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奥美沙坦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奥美沙坦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8月我院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服用奥美沙坦酯每次20mg,每日1次;对照组(21例)服用氯沙坦每次50mg,每日1次。总疗程均为8周。结果:奥美沙坦酯组和氯沙坦组治疗前后血压下降幅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奥美沙坦酯组和氯沙坦组降压显效率分别为69.0%和68.4%,总有效率分别为90.4%和89.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沙坦酯组和氯沙坦组均未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沙坦酯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明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奥美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给予奥美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压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高于对照组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6例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为2.58%,主要表现为轻微头痛,患者可耐受,不影响治疗.结论 奥美沙坦酯片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电图的逆转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和周边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200例.将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观察患者血压、超声心动图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左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A峰速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电图和左心室肥厚具有较好的逆转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奥美沙坦酯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肌酐清除率的影响。方法:4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接受奥美沙坦酯20mg或氯沙坦50mg,qd治疗,总疗程8周。结果:奥美沙坦酯组和氯沙坦组治疗前后肌酐清除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沙坦酯组和氯沙坦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奥美沙坦酯后肌酐清除率有轻度上升,提升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拮抗剂奥美沙坦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研究方法,将54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沙坦组(治疗组)27例,口服奥美沙坦酯20mg/d,1次/d;缬沙坦组(对照组)27例,口服缬沙坦80mg/d,1次/d,共24周,服药前后分别测量血压,并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2组治疗前后血压明显下降(P<0.05);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重量指数(LVM I)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在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同时,可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4例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122例。 B 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治疗,A 组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收缩压、脉压及舒张压水平。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99.2%高于 B 组的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收缩压、脉压和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脉压和舒张压均优于治疗前,且 A 组优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采取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进行治疗,能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控制,降低脉压差,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阿齐沙坦与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9月—2017年2月从全国多家研究中心筛选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304例,随机分为奥美沙坦酯组和阿齐沙坦组。受试者从起始剂量开始,阿齐沙坦片20 mg/次和奥美沙坦酯片模拟剂,1次/d,或奥美沙坦酯片20 mg/次和阿齐沙坦片模拟剂,1次/d,开始治疗。用药后第8周末对受试者进行血压评价,如果服药前(药物浓度谷值时)坐位收缩压≥140 mmHg(1 mmHg=133 Pa)和/或舒张压≥90 mmHg则试验药物剂量加倍(阿齐沙坦片40 mg/次口服或奥美沙坦酯片40 mg/次,1次/d)继续治疗8周,如果服药前(药物浓度谷值时)坐位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则维持原剂量继续治疗8周。治疗总周期16周。观察两组的有效率和达标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8、12、16周收缩压、舒张压,血压与治疗前差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8、16周,奥美沙坦酯组有效率分别是66.89%、69.59%;阿齐沙坦组有效率分别是59.60%、58.9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用药8、16周,奥美沙坦酯组达标率分别是62.16%、61.49%;阿齐沙坦组达标率分别是56.95%、56.29%,两组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12、16周,两组受试者的坐位收缩压、舒张压逐渐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两组受试者的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逐渐降低,至16周末时,两组间坐位舒张压下降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周末时两组收缩压下降值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效性方面,阿齐沙坦组疗效未达非劣效于奥美沙坦酯组,但阿齐沙坦自身的降压效果显著并具临床意义;安全性方面,阿齐沙坦组与奥美沙坦酯组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依达拉奉联合红景天胶囊治疗高原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高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B组23例及C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红景天胶囊,B组给予依达拉奉,C组给予红景天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3组神经功能情况、水肿大小;采用ADL分级法评估6个月时良好恢复率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3、7、15d A组、B组脑积水体积均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3、7、15d脑水肿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15d时神经功能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A组死亡2例、B组死亡1例、C组死亡2例.A组、B组良好恢复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良好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明>0.05).6个月后A组、C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比较B组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奥美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4例,随机分为奥美沙坦酯治疗组(n=34例)和缬沙坦对照组(n=30例),每日1次口服奥美沙坦酯20mg或缬沙坦80mg,2周后如舒张压≥90mmHg,则剂量加倍,进行8周的临床观察。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均得到明显降低(P〈0.01),奥关沙坦酯组,总有效率88.2%;缬沙坦组总有效率8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与进口同类药缬沙坦相当,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奥美沙坦酯与缬沙坦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进行研究,把奥美沙坦酯、缬沙坦分成两组,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随机抽取本院5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6周的时间,采取人数比例1:1方法分别对奥美沙坦酯、缬沙坦两组以30~60mg/d、80~160mg/d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治疗2周后,奥美沙坦酯平均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2±6.33)mmHg,缬沙坦平均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9.23±7.33)mmHg;两组实验的效果较为明显,结果测得几率P=0.004,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奥美沙坦组和缬沙坦组分别有58%、63%的患者需要加倍,加量有效率不是很明显,分别为50.03%、51.22%;在治疗5周后,奥美沙坦酯、缬沙坦两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平均下降到(15.324±5.03)mmHg、(13.124±5.75)mmHg。