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热电厂工人自尊感与职业紧张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热电厂875名工人进行调查,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工作内容问卷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等测试电厂员工的自尊感、职业紧张因素、紧张反应、个体特征、应付策略和社会支持。[结果]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饮酒、年龄和工龄组间自尊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尊感与提升机会、决定水平、工作稳定、回报、心理卫生、正性情绪、工作满意感、上级支持及同事支持呈正相关(P〈0.01或P〈0.05),与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前景、躯体需求、负性情绪、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和工作心理控制源呈负相关(P〈0.01或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自尊感评分低、中、高水平组间提升机会、决定水平、工作稳定性、回报、心理卫生、正性情绪、工作满意感、上级支持、同事支持、控制策略和支持策略、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工作前景未知性、躯体需求、工作心理控制源、抑郁症状、负性情绪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自尊感可减少心理健康不佳、抑郁症状和每日紧张感的发生(OR值=0.162~0.340)。[结论]自尊感与职业紧张因素、缓解因素和紧张反应的感知有关,增加自尊感可减少职业紧张。  相似文献   

2.
司玉荣  周玖萍  李淑玲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648-1649,1653
目的:分析中学教师职业紧张,为采取有效缓解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紧张测量问卷,对我区365名中学教师进行职业紧张调查,内容包括紧张因素、缓解因素、个体因素和紧张反应4个方面,问卷采用自评法完成。对资料进行整理后,用EXCEL建库,STATA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教师的工作控制、工作负荷与责任、提升机会、心理满足感得分高于女教师,社会支持、身体不适、日常紧张感得分低于女教师。班主任教师的工作负荷与责任、提升机会、躯体不适、日常紧张感得分高于非班主任教师。毕业班教师工作前景未知性、心理满足感得分低于非班主任教师,工作负荷、抑郁症状、日常紧张感、正性情绪得分高于非班主任教师。结论:女教师紧张程度高于男教师;任教毕业班教师紧张程度高于非毕业班教师;班主任紧张程度高于非班主任。  相似文献   

3.
医护人员工作压力与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生活质量及主观幸福感情况,探讨工作压力对医护人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影响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方法采用医护人员工作压力问卷、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381名医院医护人员进行测评。结果 (1)医疗事故压力、工作负荷压力是医护人员主要压力源,医生在医疗事故压力(P﹤0.05)、职称晋升及聘任压力高于护士(P﹤0.01)。(2)医生在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纬度得分高于护士(P﹤0.01)。(3)全部压力源均与心理功能和总体幸福感呈负相关(P﹤0.01)。结论工作压力是影响医护人员生活质量与总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医护人员工作投入和职业倦怠的现况及差异,为医院管理者制定有效措施,提高工作投入,控制职业倦怠,改善医院管理,稳定医护队伍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采用工作投入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新疆兵团各级医疗机构1 643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生工作投入得分(3.56±1.16)与护士工作投入得分(3.24±1.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医生职业倦怠得分(3.13±0.81)与护士职业倦怠得分(3.15±0.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情绪耗竭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消极工作和职业效能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投入、活力、奉献与职业倦怠、情绪耗竭、消极工作负相关,而专注与职业效能感正相关;医护工作投入与职业倦怠各维度相关系数(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人员工作投入和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医生工作投入高于护士,医护人员工作投入和职业倦怠部分负相关,其r差异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职业应激相关因素对睡眠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睡眠障碍、工作内容问卷和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对93名某铁路货运编组站男性调度员进行睡眠障碍和职业应激相关因素调查.结果 工作需求、工作紧张因素、抑郁症状、躯体症状、每日紧张感、工作心理控制源高水平组睡眠障碍评分高于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低决定自由度组睡眠障碍评分高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评分与决定自由度、工作需求、工作紧张因素、心理卫生、抑郁症状、状态焦虑、躯体症状、每日紧张感、特质焦虑、应激易感性评分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低决定自由度、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和工作无意义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职业应激与睡眠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6.
