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微创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监视下对3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Schatzker Ⅰ~Ⅳ型)进行复位固定。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39个月。术后3~6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未出现关节内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关节强直等并发征。术后9个月关节功能按HSS评分:优25例,良7例。结论在关节镜辅助下对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复位和微创钢板接骨术损伤小,复位固定确切,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早期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的5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12‐36个月,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系统评定骨折复位满意程度,Rasmussen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的功能, X射线片评价骨折愈合效果。结果术后X射线片示骨折均达满意复位与稳定固定。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6个月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为9‐16分,平均13.2分,其中优38例,良14例。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评分为17‐29分,平均26.2分,其中优35例,良14例,可3例。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复位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能早期发现和处理半月板、关节软骨、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的损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与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优缺点,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2例分为两组,A组采用关节镜联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方法;B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比较两组手术、住院及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其各自并发症。结果 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小于B组患者;A组患者术后无明显术后并发症;B组术后有1例深部感染,2例畸形愈合,3例组织坏死。随访15个月后,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5个月功能恢复率A组93.1%大于B组81.4%(P<0.05)。结论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时,选用关节镜联合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方法相较于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法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手术及住院时间短,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行胫骨平台骨折微创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小切口复位空心螺钉或钢板螺钉内固定术,关节内合并损伤镜下同时处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8个月,平均10.6个月。所有患者于3-4个月均达骨性愈合,随访期内无内固定物失效、创伤性关节炎和膝内外翻畸形,其中优38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为95.6%。结论应用关节镜下微创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复位固定满意,可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微创小切口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31例严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微创小切门撬拨,骨折复位后植骨.结合点状复位钳复位经皮钢板内同定.结果 3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患者胫骨平台均达到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优良率达87%.结论 微创小切口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总结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Sehatzker Ⅰ型18例,Ⅱ型23例,Ⅲ12例,Ⅳ25例,均在关节镜下复位固定,同时镜下处理关节内合并损伤。结果:75例病例获得10-28个月随访,平均18.7个月。骨折在术后平均7.3个月达骨性愈合,无1例畸形愈合。按照HSS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其中优52例(69.3%),良15例(20%),中8例(10%),优良率为89.3%。结论: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精确,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结合小切口直视下缝合法治疗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5年9月~2010年11月,对15例胫骨髁间棘撕脱性骨折的患者(Ⅱ型8例、Ⅲ型7例)行关节镜下探查。膝前小切口骨折复位,以5号爱惜邦双缝线贯穿缝合固定。结果上述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无膝关节前向不稳定、骨不连及伸膝功能障碍等发生。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91.5±2.0)分,术后6个月为(94.5±2.0)分。结论关节镜结合小切口直视下缝合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使骨折复位更为直接,简化手术操作过程,固定更为牢靠,并不增加膝关节创伤,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关节镜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地位。方法2005年1月以来,对36例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协助下进行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结果经术后12个月的随访和评估,所有患者在术后3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24例,良10例,可2例。结论关节镜协助下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配合系统化的康复方案,能发挥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从而最大程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1-02-2009-02收治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0例,常规进行膝关节镜检查,对合并伤进行相应的处理后,在关节镜与型臂线机辅助下微创进行骨折复位、植骨及固定,术后早期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40例患者经6~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在3~4个月骨性愈合,未出现塌陷、移位、膝关节畸形等。根据膝关节以HNSS评分标准,优27例,良9例,中4例,优良率为90%。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获得良好复位及术后功能恢复快、效果好的优点。术中对复位判断更为准确,降低术后畸形愈合率,为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对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微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前摄片、三维CT重建和MRI检查,术中在关节镜辅助下,对骨折进行解剖复位,通过螺钉及钢板进行内固定。术后坚持早锻炼、晚负重的原则。根据Merchant评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据Merchant评分,优21例,良11例,差3例,优良率91.4%。32例获得随访,随访6—18个月,平均10.5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随访期内未出现深部感染、膝内外翻畸形、创伤性关节炎、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晚期并发症。结论采用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口结合少量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Ⅱ~Ⅳ型塌陷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可同时处理关节腔内其他损伤病变,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应用关节镜辅助下手术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27例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行复位内固定手术。术中在关节镜下观察胫骨平台的复位情况,同时行内固定,术后根据情况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27例随访4~24月(平均15个月)。疗效按Sanders等关节评分法评估:优17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8.8%。结论关节镜下治疗SchatzkerⅠ~Ⅲ胫骨平台骨折既能够进一步检查处理关节内情况,又能够获得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对关节损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2.
