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8例低颅压综合征磁共振成像表现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颅压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侧卧位腰椎穿刺脑脊液(CSF)压力低于60mmH2O,多以体位性头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可伴有眩晕、精神障碍、复视、自主神经症状等的临床综合征,分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和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和医生意识的提高,对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
小儿低颅压综合征是指颅内压水平低于60mmH2O(1mmH2O=0.098kPa)的一组少见症候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临床多以体位性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为主要表现,可伴有眩晕、精神障碍、自主神经症状等,易误诊及漏诊。低颅压的临床症状类似颅内压增高,但治疗方法完全不同。我院于1998年8月至2007年2月共收治该症病例28例,经医护人员的及时治疗和精心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张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1):5253-5254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是指原因不明、颅压低于70mmH2O、预后良好的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因重视不够,极易被误诊。现将我院2000—01/2007—12收治的1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智江 《临床荟萃》2004,19(19):1124-1124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tension,SIH)是指原因不明、预后良好、颅压低于70mmH2O(1mmH2O=0.0098kPa)的一组征候群。临床以坐位或直立时头痛、恶心呕吐及颈项强直为主要表现,平卧时头痛很快消失或减轻为特征。此综合征既往国内报道较少,随着对本病的不断认识和研究,近年来临床上发现本患者的病例不断增多,现将我院2000~2003年收治的10例并文献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低颅压(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IH)综合征又称脑脊液低压性头痛,是指颅内压低于正常范围,即小于70 mmH2O(1 mmH2O=0.0098 kPa),产生以体位性头痛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1].临床SIH以头痛多见,而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的少见,易误诊.本文报告1例.  相似文献   

6.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SIHS)是指一组原因不明的颅内压低于70mmH2O的临床症候群,易造成误诊.对我院l996-01~2003-12收治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红波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9):1365-1366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rimary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 syndrome)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恶心、呕吐,伴有眩晕4例、耳鸣2例、颈项强直15例。16例行腰穿检查,脑脊液(CSF)压力均〈70mmH2O。13例患者CSF中红细胞数有不同程度升高,1例患者为血性CSF。治疗以大剂量补充生理盐水为主,2例腰穿时行CSF置换,均痊愈。结论:体位性头痛是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腰穿CSF测压检查可确诊。本病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均有体位性头痛表现,于坐位、站位及活动时头痛加剧,平卧位时头痛减轻或缓解,疼痛位于前额部和颞枕部,有时波及整个头颅及后颈部,多为钝痛,可伴有恶心、头晕、颈强直等,脑脊液压力均低于60 mmH2O.本组根据临床表现及医技检查结果确诊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结论:对以头痛为主诉就诊的患者,要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及时完善脑脊液等检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9.
低颅压综合症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分析52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卧位时缓解,可伴恶心、呕吐、眩晕、颈强直、发热,CSF压力低于70mmH2O,17例患者CSF中有轻度-中度白细胞增多和蛋白增高,2例患者为血性CSF,10例患者脑电图异常;52例患者中有42例行头颅CT检查正常,10例头颅CT显示第三脑室呈不同程度均匀一致缩小。治疗:以大量补充生理盐水为主,并给以激素治疗,其中,5例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氟美松治疗。结论:认识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病因,CSF及影像学表现至关重要,因其极易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相混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不典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治要点。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例临床表现不典型低颅压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例均无明显体位性头痛,表现为复视2例,眩晕发作和精神异常各1例。4例腰椎穿刺发现脑脊液压力均<60 mmH2O,3例脑脊液红细胞计数增多,2例脑脊液蛋白升高。颅脑、脊柱MRI检查示双侧额、顶、颞部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双侧半卵圆中心多发少量脱髓鞘1例,部分脑膜呈线状强化、胸段脊膜异常强化1例,未见明显异常1例;2例行核素脑脊液显像检查,结果示胸髓脑脊液漏及脑脊液循环障碍各1例。4例均确诊为不典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予相应治疗后1周~1个月症状均消失,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不典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易漏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认识,及早行腰椎穿刺检查,必要时可结合颅脑MRI、核素脑脊液显像等检查,以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指原因不明的颅内压〈70mmH2O的一组少见综合征。该综合征原因不明,可能与脑脊液(CSF)产生过少、过度吸收或脑(脊)膜小的撕裂造成的CSF瘘有关,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典型病例患者14例,将病情及护理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颅压状态下的脑循环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揭示高颅压状态下的脑循环动力学(CVDI)变化的特点。方法 对33例高颅压患者进行腰穿测颅压及CVDI检测,并且根据腰穿实测颅压值把病人分三组,对三组CVDI检测值进行分析。结果 轻度颅压增高(ICP<350mmH2O)CVDI中仅有血管顺应性下降。当颅压高于350mmH2O,CVDIU中的血流量,血流速度下降,血管阻力增高,血管弹性减退。结论 CVDI随颅压改变有明显变化,可用其指导临床诊断及监护。  相似文献   

