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蚊虫的人工养殖目前主要采用小白鼠活体供血的方法进行繁殖传代,通常使用小白鼠的固定板作为固定小白鼠的工具,将小鼠四肢用橡皮筋拉紧并固定于木板的四角(图1),此种固定方法难以操作,需经反复训练才能将鼠固定,而且小鼠的死亡率很高,即使个别存活下来也会四肢残缺无法继续使用,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我们通过观察与实践找到一种操作简便,并可重复喂血的小白鼠固定方法(图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6月-2011年5月采用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的l临床资料,并随访12个月,观察结局。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5%高于对照组的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2);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09.84-7.2)d短于对照组的(112.74-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237)。结论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满意,愈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四肢骨创伤骨折患者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76例四肢骨创伤骨折患者,采用“双盲法”分成石膏组(石膏外固定)、螺钉组(钢板螺钉内固定),每组各38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术前比较四肢活动情况、骨代谢指标无差异,P>0.05;术后较石膏组,螺钉组四肢活动评分更高;OPG、EGF、ALP、BGP指标更高;螺钉组有效率(97.37%)高于石膏组(73.68%),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2.63%)低于石膏组(13.16%),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骨创伤骨折可提高四肢活动度,改善骨代谢,增强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4.
磷化锌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测定第五进学,徐甘东董天义(指导)为便于在基层灭鼠,我们于1994年6月在实验室进行了磷化锌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磷化锌及实验条件,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提供;小白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效静脉麻醉用于妇科门诊手术病人手术时的最佳舒适约束方式。方法将151例受术者按不同约束方式形成的体位分为3组(A手脚用约束带固定、B脚固定、C手脚不固定),对比术前患者对体位的认可度,术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动,手术完成情况和术后患者主诉。结果 B组患者满意度(88.2%)和手术完成情况(90.0%)最好,术中心率加快(10.0%)和术后四肢麻痹(10.0%)最少;A组满意度(9.8%)远低于B组、心率加快(80.4%)和术后四肢麻痹(78.4%)高于B组;C组手术顺利完成(4.0%)远低于B组、术后四肢麻痹(52.0%)高于B组。术中四肢扭动、血压和血氧饱和度3组差异不大。结论短效静脉麻醉下妇科门诊手术,不同约束方式对患者舒适度有一定影响。最佳体位为膀胱截石位平躺手术床上,双膝关节处用约束带固定在手术床的脚架上,两手自然交叉放松放在胸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用石膏与小夹板联合使用治疗的优势.方法对四肢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后分别采用石膏、小夹板联合使用固定与单纯石膏固定或单纯小夹板固定对比,观察疗效.结果石膏与小夹板联合使用疗效优良率达95.4%,单纯石膏固定疗效优良率为86.6%,单纯小夹板固定疗效优良率为85.9%.联合使用组与单独使用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可保守治疗的四肢骨折,尤其是不稳定的四肢骨折,石膏与小夹板联合使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石膏固定或单纯小夹板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两种疫水测定方法。方法采用C6膜粘取法和小白鼠感染法测定水体中日本血吸虫尾蚴。结果用C6膜58张,粘附到日本血吸虫尾蚴1条,阳性率1.72%(1/58);小白鼠感染法投放小白鼠260只,成活解剖213只,阳性鼠6只,阳性率2.82%(6/21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P〉0.05)。结论C6膜粘取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活,费用低,出结果快等优点,适宜基层运用。  相似文献   

8.
1978~1991,广东省登革热流行期间,采集疑似登革热患者急性期血标本437例,其中用新生小白鼠分离145例,阳性30例,阳性率为20.68%;C6/36细胞分离351例,阳性187例,阳性率53.8%,。59份血标本用配对方法检测,表明C6/36细胞分离登革病毒敏感性高于新生小白鼠(P<0.01)。病毒分离结果还表明不同型别的登革病毒对新生小白鼠敏感性不同,同型不同年份分离的登革病毒株对新生小白鼠敏感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蒸馏水及不同浓度的高氟水(含氟量分别为25、50、100、150mg/L)喂养小白鼠,12天后发现饮用含氟150mg/L水的小白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下降(P〉0.001),表现为活化的巨噬细胞百分率由23.67%降为11.67%,其余各组小白鼠细胞吞噬能力变化不明显(P〉0.05)。14天后,对上述各实验组小白鼠测定其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结果显示,氟离子对AKP的活性有刺激作用,酶活性增高(P〉0.05),而随氟离子浓度增加,AKP活性又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西洋参人参皂甙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用西洋参人参皂甙(Ginsengside,GS)喂养小白鼠,分别选用king氏法,乙醛、对羟基联苯比色法,蒽酮比色法测定小白鼠的乳酸脱氢酶(LDH)活力,血乳酸含量及肌糖原,肝糖原含量。结果表明,食用15天GS小白鼠的LDH活力及肌糖原、肝糖原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15天前后LDH活力无显著性差异。食用29天GS的小鼠在运动后20min、50min的血乳酸值不仅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也低于本组实验前水平(P<001)。通过实验证实了人参皂甙具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1.
