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银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消银汤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予NB-UVB照射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并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IFN-γ、IL-2、IL-4、IL-10及对照组IFN-γ、IL-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银汤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确切,可能与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马友谊 《新中医》2015,47(9):99-101
目的:观察凉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口服消银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凉血消银汤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4周、8周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瘙痒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指数(DLQI)、血热证评分。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6月后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PASI、VAS评分均低于前一时点(P<0.05)。观察组治疗8周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4周、8周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一时点(P<0.05)。治疗后,2组DLQI及血热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LQI及血热证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6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凉血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凉血消银汤口服与消银熏洗汤外用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10月-2019年9月中医皮肤科收治的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3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使用凉血消银汤口服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消银熏洗汤外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PASI、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治疗2周、4周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凉血消银汤口服与消银熏洗汤外用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能显著降低VEGF水平,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王刚  李建伟 《新中医》2020,52(12):113-116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重镇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消银颗粒口服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外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凉血解毒重镇汤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观察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DLQI)、CD4~+、CD8~+、CD4~+/CD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23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8,P0.05)。治疗后,2组PASI评分与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PASI评分与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CD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IL-23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TNF-α、IL-6、IL-2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解毒重镇汤可以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效改善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皮损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消银颗粒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纯给予311 nm NB-UVB照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颗粒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7、IL-2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观察组3项指标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NB-UVB联合消银颗粒治疗银屑病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随访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消银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味消银解毒汤)51例和对照组(复方青黛丸)44例,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病情严重指数(PASI)评分、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PASI评分及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8.43%,对照组为47.7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消银解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银解毒免煎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进行期及静止期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消银解毒免煎颗粒口服治疗,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消银颗粒治疗,每次3.5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治疗8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瘙痒程度、体表累计面积(BSA)、皮损严重程度(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L)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SI、瘙痒程度、BSA、DLQL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DLQL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银解毒免煎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安全有效,能显著降低银屑病皮损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冯兰珍  郝小军  王根会  刘焕强 《河北中医》2008,30(11):1180-1181
目的 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IL-8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3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治疗组,予中药药浴及NB-UVB照射治疗.隔日治疗1次,2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并设15名健康者血清作为对照.治疗组于治疗前后进行PASI评分,计算病情改善率,评价疗效;2组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36例,痊愈13例,显效 19例,总有效率88.9%.治疗组治疗前血清IL-8为(19.10±3.78) pg/mL,正常对照组为(12.59±9.12) p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为(14.55±2.90) pg/m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中药药浴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IL-8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热消银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血热风盛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血热风盛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卡泊三醇软膏外涂,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消银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TNF-α、IL-4和IL-8水平以及皮损评分的变化;对比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CD3+、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CD8+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的CD3+、CD4+和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TNF-α、IL-4和IL-8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的TNF-α、IL-4和IL-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各项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1);实验组3个月后的各项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实验组治疗3月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清热消银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血热风盛型寻常型银屑病能够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味苦参汤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消银颗粒,口服,3. 5 g/次,3次/d;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3片/次,3次/d;每次药浴结束后于皮损部位外擦甘油。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加味苦参汤药浴(30 min/次,1次/d),对照组给予臭氧水疗(30 min/次,1次/d)。2组患者于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比较银屑病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分,并于治疗第2周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2组PAS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 01);治疗第1周,治疗组PASI评分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第2周,治疗组PASI评分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1)。治疗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 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 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味苦参汤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具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消银方联合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维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近期疗效及对远期病情稳定的作用。 方法: 将90例寻常型银屑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适量外用,2次/d,疗程4周或至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为0分时停止使用;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3片/次,3次/d,疗程16周。观察组外用药物治疗同对照组,内服药物采用消银方,1剂/d。疗程1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16周末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并计算PASI-50;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16周末进行瘙痒程度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记录16周内复发情况,并计算复发时间。 结果: 治疗后4周,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为8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SI75两组平均为68.89%。