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PNI)与根治性放化疗或放疗的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关系,为评估疗后长期生存提供方便、有效、准确的预测指标。方法 回顾分析2013—2015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性放化疗或放疗并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共 231例,统计分析每例患者不同放疗阶段的PNI值并运用ROC曲线确定放疗前PNI的最佳临界值,将231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86例)和营养不良组(145例)。应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Cox模型分析不同营养状况与预后关系。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组患者放疗前、第3周、第6周及结束后1月时的PNI均值分别为 48.68±5.08、39.68±4.87、43.74±4.89、48.31±4.92。运用ROC曲线确认的患者疗前PNI最佳临界值为49.25,曲线下面积为0.655,敏感性为68.6%,特异性为60.9%。营养良好组(PNI≥49.25)的 5年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36.0%和31.3%,均优于营养不良组(PNI<49.25)的19.3%和18.6%(P=0.001、0.039)。多因素分析显示疗前PNI为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0.021)。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临床分期为Ⅰ、Ⅱ期以及同期化疗者营养良好组的总生存优于营养不良组(P=0.007、0.004)。另外,营养良好组放疗后缓解率高于营养不良组(P=0.047),而≥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有低于营养不良组趋势(P=0.060)。结论 疗前患者的PNI作为方便、可靠的指标可预测食管鳞癌根治性放化疗或放疗后的生存状况,PNI较高者具有较好的预后和放疗耐受性,尤其是在分期偏早或同期化疗患者中PNI的预测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残余淋巴结短径与食管鳞癌放化疗疗效及预后之间相关性,并创建Nomogram模型来预测患者预后。方法 收集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18—2020年间行放化疗的14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通过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来预测食管鳞癌放化疗患者的1、2年无进展生存,并使用C-index、AUC及校准曲线来评估模型效能。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分化程度、TNM分期、放疗前后的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PG-SGA)评分及残余淋巴结短径是食管鳞癌放化疗患者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分化程度、TNM分期、放疗前后的PG-SGA评分及残余淋巴结短径是食管鳞癌放化疗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残余淋巴结短径与食管鳞癌放化疗疗效及预后显著相关,综合临床基线特征后所建立的Nomogram模型是预测患者预后的实用且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放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价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放疗疗效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初治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行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分析放疗前外周血NLR水平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OS)的因素。结果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放疗前NLR的最佳截断值为3.13。根据3.13将128例患者分为低NLR组(n=75)和高NLR组(n=53)。放疗前NLR水平与年龄、性别、TNM分期和治疗方式均无关(P>0.05)。低NLR组放疗有效率为96.0%,高NLR组有效率为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NLR、N分期、TNM分期是影响老年食管鳞癌患者OS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NLR、N分期影响老年食管鳞癌患者OS的独立因素。结论  高NLR水平提示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放疗疗效、预后均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所建立的新型预测模型(F-NLR评分)在接受新辅助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及其与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2015年218例在例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治疗并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患者资料,根据ROC曲线求得血浆纤维蛋白原和NLR的最佳临界值,并以此计算F-NLR评分。观察不同F-NLR评分对生存及pCR的影响。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评估纤维蛋白原、NLR与pCR之间关系。结果 F-NLR评分0、1、2患者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1%、66.5%、50.2%(P=0.010),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4.1%、60.2%、45.4%(P=0.012)。F-NLR评分2者的预后明显差于评分0~1者(P=0.003)。多因素分析显示F-NLR评分(P=0.004)和TNM分期(P=0.000)是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F-NLR评分可用于预测接受新辅助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有希望作为临床常用TNM分期系统的补充,从而有助于更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以实现个体化多学科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和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食管鳞癌术后患者258例。其中高PNI患者157例,低PNI患者10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中位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  结果  低PNI组患者的TNM分期较晚,肿瘤直径 > 3 cm、有吸烟史、饮酒史和血清白蛋白值低的患者较多(P < 0.05)。高PNI组总并发症(28.0% vs. 40.6%)、肺部并发症(7.6% vs. 16.8%)和吻合口瘘发生率(4.5% vs. 40.9%)低于低PNI组(P < 0.05)。高PNI组中位生存期和第1、3和5年生存率均优于低PNI组(87.3%,71.3%,50.3% vs. 76.2%,56.4%,32.7%,P < 0.001)。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NM分期和PNI水平与生存率显著相关(P < 0.05)。  结论  术前PNI可用于判断食管癌术后患者预后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化疗对颈、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并探讨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在其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接受IMRT±化疗的颈段和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 30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并对接受不同照射方式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其疗效、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全组患者1、3、5年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6.7%、37.4%、19.3%和59.7%、27.4%、14.4%,中位数分别为26.8个月和15.5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cTNM分期、化疗为影响全组患者OS的因素(P=0.003、P<0.001、P=0.022);性别、cTNM分期、照射方式为影响全组患者PFS的因素(P=0.016、P<0.001、P=0.008)。