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收治的10802例住院儿童的病种及治疗转归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该院住院儿童常见病种为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其中以急性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肺炎、急性支气管肺炎和急性扁桃体炎为主;疾病的性别2构成在同一年份男性高于性,并随年度的发展,男女儿童住院比例有上升趋势;疾病的转归;新生儿肺炎、急性支气管肺炎、息性支敢管肺炎痊愈率和好围率高,且平均住院天数较短。提示,妇幼保健院今后几个内疾病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检测结果,为临床儿童呼吸道疾病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患儿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患儿中,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抗RS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7%、21%、44%,而同期100例非呼吸道疾病患儿血清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抗RSV抗体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不同年龄段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率明显不同,其中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抗体中新生儿阳性率为0。主要以6岁以上年龄段的儿童感染率高。结论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抗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RSV抗体检测有利于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珠海市主城区住院儿童疾病谱变化,分析住院儿童死亡原因。方法对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和珠海市人民医院1993年-2004年间共49,498例0~18岁住院病案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住院人数逐年上升,住院儿童0~1岁为第一位。呼吸系统疾病居住院儿童疾病谱首位,新生儿组疾病居前3位的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婴儿组疾病居前3位的是支气管肺炎、腹泻、毛细支气管炎;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组疾病居前3位的是支气管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包茎/包皮过长;学龄儿童组疾病居前3位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外伤、支气管肺炎;青春期组儿童主要因外伤及非意愿怀孕住院。住院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疾病,意外事故及颅内感染。结论12年间住院儿童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应注重对儿童疾病的预防,强调社会、经济、环境、政府对儿童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2002年-2011年住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特征的分析,了解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变化趋势,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ICD 10对10年17431例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15岁以下)的儿童的第一诊断进行疾病分类,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我院呼吸系统疾病住院儿童病例呈缓慢增长的趋势,流行性感冒和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最重。4月和7月是我院住院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高峰,10年间其平均治愈率为89.23%(15553/17431),各年份治愈率有统计学差异(χ2=201.054,P=0.000);治愈率随年龄呈对数上升趋势(F=30.631,P=0.005;决定系数为:r2=0.909),死亡率以新生儿期儿童最高,随年龄增长依次减小。结论应继续加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特别是做好流感及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工作;加强卫生宣教、提高疫苗接种率等措施是降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2013年晋江市14周岁以下新农合住院儿童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晋江市新农合住院儿童疾病谱特点,为制定儿童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12月间晋江市14周岁及以下新农合住院患儿病历资料进行疾病谱分析。结果新农合住院儿童发病与年龄、性别有关系,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住院疾病构成比顺位有所区别,但呼吸与消化系统疾病始终排在各年龄组前3位;影响儿童健康的前5位系统疾病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63.60%)、消化系统疾病(11.04%)、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5.41%)、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3.17%)、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2.76%),前5位系统疾病占总住院患儿数的85.99%;单病种排序中,前5位均为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肺炎(未特指)(22.83%)、急性扁桃体炎(未特指)(9.2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未特指)(8.99%)、急性支气管炎(未特指)(8.82%)、肺炎(未特指)(5.38%),前5位疾病占总住院患儿数的55.28%。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是威胁晋江儿童健康最主要的疾病病种,建议合理调整医疗卫生资源,针对性地提供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并根据儿童不同年龄组疾病构成的差异,制定相应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程婷 《中国病案》2014,(3):59-61
目的 分析住院患儿主要病种构成,为医院管理和儿童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ICD-10为依据对我院2010年-2012年间住院患儿疾病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前10位疾病较为稳定,占医院总住院人数的59.2%,主要病种有:肺炎占25.72%,急性支气管炎占6.89%,手足口病占4.77%、先天性肺炎占3.25%等.结论 前十位疾病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儿童医院治疗的重点,应根据儿童疾病谱特点,加强重点科室建设,优化诊治流程,提高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患者疾病谱的规律和特点,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12月4546例患者的病种与性别、年龄和季节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儿科住院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病种以支气管肺炎最多(26.6%);年龄段以<1岁最多(44.5%),随年龄增长住院人数递减;<1岁以小儿腹泻占首位,>1岁以支气管肺炎居首;冬春季节以支气管肺炎最多,夏季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居首,急性细菌性痢疾住院人数也最多,秋季则以小儿腹泻列第一。结论:支气管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感染性喉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疾病谱的主要病种,疾病谱随季节和年龄有明显的变化,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Ⅲ级医院住院新生儿的调查,以了解东北地区目前住院新生儿的患病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2005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住院的新生儿4 851名.结果 ①男女性别比为1.72∶1.00;②早产儿占住院新生儿的28.5%;③新生儿疾病谱中,发生率最高的前10位的疾病依次为高胆红素血症、肺炎、早产、脓毒症、先心病(含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窒息、血液系统疾病、颅内出血、HIE、湿肺;④足月儿高胆红素血症、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胆红素脑病、惊厥、先心病、败血症、脐炎和窒息发生率高于早产儿.而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呼吸暂停、颅内出血、寒冷损伤综合征、贫血等疾病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⑤新生儿转归:治愈率占55.6%,好转率占33.5%,死亡率占2.5%,早产儿的治愈率及好转率均低于足月儿,早产儿病死率占4.1%.结论 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比例明显升高,新生儿疾病病种发生了变化,有关部门应做这方面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9.
