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1,自引:1,他引:181  
将600例停经<49天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为三组。组1:301例,应用米非司酮,总剂量150mg,首次剂量50mg,以后每12小时口服25mg,共口服4次,于开始服药第三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组2:150例,应用米非司酮,剂量服法同组1,于第三天阴道放置卡孕栓1mg;组3:149例,单次口服米非司酮200mg,用药第三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各组完全流产率与副反应。三组完全流产率分别为95.3%,97.3%与95.4%;不全流产率为3.0%,2.0%与2.6%,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副反应情况,约80%的妇女有下腹痛,但组2腹泻与呕吐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组1、3明显为高(P<0.001)。提示:米索前列醇配伍两种剂量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的完全流产率与卡孕栓相同。米索前列醇具有可以口服、不需低温保存、副反应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最佳剂量方案,以预防流产后出血,方法 对1612例妊娠≤49天,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按2:1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118例,米非司酮首次剂量50mg,继后每12h1次,每次25mg(共6d),总剂量300mg,于用药第3天晨加用米索前列醇600μg,第4 ̄6天晨各加服200μg,总量1200μg。对照组494例,米非司酮首次剂量50mg,继后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米索)终止10~16周妊娠最佳剂量及最佳给药途径。方法将来自上海24所医院的2007例孕10~16周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成4种不同的治疗组。组Ⅰ:511例,米非司酮75mg每天1次,连服2天(总量150mg),第3天晨口服米索0.6mg,每3~4小时重复1次,最多3次;组Ⅱ:491例,米非司酮100mg每天1次,连服2天(总量200mg),米索用法同组Ⅰ;组Ⅲ:519例,米非司酮用法同组Ⅰ,第3天晨阴道内放置米索0.6mg,每12小时重复1次,最多3次;组Ⅳ:486例,米非司酮用法同组Ⅱ,米索用法同组Ⅲ。结果4组24小时内的流产成功率分别为88.6%、89.4%、90.9%和94.0%。组Ⅳ的成功率明显高于组Ⅰ和组Ⅱ。24小时内流产成功者米索的用量,阴道给药者比口服给药者明显减少(P<0.001),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口服米非司酮200mg合并阴道放置米索,是较好的药物终止10~16周妊娠的方法,可作为一种常规方法推荐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在无保护性交后96小时内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及与双炔失碳配伍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及其副反应。方法将无保护性交后96小时内的2400例健康育龄妇女随机分为4组(每组600例),分别予单次口服25mg米非司酮、25mg米非司酮加7.5mg双炔失碳酯、10mg米非司酮加5mg双炔失碳酯及10mg米非司酮。按Dixon法推算避孕有效率。结果除2例接纳错误和11例失访外,2387例妇女的总预期妊娠数为171.9例,实际妊娠32例。4组的避孕有效率分别为80.9%、85.3%、90.6%和67.3%。10mg米非司酮配伍5mg双炔失碳酯的避孕失败率0.7%,显著低于单次口服10mg米非司酮者(2.2%)(P<0.05)。4组的诱导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2%、4.9%、3.4%和6.7%,配伍双炔失碳酯后诱导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单次口服米非司酮者(P<0.01)。结论25mg米非司酮或者10mg米非司酮合并5mg双炔失碳酯为安全有效的紧急避孕方案,无严重副反应及对月经周期的明显干扰  相似文献   

5.
征集315例健康妇女,将其分成A、B两组,A组房事后72h内单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B组:25mg。结果A、B两组实际妊娠率分别为2.48%、1.8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与预期妊娠率(12.19%、11.71%)相比有显著差异。服药后第一次月经,在卵泡期服药者月经周期延长,A组,33.9%,B组;26.9%。黄体期服药者月经周期准时或提早,A组:71.2%,B组:77.1%,两组之间无差别。A、B两组月经量正常者分别为81%、93%,经期均无改变,显示了米非司酮作为事后避孕药对月经无明显影响。可选择小剂量25mg作为事后避孕药。  相似文献   

6.
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可行性及对母儿的安全性。方法:对84例足月妊娠单胎头位初产妇,用米索前列醇口服0.1mg每小时一次,直至胎儿娩出,进行引产(米索组)。以50例同样条件的孕妇,用催产素引产(催产素组)为对照。结果:米索组及对照组引产成功及有效率分别为97.6%和80.0%,P<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12小时分娩成功率分别为73.8%与46.0%,P<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失败率分别为2.4%和20.0%,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米索前列醇口服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疗效显著、安全、方便,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单独应用与以炔失碳失碳酯合并应用的紧避孕效果。方法:将避孕失败或无保护性生活后72小时内有的300例健康妇女随机分为3组。组I(100例),口服米非司酮25mg,12小时后重复1次,组Ⅱ(99例),口服米非司酮25mg1次;组Ⅲ(101例),1次口服米非司司酮25mg及双炔失碳酯7.5mg。结果:组I无妊娠发生,组Ⅱ、组Ⅲ各妊娠1例;避孕有效率3组依次为100.0%,83.8%,  相似文献   

