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筛查肾脏病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研究肾脏病患者营养状况。方法 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治疗的181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对其进行筛查。结果1813例筛查对象中,913例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是36.36%和19.93%;580例血液透析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61.21%和30.00%;320例腹膜透析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55.94%和22.81%。结论尽早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尤其终末期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为制定营养支持和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4年8月接收的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156例,对患者进行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并分析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与无营养风险患者之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治疗情况和住院费用等差异。结果经过NRS2002营养风险筛选评估,156例患者中,无营养风险患者94例,约占60.25%;轻中度营养风险患者45例,约占22.85%;重度营养风险患者17例,约占10.90%。无营养风险患者住院时间9.7±5.4d,轻中度营养风险住院时间12.5±6.2d,重度营养风险住院时间13.1±7.3d,且均P<0.05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具有临床参考价值。无营养风险的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较短,且临床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较低,患者的恢复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科室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及营养状况,为老年住院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分析543例内外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营养状况及白蛋白、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结果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5.5%,外科高于内科(P0.01)。接近50%的老年住院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其中超重或肥胖达34.1%,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为13.2%。此外,老年住院患者低蛋白血症及贫血发生率均较高分别为71.8%、41.6%,且外科高于内科(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贫血发生率均较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老年住院患者,特别是外科老年患者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肾脏内科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为指导肾脏患儿营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评分方法调查肾脏内科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以STAMP评分≥4分为高营养风险标准。结果在770例患者中,低度、中度、高度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28.7%(221例)、69.1%(532例)和2.2%(17例)。17例高度营养不良风险患儿中,共14例发生营养不良,经营养干预后,营养状况均有所好转。结论肾脏疾病患儿多存在中、高度营养不良风险,合理的营养评估与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筛查,了解其营养不良的患病率,以确定营养干预的重点人群。方法采用NRS2002、同时测定体质量指数(BMI)及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肌酐(SCr)等生化指标,对168例老年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进行营养评估,评价其营养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68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中,NRS2002评分≥3分存在营养不良风险者51例(30.4%),DNⅤ期患者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最高达62.5%,与DNⅢ期2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18.5 kg/m2者18例,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0.7%,ALB<30 g/L患者27例,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6.1%,NRS2002评分与BMI、ALB、PA、SCr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NRS2002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营养评估方法,能够早期发现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王艳  郑宁  袁芳  陈慧敏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0):685-687
目的 探讨营养风险筛查2002和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对高龄压疮高危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及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对292例消化科高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观察并记录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292例高龄老年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9.45%,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和营养不良通用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营养风险筛查结果并对其危险因素展开分析。方法 通过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及体质量指数(BMI)结合临床判断营养不良法对诊治的116例活动期UC患者展开营养风险筛查,将NRS 2002总分≥3分、<3分分别作为营养风险组、非营养风险组,并将BMI<18.5 kg/m2结合临床判断为营养不良,对营养风险发生的危险因素展开分析。结果 NRS 2002营养筛查结果显示,116例活动期UC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50例(43.10%);BMI结合临床判断营养不良结果显示116例活动期UC患者中45例(38.79%)存在营养不良;NRS 2002营养筛查营养风险与BMI结合临床判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相比(43.10%VS 38.79%),营养风险发生率略高于营养不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BMI、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及病情严重程度均属于活动期UC患者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116例活动期UC患者BMI、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发现BMI、病情严重程度属于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口腔癌术前患者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状况。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法、实验室检查法及问卷法对某"三甲"口腔专科医院132例口腔癌术前患者进行营养评定及营养筛查。结果: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得出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不同(1.5%~28.8%),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和营养不良筛查工具(MUST)得出营养风险率分别为32.6%、40.9%。以主观全面评定法(SGA)为标准,NRS2002、MUST的灵敏度分别为78.6%、100.0%,特异度分别为72.9%、66.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5.6%、25.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6%、100.0%。根据NRS2002和MUST得出有营养风险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没有风险的长(P0.05)。结论:口腔癌术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建议在口腔癌患者入院时使用NRS2002和MUST进行营养筛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筛查工具评估282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差异,探讨营养筛查量表与患者临床指标、日常生活能力及疾病状况关系,分析影响老年营养状况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及微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对282例年龄≥65岁的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同时测定血液营养代谢指标,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指数),记录患者基础疾病情况、有无感染及住院天数等信息。结果 (1) NRS2002评估有营养风险169例(59. 9%); MNA-SF评估为营养不良38例(13. 5%),营养不良风险100例(35. 4%)。NRS2002与MNA-SF诊断营养异常结果基本一致(Kappa=0. 47,P 0. 001),NRS2002诊断阳性率高于MNA-SF(P 0. 001)。(2) NRS2002与MNA-SF评分结果均提示有营养风险组或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组相对无营养风险组的年龄较大,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及Barthel指数较低,住院天数较长,同时患急性感染、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较高。(3)急性感染、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是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4. 776(95%CI:2. 293~9. 950)、8. 747(95%CI:4. 450~17. 193)、7. 205(95%CI:2. 289~22. 677);急性感染、认知功能障碍是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2. 021(95%CI:1. 158~3. 527)、6. 046(95%CI:2. 717~13. 453)。63. 48%的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其NRS2002评分低于合并0~2种基础疾病组,而MNA-SF评分较高。结论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约半数存在营养问题,NRS2002、MNA-SF两种营养筛查方法诊断结果基本一致,NRS2002更适于内科住院老年患者。急性感染、卒中及认知功能障碍是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0.
