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老年病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壮花  李素红  冯晓华 《全科护理》2008,6(34):3155-3156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逐渐增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常见手术,具有避免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短,4周~6周即可下床活动;同时可避免二次手术,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我科行珍珠面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0例,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较多,以往通常采用自体髂骨移植或脱钙骨基质植入处理,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需二次手术及破坏局部血循环,尤其是骨不连部位软组织条件差,不具备植骨条件时,治疗将更加困难。我们2000年元月到2003年元月采用自身骨髓移植来代替传统的治疗方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避免了二次手术,而且简便有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手术逐渐增多,使用外固定架有可减轻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对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骨折部位愈合好,功能恢复较快,患者下地早等特点,并取得满意疗效,结合近年来我院使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手术,现将对手术护理配合几点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谢素美  聂玉兰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2849-2849
二次骨折临床比较常见,主要原因是功能锻炼不当,次要原因有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外伤及内固定物质量因素等.这类病人病情变化较大,心理状态复杂.笔者通过对22例二次骨折手术病人施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儿童锁骨骨折生长快、愈合好的特点,寻找适合的内固定材料,免除二次手术,减轻患儿的痛苦。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儿童锁骨骨折病例用可吸收骨固定棒治疗后的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儿骨折均在4周内达到了临床愈合标准。结论儿童锁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在可吸收骨固定棒降解时间开始之前,符合内固定原则。可吸收骨固定棒治疗儿童锁骨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不需要二次手术的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锁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锁骨骨折手术治疗后发生骨折不愈合14例,二次手术治疗采用解剖锁定钢板+自体髂骨取骨植骨,效果满意。结果本组病例骨折不愈合主要由不恰当的内植物选择、术中细节处理不当等医源性因素导致;二次手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时间为7~15周,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其中4例术后肩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自主训练后完全恢复正常,7例康复科训练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3例肩关节活动度未达完全正常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结论医源性因素是造成锁骨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解剖锁定钢板+自体髂骨取骨植骨是治疗锁骨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交锁髓内钉手术具有不与胫骨前方皮肤直接接触即可达到稳定固定的目的,尤其是针对闭合复位,可破坏骨折周围软组织及外膜完整,使骨折愈合进度加快,降低皮肤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已成为治疗胫骨骨折的首选。该手术在体位的安置、操作步骤及骨折内同定工具的选择方面均不同于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方法。我院2002年2月-2005年12月应用有三维远端瞄准器的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89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逐渐增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常见手术,具有避免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时间短,4周~6周即可下床活动;同时可避免二次手术,提高生活质量等优点.我科行珍珠面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10例,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可吸收螺钉在关节内骨折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本组36例,平均年龄37岁。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以及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对位良好,达骨性愈合。肢体功能和关节活动无明显异常,无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表现。结论 可吸收螺钉是关节内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其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确切,生物相容性好,对人体无不良反应,不影响关节内骨折的愈合,免除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物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可吸收螺丝钉内固定治疗6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结果65例愈合时间为2~5个月,均获临床骨性愈合,无1例发生再次骨折、不愈合及感染。可吸收螺丝钉在治疗踝关节骨折中,不但可免除二次手术的痛苦,而且消除了金属电解引起的内固定物松动及电解液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可吸收材料治疗骨折3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吸收材料治疗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分析2002-01/2006—12用可吸收材料治疗骨折320例,观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285例按期骨性愈合,3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结论:可吸收材料治疗骨折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可避免二次手术。对术后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手术逐渐增多,使用外固定架有可减轻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对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骨折部位愈合好,功能恢复较快,患者下地早等特点,并取得满意疗效,结合近年来我院使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手术,现将对手术护理配合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评价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06年12月共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1例,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12例,三部分骨折15例,四部分骨折4例。分别采用松质骨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内固定10例、T形或三叶草钢板或LCP钢板内固定19例、人工肱骨头置换2例。结果3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4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3~7个月,无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骨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发生,无延迟愈合。按Neer评分标准,优22例(70.9%),良7例(22.6%),可2例(6.5%),差0例(O%)。结论对明显移位的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能提供比较坚强的内固定,能最大限度恢复肱骨近端解剖形态,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4.