13.
汪恒望 《山西临床医药》2012,(10):733-735,737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与MRI表现。方法:分析15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脑脊液生化及MRI表现。结果:15例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均低于70mmH20(1mmHzO=0.0098kPa),生化检查9例正常。MRI检查硬脑膜均匀性增厚强化。经临床积极治疗,预后良好。结论:体位性头痛是低颅压综合征特征性临床表现,腰椎侧卧位穿刺脑脊液压力测量及头颅MRI检查具有诊断价值,临床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低颅压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麻长军  戴三冬 《新医学》2006,37(7):455-457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12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卧位时缓解,可伴有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颈项强直;脑脊液压力均低于70 mmH2O,8例脑脊液蛋白增高,2例白细胞增多,3例红细胞增多;4例行头颅磁共振检查,均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8例行头颅CT检查,5例正常,2例脑室变小,1例硬膜下血肿.治疗以大剂量补充生理氯化钠为主,2例腰椎穿刺时行脑脊液置换,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体位性头痛是低颅压综合征的重要临床特征.腰椎穿刺脑脊液测压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可靠方法.宜应用大剂量补充生理氯化钠或脑脊液置换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相似文献   

15.
抗病毒治疗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指原因不明的颅内压低于70mmH2O(1mmH2O=0.0098kPa)的临床征候群,临床以坐位或起立时头痛、恶心呕吐及颈部强直为主要表现,平卧时头痛很快消失或减轻。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也可能与血管舒缩障碍引起脑脊液(CSF)分泌减少或吸收增加有关。我们对SIH患者在大剂量补充生理盐水的同时,加用抗病毒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丹江  郏鹏  郑海澜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749-1750
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主要表现为体位性头痛,腰穿测脑脊液压力低于70 mmH2O可以确诊.MRI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笔者收集2009年6至2010年9月间经临床证实并行MRI检查的病例13例,对其MRI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性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17.
低颅压综合征的磁共振表现及其病理生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表现及其病理生理基础。方法低颅压综合征9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加扫MRV,3例进行脊柱MRI扫描,对脑膜强化的厚度、形态、分布、类型及伴发硬膜下积液、脑下垂及脑静脉、静脉窦代偿性扩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体位性头痛,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0~60mmH2O,MRI增强扫描均显示硬脑膜弥漫、连续、对称性线状强化;5例示脑下垂和脑室缩小;3例示垂体增大;3例出现硬膜下积液;3例MRV显示静脉窦和脑静脉扩张;2例脊柱MRI示椎外静脉扩张。脑脊液压力越低,硬膜强化厚度、脑下垂、硬膜下积液及静脉窦扩张越明显。结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和强化是低颅压综合征典型MRI表现,脑脊液容量减低是其MRI影像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3例临床诊断明确的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影像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并可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复视及颈强直;CSF压力均<60 mm H2O,蛋白升高5例、白细胞增多8例、红细胞增多9例;均行头CT检查,4例分别出现硬膜下积液和脑室变小;2例头颅MRI增强检查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均采用保守治疗,均痊愈.结论 体位性头痛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最典型的临床症状,硬脑膜弥漫性强化是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CSF容量减少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 由侧卧位腰椎穿刺所测得的脑脊液压力在0.588kpa(60mmH_2O)以下,同时原因不明者,称原发性低颅内压。由低颅內压所引起的头晕、头痛、呕吐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此综合征国内  相似文献   

20.
低颅压综合征误诊11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低颅压综合征是指颅内压低于 70 mm H2 O时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坐位或起立时头痛、恶心、呕吐伴或不伴颈项强直为主要表现 ,平卧时头痛或减轻或消失[1 ] 。低颅压综合征可出现于腰穿、脑室引流过度、脱水、颅脑外伤、中毒、休克或原因不明者 ,原因不明者称之为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2 ] 。依据特有的体位性头痛及腰穿测压 ,低颅压综合征诊断并不十分困难 ,但临床误诊并不少见。我院神经内科自 1997~ 2 0 0 2年收治的低颅压综合征 2 8例中误诊 11例 ,误诊率为 39.9%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例 ,女 8例 ,年龄 30~ 5 6岁 ,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