8.
两种低剂量米非司酮用于房事后紧急避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索米非司酮作为紧急避孕的合适剂量,本研究对避孕失败或未避孕同房72 h 内要求紧急避孕的660例妇女,随机单次服米非司酮10 m g 或25 m g。结果:10 m g 组321例中妊娠3例,25 m g 组339例中妊娠4例,均明显低于预期妊娠数,组间差异不明显。避孕有效率分别为88.24% 和83.43% ,副反应轻微。两组分别有14.15% 和21.19% 的服药者周期延长3天以上,组间差异显著(P< 0.05)。本研究提示10 m g 和25 m g 两种剂量的米非司酮皆为合适的紧急避孕剂量。对月经的影响而言10 m g 组优于25 m g 组。  相似文献   

9.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剂量探讨   总被引:94,自引:0,他引:94  
为探讨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剂量及服用方法,对1035例妊娠≤49天的妇女,按服用米非司酮不同剂量,一次服用200mg或150mg,和分次服用150mg或125mg,并于第三或四天配伍卡前列甲酯栓或米素前列醇,分为8组,观察终止妊娠效果。结果:8组中,除一次服用米非司酮150mg外,其它各组的完全流产率均为92%以上。应用前列腺素后排出胎囊的时间,米索前列醇比卡前列甲酯栓为短;胃肠道反应,米索前列醇比卡前列甲酯栓为轻。提示:一次眼用米非司酮,必需服用200mg才可达到90%以上的流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98例停经≤49天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为三组:Ⅰ、Ⅱ组均口服米非司酮25mg,2次/日,连服5次;Ⅲ组一次口服200mg第三天上午,Ⅰ组阴道放置PG05栓1mg;Ⅱ、Ⅲ组均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完全流产率96.9%,不全流产率2.0%,1例继续妊娠(1.0%),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Ⅰ组有7例腹泻(24.1%.1%),与Ⅱ、Ⅲ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Ⅲ组中1例呕吐严重补液治疗外,药物所致副反应轻微,不需处理。结果提示三种用药方案用于抗早孕,安全、有效率高。本文对三组对象于妊娠终止前后作血清β-hCG、E2.P,PRL及皮质醇测定并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1.
两种紧急避孕方法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不同低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单服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及其副反应。方法 :运用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比较 ,研究 899例健康妇女在无保护性性交后 1 2 0 h内 ,随机分为 3组。组 (3 0 0例 ) :口服 2 5 mg米非司酮 ,2 4 h后口服 0 .2 mg米索前列醇 ;组 (2 99例 ) :口服 1 0 mg米非司酮 ,2 4 h后口服 0 .2 mg米索前列醇 ;组 (3 0 0例 ) :单服米非司酮 1 0 mg。按 Dixon法推算避孕有效率。结果 :899例妇女中总妊娠数 1 1例 :组 2例 ,组 2例 ,组 7例 ;方法失败 :组 1例 ,组 0例 ,组 5例 ;避孕有效率分别为 95 .5 %、1 0 0 %、76 .9%。组 加组 与组 相比有极显著差异 (P<0 .0 1 )。副反应较轻均可耐受 ,无严重副反应。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与单服米非司酮组间副反应也无显著差异。结论 :应用低剂量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作为紧急避孕是有效安全的紧急避孕方案 ,且对月经周期无明显干扰。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最小分组方法,对62名停经12至16周的孕妇进行半随机化分组,以控制可能的混杂因素。分析表明:两组间的年龄、妊次、产次、停经周期及平均经期无显著性差异,保证比较组间的均衡性。米非司酮配伍卡孕栓的人流成功率(97%)明显高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成功率(74%),而且前者的胎儿排出时间短,出血量也少。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越小,产次越高,配伍卡孕栓组的成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子宫肌瘤患者早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晨  刘晓瑷  金毓翠 《生殖与避孕》2003,23(2):81-83,102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子宫肌瘤患者早孕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 :92例早孕合并子宫肌瘤的健康妇女给予米非司酮 1 5 0 mg配伍米索前列醇 1 0 0 0 μg终止妊娠。结果 :完全流产率为 89.1 % ,出血时间平均为 1 1 .89± 6.87d。多因素分析提示肌瘤大小对孕囊排出时间、出血时间有影响 ,孕囊大小对出血时间有影响。但肌瘤位置、个数对药流结局、出血时间和转经时间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子宫肌瘤患者早孕是可行、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米非司酮对早孕蜕膜和绒毛中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表达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探讨来非司酮对母-胎界面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正常和服用米非司酮100 mg后的人早孕蜕膜和绒毛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及受体(TGF-β_1R)的基因表达;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米非司酮应用前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服药组蜕膜中TGFβ_1及受体的基因表达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服药组绒毛中TGFβ_1及受体的基因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服药后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服药前(P<0.05)。结论:米非司酮抗早孕作用是多环节的,可能通过多种机理协同参与促进流产的发生。其中,米非司酮通过降调节蜕膜中TGF-β_1与TGF-β_1R的转录,提高血清TNF-α的水平,从母-胎界面局部至外周,使免疫刺激和抑制失调,导致母体对胚胎排斥而不利于妊娠的维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抗早孕的作用机理。方法:因非意愿妊娠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妇女60例,分为3组,分别为常规负压吸宫对照组、负压吸引术前服用米非司酮100mg组和150mg,每组20例。运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绒毛组织中HOXA7、9、10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正常早孕绒毛组织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可见HOXA7、9、10基因的表达,表达主要在滋养细胞胞质,间质少量表达。②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均可以降低绒毛组织中HOXA7、9、10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但对不同基因的降表达程度有所不同。150mg米非司酮对早孕绒毛组织中HOXA7、10基因的降表达作用明显大于100mg米非司酮(P<0.01)。服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后的早孕绒毛组织中HOXA7、9、10蛋白的表达位置仍以滋养细胞胞质为主,间质少量表达。结论:HOXA7、9、10基因表达于正常早孕绒毛组织中,服用米非司酮后可降低其表达,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但未改变蛋白的表达位置。米非司酮的抗早孕作用可能是通过对绒毛组织中HOXA7、9、10基因的调控来达到的,且以150mg的米非司酮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Contragestion with late luteal administration of RU 486 (Mifepriston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efficacy and tolerance of RU 486 prescribed as a late luteal contragestive agent have been evaluated in 139 women at risk of pregnancy. They were given 400 or 600 mg of RU 486 once on the day before the expected menses. Among these women, 48 (34.5%) were pregnant (positive plasma beta-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beta-hCG]) at the time of RU 486 intake. Bleeding occurred in all but six women. An ongoing pregnancy after treatment was found in nine cases (failure rate, 9/48, 18.8%), which was subsequently terminated by surgical procedure in all cases. There was no disturbance in the menstrual cycle, and the tolerance was very satisfactory. In 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acceptable for women at risk of pregnancy in whom other usual postcoital contraceptive methods cannot be prescribed.  相似文献   