治疗后16周,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2%,观察组为82.2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ASI75分别为40.0%和5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周,两组PASI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6周,两组PASI评分较治疗后4周上升,但观察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4,16周观察组瘙痒VAS和DLQI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有20例患者曾经达到复发标准,观察组有1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平均复发时间(49±7)d短于观察组的(71±10)d(P<0.01)。 结论: 消银方维持治疗联合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近期能减轻患者瘙痒,提高生活质量;持续维持治疗能提高总有效率,稳定病情,延长缓解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紫丹银屑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血虚风燥证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17(IL-17),IL-22和IL-23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16例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紫丹银屑颗粒,4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记录复发情况。于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后1,2,3个月进行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记录复发时间。进行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和瘙痒程度视觉模拟(VAS)评分,检测治疗前后IL-17,IL-22,IL-23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SI,DLQI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84.4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3个月的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为40.74%,低于对照组的63.26%(P0.05);观察组平均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7,IL-22,IL-2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紫丹银屑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血虚风燥证寻常型银屑病,能减轻皮损和瘙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稳定病情,降低复发率,同时可调节血清IL-17,IL-22,IL-23等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味芩珠凉血方及辨证加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5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加味芩珠凉血方辨证加减治疗组39例、加味芩珠凉血方固定方治疗组36例和复方青黛胶囊治疗组30例,用药前后观察三组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评分法(PASI)的变化。结果临床研究显示,辨证加减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8%,愈显率为41.7%。固定方组总有效率为61.29%,愈显率为32.3%。复方青黛组总有效率为46.37%,愈显率为3.3%。辨证加减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固定方组和复方青黛组,愈显率与固定方组相当,优于复方青黛组,固定方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均优于复方青黛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该研究证实加味芩珠凉血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稳定、安全、有效,在此原则上,辨证加减更能提高疗效,减少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肺凉血消银汤治疗风热血燥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清肺凉血消银汤治疗组和复方青黛胶囊对照组(分别为34例和33例),对治疗前后PASI积分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PASI积分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PASI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疗效经Raddit分析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总有效率7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凉血消银汤治疗风热血燥型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王鹏  符磊  陈浪  李梅娇  林少妃 《陕西中医》2021,(12):1709-1712
目的:探讨加味清营汤在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9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清营汤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CD4+、CD3+、CD4+/CD8+、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CSF、VEG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D4+、CD3+、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2周、第4周时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高于对照组的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清营汤联合西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可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抑制血管新生,改善患者症状,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玄府理论探讨开玄消银汤联合中药药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方法:选择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开玄消银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损总面积评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红斑、浸润、鳞屑评分)、PASI评分、皮肤瘙痒程度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调查表(DLQI)评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3(IL-13)]、血清免疫功能指标[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1)百分比、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百分比、Th1/Th2]水平; 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治疗后两组皮损总面积评分、红斑评分、浸润评分、鳞屑评分、血清TGF-β1水平、TNF-α水平、IL-13水平、PASI评分、皮肤瘙痒程度评分、DLQI评分、Th1百分比、Th1/Th2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两组Th2百分比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5%(P<0.05)。结论:开玄消银汤联合中药药浴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愈肠煎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愈肠煎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IL)-17,IL-21的影响。方法:将120例UC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综合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1 g/次,4次/d,吞服勿咀嚼。综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愈肠煎,1次/d,保留灌肠。两组疗程均为4周。进行治疗前后Baron内镜评分法评分;采用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Sutherland DAI)对疾病严重度与活动度进行评价;记录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进行治疗前后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1水平。结果:综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6.67%,综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组Baron评分和Sutherland DAI疾病活动性指数评价均低于对照组(P0.01);综合组腹泻、脓血便、腹痛和腹胀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综合组IBDQ量表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能力及社会能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IL-17,IL-2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综合组血清IL-17,IL-2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愈肠煎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能减轻症状,控制疾病活动,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美沙拉嗪,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疕汤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选取126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阿维A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服用消疕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时的皮损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瘙痒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以及血清IFN-γ、TNF-α、IL-17、IL-22、IFN-γ/IL-4 表达水平,另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74.6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FN-γ、TNF-α、IL-17、IL-22、IFN-γ/IL-4相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维A胶囊联合消疕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PASI评分以及生活质量,降低血清IFN-γ、TNF-α、IL-17、IL-22、IFN-γ/IL-4 表达水平,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土茯苓汤联合复方青黛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国华  李智萍 《新中医》2021,53(5):127-130
目的:观察土茯苓汤联合复方青黛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治疗组给予土茯苓汤联合复方青黛膏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维A胶囊联合卡泊三醇软膏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PASI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愈显率为90.6%,对照组愈显率为5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 (IL-17)、白细胞介素-22 (IL-2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血清VEGF、TNF-α、CRP、IL-17、IL-2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土茯苓汤联合复方青黛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VEGF、TNF-α、CRP、IL-17、IL-2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联合中药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的血清白介素(IL)-17、IL-22、IL-23的影响。方法:40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联合组各20例。中药组采用1:2服凉血活血汤治疗,联合组在中药组治疗基础上采用NB—UVB照射治疗。采用ELISA法对40例患者治疗前后和10例对照组的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IL-17、IL-22、IL-2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中药组、联合组IL-17、IL-22、IL-23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药组、联合组治疗前后自身IL-17、IL-22、IL-2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中药组、联合组3项指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药组、联合组治疗后3项指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NB—UVB照射联合中药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的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且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