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山西省农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分析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对太谷县水秀乡北郭村18岁及18岁以上村民进行血压检测,并调查身高、体重、家族史、饮食习惯及高血压治疗情况等。结果:当地农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6.8%,知晓率为85.2%,高血压的控制率为47.7%。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家族史、年龄、体重指数、高盐饮食等。结论:我国农村高血压病患病率高,重视不够,普及高血压病知识、定期检查将是防治高血压病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妊娠期高血压病孕妇产前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泰安、枣庄两市三级甲等医院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孕妇进行调查。[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病孕妇EPDS得分为8.39分±2.94分,抑郁发生率29.17%,SSRS总分为34.26分±7.74分,EPDS评分与SSRS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572,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婆媳关系、对疾病的了解情况以及社会支持水平为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病孕妇产前抑郁的相关因素。[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病孕妇产前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医护人员和社会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3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孕次、高血压病家族史、精神紧张。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确切,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防治具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098-1099
临床纳入孕前肥胖妇女109例,孕期过度增重妇女155例,孕前体重过轻妇女86例,孕期体重过轻妇女78例。同时纳入120例孕前及孕期体重处于正常范围的妇女对为对照。观察各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对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造成妊娠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孕前肥胖、孕期过度增重(P<0.05),与孕前体重过轻、孕期体重过轻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孕前肥胖、孕期过度增重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妇女孕前肥胖亦孕期过度增重均能够导致妊娠期高血压,因此对上述因素及时进行干预,能够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时段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抽取研究时段内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60例与健康孕妇60例作为研究对象,前者定为观察组,后者定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孕前体质量、不规律孕期产检、高血压家族史、孕期不良情绪等均是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超过35岁、孕前体质量超过28kg/m^2、孕期有不良情绪、高血压家族史是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超过35岁、孕前体质量超过28kg/m^2、孕期有不良情绪、高血压家族史属于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在妊娠过程中,需重视孕妇的这些问题,开展针对性的预防干预,降低妊娠危险性,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瘦素(leptin)、人新饱食分子蛋白-1(Nesfatin-1)水平表达。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和210例健康妊娠妇女为对照组,对GDM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GDM对围生期并发症的影响及患者血清RBP4、leptin、Nesfatin-1水平表达。结果年龄≥27岁、体重指数≥23、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脂、高血压病的孕妇GDM发病率明显高于年龄27岁、体重指数23、无糖尿病家族史、无高血脂及高血压病的孕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孕妇羊水异常、胎膜早破、早产以及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RBP4、leptin及Nesfatin-1水平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龄≥27岁、高体重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脂以及高血压是GDM发生的危险因素,GDM易导致羊水异常、胎膜早破、早产以及剖宫产等围生期并发症,对血清RBP4、leptin及Nesfatin-1进行检测有助于妊娠糖尿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发生糖尿病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56例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妇纳入研究,根据其是否罹患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156例)和无糖尿病组(n=200例);并选取同时间段我科收治的272例无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孕妇作为健康对照组,研究对象填写调查问卷,并进行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测定可能存在影响的指标20个,如年龄、体重、身高、腰围、血压、血脂等,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通过对发生糖尿病的产妇进行调查发现,自变量如年龄、腰髋比、体重指数、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家族史、体力活动减少、分娩后体重减少等因素,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分娩后体重减少对本病发生的影响较大(P〈0.01),而关联性分析结果则提示,年龄为发病相关的最大因子。结论 有针对的对35岁以上易患人群进行血糖、血压控制措施的健康教育,加强运动锻炼,是降低产后糖尿病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吐哈油田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探讨影响高血压患病的相关因素,为本地高血压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对本地年龄在18岁以上居民进行高血压病的调查.结果:本地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1.33%,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上升,文化程度越高,高血压的患病率越低,体重指数越高,高血压的患病率越高,吸烟、饮酒、油腻饮食、家族史各个高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低危险因素, 2008年高血压总患病率高于2000年高血压总患病率.结论:吐哈油田高血压患病率较前明显上升,应加强吐哈油田高血压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易光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75-8375
目的探讨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其检测意义。方法 D-二聚体的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40例正常非孕育龄妇女,40例正常孕妇,40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含量,比较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正常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对孕妇特别是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于及时发现妊高症,预防DIC的发生和及时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乙型肝炎孕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病对妊娠结局及TNF-α、IL-6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该院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妊娠患者,正常妊娠患者(即对照组)50例;乙型肝炎合并妊娠高血压妊娠患者(即观察组)50例。观察两组孕妇的母婴结局,包括是否发生早产、产后出血(24h500mL)、产褥感染;是否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检测100例孕妇血清中TNF-α、IL-6的水平。