职业紧张对巡警和刑警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警察暴露的职业紧张因素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问卷对某市公安局巡警支队和武警支队的全体男性警察进行了职业紧张因素和紧张反应调查,并对紧张反应进行了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兼职、工作冲突、倒班、工作控制武警和巡警的主要职业紧张因素;自尊感、应付策略、社会支持是主要缓解因素。存在差异的紧张因素与紧张反应中,武警组工作需求、工作控制、工作角色、工作负荷与责任、应付策略、社会支持、工作满意感、心理卫生、躯体不适得分高于巡警组;而角色模糊、组间冲突、工作前景未知性、家庭支持得分低于巡警组;武警组工作满意感、躯体不适、抑郁症、日常紧张感逐步回归方程的预测力低于巡警组,负性情绪方程预测力于巡警组。结论 武警和巡警的职业紧张因素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不同,紧张程度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热电厂工人工作满意感与职业应激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热电厂875名工人进行调查,用职业应激测量工具、工作内容问卷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等测试热电厂工人的工作满意感、职业应激因素、应激反应、个体特征、应付策略和社会支持.结果 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和饮酒组间工作满意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工龄组间工作满意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满意感与对人的责任、对事的责任、提升机会、决定水平、工作稳定性、回报、心理卫生、正性情感、自尊感、上级支持、同事支持和应对策略呈正相关(P<0.01或P<0.05),与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前景未知性、工作需求、负性情感、抑郁症状和工作心理控制源呈负相关(P<0.01或P<0.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满意感评分高组对人的责任、对事的责任、提升机会、决定水平、工作稳定性、回报、心理卫生、正性情感、自尊感和缓解因素评分明显高于工作满意感评分中等或低水平者(P<0.01),而工作满意感评分高组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前景未知性、工作需求、工作心理控制源和抑郁症状评分低于工作满意感中等或低水平者(P<0.01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回报者发生工作不满意感的风险约为高回报者的4倍(OR=3.773),低社会支持和工作心理控制源外控者发生工作不满意感的风险是高社会支持和内控者的2倍多(OR值分别为2.419和2.219).每日紧张感、低控制策略、低支持策略、低决定水平和负性情感均是工作不满意的危险因素(OR=1.125~1.790),而自尊感和正性情感可使工作不满意感发生的风险降低.结论 增加工作中的决定水平、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回报,减少角色冲突与模糊、工作需求、负性情感,可提高工人的工作满意感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民警职业紧张相关因素与工作满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工作满意感问卷、工作内容问卷、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和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对244名某派出所民警进行工作满意感和职业紧张相关因素调查。将工作满意感和职业紧张相关因素按评分分成低水平与高水平组,分析民警职业紧张相关因素与工作满意感的关系。结果民警的年龄越大,工作满意感评分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15.7a的民警比工龄≤15.7a的民警工作满意感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决定自由度、工作控制、上级支持、回报、正性情感、自尊感高水平组工作满意感评分高于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心理控制、心理需求、付出回报失衡、外在付出、内在付出、工作角色模糊、负性情感、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睡眠障碍高水平组工作满意感评分低于低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满意感评分与决定自由度、工作控制、上级支持、回报、正性情感、自尊感呈正相关(P0.01),而与心理控制、心理需求、付出回报失衡、外在付出、内在付出、工作角色模糊、负性情感、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睡眠障碍呈负相关(P0.01)。心理需求、心理控制源、抑郁症状、睡眠障碍是工作满意感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回报、自尊感、上级支持、正性情感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职业紧张可能对工作满意感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某市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应激状况,探讨不同人口学特征对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应激的影响,提出缓解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应激的干预措施。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物联网职业应激评估系统和传统问卷结合的方式,调查该市236名孤残儿童护理员的职业应激状况。 结果 不同年龄组孤残儿童护理员间工作负荷、工作前景、参与决策、焦虑状态、逻辑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孤残儿童护理员间组织忠诚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孤残儿童护理员间的任务控制、资源控制、工作负荷、工作前景、工作满意感、心理健康、焦虑状态、抱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班制孤残儿童护理员间的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工作满意感、心理健康、焦虑状态、自尊感、同事支持、家庭支持、任务策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年龄、学历、职称等人口学特征会对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应激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班制设置对孤残儿童护理员职业应激状态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民警职业紧张相关因素与睡眠障碍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睡眠障碍、工作内容问卷、付出-回报失衡问卷和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对某市公安局派出所的244名民警进行睡眠障碍和职业紧张相关因素调查。将睡眠障碍和职业紧张相关因素按评分分成低水平与高水平组,分析民警职业紧张相关因素与睡眠障碍的关系。结果决定自由度、上级支持、回报、正性情感、自尊感、工作满意感等变量的高水平组睡眠障碍评分低于低水平组,而心理控制、心理需求、付出回报失衡、外在付出、内在付出、负性情感、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等变量的高水平组睡眠障碍评分高于低水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余相关因素评分组间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民警的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评分与心理控制、心理需求、付出回报失衡、外在付出、内在付出、负性情感、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呈正相关,而与决定自由度、上级支持、回报、正性情感、自尊感、工作满意感呈负相关,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内在付出、心理需求、心理控制源、每日紧张感、抑郁症状、负性情感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回报、自尊感、工作满意感、正性情感是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职业紧张对睡眠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11.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what work-related factors were associated with job stress among pediatricians in Japan, as determined by the demand-control-support model and psychosomatic symptoms. We sent an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to a random sample of 3,000 members selected from the nationwide register of the Japan Pediatric Society and received 850 responses (response rate, 28%). Data from the 590 respondents who worked more than 35 h per week as a pediatrician and had no missing responses in the questionnaire were analyzed. We measured workload-related variables (e.g. working hours, work schedule) and recovery-related variables (e.g. workdays with no overtime, days off with no work in the past month) as exposure variables, and psychosocial job stressors (the Brief Job Stress Questionnaire) and psychosomatic symptoms as outcome variables. Longer working hours per week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job demand, lower job control and more psychosomatic symptoms (p<0.05). After adjusting for working hours, more workdays with no overtime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lower job demand, greater job control and fewer psychosomatic symptoms (p<0.05).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long working hours is a risk factor for job stressors and psychosomatic symptoms, and that workdays with no overtime is a protective factor which may facilitate recovery. Controlling working hours and encouraging non-overtime workdays may be important for reducing job stressors and psychosomatic symptoms among pediatricians in Japan.  相似文献   

12.