同种异体骨移植排异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顾性分析1998—06/2007-10行异体骨移植出现排异反应患者16例。植骨原因:腰椎骨折3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例,股骨髁骨折1例,胫骨骨折并骨缺损6例,陉骨平台骨折并骨缺损3例,胫骨平台陈旧骨折2例。所有患者行局部治疗,根据Borrelli骨折愈合标准评价骨折愈合情况,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定期复查x射线平片。所有16例获得完整随访。其中患者骨折5例为正常愈合,6例延迟愈合,5例不愈合,延迟或不愈合11例伤口闭合后,于伤后1—1.5年二次手术植自体骨后愈合。表明应从各方面减少排异反应的发生,并应积极采取临床措施,闭合伤口,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8例骨不连或延迟愈合病人,C臂透视下将自体红骨髓注人骨不连或延迟愈合部位及周围,每次注射10—40ml共注射3~5次,每次间隔1周。结果:经4-10月随访24例骨折愈合,4例不愈合改行手术治疗,结论:自体红骨髓有成骨作用,经皮自体红骨髓移植是治疗骨不连或延迟愈合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骨折治疗时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相当重要,否则极易导致治疗失败。临床上治疗骨折的内固定物以金属材料为主,在人体内易出现腐蚀和应力遮挡引起皮质骨疏松;另外骨折愈合后需二次手术拆除,可致再次骨折。目的:分析可吸收材料的生物特性及治疗骨折的适应症,并比较可吸收材料在骨折内固定中的特点。方法:收集不同可吸收材料治疗骨折的相关文献,找出治疗对象相似、疗效评价标准相同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采用可吸收材料治疗骨折具有显著优越性,可吸收材料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对关节周围组织及关节本身损伤小,组织相容性好,并发症少,是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都是尽早复位、固定、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以往我们采用过单钉或多钉内固定手术和带血管骨瓣移植术,均出现过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现象。近年来,我院采取手法整复,在X光照片下行空心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骨折治疗时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相当重要,否则极易导致治疗失败。临床上治疗骨折的内固定物以金属材料为主,在人体内易出现腐蚀和应力遮挡引起皮质骨疏松;另外骨折愈合后需二次手术拆除,可致再次骨折。目的:分析可吸收材料的生物特性及治疗骨折的适应症,并比较可吸收材料在骨折内固定中的特点。方法:收集不同可吸收材料治疗骨折的相关文献,找出治疗对象相似、疗效评价标准相同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采用可吸收材料治疗骨折具有显著优越性,可吸收材料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对关节周围组织及关节本身损伤小,组织相容性好,并发症少,是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9.
踝关节距骨折脱位,在创伤骨科是常见的关节内损伤。因关节内骨折累及关节软骨面的损伤修复难度大,因此对治疗的要求也高。如治疗不当,常发生踝关节不稳、创伤性关节炎及距骨无菌性坏死。目前对距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常用的内固定物以松质骨螺钉及交叉克氏针、骑跨针等固定为主,但骨折愈合后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从而再  相似文献   

20.
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刚  尚希福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2(3):290-291,F0003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5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病人进行随访,分析骨不连的原因、治疗方法。结果骨不连发生的主要原因有手术对骨折周围软组织的破坏、内固定不确切和术后功能锻炼方法不当等,再次手术疗效满意。31例骨折均获得愈合。1例因再次外伤出现骨折移位,经保守治疗后愈合。3例再次出现骨不连,经过第3次手术植骨后骨折愈合。结论可靠的内固定、术中软组织的保护以及合理的功能锻炼是避免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重要措施;骨不连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以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