结论奥美沙坦酯胶囊的口服量控制在30~60mg/d,次数控制1d,效果是24h血压稳定,缬沙坦80~160mg/d的降压效果与奥美沙坦酯降压效果较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结合坎地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其中30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治疗,为A组,30例采用坎地沙坦治疗,为B组,30例采用依那普利联合坎地沙坦治疗,为C组,将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12周治疗,三组患者检查结果显示:三组患者24 h尿白蛋白含量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24 h尿白蛋白含量下降程度与A、B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尿素氮、肌酐、血钾情况与治疗前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那普利结合坎地沙坦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应用依那普利或坎地沙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奥美沙坦及氨氯地平对高血压血压晨峰(MBPS)管理和靶器官保护的疗效。方法 103例原发性高血压MBP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奥美沙坦(53例,20 mg/d)或苯磺酸氨氯地平(50例,5 mg/d),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4及8周做24 h动态血压监测,两组均可剂量翻倍或添加其他类降压药物以达到血压控制。8周后两组患者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对比基线与6个月后超声结果 [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尿微量白蛋白(MA)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药物期间降低和控制24 h平均血压效果无差异,MBPS的改变相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奥美沙坦组LVMI明显降低[(118.5±25.3)比(108.3±22.8)g/m2,P=0.031],氨氯地平组无变化[(117.6±31.2)比(112.8±26.8)g/m2,P=0.162]。两组患者MA降低显著。MBPS与LVMI和MA改变无相关性,24 h和最后2~4 h血压改变与LVMI改变密切相关。结论 奥美沙坦酯能有效控制原发性高血压MBPS,逆转左室肥厚和降MA。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阻滞剂组合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室重构和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129例DCM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依那普利+倍他乐克)33例,B组(依那普利+倍他乐克+螺内酯)34例;C组(依那普利+倍他乐克+厄贝沙坦)32例;D组(依那普利+倍他乐克+厄贝沙坦+螺内酯)30例.治疗疗程均为18个月.治疗前后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观测心脏腔室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心室舒张末内径(RVEDD)、左房内径(LAD)及心电图指标:QT间期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结果 四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两两比较,D组均较A、B、C组,B、C组较A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倍他乐克、厄贝沙坦和螺内酯四种阻滞剂组合比其他组合在对DCM心衰患者心室重构和QTd的影响中更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坎地沙坦酯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干 《安徽医药》2007,11(1):19-20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酯片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47例1~2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坎地沙坦酯治疗组(23例)和依那普利对照组(24例),分别给予坎地沙坦4~16 mg和依那普利5~20 mg,每日1次.每两周测血压一次,如舒张压仍≥90 mmHg,则剂量加倍.进行8周的临床观察.结果 两组病人血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坎地沙坦酯组的总有效率为82.6%,依那普利组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坎地沙坦酯治疗组的不良反应较依那普利组要显著减少(P<0.05).结论 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杨璇  李长江  武越 《中国医药》2013,8(2):159-161
目的比较奥美沙坦酯联合氨氯地平与奥美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206例2—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奥美沙坦酯联合氨氯地平)和对照组(奥美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每组103例,监测2组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24h动态血压,分析2组间降压效果及血压变异的差异,并观察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白昼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133±9)mmHg(1mmHg=0.133kPa)比(166±10)mmHg,(73±8)mmHg比(96±9)mmHg;(134±9)mmHg比(164±9)mmHg,(76±8)mmHg比(100±8)mmHg;(120±9)mmHg比(158±11)mrllHg;(72±7)mmHg比(94±8)mmHg。对照组:(130±7)mmHg比(164±11)mmHg,(75±7)mmHg比(97±8)mmHg;(131±8)mmHgI;L(164±10)mmHg,(79±7)mmHg比(101±8)mmHg;(129±8)mmHg比(160±9)mmHg,(80±8)mmHg比(102±8)Inlll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昼和夜间血压变异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7.1%(100/103)和96.1%(99/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酯联合氨氯地平与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较好,疗效相当且安全,奥美沙坦酯联用氨氯地平在血压变异性上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2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相仿.研究组患者治疗6个月内临床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降低临床缺血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少,易于接受,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周晓明 《海峡药学》2012,(11):194-195
目的探讨奥美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0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奥美沙坦组,两组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期间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浆炎症因子变化。结果治疗4周末和治疗8周末两组患者的SBP和DBP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沙坦组血压下降幅度略高于缬沙坦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hs-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8周末时,奥美沙坦组患者hs-CRP、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缬沙坦组(P<0.05)。结论奥美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良好,且能更有效的降低血浆炎症因子水平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诊治的H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20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Hcy和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较治疗前和对照组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依那普利叶酸片能降低H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Hcy水平、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对患者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奥美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6年1月~2011年1月1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予以奥美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予以卡多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治疗2个月后从血压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分析比较其不同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9%,不良反应率为1.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5%,不良反应率为21.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1 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4例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小剂量组(A组)15例采用一般治疗+小剂量秋水仙碱+非甾体消炎药+控制尿酸药,大剂量组(B组)15例采用一般治疗+大剂量秋水仙碱+非甾体消炎药+控制尿酸药,对照组(C组)14例采用一般治疗+非甾体消炎药+控制尿酸药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结果 A、B组关节疼痛达到70%的缓解时间均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后1、2、4周及3、6个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关节炎的复发次数少于C组(P<0.05).3、6个月末,3组红细胞沉降率、血尿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血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秋水仙碱可以有效地控制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减少病情复发,相比大剂量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