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0月于我院心胸血管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且术后送重症监护室(ICU)的患者10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咪达唑仑组与右美托咪定组,各50例。右美托咪定组接受右美托咪定镇静,咪达唑仑组接受咪达唑仑镇静。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和留住ICU的时间、术后谵妄发生率、术后6、12及24 h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IL-6、IL-8及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与咪达唑仑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6、12及24 h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IL-6、IL-8及TNF-α的水平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可能与降低皮质醇和血清儿茶酚胺的水平及抑制炎性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帕瑞昔布钠单独或复合用药改善开胸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信阳市中心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行择期开胸手术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右美托咪定组、帕瑞昔布钠组和复合组,每组32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于术前30 min静脉注射10 mL生理盐水,术毕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0.5μg·kg~(-1)右美托咪定;帕瑞昔布钠组患者于术前30 min静脉注射40 mg(10 mL)帕瑞昔布钠;复合组患者于术前30 min静脉注射40 mg(10 mL)帕瑞昔布钠,并于术毕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0.5μg·kg~(-1)右美托咪定;对照组患者于术前30 min及术毕前10 min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液量及麻醉时间,并对全部患者麻醉诱导前10 min(T0)、气管导管拔除前15 min(T_1)、气管导管拔除时(T_2)、气管导管拔除后15 min(T_3)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及TNF-α/IL-10进行检测,同时对全部患者苏醒期躁动及镇静程度进行评价,并对4组患者苏醒期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结果4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中输液量及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T_1、T_2、T_3时血清TNF-α、CRP、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T0时(P<0.05)。T_2、T_3时血清TNF-α、CRP、IL-10水平显著高于T_1(P<0.05),而T_3时血清TNF-α、CRP、IL-10水平显著低于T_2(P<0.05)。对照组患者T_1、T_2、T_3时TNF-α/IL-10水平显著高于T0时(P<0.05),而其余3组患者T_1、T_2、T_3时TNF-α/IL-10值显著低于T0时(P<0.05);对照组患者T_2、T_3时TNF-α/IL-10值显著高于T_1(P<0.05),T_3时TNF-α/IL-10值显著显著高于T_2(P<0.05),其余3组患者T_1、T_2、T_3时TNF-α/IL-10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钠组、右美托咪定组及复合组患者在T_1、T_2、T_3时的血清TNF-α、CRP水平及TNF-α/IL-10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患者T_1、T_2、T_3时血清TNF-α、CRP水平及TNF-α/IL-10值显著低于帕瑞昔布钠组和右美托咪定组(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帕瑞昔布钠组和右美托咪定组(P<0.05)。帕瑞昔布钠组、右美托咪定组及复合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帕瑞昔布钠组、右美托咪定组(P<0.05)。患者均无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右美托咪定、帕瑞昔布钠复合用药能显著降低开胸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同时能够对炎性反应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较单独应用右美托咪定或帕瑞昔布钠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莫伟胜  卜会驹  郭发良 《吉林医学》2014,(13):2854-2855
目的:观察在相同镇静深度下,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与丙泊酚三种不同镇静药物对危重症患者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咪达唑仑组,丙泊酚组,每组30例,使用相同维持剂量的吗啡作为基础镇痛前提下,分别使用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与丙泊酚镇静处理,镇静目标RAMSYA分级Ⅲ~Ⅳ级,监测患者入院时及使用镇静72 h后的CD4/CD8比值,以及血清IL-6、IL-10及TNF的浓度。结果:咪达唑仑组与丙泊酚组比较,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浓度在丙泊酚组较咪达唑仑组明显下降(P<0.05);右美托咪定组与咪达唑仑组比较,IL-6、IL-10及TNF均明显下降(P<0.05);右美托咪定组与丙泊酚组比较,TNF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及IL-10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在相同镇静深度和镇静时间条件下,右美托咪定对促炎性反应因子TNF、IL-6及抑炎因子IL-10的分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丙泊酚对TNF、IL-6的抑制作用强于咪达唑仑,两者对IL-10分泌影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肺组织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影响。方法:126例全麻下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正压通气组和联合组,3组患者均行单肺通气的同时给予不同处理。记录不同时点3组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指标变化。结果:与右美托咪定组或正压通气组相比,联合组T2-3时刻血清丙二醛、皮质醇、C-反应蛋白、IL-6和TNF-α浓度均降低(P<0.05);术后1d,联合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右美托咪定组和正压通气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减轻老年开胸手术单肺通气时肺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4):116-119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用于产科全身麻醉时对患者机体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0月于台州医院医院产科行全身麻醉患者78例,根据药物的使用不同分为两组:异丙酚组(n=39)使用异丙酚进行麻醉。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组(n=39)组使用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观测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P以及TNF-α、IL-6和IL-10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结果发现,t1时,两组患者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组HR水平高于异丙酚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组MAP水平高于异丙酚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发现,t1时,两组患者的TNF-α、IL-6和IL-10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与t1时比较,t2~t4时两组患者TNF-α、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同时,t2~t4时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异丙酚组,IL-10水平均高于异丙酚组,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科全身麻醉手术中使用异丙酚联合右美托咪定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减少炎性反应,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值得临床参考推广。  相似文献   

6.
