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982年6月,我们从一起食物中毒的病人和食物标本中分离出6株E_1群沙门氏菌,经卫生部检定所沙门氏菌实验室定型为鸟格利沙门氏菌(S.Ughelli)本菌型较罕见。据文献报道,至今国内已发现沙门氏菌160个型以上,但未见本菌型报告。特简报如下。一、中毒的临床表现:潜伏期最短为2小时,最长为53小时,平均16.7小时。主要症状为腹痛(98%)、腹钙(100%)、发热(94%),其次为头晕、乏力、畏寒和恶心,粪便为水样便。二、培养与生化特性:本菌在肉汤和GN增菌液中均生长迅速、旺盛,在亚硒酸盐增菌基中生长一  相似文献   

2.
沙门氏菌属菌型繁多,目前已报道的有2000多个血清型,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该菌属不仅能引起人类沙门氏菌感染,而且也常引起家禽家畜的沙门氏菌感染,并污染食品,引起食物中毒。了解该菌属的菌型分布及生物学特性,掌握菌型变迁规律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对防治沙门氏菌感染、搞好食品卫生管理及预防食物中毒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沙门氏菌感染是常见的传染病。这种病菌不但感染人、牲畜和家禽,引起沙门氏菌病,而且污染食品,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也影响我国食品出口贸易。我国自建立了东北、华北、南方等三个沙门氏菌菌型检索协作区以后,更加推动了沙门氏菌的调查研究工作,各省市以及少数县的卫生防疫站纷纷开展了沙门氏菌菌型调查工作,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3000株沙门氏菌的鉴定分析,初步了解了北京地区沙门氏菌菌型分布,所有菌株中除1株属A-F群外的其它群,其余均属A-F群。在41个菌型中,有25个北京过去未见报道,其中有8个国内未报告过。文中还对不同来源菌株的菌型分布及其意义、菌型检定的有关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深圳市2003年食品、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151452份标本进行肠道沙门氏菌与志贺氏菌检验,并进行菌型分布分析。方法:参照国标肠道致病菌中的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的检验方法。结果:151452份标本中检出肠道沙门氏菌属与志贺氏菌属带菌者665例,带菌率为0.44%,其中检出沙门氏菌455例,共7个群25个血清型。德比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依次为鸭沙门氏菌和阿贡纳沙门氏菌等,其构成比为25.05%和13.19%,10.77%。志贺氏菌检出210例,带菌率为0.139%,以B群最高,D群次之,构成比为66.19%和28.57%。结论:455株沙门氏菌和210株志贺氏菌菌型分布绝大部分均为深圳市常见菌型,符合以往的检测结果,值得提出的是检出E1群的吉韦沙门氏菌为我市首见。福氏志贺氏菌(B群)仍为深圳市引起菌痢的主要菌群,而宋内氏志贺氏菌(C群)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应引起重视。因此必须加强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沙门氏菌在部分动物、外环境污水和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的菌型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血清学方法对沙门氏菌进行分群和分型 ,采用K -B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  92 4份标本检出沙门氏菌 93株 ,检出率为 10 .1% ,其菌型分布为B群鼠伤寒沙门菌 (8/93)、C2 群纽波特沙门菌 (72 /93)、E1群伦敦沙门菌 (7/93)以及未定型 (6 /93)。 87株沙门氏菌对新霉素和丁胺卡那敏感性最高 ,敏感率均为 10 0 % ,其次为四环素 ,敏感率为 89.7%。结论 本文实验结果可为研究我省沙门氏菌的菌型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导沙门氏菌病例,有较多的非伤寒杆菌感染,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腹泻者尤为常见。随着沙门氏菌病发病率的增多,其他菌型也不断的增加。在呼市地区罕见的沙门氏菌型感染亦时有发生。本文从我院1977~1983年间,从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出197株沙门氏菌,做了分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研究。研究结果具有呼市地区本属细菌感染之流行情报的忌义.材料(一)菌株:197株是从临床初诊为“菌痢”及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到的.(二)因子血清:沙门氏菌属因子血清57种及“O”的9、12复因子血清,系成都  相似文献   

8.
关于沙门氏菌g系抗原复合物的诱导变异,国外文献历来均有所报导。作者等于一次因猪肉引起的食物中毒中分离获得D群沙门氏菌,该菌于初分离时有明显的动力,且于恢复期病人血病中证明有明显的H抗体存在,但当时本菌与25种1相和2相的H因子血清均不能凝集,故其H抗原未能确定为那一种。经用半固体保存,两年后复查始鉴定其H抗原为g,m,因而确定本菌系肠炎沙门氏菌。以蒙得维多沙门氏菌的血清(g,m,s)进行诱导以后,本菌的H抗原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异,可与g及q因子血清凝集而与m因子血清不复凝集。本实验所见这一变异现象与Bruner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沙门氏菌在部分动物、外环境污水和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的菌型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对沙门氏菌进行分群和分型,采用K-B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924份标本检沙门氏菌93株,检出率为10.1%,其菌型分布为B群鼠伤寒沙门菌(8/93)、C2群纽波特沙门菌(72/93)、E1群伦敦沙门菌(7/93)以及未定型(6/93)。87株沙门氏菌对新霉素和丁胺卡那敏感性最高,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认识亚利桑那沙门氏菌。方法按照GB4789.4-2010对考核样进行检测和鉴定。结果经手工及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分离出的细菌为亚利桑那沙门氏菌。结论本次能力验证中分离出的沙门菌为罕见报道的亚利桑那沙门菌,为提高了本实验室对沙门氏菌属的检测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蓝凌花 《医学动物防制》2011,(10):902-903,906
目的通过盲样考核活动,评价本实验室检测微生物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确保日常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方法按照GB/T4789-4、5-94和2003进行检测。结果盲样检出:1#沙门氏菌属O4群;2#志贺氏菌;3#肠炎沙门氏菌;4#福氏志贺氏菌2a;5#宋内氏1相;6#鼠伤寒沙门氏菌;7#福氏志贺氏菌1a;8#鲍氏志贺氏菌1-5型;9#嗜水气单胞菌。结论参加盲样考核可提升该实验室检测微生物能力,促进实验室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1993年1月~1997年2月期间我院从患儿标本中分离的256株志贺氏菌及96株沙门氏菌作了分析。患儿志贺氏菌感染在每年8~10月份为高峰期,以福氏2a型为主(占64.06%),其余B型在全年均有散在发生。患儿标本中四年分离的沙门氏菌共检出16个血清型,共96株,以伤寒沙门氏菌为主(占30.21%),其次为肠炎沙门氏菌(占25.0%),鼠伤寒沙门氏菌(17.71%)。同时作了四年间药敏试验比较。  相似文献   