倾向得分匹配后患者1、3、5年OS和PFS分别为77.2%、39.3%、20.0%和62.0%、29.3%、15.4%,中位数分别为27.1个月和18.2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cTNM分期和化疗为影响其OS的因素(P=0.026、P<0.001、P=0.017);cTNM分期和照射方式为影响其PFS独立性预后因素(P<0.001、P=0.008)。化疗亚组分析显示患者接受 3~4周期化疗为佳。患者不良反应均以 0-2级为主且可以耐受。结论 IMRT±化疗对颈段和胸上段食管鳞癌患者治疗有效;ENI可以提高患者的PFS。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在鼻咽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间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129例鼻咽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性别、年龄、TNM分期、病理分型、治疗方案等,计算患者放疗前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GPS。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Cox模型预后因素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临床指标对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89.0个月(5.1~104.6个月),129例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79.8%,5年总生存率(OS)84.5%。放疗后3个月GPS 0、1、2分组5年PFS率分别为85.6%、61.1%、33.3%,5年OS率分别为90.4%、66.7%、33.3%(P<0.01)。放疗后3个月GPS、临床分期(Ⅰ-Ⅲ期∶ⅣA期)及是否同步化疗均与患者PFS、OS相关(均P<0.01)。ROC曲线显示放疗后3个月GPS及临床分期预测OS的AUC值分别为0.694和0.815,两者联合AUC值达0.860。结论 放疗后3个月,高GPS是鼻咽癌患者独立预后不良因子,GPS联合临床分期可更加准确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美国SEER数据库的资料,评估放疗对初诊转移性头颈鳞癌(HN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利用SEER数据库筛选2010—2015年初诊为转移性HNSCC的患者1226例,包括放疗组762例(62.1%),未放疗组464例(37.9%)。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癌症特异性生存(CSS)和总生存(OS),在全组患者中通过Cox多因素回归和倾向配比评分(PSM)评估放疗对预后的影响。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低、中和高风险组,并在不同风险组中分析放疗对生存的影响。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CSS和OS时间分别为11.0个月和10.0个月;放疗组和未放疗组的中位CSS时间分别为13.0个月和6.0个月,中位OS时间分别为12.0个月和6.0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灶部位、T分期、N分期、转移脏器个数、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CSS:P值为0.045、0.021、0.001、0.002、<0.001、<0.001、<0.001、<0.001;OS:P值为0.002、<0.001、0.002、<0.001、<0.001、<0.001、<0.001、<0.001)。PSM配对后,在低、中、高风险组中,放疗和未放疗患者3年CSS分别为:62.5%∶23.5%、22.4%∶15.7%和10.5%∶9.6%(P=0.008、0.001、0.203);3年OS分别为:58.0%∶20.8%、19.8%∶12.7%和7.0%∶6.1%(P=0.002、0.001、0.166)。结论 放疗显著提高低风险和中风险组患者的CSS和OS,但高风险组患者不能从放疗中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9.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在食管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患者预后中的意义,并构建相关列线图风险模型。 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10 月于阜阳市肿瘤医院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首次放疗前 1 周内实验室 检查数据计算 PNI。 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计算 PNI 的最佳截断值,并据此将患者分为低 PNI 组与高 PNI 组。 比较两组临 床特征。 采用单因素和 Cox 回归多因素分析食管癌放疗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结果 PNI 最佳 截断值为 48. 03,低 PNI 组与高 PNI 组的年龄、TNM 分期和肿瘤直径资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TNM 分期高、肿瘤 直径≥3 cm、处方剂量<60 Gy、和 PNI<48. 03 是食管癌放疗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 据此建立预测食管癌放疗患 者死亡的列线图风险模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 C-index 为 0. 846,校正曲线趋近于理想曲线,ROC 曲线的 AUC 为 0. 881 (95%CI = 0. 847~ 0. 912),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结论 PNI 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基于 PNI 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有效预测食管癌放疗患者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美国SEER数据库的资料,评估放疗对初诊转移性头颈鳞癌(HN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利用SEER数据库筛选2010—2015年初诊为转移性HNSCC的患者1226例,包括放疗组762例(62.1%),未放疗组464例(37.9%)。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癌症特异性生存(CSS)和总生存(OS),在全组患者中通过Cox多因素回归和倾向配比评分(PSM)评估放疗对预后的影响。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低、中和高风险组,并在不同风险组中分析放疗对生存的影响。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CSS和OS时间分别为11.0个月和10.0个月;放疗组和未放疗组的中位CSS时间分别为13.0个月和6.0个月,中位OS时间分别为12.0个月和6.0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灶部位、T分期、N分期、转移脏器个数、手术、放疗和化疗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CSS:P值为0.045、0.021、0.001、0.002、<0.001、<0.001、<0.001、<0.001;OS:P值为0.002、<0.001、0.002、<0.001、<0.001、<0.001、<0.001、<0.001)。PSM配对后,在低、中、高风险组中,放疗和未放疗患者3年CSS分别为:62.5%∶23.5%、22.4%∶15.7%和10.5%∶9.6%(P=0.008、0.001、0.203);3年OS分别为:58.0%∶20.8%、19.8%∶12.7%和7.0%∶6.1%(P=0.002、0.001、0.166)。结论 放疗显著提高低风险和中风险组患者的CSS和OS,但高风险组患者不能从放疗中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TNM分期联合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老年食管癌是否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8例接受放化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SII值。