黄迎春  王琦  许扬扬  彭南海 《现代护理》2013,(23):2809-2811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 2002)评定强直性脊柱炎(AS)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及营养风险发生率,分析评价营养支持应用率。方法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AS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营养支持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NRS2002适用率为87.5%,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8%,营养风险发生率为9.5%。结论 AS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风险发生率较低,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应用状况。方法采用定点连续抽样,选择内科系统住院患者398例,采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做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3分为有营养风险,体质量指数(BMI)<18.5 kg/m2并结合临床一般情况差判定为营养不足。同时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情况。结果 398例内科住院患者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14.1%和33.7%;营养不足发生率居前两位的是消化内科(19.6%)和肿瘤内科(16.9%);免疫科(8.6%)发生率低。营养风险发生率占前3位的是肿瘤内科(47.5%),消化内科(42.9%)和神经内科(41.7%),内分泌科(21.4%),免疫科(13.8%)发生率低。398例患者中,31例应用肠内营养(EN),92例应用肠外营养(PN),8例同时应用肠内肠外营养,PN∶EN=3∶1;有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支持率为70.9%,无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支持率为13.6%;有营养不足患者营养支持率为96.4%,无营养不足患者营养支持率为22.5%。结论消化内科、肿瘤内科、神经内科营养不足或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建议重视肠内营养支持,提高肠内营养应用比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微型营养评估简表(MNA-SF)评估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北京友谊医院医疗保健中心住院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72 h内进行MNA-SF问卷调查,前瞻性观察患者的临床预后(院内感染、住院时间、死亡),分析营养状况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同时调查其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结果 275例老年住院患者应用MNA-SF评估为正常营养者165例(60.00%),营养不良风险者78例(28.36%),营养不良者32例(11.64%)。营养不良组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高于营养正常组(P0.05)。营养不良组和营养不良风险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高于营养正常组(P0.01)。275例患者中9例住院期间死亡,其中5例发生在营养不良组,营养不良患者的病死率较营养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营养不良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比率为40.6%,肠内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比例为4.25︰1。结论老年住院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及营养不良风险的比率较高,营养不良是影响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外科住院患者中肥胖或超重患者入院及术后1周(或出院时)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情况,为进行合理的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外科肥胖或超重患者283例,使用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在其入院及术后1周(或出院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患者住院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分析营养风险和营养支持之间的关系。结果外科肥胖或超重患者入院时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6.96%,外科手术后1周总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9.68%;普外科病种不同,营养风险发生率不同;术前与术后存在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率分别为20.83%和48.80%;且多数为肠外营养或混合营养。结论超重或肥胖的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应常规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早进行营养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在胰腺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NRS2002对74例胰腺癌手术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以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作为标准,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观察NRS2002筛查出营养不良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与无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以前白蛋白为标准,NRS2002的敏感性为58.3%,特异性为86.0%;以白蛋白为标准,NRS2002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3.6%;NRS评分≥3分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高于NRS评分<3分者,其中腹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高,并且平均住院时间较NRS评分<3分者长(P<0.05)。结论:应用NRS2002对胰腺癌患者营养风险筛查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以及敏感性,能够作为胰腺癌营养不良的筛查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消化内科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估表调查消化内科300例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本组患者营养风险(NRS)发生率为39.3%,营养不足发生率为20.6%,其中肝脏疾病患者NRS发生率最高为53.8%,肿瘤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最高为25.0%;本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48.0%,其中NRS≥3分患者营养支持率为56.8%,NRS<3分患者营养支持率为42.3%。