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四联除菌治疗疣状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根治幽门螺杆菌(H.pylori)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合并H.pylori感染的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3例,治疗组采用四联除菌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和胃黏膜组织活检。结果治疗组Hpylori根除率达97%,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17%;2组疣状隆起消失、胃窦炎减轻、活动性炎症减轻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四联除菌治疗后H.pylori根除率高,治疗疣状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采用抗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疗法,治疗组加用小建中汤加减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0%,治疗组总有效率9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患者H.pylori清除率为92%,H.pylori复发率为20%,对照组患者H.pylori清除率为75%,H.pylori复发率为4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积分治疗后2组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好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愈率高,临床症状改善显著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炎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pylori感染相关的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中药胃炎汤口服,每日2次,疗程20 d。对照组用西药标准三联疗法,疗程7 d。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胃镜、病理变化的总有效率治疗组(73%)与对照组(76%)相近;H.pylori根除率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胃炎汤治疗H.pylori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治法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西双版纳农垦医院收治的疣状胃炎患者80例,均Hp阳性,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镜下高频电凝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程结束后1个月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Hp根治疗法联合胃镜高频电凝治疗疣状胃炎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61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应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1周;对照组28例,应用洛赛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1周,之后洛赛克3周疗法。6周后复查胃镜和H.pylori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和89%,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91%和86%,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和11%,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1周疗法可以替代常规4周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的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根治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发及再出血的关系。方法将H.pylori感染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用洛赛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1周,再继续洛赛克治疗3周;对照组64例单用洛赛克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4周及每隔6个月复查1次胃镜和H.pylori,定期随访2 a。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和86%,H.pylori根治率分别为88%和16%。随访2 a后,治疗组溃疡复发率为13%,再出血率为5%;对照组溃疡复发率为88%,再出血率为39%。2组溃疡复发率与再出血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治H.pylori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以及预防其复发、再出血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合用香丹注射液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经胃镜证实伴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活动期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2组均给予H.pylori根除的三联疗法,试验组同时给予香丹注射液静滴,治疗时间均为1周。结果用药1周后上腹痛消失时间:试验组为(0.6±1.1)d,对照组为(2.4±1.2)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6周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试验组为(30.4±2.0)分,对照组为(49.7±2.8)分,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和66%,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三联合用香丹注射液治疗活动期胃溃疡能更快缓解多种临床症状,止痛效果好,溃疡的愈合率和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8.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成业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83-1584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半夏泻心汤组和胃复春对照组各36例,进行临床与病理疗效比较,同时观察H.pylori的根除率。结果:治疗组36例中,临床痊愈5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36例中,临床痊愈2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1.28%。经检验,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镜疗效比较,治疗组36例中,临床痊愈13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36例中,临床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Hp转阴率为66.7%,对照组为3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并能较好地抑制Hp。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氩离子凝固术与保守疗法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胃镜诊断为疣状胃炎的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行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照组则给予常规药物保守治疗。随访半年,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疣状胃炎主要临床症状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疣状胃炎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P0.05);观察组病灶消失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和病灶改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半年后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疣状胃炎效果好,能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血氨水平的关系以及根除H.pylori治疗对血氨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H.pylori阳性患者113例(70.6%),H.pylori阴性患者47例(29.4%)。H.pylori阳性患者给予H.pylori根除治疗。比较H.pylori阳性患者与H.pylori阴性患者血氨水平以及H.pylori阳性患者治疗前后血氨的变化。结果 H.pylori阳性患者血氨水平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患者,肝性脑病发病率分别为59.3%和27.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pylori阳性患者不同肝功能分级血氨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H.pylori阴性患者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H.pylori阳性患者给予H.pylori根除治疗后,血氨浓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患者H.pylori感染与血氨水平升高及肝性脑病的发生密切相关,H.pylori根治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氨水平,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Hp)的关系。方法:将184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对照组仅用制酸治疗。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的疣状胃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治愈率和好转率明显高于幽门螺旋杆菌未根除者,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是疣状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第1周采用根除Hp三联药物口服,第2周继续服用奥美拉唑;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自拟柴芍四君汤4周。[结果]两组Hp根除率达73%及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胃镜病理改变治疗前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茵相关性慢性胃炎有较高的治愈率与Hp清除率,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中药抗Hp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8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42例,使用中医药治疗。两组患者均于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及HP,记录治疗前后症状变化、不良反应、病变愈合及HP根除情况。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是90.48%和73.17%。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4.29%、34.15%。[结论]中医药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治疗中具有HP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率低等优势,适于临床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范明  廖艳烨  赖洁珊  严萍  戈焰 《新中医》2014,46(5):63-65
目的:观察清胃祛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清胃祛湿颗粒联合西药(雷贝拉唑胶囊+克拉霉素片+阿莫西林胶囊)口服;对照1组予清胃祛湿颗粒口服;对照2组予相同方案西药口服;疗程均为1周。结果: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内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组3月后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结论:清胃祛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曹渊 《光明中医》2016,(15):2255-2256
目的评价慢性胃炎并幽门螺杆菌(Hp)阳性应用自拟汤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并Hp阳性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45例在此基础上联用消幽护胃方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Hp根除率、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Hp根除率分别为93.3%、77.8%,与对照组的73.3%、55.6%相比均显著更高,差异纳入统计学分析均有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自拟消幽护胃方治疗Hp阳性慢性胃炎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根除Hp,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收效理想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自拟胃炎冲剂抗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Hp感染的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PPI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存PPI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白拟胃炎冲剂,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对Hp的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胃炎冲剂埘Hp感染的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的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7.
刘洪波 《中医杂志》2007,48(9):794-796
目的探讨康胃散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确诊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康胃散口服,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胃镜下溃疡面愈合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80例,临床总有效率95.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0.0%,胃镜下溃疡面愈合率93.8%。对照组76例,临床总有效率96.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0.0%,胃镜下溃疡面愈合率94.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除神疲乏力、口干苦、大便干结外,其他各症状积分及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两组比较,在改善隐痛、神疲乏力、口干苦、大便干结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康胃散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促进胃黏膜修复及溃疡愈合的机理可能与杀灭幽门螺杆菌及调整机体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自拟胃炎冲剂抗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Hp感染的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PPI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存PPI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白拟胃炎冲剂,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对Hp的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胃炎冲剂埘Hp感染的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的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自拟胃炎冲剂抗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Hp感染的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PPI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存PPI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白拟胃炎冲剂,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对Hp的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胃炎冲剂埘Hp感染的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的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自拟胃炎冲剂抗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Hp感染的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PPI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存PPI三联疗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白拟胃炎冲剂,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对Hp的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胃炎冲剂埘Hp感染的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的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