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养生是以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为目的,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性保健措施。中医养生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出发,根据脏腑盛衰及阴阳气血的变化情况,探索防病抗衰的方法。《内经》记载的养生方法是:顺四时、适寒温;节饮食、调脾胃;和喜怒、养心神;慎起居、勤锻炼。我们自2006年创建中医药示范区以来,结合中医养生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医养生在社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养生是以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为目的,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性保健措施.中医养生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出发,根据脏腑盛衰及阴阳气血的变化情况,探索防病抗衰的方法.<内经>记载的养生方法是:顺四时、适寒温;节饮食、调脾胃;和喜怒、养心神;慎起居、勤锻炼.我们自2006年创建中医药示范区以来,结合中医养生的方法实施健康教育,使得中医养生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导言 养生,又称摄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是保养、补养、摄养之意。养生就是调摄生命、保持健康并达到长寿的意思。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命题,古往今来始终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与追求的目标。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与进步,精神活动的丰富多彩,物质生活的极大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和对长寿的期盼越来越迫切,对“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追求愈来愈强烈。……  相似文献   

4.
李杲的预防保健思想是以充实和保养元气为重点着眼于饮食起居。其保健措施简便。因此,探讨其预防保健思想的理论渊源和措施内容,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理论渊源李杲关于脾胃→元气→诸病的发病观,是  相似文献   

5.
1 中国传统养生方法的概述 养生,即保养生命,又称摄生、道生、保生等,是指通过自我调养的方法来保养生命,使之心身健康,延年益寿。传统养生学,是指在传统医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人体生命规律,研究防病延年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6.
袁小红 《护理研究》2011,25(11):963-965
中医养生是以延缓衰老、健康长寿为目的,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性保健措施。中医药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在诊治疾病方面完整的理、法、方、药体系,在养生保健、预防疾病方面形成了自己极具特色的理论,通过中医所特有的阴阳、五行辨证施护,使人体达到最佳状态。将中医养生融入健康教育,向病人介绍养生保健的科学方法,对抗衰老、增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起着决定性指导作用[2]。为了解本院护士  相似文献   

7.
饮食调养与中医食疗现代的护理在祖国医学中属护养、调摄、调理的范畴,它可以分为保健养生及病后护养两大类,从其内容看,它包括精神护养、起居调摄、饮食调养、病后  相似文献   

8.
王瑞云  李红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1108-1110
糖尿病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以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中医养生,在防治糖尿病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应用调摄情志、顺时摄养、谨和五味、饮食有节、劳逸适度、勤于锻炼、针灸施治等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养生调摄,可协助药物治疗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保持身体健康并延年益寿。中医提出了调和阴阳、流通气血、培补精气、节欲保精的养生理论,中医养生之道在于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审因施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顺  相似文献   

10.
从《黄帝内经》理论中传统中医养生的视角,阐述了夏季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的特点。对于夏季养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①《素问·调经论》以阴阳平和、充盛形体、三部九候之脉一致为健康的表现。其养生原则包括3个:从欲快志、恬淡虚无、四气调神。②夏季养生包括调摄精神情志,“无厌于日”,“使志无怒”;起居宜忌应该“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不露宿,坐不当风”;饮食宜忌宜清淡,慎肥甘生冷。③指导防病对慢性阳虚类疾患,采取冬病夏养的调治。要注意全面客观看待“养阳”,顺从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宜用辛热温阳饮食以“补阳气”;又不可因“春夏养阳”,就不加辨证,凡春夏用药,一概辛热回阳,否则就是防其过盛,而忽其不及。另外注意结合岭南特点使用芳香化浊、利湿避秽,临床用药注意通阳化湿。  相似文献   

11.
郭力恒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3):190-191
从《黄帝内经》理论中传统中医养生的视角,阐述了夏季中医养生理论与方法的特点。对于夏季养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①《素问&;#183;调经论》以阴阳平和、充盛形体、三部九候之脉一致为健康的表现。其养生原则包括3个:从欲快志、恬淡虚无、四气调神。②夏季养生包括调摄精神情志,“无厌于日”,“使志无怒”;起居宜忌应该“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夏不露宿,坐不当风”;饮食宜忌宜清淡,慎肥甘生冷。③指导防病对慢性阳虚类疾患,采取冬病夏养的调治。要注意全面客观看待“养阳”,顺从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宜用辛热温阳饮食以“补阳气”;又不可因“春夏养阳”,就不加辨证,凡春夏用药,一概辛热回阳,否则就是防其过盛,而忽其不及。另外注意结合岭南特点使用芳香化浊、利湿避秽,临床用药注意通阳化湿。  相似文献   

12.
脾胃与养生     
养生学是祖国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祖国医学在理论和临床上都积累了大量有关抗老延年的丰富经验。本文就脾胃与养生的关系略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自汪机以降,新安地区形成了一派喜用甘温之味,在治疗上以"温补培元"见长的医家群体。徐春甫作为汪机的再传弟子,承其固本培元思想;私淑李东垣,推崇其健脾保元的脾胃观;以温补"脾胃元气"为大法,将养生思想贯穿于疾病的预防、传变、复发各个方面,衍生为"未病培元""已病保元""愈后复元"3个层面,对于临床的养生保健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所谓益阴即是“滋阴补肾”,所谓养生即是“保养、补养、摄养”之意。益阴养生药枕是在古人滋阴补肾的方药中辅加若干花类药制成的保健养生药枕。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历来重视养生长寿,却病延年。早在《内经》中就记载有大量养生理论。《灵枢》中的“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素问》中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吕氏春秋》中的“凡食无疆厚味,无以烈性重酒……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等论述,告诫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却病延年,必须保持安定情绪,注意调摄饮食起居,  相似文献   

16.
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养生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对的发展机会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体质养生原则,从以下3个方面实施体质养生:顺应四时、调摄情志;辨体施膳,合理饮食;体欲常劳,劳勿过及,改善老年人偏颇体质,预防与体质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达到中医"治未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传统养生思想在传统养生体系中属"理"的范畴,它由古人在保养生命的实践活动中总结、体悟而来,在先秦时期已经发展成熟,并对后世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思想早在战国时代的《内经》及《难经》已经提出,且贯穿于传统中医辨证施治及调摄养生的全过程。中医体质辨识、体质养生教育是“治未病”工作的重点,作者自2007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社区健康教育中运用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展了中医体质辨识工作,随机抽取气虚质、阳虚质人群各50例,对其作出健康状况个性化的评估,制定出详细、可行的个体化调护方案,经调理后的体质评分有了明显改善,说明具有中医“治未病”特色的辨体养生是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干预可借鉴的模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南宋新安医学家张杲,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县一带)人。家中三世业医。张杲父彦仁、祖父子发均业医。其叔祖父张扩为宋名医庞安时的高足。张杲于宋淳熙16年(1189)开始撰《医说》,历35年而成,计10卷,分为49门。其卷九“养生修养调摄篇”,即载有张杲  相似文献   

20.
养生即保养生命,在大谈“生命在于运动”的当今,人们对于养生的动静观,谈论更多的是动与健康,而静的一面大有被忽略之势,就传统养生法则来说,静的比重似乎还占着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