周敏  吴超  邓洪涛 《重庆医学》2007,36(22):2310-2312
目的 通过对本院住院患儿疾病谱及死亡原因变化趋势分析,为进一步做好儿童疾病的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 1996~2006年本院儿科住院患儿的17 773份病历资料进行疾病分类和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结果 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占疾病排名第1、2位,传染性疾病逐年下降,新生儿疾病增长最快.2000年前肺炎居死亡病例第1位,2000年后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成为死亡主要病因,肺炎降为第2位.结论 从1996~2006年儿童疾病谱和死亡率分析,发生了明显变化,传染性疾病逐年下降,新生儿疾病成为住院及死亡的重要原因,肺炎、腹泻、上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为单病种疾病中主要疾病.因此,目前本院及本地区工作重点为继续加强儿童呼吸道疾病及腹泻等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加强产儿科合作和围产儿管理,继续强化儿童疾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婴幼儿因呼吸道感染引起肺炎(1y以前患支气管肺炎较多见)者甚多,且为儿科今常见的疾病。我们就1862例控幼儿急性肺炎作回国性调查分析。报告如下。l临床资羽我院1980年1月~1990年12月,以1862例4岁以下(不合新生儿)因急性肺炎住院丕幼儿统计:男性1161例,占62.习%;女性70豆价,占37.6%。男女比例为且.7:且。<且。(不含新生儿)在此为1069例,占57.4%;>ly~4y为793例,占42.6%。治《1753例,占94.l%;好转训例,占3.4%;死亡45例,占2.利%。死亡儿童中,ly内婴幼儿30例,占死亡66.7%。2结果急性肺炎各症状Z发…  相似文献   

11.
曹凤  李丞  李军  赵锋 《中国病案》2023,(2):83-86
目的 研究2014年-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三甲综合医院儿童住院疾病谱及变化趋势,为儿童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通过医院HIS系统,病案系统收集整理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儿童病例,共92 915例儿童住院患者相关信息,采取描述法,对儿童疾病构成及顺位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疾病谱有小范围波动,儿童平均年龄(4.8±4.29)岁,男童患者多于女童,0岁-1岁婴幼儿患者居多,2015年-2019年均增长率为8.86%;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疾病谱前四位占住院患者52.77%,泌尿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性别差异大;肺炎仍是常见病,前十位病种占住院患者32.35%;结论 患病率较高的疾病是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血液病,损伤、中毒和外因某些后果,针对以上疾病,结合不同年龄段特征,提出有效措施,多维度降低儿童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乌干达金贾市医院小儿科1985年—1986两年年中的住院婴儿2063例作病种分析,住院病种以疟疾,急性腹泻,贫血,肺炎,新生儿破伤风,营养不良等为最多。另外镰状细胞病也是非洲黑人较为常见的疾病;从住院病种的病死率,住院患儿年龄分布,年龄与病死率的关系等,提出今后预防和治疗上述常见多发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肺炎衣原体感染致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慧  张天托 《医学综述》2003,9(4):213-215
肺炎衣原体 ,简称TWAR(1983年华盛顿分离株TW183和196 5年台湾分离株AR 39) ,是 1986年正式命名的一种呼吸道病原体。研究发现它不仅是儿童和成人慢性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并可能与结节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病有关 ,从而愈来愈受到重视。近 10年来 ,国内外关于肺炎衣原体感染在支气管哮喘形成和发展中作用的研究正逐渐深入 ,从流行病学相关性、病理机制探讨、动物疾病模型复制到大规模临床抗生素干预试验 ,均初步证明肺炎衣原体感染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重要病因。本文以“肺炎衣原体感染 支气管哮喘”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们开始注意到激素同肺炎的关系[1],我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支气管肺炎儿童和正常儿童血清醛固酮(ALD)的含量,探讨了血清醛固酮同支气管肺炎的关系。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我院1994年1月~2月收住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符合1987年4月全国儿科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的患儿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为4-65±1-74岁,无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史,无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其中重型肺炎25例,轻型肺炎16例,发病时间到采血时间分别为2~7d。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我国儿童常见的住院病种。婴幼儿患肺炎时,咳嗽排痰能力远不如年长儿,呼吸道分泌物多,特别是黏稠痰液增多,极易造成下呼吸道狭窄,甚至气管阻塞,严重者加重感染,甚至危及病儿生命。2004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应用沐舒坦注射液稀释痰液佐治支气管肺炎38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通过对德州市住院新生儿现状的调查,了解我市目前住院新生儿的疾病谱及转归.②方法 抽取全市4所医院,回顾性调查了出院的住院新生儿2 100例.