莪术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棉鼠和小白鼠,制作 RSV肺炎模型,用莪术油混悬剂腹腔注射,观察疗效。「方法」用100倍半数感染剂量(TCID50)RSV感染棉鼠和小白鼠,从感染当天开始用0.5%莪术油腹腔注射治疗,注射第5天、第10天解剖动物观察肺组织光学病理和超微病理的改变。用RSV感染体外培养的Hep-2传代细胞株,用0.5%,莪术油抑制RSV病毒,计算其治疗指数。「结果」0.5%莪术油可以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49例高龄老年人四肢骨折的治疗方法和治疗结果的分析,作者认为:①高龄四肢骨折患者,以髋部骨折为主,占71%(35/49);②高龄四肢骨折患者伤前并存病多,手术风险大,因此,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对手术的成败起重要作用;③手术内固定仍为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的切实有效的首选方法,应积极而慎重的选择手术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3.
马勇 《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03-104
目的探讨与分析负压封闭引流在烧伤合并四肢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一-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烧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20例,患者在人院之后采用内或外固定架固定,并与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相结合,在吸引管堵塞之后对引流装置进行更换。每一例患者应用3—7次,平均应用5.3次,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在手上之后实施清创内固定,加用外固定架固定的有8例。所有患者同时进行骨折部位清创,利用异体皮覆盖术来治疗坏死的烧伤皮肤组织。异体皮溶解之前把异体皮去除,创面外用VSD持续负压引流,在新鲜肉芽创面出现之后,行二期植皮手术治疗,其中患者骨折以及烧伤创面愈合的有18例,另外2例患者的烧伤创面愈合之后骨折区的骨折不愈合,骨与骨之间不连接,再次实施手术固定。结论在治疗烧伤合并四肢骨折当中,负压封闭引流(VSD)能够避免烧伤合并四肢骨折处出现感染,加快创面愈合速度,使病程得到了最大程度缩短,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骨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月本组行骨外固定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147例(180个肢体),记录骨折部位、并发症、处理方法以及愈后情况。结果 本组共30例(34个肢体)出现并发症(20.4%),其中针道长期渗液8肢,针道感染3肢,钢针松动、断裂3肢,湿疹性皮炎4肢,神经损伤1肢,关节功能障碍4肢,骨折延迟愈合3肢,骨折成角再移位5肢,拆架后再骨折3肢,所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 骨外固定技术存在一个学习曲线,只有熟练手术操作,根据骨折特点和局部解剖结构,设计稳定的骨折固定框架结构.加强术后护理和随访才能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科收治四肢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加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除手术时间外其他手术指标完全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45%vs22.5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对治疗四肢骨折有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峰 《现代保健》2011,(17):69-71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多段严重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对68例四肢长骨多段严重粉碎性骨折巾132处骨折,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法、钢板内固定法、外固定支架法、人工关节置换等方法进行单独或联合手术治疗。结果68例患者随访5~1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12个月。132处骨折中,骨愈合110处(83.33%),骨不连10处(7.58%),畸形愈合12例(9.09%)。平均骨折愈合时问:闭合性骨折(5.4±1.6)个月,开放性骨折(6.9±1.3)个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组只有2例发生骨不连和畸形愈合,其骨不连和畸形愈合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外固定支架组和钢板内固定组(P〈0.05).夕h固定支架组骨折愈合率高于钢板内固定组(P〈0.05),但其对邻近关节活动影响远远大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组和钢板内固定组(P〈0.05)。结论四肢长骨多段严重粉碎性骨折治疗方法目前无统一标准,手术应根据具体伤情选用不同治疗方法。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值得l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优良率为73.3%,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优良率为91.1%,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P〈0.05);观察组患者骨愈合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疗效显著,促进了骨愈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四肢开放性骨折延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四肢开放性骨折247例,其中129例(A组)118例(B组)均经清创后一期或延期缝合伤口、延期内固定。结果A组伤口软组织感染31例(24.0%),骨髓炎9例(7.0%),骨不愈合13例(10.1%);B组伤口软组织感染3例(25%),骨髓炎0例,骨不愈合2例(1.7%)。B组三种并发症均明显少于A组。结论针对开放性骨折,彻底清创后给予一期或延期伤口缝合、延期内固定,对降低伤口感染率及骨髓炎、骨不愈合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骨关节损伤石膏绷带固定技术失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石膏绷带固定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常发生的一些技术问题及原因,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方法总结了1812例四肢骨关节损伤应用石膏绷带固定技术的临床资料,对其中336例(计386例次)的技术失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技术失误情况主要包括石膏绷带固定范围、石膏绷带敷用厚度、管型石膏应用时机、石膏绷带操作方法、石膏固定后注意事项交待不清等方面的问题。结论基层医院部分医师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住院医师观念上偏差,患者缺乏康复知识等是发生技术失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蜂蜜对小白鼠脂质过氧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蜂蜜对成年小白鼠内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为A(对照组)、B(过氧化油组)、C(浅色蜂蜜组)、D(深色蜂蜜组)。A组用蒸馏水0.3ml/d灌胃,B组用过氧化油和蒸馏水按1:1比例0.3ml/d灌胃,C组用洋槐蜂蜜与过氧化油按1:1混合后0.30ml/d灌胃,D组用枣花蜂密与过氧化油按1:1混合后0.30ml/d灌胃。测定血清SOD活力、MDA含量及肝脏中脂褐质含量。结果:蜂蜜组MDA含量、脂褐质含量低于过氧化油组(P<0.05),SOD活力高于过氧化油组(P<0.05),深色蜂密组与浅色蜂蜜组SOD活力、MDA含量无差异(P>0.05),脂褐质含量两组差异有显性意义(P<0.05)。结论:蜂蜜可提高小鼠血清SOD活力,降低血清MDA及肝脏脂褐质含量,具有一定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