结论:消化内科新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比例较高,营养干预存在不合理性,应采用基于循证医学的肠外及肠内营养指南和应用规范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NRS2002营养不良风险筛查法对于接受新辅助治疗胃癌患者进行术前营养评估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63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的胃癌患者,应用NRS2002营养筛查工具对其进行营养风险评估,按NRS2002评分≥3定义为存在营养风险组,<3分为营养正常组。测定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感染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等与NRS评分的关系,同时以前白蛋白水平为指标,测定NRS2002在胃癌新辅助治疗患者中营养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 结果:经NRS2002评分后发现23例患者存在营养风险(63.5%),营养正常组40例(36.5%),化疗-手术间期在4周以内的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组的患者BMI指数、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营养正常组,营养风险组住院天数较营养正常组延长,腹腔感染的发生率高于营养组。以前白蛋白为指标,NRS2002筛选营养不良的特异度为87.8%;灵敏度为81.8%;准确率为85.7% 结论:接受新辅助治疗的胃癌患者容易合并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能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而NRS2002是一个相对简便快速的营养筛查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对住院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了解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和营养支持状况,探讨有营养风险对临床结局的影响及NRS 2002结果与营养不良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住院的患者2 067例,采用NRS 2002在其入院24 h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按照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分为营养风险组和无营养风险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实验室检查结果、营养治疗情况、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临床结局的差异,进一步分析NRS 2002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与营养不良的一致性。结果:入院时呼吸与危重症病房患者总体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6.91%(男性36.44%、女性37.47%),总体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5.56%(1 355/2 067)。营养风险组支持干预率8.12%,无营养风险组支持干预率1.22%。有营养风险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无营养风险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风险组患者入院时的白蛋白、第7天总蛋白、第14天白蛋白,住院期间血红蛋白、第1天肌酐水平低于无营养风险组(P<0.01)。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风险组患者住院总费用高于无营养风险组患者(P<0.05)。白蛋白与NRS 2002评分一致性较差,BMI与NRS 2002评分一致性一般,一致性系数Kappa值分别为0.207、0.46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营养风险组患者的临床结局较无营养风险组患者更差(P<0.05)。结论:住院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但营养支持干预率低,营养风险大小和营养不良严重程度影响患者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该院新入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状况,为住院患者提供合理营养支持的依据。方法运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2002(NRS2002)对2017年3-6月该院新入院的720例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同时收集血液学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营养状况评估。结果本研究中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7.6%,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8.9%(包括营养缺乏及营养过剩);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34.6%、30.0%、14.4%、25.2%;清蛋白、总蛋白、前清蛋白降低的发生率分别为43.8%、11.0%、37.4%。患者年龄、科室与患者营养状况相关。结论该院新入院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老年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概率较高,而内科患者营养状况不及外科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择合适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新生儿进行营养风险评估。方法使用营养风险及发育不良筛查工具STRONGkid对98例住院新生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通过Fenton 2013生长曲线图从身长、体质量及头围等方面进行对比监测,评估新生儿的营养状况。结果总的营养风险检出率为67.3%(66/98),早产新生儿营养高风险的发生率较足月新生儿高(P0.05);总的营养不良检出率为52.0%(51/98),早产新生儿出营养不良的概率高于足月新生儿(P0.05)。营养风险检出率越高,则营养不良检出率也越高。结论营养风险及发育不良筛查工具STRONGkid的筛查结果可以为早期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新生儿进行营养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NRS-2002)调查消化内科住院病人入院时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的发生比例及住院1周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方法]选择天津2所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病人175例,采用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和NRS-2002进行营养评估,并调查病人住院1周期间的营养支持情况。[结果]消化内科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3.7%,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3.1%;老年组(≥60岁)病人发生营养风险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组病人;病人住院1周期间,存在营养风险的58例病人中有49例(84.5%)给予了营养支持,在无营养风险的117例病人中有56例(47.9%)给予了营养支持;在49例有营养风险且给予了营养支持的病人中,仍有19例(38.8%)病人体重有所下降;NRS-2002与常见客观营养指标BMI和ALB呈中度负相关。[结论]NRS-2002用于消化内科住院病人的营养筛查是可行的,消化内科住院病人营养不良与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营养支持的应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