达到了患者总数的50%~70%,会对机体凝血机制,氧耗量,脏器功能等产生一系列影响。低温可激发寒颤反射,寒颤会使机体的耗氧量增加400%~500%,同时还往往伴随着血清儿茶酚胺的增高,这种高代谢状态加重了受损心脏的负担,增加了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低温时脏器血流量减少,对肝、肾、脑等脏器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全麻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全麻下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240例,分析术后苏醒延迟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全麻下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延迟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分析影响全麻下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苏醒延迟的危险因素。调查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饮酒史、贫血史、呼吸功能障碍、ASA分级、TNM分期、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复合硬膜外麻醉、术中输血、术中输液量、低体温、手术方式。[结果]240例中,发生术后苏醒延迟53例(延迟组),发生率为22.08%;未发生术后苏醒延迟187例(无延迟组),发生率为77.92%。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延迟组与无延迟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贫血史、ASA分级、手术方式、TNM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复合硬膜外麻醉和术中输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年龄、饮酒史、呼吸功能障碍、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和术中低体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饮酒史、呼吸功能障碍、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和术中低体温为影响全麻下老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不同BMI对全麻腹腔镜下子宫切除老年病人术中低体温、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及苏醒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60例行全麻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BMI进行分组,其中,BMI<18.5的病人69例(A组),18.5~23.9的病人108例(B组),≥24.0的病人83例(C组)。记录并比较3组病人在T1(进入手术室)、T2(手术30 min)、T3(手术1 h)、T4(手术结束时)时点的体温,以及术中低体温发生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情况及苏醒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共100例病人发生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38.46%。3组病人在T1、T2时点的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在T3、T4时点的体温均高于A组(P<0.05),且3组病人在T3、T4时点的体温均低于T1时点(P<0.05)。3组术中出血量>200 mL、术中低体温、术后感染、苏醒延迟及寒战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上述指标的发生率均高于B组、C组。3组苏醒期躁动及拔管后呼吸遗忘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发生术后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21年3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数据库内行TURP的患者1 193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低体温,将患者分为2组。术后低体温组(H组)患者83,术后正常体温组(N组)患者1110例。比较2组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浓度、手术时间、麻醉方法、麻醉时间、输注晶体液量、输注胶体液量及冲洗液量情况。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秩和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术后低体温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间年龄、麻醉时间、麻醉方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老龄(OR=1.041, 95%CI 1.009~1.074)和硬膜外阻滞(OR=2.829,95%CI 1.594~5.023)是TURP患者发生术后低体温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采用数据库大样本数据分析发现,老龄和硬膜外阻滞是TURP患者发生术后低体温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营养不良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原因[1],不仅损害机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疾病的应激反应的抵抗能力减弱,还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病人的预后[2].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均寿命明显延长.近年来就诊人群中老年患者的比例在不断上升,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数量也日益增多,高龄已经不是手术的禁忌证. 体温是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生理状态下,机体通过体温调节系统保持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使体温恒定维持在37.0±0.4℃内.麻醉状态下,诸多因素使患者的体温调节功能受损,出现被动性体温下降.Sessler等定义核心体温34℃~36℃为浅低温,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40% ~60%患者术后处于浅低温状态.陈培莲等观察到老年人术后浅低温发生率较高,且与术后并发症,尤其是术后肺部感染有很大相关性.而围术期保温方法简单、安全,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本文就老年患者围术期低温的影响因素、危害及其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蒋娟  窦曰华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547-1548
肺癌发病率近年升高,根治性手术具有时间长、疼痛剧烈、体液出入量大等特点[1].大量体液的交换可引起术中体温的变化.适度的体温变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严重低体温易引起出血增多,苏醒延迟,严重寒战,甚至心律失常及心脏功能损害[2],影响患者转归.本研究观察观察综合体温管理对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鼻咽温、肛温及寒战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