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胫骨骨骺及干骺端截骨延长术.是均衡儿麻后遗症下肢短缩畸形的有效措施之一.我院于1984年11月开展了胫骨骨骺及干骺端截骨延长术.治疗儿麻后遗症下肢短缩畸形取得了满意效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53例病人无一例并发血管、神经损伤。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骨骺牵伸延长及干骺端截骨延长术:前者在儿童骨骺未封闭前,后者在成人骨骺封闭后采用的一种较  相似文献   

2.
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是治疗骨骺板已融合的青少年或成人下肢短缩畸形的一种较理想的下肢延长手术。为减轻或避免术后并发症,提高功能效果,术后护理极为重要。本文介绍108例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后在延长前、后及延长期的护理要点,重点是功能锻炼的方法及预防针道感染。  相似文献   

3.
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是治疗骨骺板已融合的青少年或成人下肢短缩畸形的一种较理想的下肢延长手术。为减轻或避免术后并发症,提高功能效果,术后护理极为重要。本文介绍108例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后在延长前、后及延长期的护理要点,重点是功能锻炼的方法及预防针道惑染。  相似文献   

4.
下肢长短不均若超过2.5cm,就可以出现跛行步态。据文献报道,小腿短缩一般占下肢短缩量的2/3,大腿短缩占总长的1/3弱,因此解决下肢短缩问题,首先考虑延长胫腓骨。现报道本院骨科1984年7月~1991年12月所施行胫骨上端牵拉延长术49例。 资料与方法 49例下肢短缩患者,男30例,女19例;年龄12~33岁,平均19.5岁;儿麻后遗症48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例;短缩范围均在2.5cm以上。 行胫骨上骨骺牵伸分离延长术4例;胫骨上干骺端截骨牵拉延长术45例。最长延长11cm,最短2cm,平均5.1cm。  相似文献   

5.
外固定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为肢体延伸术开拓了一个崭新局面。其突出特点是手术创伤小,延伸度大,并发症少等。我们临床应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架施行骨骺牵伸或干骺端截骨延长术矫正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下肢不等长14例,临床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8例,女6例;年龄12-18岁。均为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短缩肢体左侧9例,右侧5例;短缩长度3.5-10 cm,平均5.2 cm。治疗方法:胚骨上端骨骺牵伸延长术 9例,胚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5例。1.2临床观察及治疗效果 14例患者延伸期间,无感染扩…  相似文献   

6.
佟杰 《中国康复》1991,6(3):97-98
1986~1990年,我们采用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和骨骺延长治疗下肢短缩畸形19例。由于不仅注意了这种延长术的实际操作,同时也注重了手术后的功能锻炼与康复措施。所以,在绝大部分病例中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本组19例患者中,脑性瘫1例,小儿麻痹后遗症18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3例。年龄在19~23岁进行胫骨上干骺端截骨延长14例,年龄在11~14岁进行骨骺牵伸延长5例。一、延长术后功能锻炼与康复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下肢延长术式,临床应用最为广泛。我院1989年~1992年采用胜骨延长术治疗儿麻后遗症下肢短缩103例。本文通过X线片观察,报告术后骨骼康复情况。1资料和方法本组103例中,男53例,女50例,平均年龄19.4(8~34)岁。左侧51例,右侧52例。患肢短缩2.0~10.0cm。平均4.1cm。平均住院时间15~25d。103例术前均拍摄胫骨正侧位片,并作穿针位置标记,术后转入病房即拍摄床边片。此后于出院前及出院后每月摄片1次;停止延长后一般干拟拆延长架前摄片证实骨质生长情况,以确定拆架与否。2结果由于术后采用…  相似文献   

8.
陈陪能  杨骏 《护理研究》2008,22(5):464-465
下肢短缩畸形临床极为常见,特别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病人.下肢短缩畸形常影响病人下肢的美观及功能.2007年6月我院收治了1例下肢短缩畸形的病人,入院后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给予左胫骨下端骨骺牵伸延长、左股骨下段干骺端截骨延长术以达到矫正短肢畸形、改善患肢功能的目的.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和有效的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患肢短缩是常见的小儿麻痹后遗症,截骨延长为该病的常用矫治方法。我院采用胫骨干骺端延长术治疗患儿125例,术后的康复护理对于患肢功能重建极为重要,我们就此进行了探讨和总结。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患者125例,,平均年龄17.8岁。全部患者均于截骨术后7~10d开始延...  相似文献   

10.
肢体延长术已广泛应用于矫正肢体长度不等,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修复各种骨缺损与骨不连[1]。通过矫正肢体短缩畸形,从而达到改善肢体功能的目的。我科2000年2月~2007年2月共为14例小腿短缩畸形患者,应用外固定延长器进行肢体延长,术后效果较为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00年2月~2007年2月对14例下肢短缩患者行胫骨延长术。其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7~32岁,平均23.5岁。采用Ilizarov延长术9例、Wasserstein5例。全部病例于术后7~10天开始延长,以1~1.5mm/天的速度开始牵伸延长。2个月后停止延长。手术方法以胫骨结节稍下定为截…  相似文献   