17.
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6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谢熙  刘逸萍 《生殖与避孕》1998,18(4):223-226
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150mg、50mg及25mg应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对避孕失败或无避孕措施的性交后72h内就诊的健康妇女6o0例,随机分成3组.Ⅰ组:单次口服米非司酮150mg.Ⅱ组:单次口服米非司酮50mg.Ⅲ组:单次口服米非司酮25mg.结果:Ⅰ组200例.3例妊娠.Ⅱ组200例,4例妊娠.Ⅲ组200例,3例妊娠.均明显低于预期妊娠数(3组相应预期妊娠数分别为17.O30、15.000、14.868),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避孕有效率Ⅰ组为82.3%、Ⅱ组为73.3%、Ⅲ组为79.8%,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服药后下次月经周期的改变,3组中以Ⅰ组变化较大;Ⅱ、Ⅲ组变化较小,Ⅰ组与Ⅱ、Ⅲ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但3组总共有80.3%月经周期无改变,从总体上看对月经影响较少.仅有4.8%的人有轻微的副反应.表明150mg、50mg或25mg米非司酮作为性交后72h内的紧急避孕是有效的.建议用25mg米非司酮作为紧急避孕药.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畸形子宫早孕6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艳秋 《生殖与避孕》2001,21(2):116-117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畸形子宫早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6 3例早孕合并畸形的流产病例均采用药物流产方法 ,即 :米非司酮 75mg× 2 (早 50 mg,晚 2 5mg)口服 ,d 3晨空腹服米索前列醇 6 0 0μg。结果 :完全流产率 44 /6 3(6 9.8% ) ,不全流产率 1 7/6 3(2 7.6 % ) ,失败 2 /6 3(3.2 % )。对 1 7例不全流产、2例失败者行刮宫及吸宫术 ,手术操作容易 ,穿孔率及漏吸率为 0。B超用于诊断畸形子宫正确率高。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畸形子宫早孕的方法较理想 ,B超是诊断子宫畸形较理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