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在术前、术后分别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其进行调查,总结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wHOQOL-BREF中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分别为(10.55±3.52),(10.93±1.72)分,均低于常模的(15.10±2.30),(13.93±2.06)分,本组患者社会环境领域得分(25.93±3.93)分高于常模的(12.14±2.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5.40,12.13,49.07;P〈0.01);两组心理领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不同种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各领域得分及治疗前后患者各领域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罹患妇科恶性肿瘤的患者生活质量较低,护理人员应提高护理水平,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见性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将8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预见性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 QOL-BREF量表)和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为(15.54±3.59)分,高于对照组的(11.48±3.54)分( 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分别为生理领域(19.64±6.26)分、心理领域(18.16±5.52)分、社会领域(18.09±4.96)分、环境领域(18.65±5.81)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应评分(14.42±4.40)分、(13.43±4.33)分、(14.89±4.27)分、(13.93±4.98)分( P<0.05)。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实施预见性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护理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对微创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出院时、术后4周及12周的疼痛评分、Oswestry腰背和双下肢功能障碍评分及腰痛疗效评分。结果手术前及术后12周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术后4周观察组疼痛评分分别为(1.59±0.56),(1.01±0.34)分,均低于对照组评分[(2.04±0.70),(1.98±0.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I.98,2.63;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Oswestry腰背、双下肢功能障碍评分及JOA腰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Oswestry腰背、下肢功能障碍评分在出院时、术后4周、术后12周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17,3.39,3.47;P〈0.05);JOA腰痛疗效评分在出院时、术后4周、术后12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04,6.18,5.91;P〈0.05)。结论对微创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采用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更有利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杨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4):3518-3519
目的:探讨并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商洛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胃炎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结果试验组在患者的满意度(97.3±2.1)分和对急性胃炎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上(97.2±1.6)分均优于对照组的(87.2±2.5)分、(84.4±1.2)分。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的方式针对急性胃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为96.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针对急性胃炎患者治疗的总有效为70.0%,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循证护理对急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效果较为确切,提高了临床人员的整体知识水平,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医院感染率,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专项人才培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2年1月实施康复护理专项人才培养,对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基础护理、特级护理、护理文书、护理满意度)考核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安全、基础护理、特级护理、护理文书、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分别为(95.3±1.0),(97.2±1.1),(97.5±1.3),(95.0±0.9),(97.5±1.2)分,均高于实施前的(93.5±1.3),(90.5±1.0),(93.3±1.4),(92.0±1.7),(95.8±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89,9.32,8.35,8.27,7.53;P<0.05)。结论强化康复护理专项人才培养,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全程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程舒适护理模式对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治疗的影响。方法对84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按照萧氏舒适护理模式护理,于患者出院前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估舒适护理模式实施效果。结果本组患者舒适总体评分为(69.89±3.17)分,属中等舒适,其中生理维度舒适度较低为(1.91±0.24)分,社会维度和环境维度舒适程度较高分别为(3.21±0.47),(3.43±0.39)分。结论舒适护理能够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心理不适,在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到较高舒适感,为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生理舒适维度距离达到萧氏双C护理要求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乔营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0):2415-2417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NODS)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7例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者同时伴有2—7个器官功能障碍,其中凝血功能、肝功能障碍的发生频率分别为100%,94.1%,病死率为64.7%。SOFA评分为4~15分,平均(9.7±3.3)分。死亡患者SOFA评分(11.5±2.5)分,显著高于好转患者(6.6±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P〈0.01)。结论对于噬血细胞综合征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护士应重点密切监测及观察凝血功能、肝功能的变化,认真做好SOFA评分的评估。对于SOFA评分较高的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注,警惕死亡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集体干预在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锻炼中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4—12月6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成两组,每组各34例。