③结果 男女性别比为1.564∶1;早产儿占住院新生儿的45.7%,住院早产儿所占比例较2002年(19.7%)有明显增高;发生率最高的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黄疸、肺炎和缺氧缺血性脑病;足月儿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和胆红素脑病等疾病的发生率高于早产儿;而早产儿呼吸暂停、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肺出血等疾病的发生率高于足月儿;转归:治愈率为52.2%,好转率为35.2%,自动出院占7.5%,病死率为5.1%.新生儿死亡发生在入院后24 h内占56.3%.④结论 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所占比例有增加趋势;住院新生儿死亡主要发生在入院后24h内,应加强入院后24h内的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PBMC)内肺炎衣原体DNA在诊断肺炎衣原体感染中的价值,并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持续感染作一研究。方法;采集137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和74名健康人静脉血标本,应用nPCR检测PBMC中肺炎衣原体DNA,以及微量免疫荧光试验(MIF)检测血清中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C、IgM和IgA抗体。结果:呼吸道感染组PBMC中肺炎衣原体nPCR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6.5%比12.2%,P<0.01)。总计84.8%的PBMC中肺炎衣原体nPCR阳性者血清学检测IgC抗体阳性。呼吸道感染患者PBMC中肺炎衣原体nPCR检测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支气管哮喘(52.5%)、急性支气管炎(44.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9.4%)、支气管扩张症(33.3%)、肺炎(28.8%),但各病种间差异不显著。结论:肺炎衣原体可以隐藏在人体单核细胞中,因而造成肺炎衣原体的持续感染。因此,nPCR方法可检测肺炎衣原体携带者,从而明确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肺炎衣原体持续感染,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窦晓宾  蔡振荡 《中外医疗》2012,31(29):187+189-187,189
进入到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我国在医学上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儿童支气管肺炎是我国儿童呼吸道疾病中非常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5岁以下的儿童,他们的发病率几乎能够达到5%左右,这也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比较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由于儿童在表达能力上的欠缺,他们很少能清晰的描述出自身的病症,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和更早地发现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症状并对其进行诊断,就必须对儿童支气管肺炎进行临床诊疗的分析。该文便对儿童支气管肺炎临床诊疗分析的资料和方法、儿童支气管肺炎临床诊疗分析的结果以及儿童支气管肺炎临床诊疗分析的讨论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诊疗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2~18岁儿童住院病种分布及各病种的疾病负担,为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山市妇幼保健院病案室的医院病案系统中导出2003-2012年住院患儿(12~18岁)病案首页信息。按照2003-2007和2008-2012两个时间段分析各系统疾病以及主要病种构成的差异。以2010-2012年数据为基础,对各主要病种的平均住院日和费用进行聚类分析,探讨不同病种的疾病负担。结果中山市妇幼保健院2003-2012年收治12~18岁住院儿童1 099例,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编码诊断共2 045条记录。排在前3位的系统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449例,占21.96%),原位肿瘤、血液系统疾病(346例,占16.92%),消化系统疾病(254例,占12.42%)。排在前5位的单病种为地中海贫血(7.0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45%)、支气管肺炎(5.62%)、贫血(4.99%)、系统性红斑狼疮(4.21%)。2008-2012年相对2003-2007年,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显著下降(30.17%下降至20.57%);原位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构成比显著上升(8.81%上升至18.29%),肌肉和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构成比显著上升(1.36%上升至5.49%)。对各病种按照平均住院日和费用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两类,一类病种特点为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为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地中海贫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二类病种特点为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发病率低,包括胸腔积液、低渗透性和低钠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结论对于12~18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原位肿瘤、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近十年来主要住院病种。部分病种构成比变化趋势明显。各病种平均住院日和费用差异较显著,根据聚类分析,可分为一类病种和二类病种。  相似文献   

20.
小儿支气管肺炎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儿童疾病,主要是由于儿童呼吸道被病原感染导致,笔者通过对多例小儿支气管肺炎病例的护理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小儿支气管肺炎病例临床护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