将SII及临床病理特征纳入Cox模型分析,得出预后指数(PI)方程。应用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根据PI分组预测患者生存并比较PI和TNM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SII、N分期、TNM分期均与总生存率密切相关(均 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II、N分期是影响总生存率的因素。根据Cox分析结果得出PI=0.961×SII分组+0.523×N分期。根据PI及总生存期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临界值并分组。低危组1、2、3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高危组(HR=0.365,95%CI:0.221~0.604,P<0.001)。SII-N预测总生存ROC曲线下面积优于TNM分期(0.707:0.560,P<0.001)。结论 初步证明SII-N预后评分模型优于传统TNM分期,可能对老年食管癌治疗策略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NRAGE蛋白在食管鳞癌中表达,探索NRAGE与放疗疗效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患者食管鳞癌组织NRAGE表达情况,结合患者临床数据行统计学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NRAGE蛋白总体表达水平、核蛋白表达水平均与近期疗效呈负相关(P=0.025、0.008)。NRAGE总体蛋白表达呈强阳性组和阳性+弱阳性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16%和36%(P=0.198),NRAGE核蛋白表达呈强阳性组和阳性+弱阳性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0%和41%(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RAGE核表达呈强阳性组比阳性+弱阳性组的死亡风险高(P=0.002)。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NRAGE蛋白总体表达程度与放疗近期疗效呈负相关,与远期生存不相关;NRAGE蛋白核内强阳性表达程度与放疗近期疗效呈负相关,与远期生存呈负相关。提示NRAGE可能是预测食管鳞癌放射抗性乃至放疗疗效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预测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59例老年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绘制术前MPV预测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ROC曲线,获得术前MPV的最佳诊断截点,根据术前MPV的最佳诊断截点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Logistic模型估计每个患者的倾向性评分,运用1∶1最近邻居倾向性匹配评分(PSM)法将两组中的倾向性评分最为相近的两个患者进行配对,比较匹配前后两组间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均衡性,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验证匹配后术前MPV对老年食管鳞癌术后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259例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术后1年、3年、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0.3%、41.9%、25.1%和86.1%、62.6%、43.2%,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前MVP预测老年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AUC 为 0.835(95%CI:0.776~0.897),最佳诊断截点为12.7 fL,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和85.4%,根据术前MPV的最佳诊断截点,将所有患者分别分为MPV≥12.7 fL组112例(43.2%)和MPV<12.7 fL组147例(56.8%),采用1∶1最近邻居 PSM法,结果两组共65对匹配成功,匹配后两组肿瘤直径、胸膜粘连、TNM/T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脉管癌栓6个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两组间各指标分布的均衡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匹配后MPV≥12.7 fL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无病生存率明显低于MPV<12.7 fL组(51.6%、23.8%、18.5% vs 66.5%、48.8%、32.7%,χ2/P=5.789/0.024),MPV≥12.7 fL组患者术后1年、3年、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MPV<12.7 fL组(85.6%、51.8%、32.5% vs 92.5%、72.8%、51.7%,χ2/P=5.674/0.026),Cox回归分析显示,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术前MVP每增加1 fL,患者术后5年内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增加0.895倍,患者术后5年内死亡的风险增加1.016倍。结论:MPV作为活化血小板的评价指标可用于评估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术后的生存情况,并且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放疗疗效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29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 16.0软件分析生存率及预后的影响因素(<65岁为非老年组,≥65岁为老年组)。结果: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6.0%、91.3%(P=0.000)。老年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与化疗史(P=0.001)和放疗剂量(P=0.005)有关,非老年组的近期疗效与患者的民族有关(P=0.001)。而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病变长度、病变部位、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KPS评分等临床因素与近期疗效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2个月、41个月,经Log-Rank检验,两组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4)。多因素分析显示放疗剂量≥60Gy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预后比放疗剂量<60Gy的患者好(P=0.023,95%CI:0.432~0.939),放疗近期疗效达缓解的患者比近期疗效无缓解的患者预后好(P=0.001,95%CI:1.339~2.885);而放疗方式、化疗史、病理分型与预后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非老年组的放疗近期疗效优于老年组;老年组的近期疗效与化疗史、放疗剂量有关;放疗剂量≥60Gy、近期疗效达缓解的老年食管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and upper thorac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reated with radical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 with or without chemotherapy, and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elective lymph node irradiation (ENI).