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腔隙性脑梗死是临床较常见的脑血管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方法:通过应用丹奥粉针剂治疗51例腔隙性脑梗死病人,并利用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测定其用药前后的脑循环动力学的各项指标。结果;用药后较用药前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极显。结论:丹奥粉针剂对改善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强迫症药物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强迫症药物治疗新进展读者来信编辑同志:强迫症在临床上颇为常见,氯丙咪嗪等药物对有些病人疗效很不理想,可否请那位专家介绍一下对强迫症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情况。谢谢!贵州-精神科医师1994年3月15日答读者来信贵州-精神科医师:强迫症临床上确非少见,据我...  相似文献   

3.
中青年脑梗死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120例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改变。结果120例病人中,痊愈39例,明显好转45例,恢复较差33例,死亡3例.结论高血压病和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中青年脑梗死的三要原因,临床上以颈内动脉系统腔隙性梗死常见,其临床预后并非均为起性过程,积极控制高血压病及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降低中青年脑梗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癫痫性精神障碍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癫痫性精神障碍72例临床分析张顺泉癫痛是神经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癫痛整个疾病过程中,将会遇到精神障碍和各种心理问题的病人约占全部癫瘟病人的3/4左右,到精神科就诊的有10~20%是癫痛患者l’1。鉴于癫病在精神病学方面的重要性,本文将我院198...  相似文献   

5.
患有精神疾病的患在患病最严重期间,很多患的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在督促病人日常生活中如洗漱、穿衣进食、饮水都是精神科护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排便也属于生活护理的范畴,而在实际工作中对病人排便情况也往往缺乏管理,这就会给病人带来便秘的隐患。便秘是精神科最常见的并发症,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严重时可引发肠梗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精神科急诊抢救中的自杀32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精神科急诊是精神科临床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所处理的问题往往较内、外科急诊更为复杂,也更为严重。除需处理病人的内、外科问题外,更需处理病人的精神科问题,即思维、情感或行为方面的异常,而危重病人的抢救则又是急诊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献对精神科急诊规律性的研究较多,但对急诊抢救的特点研究则较少。作者对1996年6月~1999年6月来我院精神科抢救的危重病人共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因各种原因、各种方式企图自杀的病人占大多数(32例)。现将临床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疏肝解郁汤治疗广泛性焦虑症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精神医学杂志》2006,19(4):298-298
广泛性焦虑症是比较常见的病症,在精神科门诊更为多见。笔者在门诊期间应用疏肝解郁汤治疗广泛性焦虑症72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72例均为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院精神科门诊的病人,72例均符合精神科CCMD-3的诊  相似文献   

8.
进展性脑梗死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轻微,但呈渐进性加重.在48h内仍不断进展,直至出现较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虽经医疗干预仍难以扼制病情进展。这类病人预后差,给病人身心造成很大痛苦;同时也增加了临床医生工作的难度。本文对5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多项临床因素检测,旨在探讨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为防治进展性脑梗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和人格障碍这两种精神障碍的交叉误诊在精神科临床中经常遇到,门诊更常见,笔者近期在会诊中遇到较为类似的两个病例,反映了精神科临床医生在诊断该类疾病时所存在的困惑,结合病例谈些体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精神科住院病人外逃心理分析宋金凯罗春波外逃是精神科住院病人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不仅危害病人安全,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宁,损害医院荣誉,应该努力防范。作者单位于1987~1994年期间,有22例发生外逃行为,均为男性,诊断均符合DSM—Ⅲ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120例中青年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改变。结果120例病人中,痊愈39例,明显好转45例,恢复较差33例,死亡3例。结论高血压病和早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中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临床上以颈内动脉系统腔隙性梗死常见,其临床预后并非均为良性过程,积极控制高血压病及健康的饮食习惯是降低中青年脑梗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对比,探究青年和中老年脑梗死在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异同。方法选取因脑梗死住院的青年病人(17~45岁)41例,中老年脑梗死病人(>45岁)35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组患者病因不完全相同,老年患者中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青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除动脉粥样硬化外,心源性因素等亦可见;2组病例有多项共同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饮酒、吸烟;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差别较大,老年患者临床表现较青年者明显严重,预后也更差。结论青年脑梗死与中老年脑梗死具有许多共同危险因素,但两者病因不完全相同,后者临床症状较重,且预后明显较前者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青年脑梗死与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的异同,为中青年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青年脑梗死130例与108例青年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中青年脑梗死以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管炎为主要病因,分别占36.9%、21.5%、20.8%;中青年脑出血以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分别占32.4%、24.1%、16.7%.(2)2组病人的病变部位均以基底节区和脑叶最常见,其次为脑干、丘脑.结论 中青年脑梗死与脑出血的病因差异显著;中青年脑梗死与脑出血危险因素相同;中青年脑梗死临床治疗和预后较脑出血好.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氮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与急性脑梗死临床相关性。方法 测定48h内入院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值,分别在入院未治疗前,入院后1周、2周、3周4次测定值。结果 该组病人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但入院3周后脑梗死组已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一氧化氮与急性脑梗死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精神病人拒绝住院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272151)魏秋菊在精神科病房中,拒绝住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这对病人的治疗及康复极为不利,个别病人可因此而伺机逃跑、冲动、损物、自伤、伤人、甚至自杀。因此,加强对该类病人的心理护理极为重...  相似文献   

16.
双相障碍是临床常见的精神科疾患之一,据统计,首发抑郁病人约5%~10%以后可能会更改为双相障碍,双相障碍中约3/4(女性)或2/3(男性)以抑郁发作开始.区分是单相抑郁还是双相抑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旨在介绍双相抑郁误诊的原因、双相抑郁的特征及减少双相抑郁误诊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与继发性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原因,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我院1996~2004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在救治中继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48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继发脑梗死42例.继发脑梗死的发生率占8.8%,其中成人组432例发生脑梗死34例,占7.9%;儿童组病例48例,发生继发脑梗死8例,占17%。儿童组病例继发脑梗死的例数明显高于成人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于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继发脑梗死外,在治疗过程中一些治疗因素也可引发脑梗死。脑梗死的发生加重脑组织的损伤,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8.
藏药,是精神病人的常见症状之一,危害很大。一方面耽误病人的治疗,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和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也给病区管理带来许多隐患,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杜绝病人藏药,意义十分重大。本人从事精神科临床护理十几年,对病人藏药的原因及方法作过探讨和观察,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散发性脑炎误诊为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3-03~2008-09散发性脑炎误诊为精神障碍的1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病人中10例在精神科住院痊愈出院,1例转入综合医院治疗.结论 对早期发热和有前躯症状起病较急的病人应考虑散发性脑炎, 护理这类病人要耐心和细心,即要保护好病人又要保护好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前,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用方法,而出血是其常见并发症.近几年我们在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有2例病人出现鼻腔大出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