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霉菌性阴道炎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霉菌性阴道炎又称念珠菌性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引起.是妇科常见病之一.据报道.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霉菌性阴道炎.其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居多:但也可能是其他菌种.如:热带念珠菌、类星状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等。一般说来.白色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致病力较强;孕妇、糖尿病患者、口服避孕药期间的妇女、近期内采用过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者.较易受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引起妇女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及其感染情况.方法 对720例患阴道炎的妇女采集阴道分泌物检查进行检查、分析.结果 引起阴道炎的常见病原体的感染率为白色念珠菌(CA)21.3%、沙眼衣原体(CT)20.7%、阴道加德纳菌(GD)19.6%、阴道毛滴虫(TVD)13.6%、淋病奈瑟菌(NG)11.0%,其它14.6%,单纯一种病原体感染占38.6%,混合感染占61.4%.结论 白色念珠菌、沙眼衣原体是引起妇女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几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在妇女阴道炎中占很大比例.  相似文献   

3.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简称VVC)又称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炎性疾病,以生育年龄的妇女多见。有文献报道大约75%的有性生活的妇女至少有过一次急性感染,10%的妇女有反复发作。VVC的发病率在全球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康红 《健康》2001,(11)
四川某读者问:我是一名21岁的女大学生。这两年患了霉菌性阴道炎,需要局部用药。但我未婚,不能放药。医生建议我强行放药。我拿不定主意。我该怎么办? 答:霉菌性阴道炎是最常见的妇科病之一。约80%~90%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平时生存在正常人的皮肤、黏膜等处,10%~20%的妇女阴道内有少量白色念珠菌,但无症状发生。当生殖道抵抗力降低时即可致病。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增多,酸性增强时霉菌迅速繁殖引起炎症。因此,此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雌激素治疗的人,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也容易引起菌群失调,霉菌生长。另外,通过公厕、浴  相似文献   

5.
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健康人的皮肤、黏膜及阴道等部位均有存在。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抵抗力降低或长期应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致阴道局部环境改变时,念珠菌可大量繁殖,侵犯阴道浅表上皮细胞,引起念珠菌性阴道炎。90%的念珠菌阴道炎是由念珠菌中的白念珠菌感染所致,念珠菌阴道炎发病非常普遍,约30%~50%的妇女一生中曾有白念珠菌感染,可由肠道传染而来,与手足癣病无关。  相似文献   

6.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药物的普遍应用,该病有上升趋势。据统计,70%的妇女一生中患过一次念珠菌性阴道炎,约10%的妇女阴道有念珠菌。近年来,我院门诊采用氟康唑与克霉唑联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晚期妊娠合并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又称为霉菌性外阴阴道炎。一般认为10%~20%的正常妇女阴道内能找到白色念珠菌,而妊娠妇女则高达40%。当阴道内的糖原增多,pH值降低时,念珠菌容易繁殖并造成炎症,故多见于孕妇。妊娠合并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在临床上很常见。本院曾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妇女生殖道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念珠菌阴道炎(candidal vaginitis)是常见的妇科疾病,80%~90%的病原体为条件致病性菌-白色念珠菌。据统计,3/4生育期妇女至少有过1次该病感染史,40%~50%的患有过2次或以上的复发感染史,而大约5%~10%的患为复发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Recurrent candidal vulvo vagintis,RVCC),严重影响广大女性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1895例妇女各类阴道炎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病因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妇女阴道炎流行情况,了解不同年龄段妇女阴道炎的致病因子。方法:1895例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分别对其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涂片检查、唾液酸酶试验、革兰氏染色镜检及PCR检测等。结果:引起阴道炎的各病原体感染率依次为白色念珠菌28.5%、阴道加德纳菌19.4%、衣原体15.1%、阴道毛滴虫14.4%、淋球菌5.8%、其他4.1%。有263例标本同时合并两种病原体感染。3个年龄组中以18~34周岁组发生阴道炎最多,居首位。各年龄组病原感染位次排除混杂因素,18~34岁组以白色念珠菌感染居首位,其次为衣原体感染;35~50岁组以白色念珠菌和阴道加德纳菌感染为主,其次是阴道毛滴虫。结论:白色念珠菌是引起妇女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在临床阴道炎诊治中应注意几种病原体合并感染的情况,各类病原体在不同年龄妇女阴道炎中所占构成比不同,可能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因素以及个人行为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孕妇与非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有何不同念珠菌性阴道炎(俗称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的性器官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孕妇更容易感染。据研究,非孕妇阴道內念珠菌带菌率为10%-15%,而妇女妊娠后带菌率可上升至20%-30%。孕妇阴  相似文献   

