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 根据实地调查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了四川桑类中药资源的现状及其开发利用前
景。弄清了四川桑类中药资源的原植物组成、种质资源现状、现有栽种规模、近年主流栽培品种的变化情况以及川
产桑类药材的产销现状;发现四川桑资源浪费严重,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桑树资源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桑药用资源的降糖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桑叶、桑椹、桑枝和桑白皮等桑药用资源均有降血糖作用,其已有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促进胰岛素释放、增加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增加肝脏对葡萄糖的摄取和抑制蛋白糖基化等。该文阐述了桑药用资源降血糖的多种作用机制,以促进对桑药用资源降血糖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四川药用荨麻的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梦月  卫莹芳  邢芳  史焱 《中药材》2001,24(12):857-859
目的:弄清四川药用荨麻的资源情况。方法:野外调查与查阅标本资料结合。结果:弄清了9种药用荨麻在四川的分布及药用情况。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荨麻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概括论述了我国药用动物资源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应采取的对策、2010年版《中国药典》资源应用开发现状、药用动物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动物药研究新技术发展趋势、对中国动物药事业发展的建议等,力图阐明药用动物资源应用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的关系,促进药用动物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四川藏区(即安多牧区)龙胆属(Gentiana)药用植物资源,对该地区的龙胆属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与保护、合理开发与利用做出概述。方法:通过四川藏区龙胆属药用植场资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四川藏区的龙胆属药用植物种类、群落、药用价值、资源保护、合理开发与利用进行总结。结果:本次调查表明,四川藏区龙胆属药用植物共26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共5种。结论:四川安多牧区龙胆属药用植物种类较多,资源较为丰富,分布广泛,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药黄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连作为一种来源广泛的中药材,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从药用资源、化学成分、质量控制、药理作用等方面对黄连进行系统的论述,为其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化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药用基原、栽培现状、产品开发、资源紧缺4个方面分析了秦艽的资源现状。针对秦艽资源紧缺问题,文章提出了推广人工种植、保存种质、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开展多用途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利用策略。文章认为,人工栽培是保护野生秦艽资源和保证秦艽资源可持续的有效对策,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是保护野生秦艽资源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桑不同药用部位(桑叶、桑枝、桑白皮)总生物碱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桑不同药用部位总生物碱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以半数抑制浓度(IC 50)为评价指标,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以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采用体外抑制模型评价桑不同部位总生物碱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桑不同药用部位总生物碱中DNJ质量分数为桑白皮生物碱(30.1%)>桑枝生物碱(25.8%)>桑叶生物碱(21.4%)。桑不同药用部位总生物碱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强度为桑枝生物碱>桑叶生物碱>桑白皮生物碱>阿卡波糖。结论:在桑枝、桑叶、桑白皮总生物碱中,以桑枝总生物碱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作用最强,为桑资源开发辅助降血糖的药品和保健食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黄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彦杰  王洋  阎秀峰 《中草药》2006,37(7):1104-1107
阐述了黄檗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总结了中国黄檗资源的分布现状,分析了黄檗的濒危原因,提出了黄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人为严重破坏是黄檗濒危的外部原因,林下不能天然更新等生物生态学特性是黄檗濒危的内部原因。加强基础研究工作,逐渐建立新的药用模式,是解决黄檗保护与利用矛盾的根本出路。通过人工栽培获取中药材以及通过种植幼树获取药用原料,可以促进黄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孙经梦  王辉 《中药材》2012,(8):1360-1364
桑树全株皆可药用,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表明其生物学活性多样,临床上也有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桑方药及有效部位的抗病毒活性及机制的研究和应用,以期为桑药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东中药资源现状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广东地区中药资源的现状,主要药用品种,产量,发展变化趋势及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3S技术在民族药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民族药资源研究的现状及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对民族药用资源调查的新方法--3S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优势进行了阐述,并列举了一些3S技术在国内外资源调查中的实例.3S方法在民族药资源调查上的应用必将为今后民族药资源的来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传统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少数民族药用资源是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的物质基础,实现其可持续利用,是少数民族医学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文章重点阐述了我国少数民族药用资源概况、开发利用现状及当前主要的保护措施,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编制保护名录和数据库、建立动态监测系统等建议,为实现少数民族药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较为全面地了解马蓝的药用历史、市场与资源情况,为资源的保护与进一步利用提供基础依据。方法:文献调查结合实地考察。结果:(1)马蓝药用主要以加工青黛和南板蓝根为主。(2)马蓝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福建、广东等省,总面积约380hm2左右,蕴藏量1500t以上,年产南板蓝根500t以上;马蓝栽培资源主要分布于福建、贵州、浙江、四川等省,总面积约300hm2左右,主要加工青黛与南板蓝根。结论:马蓝目前基本能满足药用需求,但野生资源正逐年减少,规范化栽培推广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羌族地区红毛五加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毛五加来源于五加科红毛五加Acaothopanax giraldii Harms.及其变种A.giraldii Harms var.hispidus Hoo.,是岷江上游藏羌民族地区特色药用植物.目的:对红毛加五在羌民族中的用药知识和经验进行了调查整理.方法:采用药用民族植物学方法(文献研究、关键人物访谈及凭证标本采集等),对四川省茂县的三个典型羌族乡进行调查.结果:传统采集方式保护了野生药材资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红毛加五皮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结论:需通过人工种植的方式保证红毛五加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吴茵  程江雪 《陕西中医》2011,32(8):1061-1063
目的:探讨太白七药小竹根七的药用状况及药学特性。方法:对太白七药小竹根七的名称、生态环境与资源分布、主要化学成分、药用状况、药学特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等进行总结。结果:认为小竹根七具有较大应用前景,同时提出了今后开发性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张洁  薛润光  刘小莉  杨俐锋  彭德彪 《中医药学刊》2013,(10):2212-2214,I0011,I0012
目的:探讨栽培胡黄连代替野生胡黄连药用的可行性,为野生胡黄连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来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的方法对栽培胡黄连与野生胡黄连进行鉴别比较研究。结果:二者植物形态、性状及显微特征有很大的相似性;薄层色谱斑点数目、颜色及Rf值、紫外吸收峰形及吸收波长也基本相似。结论:初步论证了人工栽培胡黄连替代野生胡黄连药用的可行性,也是对濒危植物胡黄连进行资源保护的一种可行性尝试。  相似文献   

18.
陕西秦岭地区药用昆虫资源及利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摸清陕西秦岭地区药用昆虫资源现状,为科学保护与利用药用昆虫提供依据。方法:对陕西秦岭地区的药用昆虫采用人工、网捕、诱捕等方法采集样本,再参考相关文献,初步确定陕西秦岭地区药用昆虫资源种类。结果:本文记录陕西秦岭地区药用昆虫11目43科86种。结论:陕西秦岭地区具有丰富的药用昆虫资源,但开发利用不足,应该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加强开发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推广使用石胡荽药用资源,更好地服务临床用药需求。方法:全面系统地介绍石胡荽的药理成分、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临床功效。结果:开发应用石胡荽可缓慢部分常用中药资源的紧缺、发挥其应有的临床疗效,给地方财政带来收入。结论:石胡荽药用资源具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生物技术在药用真菌资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选围  陈文强  邓百万  王智  彭浩  林娟 《中草药》2005,36(3):451-455
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医药科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药用真菌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我国药用真菌资源的现状和开发利用概况;真菌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基本内容及其在药用真菌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应用。讨论了生物技术在传统药用真菌生产、地道药用真菌培育及选种鉴定、利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培养技术高效表达和生产天然活性成分或转基因真菌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提高真菌代谢产物的含量、生物技术在药物筛选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