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早期颅骨修补对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8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颅脑损伤术后颅骨修补时间均分为2组,常规组(颅脑损伤术后3~6个月)、超早期组(颅脑损伤后4~6周)各50例,观察术前、术后2组认知功能[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combined raven's test,CRT)评分]、脑血管反应性[屏气试验评价(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CVR)评分]、术后1年生活质量[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和远期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结果术前2组CRT评分、总BHI、GOS、KPS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CRT评分、总BHI、GOS、KPS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且术后超早期组各项评分变化较常规组明显(P0.05)。结论超早期颅骨修补可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认知功能、脑血管反应性及预后生活质量,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脑血管储备(CVR)功能的特点。方法收集2012-4—2016-1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年龄≥60岁、确诊为aMCI的患者40例,同时选择认知功能正常的健康者42名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屏气试验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ERPs)检查,分析屏气指数(BHI)与认知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结果 aMCI组BHI较正常组下降(P0.01);aMCI组BHI与蒙特利尔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呈正相关(r=0.634,P0.01),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r=-0.426,P0.01);aMCI组患者BHI与大脑中动脉(MCA)的搏动指数(PI)呈负相关(r=-0.365,P0.05);aMCI患者PI异常者其BHI较PI正常者降低(P0.05)。结论老年aMCI患者CVR功能下降,其认知功能受损与CVR减低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小血管病(SVD)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管储备(CVR)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SVD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前后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屏气试验检测屏气指数(BHI),评价CVR功能,同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P300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认知功能,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3月MoCA评分有显著变化(P0.05),P300及BHI在两个治疗时间点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1月及3月MoCA评分、P300及BHI均有显著变化(P0.05);(2)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治疗后1月及3月MoCA评分、P300及BH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无特殊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能够改善SVD患者认知功能及CVR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前后脑血管反应性(cerebral vasoreactivity,CVR)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合屏气试验检测42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手术前1 d、术后1~2 d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屏气指数(breath-holding index,BHI).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支架植入术前后BHI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术后BHI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 42例患者术后手术侧BHI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前0.63±0.20,术后1.01±0.10,t=14.28 P=0.00),且无症状组(术前0.77±0.09,术后1.06±0.18,t=-16.74,P=0.00)、症状组(术前0.51±0.19,术后0.97±0.09,t=-11.18,P=0.00)患者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非手术侧术后BHI虽较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BHI的提高幅度与术前BHI呈负相关(β=-1.00,P=0.00),与术后BHI呈正相关(β=1.00,P=0.00).结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能明显改善狭窄侧的CVR,改善程度与手术前和术后BHI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变化规律及影响CVR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自2008年7月至2009年9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行CAS并完成随访的37例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合屏气试验检测术前、术后1~2d和随访3~10月时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屏气指数(BHI).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测支架置入术前后BHI的变化规律,并采用多元回归法分析影响最终BHI的相关因素.结果 37例患者术后手术侧BHI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随访时的BHI与术后BHI呈正相关(β=1.030,P=0.000),串联狭窄与随访时的BHI呈负相关(β=-0.016,P=0.002).结论 CAS能立即改善术侧CVR使之逐渐接近正常,串联狭窄是影响最终CVR的独立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erebral vasoreactivity (CVR) in patients after 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CAS). Methods Thirty-seven patients performed C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08 to September 2009, were finished the follow-up and chosen in our study; the breath-holding index (BHI) of the bi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was measured using transcranial Doppler combined with breath holding test before thc operation, and 1 d and 3-10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Repeated measures design analysis of variance wa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BHI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the stenting; multiple regression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HI. Results BHI values after stent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stenting on the stenotic side (P<0.05). The follow-up BHI values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ose of tandem stenoses (β=-0.016, P=0.002)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ostoperative BHI values (β=1.030, P=0.000). Conclusion CAS can immediately improve CVR on the ipsilateral side and make it close to normalization gradually. Tandem stenoses a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CVR.