11.
孕妇与非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有何不同念珠菌性阴道炎(俗称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的性器官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孕妇更容易感染。据研究,非孕妇阴道内念珠菌带菌率为10%~15%,而妇女妊娠后带菌率可上升至20%~30%。孕妇阴道念珠菌带菌率之所以增加,与阴道处于高浓度雌激素环境,阴道上皮细胞内所含糖原浓度上升,阴道内酸碱度下降,阴道内正常细菌减少有关。这些条件都有利于属于真菌的念珠菌繁殖。有趣的是,孕妇分娩后阴道环境向完全相反方向变化,阴道念珠菌带菌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中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性阴道炎为感染白色念珠菌引起,是以阴道分泌豆腐渣样或水样白带,外阴瘙痒灼痛,阴道壁有乳白色片状伪膜覆盖为临床特征的妇科常见疾病,以中老年妇女最为多见,中医称为“阴瘙”、“湿毒带下”等,认为多由于湿热邪毒下注阴道而致,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三型辨证施治,同时配合外洗药坐浴,一般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妇幼保健系统妇科门诊就诊妇女中RTls的流行现状。方法:对2003年7~9月到江苏省妇幼卫生保健中心妇科门诊就诊的295例妇女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妇科检查,并进行盐水湿片检查阴道毛滴虫和念珠菌、淋球菌培养、沙眼衣原体抗体检测和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295例妇女中,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占24.07%(71/295),滴虫性阴道炎7.80%(23/295),淋球菌性宫颈炎0.34%(1/295),沙眼衣原体感染7.80%(23/295),梅毒血清学阳性0.34%(1/295),尖锐湿疣1.69%(4/295),尖锐湿疣合并梅毒感染0.34%(1/295)。结论:南京地区妇幼保健系统妇科门诊就诊妇女中生殖道感染以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为主。对该人群应加强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筛查。  相似文献   

14.
张淑琼 《健康必读》2008,7(1):73-73
目的 调查某社区农村妇女阴道分泌物中病原分布情况,了解该社区农村妇女女性阴道炎的现状。方法 建立个人妇科阴道炎筛查档案,对1093例农村已婚妇女阴道分泌物标本直接涂片,进行阴道分泌物多项检查快速染色(CTB)、镜检。结果1093例已婚妇女阴道分泌物常规筛查中,清洁度正常者占57.4%(627/1093),清洁度异常者占42.6%(466/1093)。清洁度异常者中细菌性阴道炎(BV)204例,检出率18.7%(204/1093);念珠菌感染158例,检出率14.5%(158/1093);阴道滴虫67例,检出率6.1%(67/1093);念珠菌混合滴虫感染、念珠菌混合加德纳菌感染分别占1.6%(17/1093)、1.1%(12/1093)、核异质细胞8例0.7%(8/1093)。结论积极普及农村妇女健康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社区农村妇女阴道炎筛查及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5.
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约占妇科门诊者的1/3左右;最常见的有: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混合性感染,感染可侵袭上生殖道即内生殖器引起盆腔炎。目前值得注意的是生殖道病毒感染及性传播疾病呈上升趋势,不仅威胁妇女健康、引起不孕,而且危害下一代。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引起宫内感染,分娩过程中产道感染以及生产后经哺乳等环节,感染胎盘及新生儿,造成流产、早产、先天发育畸形,智力低下等严重不良后果。为了确保妇女健康及子代质量,规范阴道炎症的治疗对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甜食和阴道炎有关联 本刊解析:许多女性都喜欢吃甜食,然而在甜甜蜜蜜之中隐藏着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专家介绍,念珠菌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疾病,大约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一项针对念珠菌反复感染者的研究显示,很多患者的血糖或尿糖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当90%的患者在减少日常糖分摄入量后,一年内念珠菌阴道炎的感染或复发很少.这说明糖分摄入量与念珠菌感染有联系.  相似文献   

17.
雌激素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孙爱军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0):2732-2734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一种条件性真菌黏膜感染,病原菌大部分为白色念珠菌,还有部分为光滑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属于胃肠道和女性下生殖道的正常共栖菌,为条件致病菌。正常人群白色念珠菌的带菌率可高达40%;从阴道粘膜分离出来的念珠菌85%~90%为白色念珠菌,且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最强。目前光滑念珠菌感染所致的病例也越来越多,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患者就诊时主诉外阴瘙痒、灼痛,症状严重时坐卧不安,痛苦异常,有的还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我院门诊近年来用2%~4%碳酸氢钠阴道冲洗配合双唑泰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是流行广泛的妇科常见疾病,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全球数以万计的妇女,对妇女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深入了解念珠菌阴道炎的病原学特性及发病机制,对指导本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以往称为霉菌性阴道炎.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为常见的妇女外生殖器炎症之一。资料显示.有70%~75%的已婚妇女一生中至少息过一次外阴阴道念珠茵病,其中约一半要发作2次.而在这些患者中,有5%~8%发展成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即一年中症状发生4次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