11.
吴凤堂 《中国康复》1995,10(2):49-50
1988年6月至1990年,对177例儿麻和其它疾患引起的肢体短缩,采用胫骨骺延长及干骺端截骨延长术,无1例切口感染及血管神经牵拉并发症.随访126例,最长2.5年,最短6个月,取得较满意效果.资料与方法儿麻后遗症与其它疾患引起下肢短缩者177例,男114例、女63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41岁;儿麻后遗症156例(87%),其它疾患21例(13%);肢体短缩在2.5~18.5cm间.手术适应症①一侧肢体短缩2.5cm以上;②年龄在6~5岁以上,41岁以下;③全身情况可,局部皮肤正常;④骺线闭合或  相似文献   

12.
陈陪能  杨骏 《护理研究》2008,(2):464-465
下肢短缩畸形临床极为常见,特别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病人。下肢短缩畸形常影响病人下肢的美观及功能。2007年6月我院收治了1例下肢短缩畸形的病人,入院后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器给予左胫骨下端骨骺牵伸延长、左股骨下段于骺端截骨延长术以达到矫正短肢畸形、改善患肢功能的目的。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和有效的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胫骨上骺板下截骨延长治疗儿童下肢短缩武冈县人民医院李明胫骨上骺板下截骨延长治疗儿童下肢短缩,是近几年临床上创用的一种新的肢体延长方法。国内吴守义 ̄[1]、俞宏亮 ̄[2]先后有报道。我院自1989年以来应用该法治疗儿童下肢短缩11例,获得良好疗效。1临...  相似文献   

14.
胫骨延长术是矫治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短缩最常见的术式,但如何恢复或改善术后的功能,目前尚无一套系统的程序。本文作者根据自行设计的胫骨延长休后功能康复的临床观察,作较系统地介绍,并就该程序的合理性,进行了讨论与论证。  相似文献   

15.
胫骨延长术     
我科自1980年以来做胫骨延长术30例,随访时间1年4个月至4年9个月,平均2年7个月,取得满意效果。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其中脊髓灰质炎后遗症27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2例,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下肢短缩1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0~25岁;“Z”形  相似文献   

16.
随着胫骨干骺端延长术的广泛开展,其并发症亦越来越多地反映出来。作者主要通过术后的康复治疗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随访87年11月—88年9月20例胫骨干骺端延长术者,前期病例发生骨延迟愈合1例,一过性肢体麻木4例,马蹄足6例,膝屈曲加重1例。10例经KF多功能康复治疗器照射者,平均骨愈合时间80.3天,其余10例为95天。讨论了KF的作用原理及以上几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毛良军  乔聚义 《临床医学》1990,10(6):272-273
下肢骨骺牵开延长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新手术。我院自1985年以来,采用胫骨骨骺牵开或千骺端截骨延长术,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化脓性髋关节炎引起的下肢短缩畸形,疗效满意。现将临床资料比较完整,有治疗过程及随访 X 线片的16例,加以综合 X 线分析。  相似文献   

18.
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治疗肢体不等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体延长术是治疗肢体不等长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27例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并发症的观察,研究其对周围神经、血管、关节组织形态及功能、骨骼肌、轴向偏移、截骨位置与骨痂伸展修复的影响。27例患共发生并发症13次,其中最重要的为膝屈曲畸形、上胫腓关节分离、肌力减弱等。以上并发症如注意到术前肌力,胫骨平台倾斜度,上胫腓关节倾斜度的测量,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5年5月采用胫骨干骺截骨延长术治疗下肢短缩17例 ,配合康复锻炼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7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 ,男13例 ,女4例 ;年龄15~20岁 ;短缩下肢在左侧10例 ,右侧7例 ;较对侧短缩4~8cm ,延长时间5~11个月。手术方法 :(1)术前仔细体量 ,确定延长长度。术中于外踝上约5cm处纵切口长约2cm ,暴露腓骨予以凿断。于胫骨干与骨骺前后分别穿2支钢针 ,在胫骨骨干骺间行长约4cm孤形切口 ,于其干骺间行“V”字形截骨 ,然后上骨延长固定器。术后约12d开始延长 ,每4d延…  相似文献   

20.
儿童胫骨延长主要用于双下肢不等长患儿,胫骨延长术,一般针对于下肢短缩3.5 cm以上的患儿,主要目的是让不等长的双下肢变的等长。在延长的过程中,随着患肢每天的延长(每天0.5 mm或1 mm),要求对二脚的高度差做精确的调整。目前,我院为全国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规模最大的团队,也是收治最多的,且收治人数呈上升趋势。我院2018年开展儿童胫骨延长术55例,2019年开展49例。而其中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儿占到80%。整个延长期间,需配戴伊式支架。胫骨延长容易出现患肢的膝关节屈曲挛缩,足下垂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