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利水方联合自体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11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肝病治疗中心收治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9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腹水浓缩回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气活血利水方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肝肾功能、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和免疫学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肾功能和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补气活血利水方联合腹水浓缩回输可以明显改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肝肾功能,且能提高其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中药利水方联合利尿剂治疗肝胆湿热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楚州中医院收治的肝胆湿热型肝硬化腹水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利尿剂治疗,观察组行中药利水方联合利尿剂治疗,两组均治疗2w。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2w后患者临床及肝肾功能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68.75%vs 90.63%,P<0.05)。2w后,观察组腹围、体质量、腹水暗区深度、ALT、AST、Cr以及BUN均低于对照组,其24h尿量、ALB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胆湿热型肝硬化腹水患者行中药利水方联合利尿剂治疗,能明显改善其肝肾功能,降低腹水量,增加24h尿量,降低腹围、体质量,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脾利水软坚法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科门诊或住院诊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98例分为对照组98例,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100例,采用基础治疗联合健脾利水软坚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明显优于对照组72.44%,经统计学分析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治疗肝硬化腹水中应用健脾、利水、软坚类药物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康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将66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西医治疗:保肝、退黄、降酶、利水,抗肝纤维化,补充白蛋白,抽腹水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利水方"加减辨证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总有效率94.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应用自拟健脾益气化瘀利水方对肝硬化腹水缓解情况。方法选取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例明显增加,无效比例明显下降。结论健脾益气花瘀利水方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满意,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无毒副作用,有效减少腹水再发。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3):72-74
目的研究并探讨健脾化瘀利水方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内科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内科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化瘀利水方进行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患者的肝功能、腹围均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程度、腹围减少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西医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健脾化瘀利水方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其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电影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MRI)定量测量肝硬化门静脉血流,评价其与术中门静脉压力相关性。方法 3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为肝硬化组,男21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6岁;采用电影相位对比MRI对3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前1周行门静脉血流定量测量,术中测量门静脉压力。对照组为性别比、年龄与肝硬化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9例。结果肝硬化组门静脉主干截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均显示显著性增大(P〈0.05),肝硬化组门静脉血流量为(21.71±12.42)cm3/s,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肝硬化组流速较正常对照组略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例门静脉高压患者术中测压,门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为(33.79±5.32)cm H2O柱,门静脉流量与压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无明显相关性(r=0.293,P〈0.01)。结论电影MRI肝硬化术前门静脉血流定量可客观显示门静脉系统呈高血流动力学改变,门静脉压力亦可以反映肝硬化严重程度,但门静脉血流量与压力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剂量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口服大剂量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中药;对照组21例,口服甘利欣、肌苷、维生素C片,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P〈0.05),但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中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的病例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55例,有3例显效,12例有效,18例变化不明显,22例恶化,其平均住院日为(20±3)天,有效率为27.3%;治疗组60例,有16例显效,20例有效,17例变化不明显,7例恶化,其平均住院日为(16±3)天,有效率为6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可使门静脉血流量减少,压力下降,能明显减少腹水的来源,能显著增加尿量,同时可以改善外周和脏器的循环,且价格便宜,特别适宜在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叶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的疗效。方法选择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叶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肝纤维化血清指标(HA、LN、P-Ⅲ-P、Ⅳ-C)和肝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均有一定疗效,但治疗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HA、LN、P-Ⅲ-P、Ⅳ-C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彩色多普勒显示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门静脉内径及脾静脉内径均明显下降(P〈0.01),而门静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增加(P〈0.05)。结论丹叶胶囊具有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对改善肝硬化进程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光量子血氧疗法(UBIO)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作用.方法 6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UBIO治疗.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指标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UBIO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改善;脾脏厚度、门静脉宽度及门静脉血流量减少,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快.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术前UBIO能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肝功能,改善门静脉高压和高动力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体外浓缩自体腹水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与对照组,各30例,分析组采取腹水浓缩超滤自体回输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排放腹水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分析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放出腹水量、超滤量、浓缩腹水量均多于对照组,分析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肝肾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均P <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顽固性腹水患者给予腹水浓缩超滤自体回输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注射用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1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8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注射用特利加压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质量、腹围等临床指标以及血清肌酐等生化指标。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有较大的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体质量、腹围、腹水深度、尿量、肌酐等均有较大改善,而对照组仅有腹水深度、尿量等的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注射用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体质量,腹围,腹水深度,尿量,肌酐等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肝纤方对早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2014年5月,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抗纤方治疗,对照组使用盐酸普萘洛尔配合大黄蟅虫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脾静脉血流量(SVF)、门静脉血流量(PVF)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均能明显降低血清中HA、PCⅢ、LN、CⅣ值,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降低DPV、DSV、PVF值,且治疗组的SVF值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SV、PVF、SV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肝纤方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肝纤维化病情,且可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小剂量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奥曲肽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腹围、腹水量、尿量、门静脉主干内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10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WLFHY 500(北京伟力)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机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并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精神、食欲恢复、腹胀减轻、体重下降、腹围缩小、白蛋白回升、尿量增加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电解质紊乱、腹水感染、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非常有效的治疗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治疗价值,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江凌翔  孟圆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8):2487-2488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合并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旬影响。方法67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常规予甘草酸二胺注射液综合治疗并加用普萘洛尔,10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35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注射液3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2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门静脉内径(PV)、脾静脉内径(SPV)、最大门静脉流速(PVX)、最大脾静脉流速(SPVX)和门静脉血流量(QPV)。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V径、平均血流速度、血流量等参数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结论阿魏酸那能够在不影响门脉血流量的条件下有效地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门脉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予以一般保肝药、维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复方软肝化瘀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减小,平均血流速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可明显改善肝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仅为6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刘勇 《海峡药学》2016,(10):131-133
目的: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9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脾静脉、门静脉血流量低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门静脉压力,其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