许骥 《黑龙江医学》2019,44(9):1034-1035
目的观察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认知功能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南雄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泵注镇静,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水平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MMSE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降幅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毕时TNF-α、IL-1β以及IL-6水平均较麻醉前提高,但观察组升幅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予以右美托咪定镇静利于维护认知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120例围术期脓毒症患者术后5项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28天死亡率,评价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 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行外科手术脓毒症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麻醉前10分钟泵注右美托咪定(0.6 μg/kg),麻醉诱导后泵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h)]直至术毕前30 min,对照组泵注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基线值,术后7 d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血浆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TAO)和D-乳酸 (D-Lac)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28天死亡率。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IFABP、TAO、D-Lac 5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28天内死亡率分别为11.67%和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IFABP、TAO、D-Lac 5项指标下降较对照组明显,28天内死亡率较对照组低,脓毒症患者围术期给予右美托咪定对术后肠屏障功能和预后有一定保护和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拟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0例,按信封法分为联合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行机械通气+右美托咪定治疗,联合组行机械通气+右美托咪定+枸橼酸舒芬太尼治疗。比较两组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肺功能指标、血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等。结果:与用药前比较,两组用药24 h和拔管后的SpO_2、OI、PaO_2均较高,同期VAS评分、HR、MAP、PaCO_2及血清IL-6、TNF-α和MDA水平则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用药24 h和拔管后的Ramsay镇静评分为2~3分患者比例、OI和PaO_2均较高,同期VAS评分、PaCO_2及血清IL-6、TNF-α和MDA水平则均降低(P0.05)。联合组住院期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枸橼酸舒芬太尼应用于重症肺炎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效果和预后较佳,可行性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应用小潮气量快频率双肺通气联合右美托咪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胸腔镜食管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肺通气组(50例)、双肺通气组(50例)、右美托咪定组(50例)、联合组(50例),单肺通气组采用单肺通气,双肺通气组采用小潮气量双肺通气,右美托咪定组采用单肺通气联合右美托咪定,联合组采用小潮气量快频率双肺通气联合右美托咪定,比较四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即刻(T1)、胸腔镜操作开始即刻(T2)、操作结束后双肺间歇正压通气15min(T3)的气道平台压力、气道阻力、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术后肺不张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T1、T2、T3时间点,联合组患者的气道平台压力、气道阻力均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T1、T2、T3时间点,联合组患者的TNF-α、IL-6均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结论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小潮气量快频率双肺通气联合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降低气道平台压力、缓解气道阻力,减少机体应激水平,降低肺不张及肺部感染风险,更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焦燕娜  孟建标 《上海医学》2012,35(12):1024-1027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对脓毒症患者腹内压(IAP)的不同影响。方法将腹部手术术后需行机械通气的合并脓毒症的肠梗阻患者随机分入右美托咪定组和丙泊酚组,每组20例。丙泊酚组于15min内静脉注射丙泊酚1mg/kg,随后以3mg·kg-1·h-1的剂量持续静脉滴注维持。右美托咪定组于1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μg/kg,随后以0.2~0.25μg·kg-1·h-1的剂量予持续静脉滴注维持。两组患者镇静持续时间均>24h。分别记录患者镇静治疗前、镇静后24及48h的IAP水平。结果右美托咪定组于镇静后24及48h的IAP水平分别为(12.25±5.73)和(13.8±6.05)mmHg(1mmHg=0.133kPa),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同时间点的(18.1±2.73)和(18.6±3.35)mmHg(P值均<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右美托咪定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IA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TCI(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对ICU患者镇静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ICU 60例接受机械通气需要镇静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M)、瑞芬太尼组(R)、联合用药组(MR);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患者的血清皮质醇、IL-6浓度。结果:MR组在T4~T9时间点均较单独用药组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组在T3~T9时间点均较单独用药组IL-6血清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TCI联合用药能有效遏制ICU患者应激反应,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ICU短时间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ICU行全身麻醉手术且机械通气时间低于48 h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试验组(n=44例),对照组应用咪达唑仑进行镇静,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患者的浅镇静水平比例,谵妄、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镇静期以及镇静停止后24 h内,两组患者发生谵妄、心动过缓、低血压的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后4~6 h,试验组患者的浅镇静水平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短时间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良好,且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拟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1组(D_1组)和右美托咪定2组(D_2组)(每组29例)。3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方法,诱导后C组、D_1组两组全凭静脉麻醉维持,D_2组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其中D_1、D_2两组麻醉维持中均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测定泵注右美托咪定前(T_0)、手术开始即刻(T_1)、术毕(T_2)、术后12 h(T_3)时点血清8-异-前列腺素F_(2α)(8-iso-PGF_(2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S100β蛋白的浓度。结果 3组8-iso-PGF_(2α)、IL-6、TNF-α及S100β蛋白在T_2、T_3较T_0时点增加(P<0.05);C组在T_2、T_3两时点检测指标较D_1、D_2两组增高(P<0.05)。