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309 patients with cervical and upper thorac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ho underwent IMRT with or without chemotherapy in the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Fourth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The prognostic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patients receiving different irradiation methods were assigned into different group. The curative effect, toxicity and side effects were analyzed among different groups. Results The 1-, 3-and 5-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an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were 76.7%, 37.4%, 19.3% and 59.7%, 27.4% and 14.4%, respectively, with median values of 26.8 and 15.5 months.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 cTNM staging and chemotherapy wer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OS (P=0.003, P<0.001, P=0.022), and gender, cTNM stage and radiation mode wer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PFS (P=0.016, P<0.001, P=0.008). After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 the 1-, 3-, and 5-year OS and PFS were 77.2%, 39.3%, 20.0%, and 62.0%, 29.3%, and 15.4%, respectively, with median values of 27.1 and 18.2 months.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 cTNM staging and chemotherapy wer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OS (P=0.026, P<0.001, P=0.017);cTNM staging and irradiation mode wer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affecting the PFS (P<0.001, P=0.008). A subgroup analysis of chemotherapy showed that patients receiving 3-4 cycles of chemotherapy were preferred. The side effects of the patients were mainly grade 0 to 2, which could be tolerated. Conclusions IMRT combined with or without chemotherapy is an efficacious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cervical and upper thorac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NI can improve the PFS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接受根治性放(化)疗后达临床完全缓解(cCR)的食管鳞癌患者长期预后情况及其失败模式。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治疗,并符合入组条件的183例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因素,并分析cCR患者的失败模式及其失败后的预后等情况。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截至随访日期,全组患者1、3、5、10年总生存(OS)率和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83.1%、53.4%、36.2%、12.8%和68.9%、45.9%、30.5%、12.0%;中位OS期和DFS期分别为41.3、33.4个月。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分期、cN分期和处方剂量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性因素(P值分别为0.001、<0.001、0.003);而声音嘶哑、病变长度、cT分期、cN分期和处方剂量为影响患者DFS的独立性因素(P值分别为0.002、0.033、0.009、<0.001、0.003)。全组患者局部区域复发72例(39.3%),远处转移58例(31.7%),其中局部区域复发伴远处转移26例(14.2%)。治疗失败后的104例患者中接受挽救性治疗的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χ^(2)=39.153,P<0.001)。结论接受根治性放(化)疗后达cCR的食管鳞癌患者长期预后仍不能令人满意,临床有必要加强其临床观察和随访。cCR患者的主要治疗失败模式为局部区域复发,进行积极挽救性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食管癌AJCC/UICC第6、第7版分期中分段方式在放射治疗患者中应用的合理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入组条件的265例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依照AJCC/UICC2009年第7版食管癌TNM分期标准及第6版食管癌TNM分期标准中的分段方法,进行分段比较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按照AJCC/UICC第7版食管癌TNM分期中的分段标准,食管原发灶位于颈段46例、胸上段76例、胸中段83例、胸下段60例。按照第6版食管癌TNM分期中分段标准,食管原发灶位于颈段16例、胸上段83例、胸中段132例、胸下段34例。根据两种分段结果是否一致分为两组:一致组(169例)及差异组(96例),一致组中颈段及胸上、中、下段食管癌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0.6%、64.7%、64.7%;84.3%、57.8%、53.6%;53.4%、32.7%、21.0%及71.4%、40.2%、40.2%(P=0.001)。差异组中,各段生存率未见差异。Cox回归模型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第6版分期的分段方式及放疗剂量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分期方法对颈段、胸中段、胸下段食管癌的判定差异较大,第6版分期标准中的分段方法可以较好预测放疗患者的生存,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生存优于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新辅助放化疗(NCRT)和新辅助化疗(NCT)联合手术对食管癌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5年确诊的行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癌275例资料。NCRT组70例,NCT组205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对比生存,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32(3~84)个月。全组中位生存、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分别为42(3~84)、30(3~84)个月,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6.8%、45.9%,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5.1%、38.9%。NCRT和NCT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6(7~84)个月和40(4~74)个月,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分别为31(3~84)个月和28(3~69)个月;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9.1%、47.1%和56.3%、47.5%(P=0.515),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44.5%、40.1%和47%、39%(P=0.554)。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病理TNM分期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1)。结论 NCRT与NCT联合手术治疗生存结果相似,术后病理分期是独立的生存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