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颅骨修补术患者分为早期组45例(1~3个月进行修补),晚期组45例(6个月进行修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量表(WHOQOFBREF)比较2组修补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结果早期组颅骨修补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晚期组颅骨修补手术前、后评分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骨修补手术后,早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对提高颅骨缺损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生理及心理状态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狭窄伴轻度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预后与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人50例为对照组,大脑中动脉狭窄伴轻度VD患者50例为观察组,分别于入组时及入组6个月后进行CVR检测及简易神经状态量表评分(MMSE),对比2组入组前后CVR及MMSE变化。同时对观察组入组前后CVR及MMSE差值的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入组时及入组6个月后屏气指数(BHI)、平均峰流速上升率(Vm%)及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入组6个月后BHI、Vm%及MMSE评分较入组时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入组6个月后BHI、Vm%及MMSE评分较入组时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入组时BHI及Vm%与入组时及入组6个月后MMSE差值存在正向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 CVR可作为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伴轻度VD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颅脑外伤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钛网修补术前与颅骨钛网修补术后癫痫发生率有无差异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61例颅脑外后颅骨缺损患者接受钛网修补术,研究颅骨修补术前及术后癫痫的发生率,比较颅骨修补术前及术后发生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61例颅骨修补术患者术后1周内的癫痫发生率与术前同期的癫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颅骨修补术1周后的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同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骨钛网修补术后较颅骨钛网修补术前癫痫发生率增加,颅骨钛网修补手术有增加患者癫痫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同期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对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4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颅骨缺损修补术同期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行脑室-腹腔或脑室-心房分流术,3个月后行颅骨缺损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脑积水症状改善情况、随访3个月后预后情况、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脑积水症状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ore,GO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且术后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良好率(59.38%)明显高于对照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6.25%(2/32)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颅骨修补术同期行分流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预后好,疗效确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屏气试验评价正常人及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CVR)及其与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TCD屏气试验对137例具有各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及87名不同年龄段的正常人群,分别检测屏气前后大脑中动脉(MCA)流速增长的百分数,即屏气指数(BHI)作为CVR的评价指标,并对CVR与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0岁组及41~60岁组的正常人屏气前后平均血流速度(Vm及Vm′)低于20~40岁组(均P<0.05),而>60岁组Vm及Vm′又低于41~60岁组(均P<0.05),而BHI值差异无显著性。高血压、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均与BHI异常有关,其中高血压的关系最为密切。结论TCD屏气试验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经济的检测手段,可有效地用于CVR评价。高血压病能显著影响CVR。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2-05—2013-09于我院治疗的57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处理,对照组分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处理。观察并记录2组一般情况、治疗前后神经系统评分情况,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皮瓣游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GOS评分、GCS评分、Fugl-Meyer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上述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良好率(58.62%)明显高于对照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9,P=0.0042);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89%(2/29),对照组为35.72%(1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P0.05)。结论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同期行V-P分流术及颅骨修补术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术对患者短期脑灌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3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颅骨缺损患者20例(GCS评分为8~12分,颅骨缺损时间为3~4个月),均行数字化钛网颅骨缺损修补术,术前、术后2周进行320-CT脑灌注检查,同时在上述时点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神经功能。结果 颅骨成形术后2周,颅骨缺损局部及缺损边缘2 cm范围内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术后2周患者adl评分[(67.41±19.73)分]较术前[(42.43±20.36)分]显著改善(>P<0.01)。>结论 颅骨修补术能够使缺损局部及周围脑组织脑灌注增加、神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3.