研究组进行集体干预指导功能锻炼护理,对照组进行个体干预指导功能锻炼护理,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s,VAS)、腰部活动度(1umbarmotionangle,LMA)、日本骨科学会改良下腰痛功能评价表(M-JOA score)进行护理前后疗效评价。结果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治疗4周后,研究组VAS评分为(I.80±1.75)分,对照组为(3.03±1.3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0,P=0.003);研究组LMA为(197.19±30.45)°,对照组为(173.33±39.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4,P=0.010);研究组M—JOA评分为(22.31±4.76)分,对照组为(20.03±4.4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46,P=0.016);研究组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71,P=0.032)。结论集体干预功能锻炼护理方案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单开门成形术联合前路椎间减压植骨内固定技术治疗重型脊髓型颈椎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74例重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该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加强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对症护理、出院康复护理。结果74例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为(16.7±2.3)个月。患者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从术前3~14分提高到了术后的12~17分,平均分从术前的(7.3±1.7)分提高到(16.2±0.8)分(P〈0.05),改善率为91.8%;患者Nurick分级从术前3~5级改善到了术后的1~2级(P〈0.05)。术后5个月,患者最终融合率为93.25%,无严重并发症。培论加强围术期护理是保证获得和维持良好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强迫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及观察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精神科一般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6周对研究对象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比较两组得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评分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强迫(1.69±0.74)分、人际关系敏感(1.53±0.77)分、抑郁(1.82±0.61)分、焦虑(1.45±0.72)分、恐怖(1.62±0.51)分、偏执(1.67±0.72)分、精神病性(1.63±0.48)分、敌对(1.604-0.58)分、躯体化(1.52±0.50)分均低于对照组(2.17±0.81),(1.92±0.75),(2.32±0.54),(1.98±0.83),(1.93±0.47),(1.74±0.56),(1.71±0.56),(1.89±0.63),(1.92±0.48)分,观察组SDS评分(38.56±6.13)分低于对照组(62.12±6.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12,5.46,4.21,3.78,5.09,3.02,3.90,3.23,2.85,6.87;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强迫症患者抑郁、焦虑、恐怖等症状,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绝望情绪及康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育方法,研究组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加以辅助护理,课程每周2次,每次1 h,持续6周并持续监测到干预后10周。结果干预前研究组患者绝望情绪得分为(2.71±0.52)分,对照组患者为(2.61±0.57)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3,P>0.05);干预后6,10周研究组患者绝望情绪得分分别为(1.78±0.40),(1.93±0.53)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8.315,9.968;P<0.01)。干预前研究组患者康复程度得分为(77.17±9.57)分,对照组为(81.04±9.7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02,P>0.05);干预6,10周研究组患者康复程度得分分别为(94.61±8.58),(89.78±9.50)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782,4.386;P<0.01)。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绝望情绪与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对提高患者生活意识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士能级管理的实践效果,以增强各级护士的质量意识,提高医院护理整体质量。方法(1)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现场访谈法,对医院病房各级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评估目前护理质量管理存在的不足。(2)应用护士能级管理模式,2年后对护理质量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评估。结果基础护理由实施前的(95.62±0、73)分上升到(99.10±0.44)分;消毒隔离由实施前的(94.47±1.34)分上升到(99.65±0.32)分;护理文件书写由实施前的(95.59±0.46)分上升到(99.66±0.17)分;病房管理由实施前的(94.24±0.95)分上升到(99.50±0.28)分;物品、设备功能完好由实施前的(93.21±0.46)分上升到(99.88±0.17)分;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4.00±0.99)分上升到(97.00±0.00)分(P〈0.05)。结论开展护士能级管理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迎接医院等级评审工作中,如何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提升护理管理水平。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1月选择内科及外科共14个科室作为研究对象。由护理部组织专家领导小组,对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要求》,梳理护理的各个管理环节,进行整改和提升,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落实于临床管理工作中。最后3个月为冲刺阶段,统计冲刺前及开始后1个月、2个月、3个月、3个半月5个时间点的护理质量进行自身前后比较。结果经过近1年的准备及冲刺,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护理质量评价中重患者护理、优质护理、健康教育、患者安全质量、理论操作水平、应急预案演练、制度知晓率、护理台账评分分别为(98.86±0.95),(97.73±0.92),(99.29±1.14),(98.93±1.33),(99.93±0.27),(98.93±0.83),(98.14±0.86),(100.0±0.00)分,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74,3.13,7.89,12.44,17.08,12.33,9.66,10.79;P<0.05)。结论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健全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修正护理质量标准、完善管理路径及人力资源管理,积极迎接医院等级评审,可全面提升医院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EICU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方法选取EICU护士32名为研究对象,2010年采用PBL护理查房模式为实验组,2009年采用传统查房模式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终期考核、科研成绩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91.00±1.89)分与技能操作成绩(93.03±3.1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6.99±6.95)分和(89.03±4.