社会支持与职业应激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职业应激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654名来自不同行业的职业人群进行调查,使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测试社会支持、职业应激因素、个性特征及职业应激反应。结果不同职业人群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不同;调查人群的社会支持评分与工作中的多种职业应激因素有关。获得社会支持越多者,工作人际关系、对人的责任、对事的责任、提升机会、参与机会、任务一致性、培训的充分性、工作挑战性、工作自主性、工作满意感、心理卫生、情绪平衡、正性情绪、自尊感及应付策略评分越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工作前景未知性、负性情绪、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及工作心理控制源评分则随社会支持程度的增加而减少,与对照组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抑郁症状有较大的影响(R2>0.05)。结论社会支持对职业应激有较大影响,对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的维护作用;不同职业人群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3.
河南与香港工厂管理人员职业紧张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河南与香港两地工厂管理人员职业紧张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职业紧张测试指标OSI-2和工作心理控制源量表测量工作紧张因素、紧张结局、心理控制源水平和其它相关因素。结果香港管理人员工作紧张因素评分、忍耐性和应付策略评分均显著性高于河南的管理人员,心理卫生和工作满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工作心理控制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某铁路货运编组站调度员应对职业应激策略,探讨其对职业应激的影响.方法 使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铁路货运编组站115名调度员进行调查,使用问卷调查应对应激策略、职业应激因素、职业应激反应和个性特征等.结果 铁路货运调度员使用应对策略的比例较低.应对策略使用不足组工作前景未知性、A型行为和内控性评分高于应对策略使用充分组,而组织忠诚度评分低于应对策略使用充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应对策略的社会支持、工作与家庭关系、工作投入等因子使用不足组部分职业应激因素、应激反应和人格特征变量评分与使用充分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任务策略、逻辑性和时间管理组间相关因素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应对策略不足者发生工作不满意感和每日紧张感的风险是社会支持应对策略充分者的3或4倍(OR值分别为3.06,4.38).工作投入应对策略不足者发生每日紧张感的风险是工作投入应对策略充分者的3倍(OR值为3.26).结论 铁路货运调度员使用应对策略的比例较低,不同应对策略个体对职业应激因素的感知、应激反应和个性特征均存在着影响.  相似文献   

15.
Teachers and staff members engaged in nursing activity experience more stress than other workers. However, it is unknown whether teachers engaged in nursing activity in schools for handicapped children experience even greater stress. This study evaluated job stressors and job stress among such teachers using a cross-sectional study design. The subjects were all 1,461 teachers from all 19 prefectural schools for handicapped children in Shizuoka Prefecture, Japan. We used a brief job stress questionnaire for the survey and 831 teachers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 Job stressors among teachers engaged in nursing activity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among teachers not engaged in nursing activity. Job stress among such teachers was estimated by the score for total health risk, and was compared with the score in the Japanese general population. Male and female teachers engaged in nursing activity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 of job stressors for physical work load and job control compared with those not engaged in nursing activity. The scores for total health risk among male and female teachers engaged in nursing activity were 102 points and 98 points, respectively. These scores were not markedly above 100 points which is the mean score in the Japanese general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6.
区惠红  张颖  颜斐斐 《现代医院》2012,12(8):117-119
目的对儿科护理工作压力源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量表对广州市70名儿科护士和83名其他临床科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显示,儿科护理人员在量表中四项指标的分值较其他临床科室护理人员明显增高(p<0.05),其所承受的压力更大,排在前四位的压力源分别为较高的穿刺水平要求、来自家属的压力、较高的业务要求、较大的工作量。结论通过提高儿科护士综合素质、与患儿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持护士身心健康等方式,可缓解儿科护士的压力,保证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毕业班教师和班主任教师暴露的职业紧张因素及其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以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的职业紧张,保护教师的心身健康。方法采用余善法教授推荐的一般工作紧张问卷,对3所中学404名教师进行职业紧张因素及紧张反应调查和分析。结果无论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班主任比非班主任教师组内冲突严重,工作负荷大,对人责任大,工作控制程度低,工作危险大,上级及同事支持少,工作满意感差,心理满足感差,躯体抱怨及每日紧张感强。毕业班教师较非毕业班教师工作环境差,工作负荷大,对人责任大,角色冲突多,工作比较充实,职务提升机会少,心情平静得分少,躯体抱怨及每日紧张感强。行为方式、应付策略、自尊感是中学教师的主要缓解因素。结论毕业班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职业紧张因素不尽相同,应采取不同措施来保护其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