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创伤骨科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总结创伤骨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从入院、受伤的部位、治疗方法、不同的年龄段、文化背景等方面分析创伤骨科病人的心理特点、容易引发的相关问题和可能产生的矛盾。结果通过认真地观察与分析,把握创伤骨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共性和个性的心理护理,创造了良好的住院环境。结论掌握创伤骨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从而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莫丽君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3):621-623
目的探讨总结创伤骨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从入院、受伤的部位、治疗方法、不同的年龄段、文化背景等方面分析创伤骨科病人的心理特点、容易引发的相关问题和可能产生的矛盾。结果通过认真地观察与分析,把握创伤骨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共性和个性的心理护理,创造了良好的住院环境。结论掌握创伤骨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从而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骨科老年病人大多需长期卧床,相应的护理内容很多,难度大,要求高,护理工作显的更为重要,1994年至今,我院创伤骨科共收治老年骨折病人18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科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责任制护理的应用效果与存在问题。方法: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改变排班方式,实行连续性排班;工作内容重分配;优化护理工作流程。结果: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责任制护理取代功能制护理,激发了护士的潜能,增强了责任心,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组内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创伤骨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收治的200例骨折病人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组内责任制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骨折病人采取组内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2%碘酊用于骨科卧床病人预防褥疮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保护皮肤。预防褥疮,一直是骨科卧床病人护理的重点,由于骨科病人创伤疼痛,肢体牵引制动。使体位相对固定。病人不能随意更换体位。这使骨科病人的皮肤护理增加了难度。近年来。我科应用2%碘酊于皮肤护理中,所观察病例无褥疮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实施责任制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柳州工程机械厂医院护理部(545000)黄建月责任制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大改革,随着护理事业的发展,责任制护理已在厂矿医院逐渐开展.为提高护程质量,我院自1989年开始对危重病人实施责任制护理。实施责任制护理,充分调动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创伤骨科的护理特殊性。方法:总结分析我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对100例老年创伤性骨科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100例老年病人中5例发生并发症,经过对症治疗后都好转。结论:护理人员通过掌握老年创伤骨科病人的特殊性,实施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从而促使老年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结合目前手术室工作现状,探讨了手术室护士如何开展全程式责任制护理的问题。提出了对手术病人进行手术前访视和了解病情,手术中配合,手术后随访的全程式护理。将护理的有关资料用制式表格记录,以便填补以往手术病人病历术中护理部分的缺失。讨论了手术室开展全程式责任制护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尿潴留是骨科常见的护理问题,在骨科女病人中,卧床病人占大部分,部分病人由于受创伤、环境、习惯、心理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在床上自行排尿。在进行心理疏导、创造适宜环境等的前提下,我科自制了一种简易女用小便器,有利于卧床病人能顺利的在床上自行排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42例创伤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SDS及SA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P〈0.05);观察组的功能康复优良率为9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P〈0.05);观察组的疼痛不适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态度、精神状态以及疾病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患者中实施全方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促进功能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雪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345-2346,2354
目的:探讨骨科住院急性创伤性患者的护理风险以及应对策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12月收治的老年骨科住院患者112例,按照患者的自愿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及风险护理管理策略,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恢复时间、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症状的恢复时间分别为(89.4±3.5)d、(106.3±4.8)d,满意度分别为96.43%(54/56)、78.57%(44/5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3.26%、96.43%,护理风险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住院的急性创伤性患者的护理中,应针对骨科护理特点以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总结预防及避免护理风险的方法,降低护理意外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骨科创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84例骨科创伤手术患者按照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42例患者接受骨科创伤手术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状态-特质焦虑问卷( SAI)和亚森失眠量表( AIS)的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I评分明显下降(干预前:46.56±7.58,干预后:32.35±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I评分改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SA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睡眠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骨科创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明显有效,可消除患者的焦虑,明显改善患者睡眠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的变化情况,为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状况调查问卷对160位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160位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担心医务人员水平及责任心、对疾病及手术相关知识缺乏、预后不良、围手术期疼痛、医疗费用过高、环境因素等六项是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创伤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通过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紧张烦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等疼痛护理干预。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测评。结果经过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疼痛程度,术后3d观察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进行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理念和方法在骨科重症创伤病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科创伤重症病人120例,随机分为精益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精益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基于精益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护理管理,比较2组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不良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和焦虑状态。结果精益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 < 0.05),精益组干预后7、14 d的SAS评分、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 < 0.01和P < 0.05)。结论基于精益管理理念和方法的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骨科创伤重症病人的焦虑状态,提高病人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海岛医院骨科军人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针对如何提高海岛医院骨科军人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制定目标、对策及实施.结果 实施品管圈后,骨科军人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由90.60%提高到99.12%.结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提高海岛医院骨科军人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将整体护理应用于基层医院骨科,对患者病情和心理的影响及对提高骨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试验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应用整体护理制度,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病情、心理状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在病情、心理状况与患者满意度方面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制度有助于提升基层医院骨科服务质量的整体水平,作为一种创新护理模式值得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183例进行预见性护理的骨科患者作为实验组,以178例常规护理程序护理的骨科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指引可降低骨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创伤是骨科的常见急、危、重症,并发症多,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更容易出现骨折漏诊,导致多发性创伤的早期诊断存在较多的困难.常规系统的查体方法虽然全面,但对于实习学生而言在急重症患者面前难以有效掌握,所以急需一些实用、快速、简便、易于记忆的骨科查体方法.而“Crashplan”(打碎计划)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易学的查体系统,有助于实习同学快速、全面掌握临床查体要点,从一定程度上防止多发性创伤漏诊的发生几率.通过临床实践,发现“Crash plan”查体方法能够很好地促进实习同学对骨科系统查体的快速掌握,做到学习有兴趣,查体快速不易遗漏,对促进实习同学角色转变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