结果乙型肝炎合并妊娠高血压患者有8例早产、5例产后出血(24h500mL)、5例出现产褥感染,与对照组相比,乙型肝炎合并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增加(P0.05);乙型肝炎合并妊娠高血压组出现9例胎儿窘迫、12例新生儿窒息、3例围生儿死亡,与对照组相比,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风险增加(P0.05);不同类型乙型肝炎孕妇合并妊娠高血压时,其TNF-α、IL-6明显高于正常值(P0.05),且测量不同类型乙型肝炎孕妇血清中TNF-α、IL-6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乙型肝炎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不仅会给母亲带来严重危害,还会影响婴儿的健康,因此因采取有效策略进行科学防范及管理,降低孕妇自身以及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保证孕妇自身及婴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脐血流阻力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与胎儿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标的相关性和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用粘度仪检测正常妊娠孕妇及妊娠期高血压病孕妇全血比粘度高切(BVH)、全血比粘度低切(BVL)、全血还原比粘度(BRV)、血浆粘度(PV);用离心机检测红细胞压积(HCT);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标,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各值与胎儿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标各值的相关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各值与胎儿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标各值呈正相关。子痫前期组围产儿结局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高血压组(P〈0.01)及正常妊娠组(P〈0.01)。结论:HCT、BVH、BVL、PV对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严重程度及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标可能有重要影响。多项指标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胎儿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可提高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及其对围产儿预后影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妊娠期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浮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甚至母婴死亡。据统计约9.4%的孕妇发生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病,占各种病理妊娠之首。因此,寻找有效的预测指标及治疗措施,做好护理对促进母婴健康,保障母婴孕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194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妊娠期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85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正常孕妇85例为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完成有关检查,并采用医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的年龄、孕期初检BMI、是否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高血压家族史、孕期不定期产检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35岁,孕期初检BMI≥28 kg/m2,有抑郁或焦虑情绪、高血压家族史、孕期产检不规律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危险因素较多,不同因素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人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37例青年疗养员高血压病与对照组196例老年疗养员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等级的表现及病因特点。结果青年人高血压病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脉压差不大,心率相对偏快;高血压等级以1~2级为多。病因与遗传、肥胖、精神紧张、糖代谢异常和饮酒等因素有关;治疗以单项用药为主。结论对有高血压家族史及超重者应有计划地早期监测及定期随诊,并提供预防措施,以防止青年人高血压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587-589
目的探究妊高症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高症孕妇9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健康孕妇95例为对照组,利用卡方检验初步进行妊高症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再利用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进行妊高症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对比两组孕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年龄、体重、生育史、高血压家族史、流产史、多胎妊娠、孕前体检、补充叶酸、妊娠期情绪不良、血清钙离子水平等均可能是妊高症的危险因素;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体重、生育史、高血压家族史、流产史、多胎妊娠、孕前体检、补充叶酸、妊娠期情绪不良、血清钙离子水平等均可能是妊高症的危险因素,均可能导致患者不良预后,临床应格外注意并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6.
西安市部分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西安市部分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在现况调查的基础上,对206例老年高血压病观察对象进行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对调查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高血压病显著相关的因素有: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BMI、蛋摄入量、高血压病家族史、经常体育锻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家族史、BMI、职业;经常体育锻炼为保护性因素。结论西安市部分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高血压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对杨舍镇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1月30日已分娩孕妇围产期12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行调查.经比较,孕晚期满5次以上的产前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现率高于孕晚期1~4次的产前检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纠正后的剖宫产率明显少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未纠正的产妇.经调查说明加强农村保健工作,普及产前检查,提高孕晚期的产前检查次数对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纠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对母婴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补钙与妊娠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对在门诊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孕周为20~24周后开始补钙,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结果实验组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缺钙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孕期补钙可以明显减少妊娠高血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与胎盘白介素4(IL-4)水平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痫的关系。方法本院37例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和3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和胎楹组织提取液中IL-4浓度,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血清、胎盘IL-4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病组血清IL-4水平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娠期高血压病组胎舒IL-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接近但尚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妊娠期高血压、轻度、重度子前期患者血清和胎盘IL-4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妊娠期高血压病组血清与胎盘IL-4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4水平增高是妊娠期高血压病的重要病理变化,可能在妊娠期高虹压病的发生与变化发展过程中起了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发病机理仍未完全阐明。近年发现其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等代谢变化,这些异常变化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影响。深入研究高血压病患者的糖代谢状况及影响因素将有助于更好地防治高血压病及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1 材科和方法 1.1 对象:符合1978年WHO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者56例,均为非肥胖者(体重指数小于241kg/m~2),其中Ⅰ期36例,Ⅱ期20例。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妊娠。受试前停用降压药两周,不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