胫骨平台骨折31例手术治疗的观察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观察体会及临床经验。方法:采用开放复位AO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1例,根据内外侧平台受累情况,采用膝关节外侧髌骨旁“S”形切口或髌旁内侧直切口,充分显露胫骨平台关节面.首先尽可能使平台关节面解剖复位,采用内外侧或双侧AO钢板固定,塌陷区在复位后均在骨缺损区予以自体松质骨或人工骨充填。修复内外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断裂伤。术后予功能锻炼。结果:按Hohl膝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19例(63%),良8例(24%),优良率为87%,差4例(13%)。结论:胫骨平台骨选择开放复位AO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骨折损伤类型决定手术方法及术后功能锻炼,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Schatzker 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这种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08~2010年37例Schatzker 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常规行三维CT扫描,术中在关节镜监控下复位小切口经皮微创内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个月至21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无皮肤坏死、感染、关节强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按Rasmussen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21例,可1例,总优良率97.3%。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Schatzker Ⅰ~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关节面可获得良好复位,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经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常规前侧入路进镜探查关节腔,处理发现的合并伤,并在镜下引导行后内侧小切口切开,骨折复位,并以4.0 mm空心钉加垫片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6个月,了解骨折对位及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7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3.2个月(6~23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无明显移位。后抽屉试验呈阴性14例,〈(+)者3例,无(++)以上者。关节活动度正常者12例,均无伸膝受限,2例有轻度屈膝受限。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4.3(85~100)分。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经膝关节后内侧小切口入路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安全、内固定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09年5月对17例19膝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 Ⅳ~Ⅵ)行关节镜下复位、植骨、有限切开钢板固定.结果 17例19膝均愈合,随访4个月~2年,无感染、关节功能严重障碍等并发症.按HSS评分:优13膝,良4膝,可2膝,优良率89.5%.结论 关节镜下复位有限切开钢板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软组织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同时处理关节内损伤,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6.
膝关节镜引导下胫骨平台骨折的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膝关节镜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8月在本院骨外科治疗的1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对其进行膝关节镜小切口复位内固定术,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4个月达到骨性愈合,临床疗效根据Rasmusse评分标准进行评价,其中10例(71.43%)患者达到优,3例(21.43%)患者达到良,1例(7.14%)患者为可,优良率为92.86%。经观察未发现内固定物断裂、松动,创口延迟愈合,皮肤坏死,关节内、创口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膝关节镜引导下微创手术,具有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愈合快、创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ni-open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小切口下运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6例,术后随访0.8~2年,平均1年,按照放射学检查和关节功能评价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X线片显示术后4—6个月骨折均已愈合。膝关节功能按Hohl和Luck评分标准:优27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91.7%。结论Mini-open结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对机体创伤小,固定牢靠,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一种微创方法治疗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及其合并症。方法对15例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复位并用可吸收空心钉固定。结果随访9-18个月,平均12个月,15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5 d。按Neer膝关节评分标准:优12例,良2例,可1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可吸收空心钉固定术操作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避免二次手术,能够最大程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在膝关节内骨折微创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对23例髌骨骨折、19例胫骨平台骨折、5例股骨髁骨折、1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监视并辅助复位,微创固定.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9~22个月,平均16个月.59例患者术后3d肿胀消退,术后6周伸屈功能正常,术后2个月骨折线模糊,6个月均已骨性愈合.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内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依据三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经验。方法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Ⅴ型2例,Ⅵ型7例。依据三柱分型均为三柱骨折。用三切口、三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9例,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于术后1、3、6、12个月等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3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4-20周。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79-97分,平均88.7分。结论复杂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三钢板复位固定可同时达到解剖复位和坚强内固定,有效防止了术后骨折再移位、关节面再塌陷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多能达到非常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