结论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症反应,对脑保护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右江医学》2019,(5):343-347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麻醉诱导开始以0.4μg/(kg·h)的速率泵注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C组:相同时点和速率泵注生理盐水。根据BIS值调整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比、身高、体重、ASA分级、灌注碎石时间、麻醉时间、灌注液总量等基本情况。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麻醉诱导前(T_0)、灌注碎石30 min(T_1)、灌注碎石术毕(T_2)、术后4小时(T_3)、术后24小时(T_4)的TNF-α、IL-6、IL-10的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身高、体重、ASA分级、灌注碎石时间、麻醉时间、灌注液总量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0时点TNF-α、IL-6、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点比较,两组T_1、T_2、T_3、T_4的TNF-α、IL-6及IL-10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T_1、T_2、T_3、T_4时TNF-α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T_2、T_3、T_4时IL-6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T_2、T_3、T_4时IL-10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围术期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能减轻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促炎因子TNF-α、IL-6的表达,提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110-11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本院所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实施麻醉时静脉注入生理盐水,研究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静脉注入与对照组等量的右美托咪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的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血清中的IL-6与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7%明显好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疗脓毒症能够有效调整患者围术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表达,使患者围术期血清IL-10水平升高,血清IL-6和TNF-α降低,有益于改善脓毒症患者预后,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好转,效果理想,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观察全麻期间持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糖、β-内啡肽(β-E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n=20)。两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拔管(T1)即刻、术后l d(T2)和术后2 d(T3)晨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血浆β-EP、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与T0点相比,对照组在T1时点MAP和HR显著升高(P<0.05),T1~T3时点血糖、血浆β-EP浓度显著升高(P<0.05),T1~T2时点血清TNF-α和IL-6的浓度明显上升(P<0.05);盐酸右美托咪定组在各时点均无明显变化,两组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期间持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糖、血浆β-EP、血清TNF-α和IL-6水平,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对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复合组,各50例.其中,咪达唑仑组患者静脉泵入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组患者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复合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的镇痛方案;采用Richmond镇静躁动评分(RASS)评估镇静效果,重症监护室疼痛观察工具法(CPOT)评估镇痛效果,同时比较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复合组患者的镇痛起效时间分别为(32.9±8.6)、(31.2±7.3)、(23.6±5.5)s,复合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低于其余两组(P<0.05);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复合组患者的唤醒时间分别为(6.8±2.2)、(3.7±1.4)及(3.5±0.9)min,咪达唑仑组患者唤醒时间长于其余两组(P<0.05).复合组平均RASS评分小于右美托咪定组,大于咪达唑仑组;复合组CPOT评分小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和复合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为24%、8%和6%,复合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咪达唑仑组(P<0.05).结论 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对机械通气患者有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和疗效.方法 将60例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后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30例)和咪达唑仑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疼痛评分及降钙素原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Ramsay评分在2~4分时,右美托咪定组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右美托咪定组降钙素原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于EICU机械通气患者中能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而且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应用右美托咪定的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6(IL-6)、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阐明右美托咪
定对其免疫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肾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
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1 h(T1)、术毕(T2)、术后1 d(T3)和术后3 d(T4)晨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TNF-α、IL-6、Scr和BUN水平。结果:与T0时比较,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在各时点血清TNF-α和IL-6水平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1~T3时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
比较, 右美托咪定组患者T1~T3时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2组患者围术期Scr和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期间持续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肾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清IL-6和TNF-α水平,抑制围术期应激反应,且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长期镇静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该院收住的需要机械通气5 d以上、无确切疼痛的成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咪唑安定镇静为咪唑安定组,予咪唑安定0.06 mg/kg,注药时间60 s;维持剂量为0.1 mg/(kg·h)持续泵入;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为右美托咪定组,予盐酸右美托咪定1 μg/kg静脉泵注10 min.维持剂量为0.2 μg/(kg·h)持续泵入.比较两组的镇静效果.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停药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咪唑安定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苏醒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咪唑安定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机械通气患者中长期镇静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