13.
沙门氏菌猪霍乱孔城道夫变种(Salcholerae—Suis Var Kunzendorf)是常见菌之一。于1885年 Salmon与Snith二氏由猪霍乱病例分离出本菌的美洲型,1940年由Scott在英国大布列颠的一正常猪肠系膜淋巴结分离出与美洲型大同小异的菌种,称它为西欧型或孔城道夫变种此种菌亦曾在猴、牛羊草食兽鸡、黑熊中发现。滨野满雄曾报告100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泰州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的携带状况及耐药谱的变化。方法对从业人员的肛拭子标本进行增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可疑菌株进行生化和血清学分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2008、2009、2010年度的从业人员沙门氏菌检出率分别为0.49%、0.46%、0.38%,平均检出率为0.44%,各年度检出率之间(P>0.05)无显著性差异。在菌型分布中以B群的德尔卑、阿贡纳和C群的汤卜逊沙门氏菌为主要菌型。除对头孢噻肟、头孢吡肟和头胞西丁敏感性较高外,对其余的19种抗生素均产生一定耐药性。247株沙门氏菌中有180株对2种或以上抗生素耐药,15个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均二重以上耐药,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德尔卑沙门氏菌的多重耐药最为严重,最高达十二重。结论该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氏菌的携带状况近几年未发生大的改变。从业人员携带的沙门氏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应继续加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肠道致病菌检测工作,对沙门氏菌的携带者进行规范化服药,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宋榴艳  陈守义  侯水平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6):627-628,697,738
目的 对一株从广州市食品从业人员肛拭子中分离的蔗糖发酵型沙门氏菌进行鉴定.方法 应用培养特性试验、生化分析、血清型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鉴定.结果 该菌培养特性及生化特性符合沙门氏菌定义,但与普通沙门氏菌在蔗糖利用、硫化氢产生上存在差异.血清型鉴定为山夫登堡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entericaserovar Senftenberg),16S rRNA序列分析为肠道沙门氏菌亚种(Salmonella enterica subsp).结论 该菌为一株蔗糖发酵型、硫化氢阴性的不典型山夫登堡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6.
从保菌者体检情况中,检出一株山夫顿堡血清型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证实,其抗原式为Ⅰ.Ⅲ.3S,其生化反应按 Kauffmann 关于沙门氏属分类的。沙门氏菌属细菌是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肠道病原菌,由本属细菌感染引起的内肠炎和肠热症也是世界性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以往这一类大都属于国外报道的资料,在国内保菌普查工作中,用鉴定沙门氏菌菌株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0年石家庄市食品和公共场所行业从业人员沙门氏菌携带情况及菌型分布状况。方法对从业人员粪便进行肠道菌增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分型鉴定。结果共检测标本117 288份,其中检出沙门菌93株,总检出率为0.079%,沙门菌经生化和血清学鉴定分为7个血清群21个血清型,其中B群占37.63%,最常见的血清型依次为阿贡纳、里地乌和山夫登堡。结论本地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仍有较高沙门氏菌的阳性携带率,且分型较广,应密切注意人群沙门氏菌变化,加强健康体检,尽早发现阳性带菌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连续开展实验室间比对试验,评价本实验室从事微生物检测能力并监视实验室持续检测能力.方法:分析江都区疾控中心参与的六次微生物实验室间比对试验结果.结果:2011年检出山夫登堡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2012年检出痢疾志贺氏菌2型、蜡样芽孢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2013年检出肠炎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2014检出阪崎肠杆菌、产气肠杆菌,2015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蕈状芽孢杆菌,2016检出溶藻弧菌、创伤弧菌.每次的检测结果都符合微生物实验室室间比对的考核要求.结论:本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良好,检测工作处于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临沂市1982 ̄1991年239株沙门氏菌菌型分布情况。5个群24个血清型。多来源于住院病人及食物中毒患者,B群菌检出138株,占57.7%,B群中鼠伤寒沙门氏菌113株,占47.7%(113/239)。D群菌75株占31.4%,其中以伤寒沙门氏菌最多,73株(30.5%,73/239)。  相似文献   

20.
一、调查方法自1964~1984年我们在郊区食品业从业人员粪便带菌检查及部分地区痢疾患者粪便中,分离到679株沙门氏菌和132株志贺氏菌。以上菌株均作生化反应及沙门菌属和志贺氏菌属分型诊断血清凝集试验鉴定。二、调查结果 1.沙门氏菌属与志贺氏菌属细菌分型情况:见表。 2.其中71株福氏痢疾杆菌菌型如下: 福氏1a型 6株(8.5%) 福氏1b型 6株(8.5%) 福氏2a型 19株(26.8%) 福氏3a型 5株(7.0%) 福氏4型 4株(5.6%) 福氏5型 1株(1.4%) 福氏x变种 3株(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