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167,3.569;P〈0.05);实验组发表论文(9篇)高于对照组(2篇);实验组护士对查房方式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7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379,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95.83%)高于对照组(8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30,P〈0.05)。结论与传统的护理查房模式相比,PBL查房模式更能提高护理查房的效果,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使护患关系更和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脊柱外科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48例脊柱外科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疼痛护理组,疼痛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疼痛教育、心理护理、镇痛治疗等疼痛护理,采用患者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评估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常规护理组患者术后12、24、48、72 h的疼痛国际视觉类比评分分别为(5.36±1.03)、(3.98±0.74)、(3.42±0.87)、(2.73±0.62)分;疼痛护理组患者分别为(2.33±0.85)、(2.06±0.61)、(1.71±0.97)、(1.79±0.64)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疼痛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10.3±2.6)d ]较常规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14.7±3.4)d ]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疼痛护理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7.6±1.5)分]优于常规护理组[(91.7±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脊柱外科患者的疼痛不适,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98名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接受健康教育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强迫症状、躯体化、敌对、抑郁、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和恐怖情绪的平均评分分另4为(1.33±0.53),(1.36±0.42),(1.35±0.41),(1.45±0.46),(1.19±0.64),(1.37±0.51),(1.31±0.41),(1.23±0.43),(1.20±0.4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2±0.32),(1.73±0.36),(1.82±0.51),(1.74±0.52),(1.53±0.56),(1.85±0.50),(1.60±0.26),(1.70±0.46),(1.67±0.44)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36,11.25,3.34,6.32,5.53,5.26,6.37,5.47,6.55;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所改善,护理人员应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多应用这些方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岗位管理模式下合理设置护理人力资源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病种及护理工作量方面有代表性的4个病区,采用抽签法随机分成试验组(内科4病区、外科8病区)和对照组(内科3病区、外科7病区)。两组分别根据工作量测算结果及卫生部规定的床护比1∶0.4配置护理人员,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压疮、管路滑脱、尿路感染发生率及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结果压疮发生率试验组患者为0.19%,对照组为0.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P<0.05);实施后试验组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8.4±0.5),(98.8±0.6),(97.3±0.3),(98.7±0.8)分,均高于对照组(93.5±1.6),(93.9±1.3),(94.9±0.8),(95.8±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67,-24.20,-17.78,-15.23;P<0.05)。结论合理的人员配置、明确分工可以使各级护理人员人尽其才,发挥护理人员的最大化价值,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效益,进一步改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和自我效能评价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并有效结合自我效能评价。采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 DSES )评价两组自我效能情况,并比较两组血糖水平、住院时间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92±0.79) mmol/L,(17.80±1.02) d,均少于对照组的(9.24±1.07) mmol/L,(26.33±1.9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052,3.309;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DSES总分为(99.37±2.29)分,高于对照组的(77.70±5.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1,P<0.01)。观察组患者对基本知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用药指导的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分别为(3.52±0.63),(3.39±0.75),(3.69±0.47),(3.38±0.77),(3.42±0.5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88±0.79),(2.95±0.79),(2.37±0.89),(2.07±0.71),(3.01±0.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591,3.364,5.931,3.837,3.157;P<0.05)。结论循证护理和自我效能评价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对糖尿病的恐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08年7月住院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008年8月-2012年5月住院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60例为观察组,行整体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状况和血气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为(21.4±6.7)分,对照组为(28.7±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2,P<0.05);干预后观察组PaO2、PaCO2、SaO2值分别为(72.1±5.3),(68.6±3.6),(93.6±2.1) mmHg,均优于对照组(70.2±4.9),(72.7±4.7),(91.5±1.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39,-5.364,6.021;P<0.05)。结论实施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及焦虑情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查房对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每名责任护士分管2~4张病床,要求责任护士在班时,必须参与医生早晚查房。结果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早晚查房前后基础护理检查评分由(94.63±0.48)分上升为(98.43±0.56)分,健康教育评分由(95.00±0.58)分上升为(98.57±0.79)分,专科护理评分由平均(95.29±0.49)分上升为(99.14±0.90)分,患者满意度由82.65%上升为93.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1.148,17.678,14.789;X。=14.830;P〈0.01或P〈0.05)。结论责任护士参与医生早晚查房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