在急性重型颅脑创伤的救治中,除了贯彻一般创伤救治的原则外,颅骨去骨瓣减压术(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在挽救伤员生命以及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颅骨缺损患者需要行颅骨修补术.颅骨修补以往只是认为有保护脑组织和美容的作用,但是越来越多临床研究发现部分颅骨修补术后的病人原有神经功能障碍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或恢复,其原因可能与术后脑组织血流得到改善有关.2008年7月~ 2011年6月我们采用CT灌注成像手段检测32例颅骨修补病人手术前后脑组织皮层血流灌注的变化,同时利用MoCA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评价颅骨修补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颅骨缺损伴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伴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外伤性颅骨缺损伴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采用V-P分流+颅骨修补,对照组采用单纯颅骨修补。通过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及术后1个月脑电图、脑电地形图、CT影像、脑血流图、智力测评等指标,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脑电图、脑电地形图、CT影像、脑血流图、智力和记忆力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改善。结论对于外伤性颅骨缺损伴正常压力脑积水V-P分流+颅骨修补较单纯颅骨修补术可明显改善患者脑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TCD)进行屏气试验检测,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CVR)特点。方法180例受试者编入正常对照组、MCI组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分析屏气指数(BHI)与认知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结果MCI组与正常组及AD组比较,BHI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BHI与视觉ERP的P300潜伏期的相关性最强(r=0.411,P〈0.001);MCI组不同CVR状态下,各组受试者脑动脉硬化及血管狭窄检出率有差异,事件相关电位(ERP)和TCD常规检测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HI的改变与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CVR检测有助于MCI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脑血管反应性(CVR)变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测定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Vs、Vd),计算平均血流速度(Vm),记录Vm、血管阻力指数(RI)、屏气指数(BHI),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o 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定所有患者认知功能,分析脑血管反应性指标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关系。结果 (1)150例颅脑损伤患者Mo CA评分≥26分(认知正常)者56例(37.33%),26分(认知障碍)94例(62.67%);MMSE量表评分正常54例(36.00%),认知障碍96例(64.00%)。(2)认知障碍组MCAVs、Vm、BHI均低于认知正常组,其RI高于认知正常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BHI与MoCA、MMSE评分均呈正相关,BHI与MoCA相关度最高(Pr=0.876,P0.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BHI的变化与MMSE、MoCA评分呈正相关,BHI越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cerebral vasoreactivity,CVR)与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12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病例组,以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入院时NIHSS≤4、5~20和 20分作为轻度组(53例)、中度组(42例)和重度组(25例)。TCD屏气试验测定CVR。结果病例组左侧MCA和右侧MCA的BHI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中重度组左侧MCA和右侧MCA的BHI较轻度组明显降低,重度组上述指标较中度组明显降低(P 0. 05)。病例组BHI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而与BI评分呈正相关(P 0. 05)。结论 CVR能反映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可作为预后状况的评价指标,为脑梗死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成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数字化成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采用钛网修补术治疗的颅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疗效评价.其中采用人工塑形钛网修补术15例;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术51例,早期组(开颅术后3个月内)30例,晚期组(开颅手术6个月以后)21例. 结果人工塑形钛网修补组手术时间,钛钉/骨窗面积比,术后恢复时间,术后皮下积血、积液及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组,而满意度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成形钛网早期组术后1月神经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数字化成形钛网技术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塑形技术,能有效提高塑形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颅骨缺损患者早期行颅骨修补既能解除相关的精神负担,又可终止或逆转相关的继发性脑损害,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50例颅骨缺损患者分为早期组(48例)和晚期组(102例),早期组于开颅术后3个月内实施颅骨修补术,晚期组颅骨修补时间为开颅术后6-12个月,并分别对修补术前和修补术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ADL)、Fugl-Meyery肢体运动功能积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早期组比,晚期组术后两次ADL评分及Fugl-Meyery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期行颅骨修补是完全可行的,且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运动功能,减少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颅骨修复术对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症状的影响.方法 对14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颅骨修复前后行脑灌注CT检查,比较修补侧基底节层面与侧脑室体部层面的底节区和颞叶皮层区4组感兴趣区,自身对照比较其rCBF均值差别,分别比较术前与术后7d,术前与术后6个月均值,并且对其神经症状变化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1)基底节层面底节区:术后7 d rCBF较术前有改善,P=0.044<0.05;6个月随访rCBF较术前有改善,P=0.033<0.05.(2)基底节层面颞叶皮层:术后7 d rCBF较术前有改善,P=0.001 <0.01;6个月随访rCBF较术前有改善,P=0.000 <0.01.(3)侧脑室体部层面底节区:术后7 d rCBF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275>0.05;6个月随访rCBF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1 <0.05.(4)侧脑室体部层面颞叶皮层:术后7 d rCBF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064 >0.05;6个月随访rCBF较术前无明显改善,P=0.174>0.05.其中发现靠近侧裂大血管处基底节水平层面脑组织血流因颅骨修复得以改善的程度更加明显.患者修复术后神经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本研究应用灌注CT数据说明脑血管分布越密集,脑血流量恢复越明显,进一步充实完善了颅骨修复后脑血管储备功能改善的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