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PVA颗粒和明胶海绵联合栓塞支气管动脉在急性大咯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Seldinger法对我院 1 996年~ 1 998年收治的 48例急性大咯血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无好转的 35例行PVA颗粒 (PVA直径 30 0~ 50 0 μm)联合明胶海绵 (1mm× 1mm× 1mm)在路径的引导下经支气管动脉进行栓塞 ,并进行 2年内随访观察。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91 .4 % (32 /35) ,在 32例成功栓塞患者中 ,即时止血成功率 96 .8% (31 /32 ) ,30天止血率 90 .6% (2 9/32 ) ,1年内的止血率62 .5 % (2 0 /32 ) ,2年内的止血率 43 .7% (1 4 /32 )。结论 :采用PVA和明胶海绵联合栓塞支气管动脉对于急性咯血患者是必要应急治疗 ,是一种及时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2种材料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 2种栓塞材料聚乙烯醇(PVA)颗粒和明胶海绵颗粒支气管动脉内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男 40例,女 22例)临床表现为急性大咯血患者,先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再做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插管,A组 (32例 )注入PVA颗粒栓塞末梢支气管动脉,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近端支气管动脉。B组 (30例 )单纯用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A组即刻止血 28例(87. 5% ), 72h内咯血停止 4例 (12. 5% ),有效率 100%;B组即刻止血 25例 ( 83. 3% ), 72h内咯血停止 5例(16. 7% )。2组近期疗效无差别(P>0. 05)。随访 1年,A组复发 2例(6% ),B组复发 9例(30% ),复发率差异显著(P<0. 01)。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PVA及明胶颗粒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前者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大咯血的疗效.方法4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大咯血的患者均急诊行BAE,栓塞剂采用明胶海绵颗粒(1.0mm×1.0mm×1.0mm)及2mm长真丝微粒,其中2例行2次BAE治疗;所有患者随访8~21月.结果所有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后即刻止血,近期疗效显著,单纯采用明胶海绵栓塞的1例患者在2月后咯血复发.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目前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大咯血的首选治疗方法,尤以真丝微粒作为栓塞材料为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GS)颗粒和聚乙烯醇(PVA)颗粒用于肋间支气管动脉内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急性大咯血患者,先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 利用同轴导管技术,用3F SP微导管超选择插管至出血支气管动脉分支,A组(24例)用GS颗粒栓塞;B组(28例) 用PVA颗粒栓塞.结果 A组24例患者,栓塞后即刻止血16例(66.67%),72 h内完全停止咯血7例(29.17%),栓塞止血有效率为95.83%;B组28例患者栓塞后即刻止血24例(85.71%),72 h内完全停止咯血1例(14.29%),栓塞止血有效率为100%.A、B 2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A组复发6例(25%),B组复发1例(3.57%),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肋间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有效方法,应用PVA颗粒为栓塞剂,安全有效,不易复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丁明超  程钢  张敬华  张晓丽 《放射学实践》2007,22(10):1092-1094
目的:观察不同栓塞剂对复发率的影响,探讨并比较不同栓塞剂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中的疗效.方法:129例经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大咯血患者,单纯明胶海绵栓塞63例,PVA颗粒联合明胶海绵栓塞组37例,KMG微球联合明胶海绵栓塞组38例.随访16个月,复发病例经再次栓塞.结果:即刻止血率99.2%,复发31例.GS组复发21例,含PvA组复发3例,含KMG组复发5例;1年中总复发率为24.0%;3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合理的选用栓塞物质可有效的降低咯血患者的复发率,PVA颗粒及KMG微球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中安全、高效,能有效的减免复发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大咯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5例大咯血患者,24h咯血量为300mL~1500mL,急诊行病灶供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PVA)颗粒。结果35例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均成功,即刻止血26例(74.3%),出血明显减少9例(25.7%),总有效率100%,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大咯血治疗方法,可以作为临床上保守治疗无效后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明胶海绵(GS)和聚乙烯醇(PVA)颗粒动脉栓塞术治疗肺咯血治疗效果及复发原因分析.材料和方法:对85例肺咯血患者(单纯性支气管扩张21例、肺结核及结核性支扩48例、肺癌6例、肺曲菌病3例、矽肺2例、肺脓肿1例、肺囊肿1例、原因不明3例)行动脉栓塞术止血.栓塞剂分别采用GS、PVA颗粒,其中单纯应用GS 25例,单纯应用PVA颗粒32例,联合应用GS、PVA颗粒28例.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即时止血72例(84.7%),一次性治愈44例(51.8%),显效和好转37例(43.5%),无效4例(4.7%).25例复发(29.4%),肺结核及结核性支扩占20例,二次栓塞9例,治愈5例.一次性治愈44例中单纯性支气管扩张17例,肺结核及结核性支扩17例,肺癌2例(即时止血率100%,另外4例晚期肺癌因其他原因在6月内死亡),肺曲菌病2例,肺脓肿1例,矽肺2例,肺囊肿1例,原因不明2例;单纯应用GS治愈8例(治愈率32%),单纯应用PVA颗粒治愈18例(治愈率56.3%),联合应用GS、PVA颗粒治愈18例(治愈率64.3%).结论:动脉栓塞术治疗肺咯血疗效显著.单纯应用GS治愈率<单纯应用PVA颗粒治愈率<联合应用GS、PVA颗粒治愈率.肺结核及结核性支扩疗效相对较差,复发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对支气管扩张症致咯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10月收治的咯血患者23例,术前均行CT检查,明确咯血原因,采用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病变血管位置;术中均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插管,并缓慢注入聚乙烯醇颗粒(PVA)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经栓塞治疗后21例未再咯血,2例1周内再次咯血,一次止血成功率达91.3%。结论:BAE因其止血速度快、创伤小、复发率低,现已成为急症咯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大咯血不同血供方式、栓塞方法的疗效及复发因素分析。方法120例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及临近体循环动脉造影,超选择性插管栓塞出血动脉。按供血方式分为单支动脉供血(35例)和多支动脉供血(85例)2组;按栓塞方法分为单纯明胶海绵栓塞(59例)、单纯PVA颗粒栓塞(20例)、PVA颗粒加明胶海绵栓塞(41例)3组,分别行χ2检验,评价各组的疗效。根据治疗效果分为复发(35例)与未复发(85例)为2组,对供血方式和不同栓塞方法进行分析,建立Logistic和Cox回归模型,评价各因素对复发的影响程度。结果120例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后咯血均完全停止,技术成功率为100%。随访1~7年,35例复发,总有效率为70.8%。其中单支动脉供血4例复发,复发率11.4%;多支动脉供血31例复发,复发率36.5%。单纯明胶海绵组26例复发,复发率为44.1%;单纯PVA颗粒组3例复发,复发率为15.0%;PVA颗粒加明胶海绵组6例复发,复发率为14.6%。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明胶海绵栓塞后复发时间最短(P<0.05);单纯PVA颗粒栓塞及PVA颗粒加明胶海绵栓塞复发时间较长,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明胶海绵栓塞和多支动脉供血更容易导致介入栓塞治疗后复发且时间较短;单纯PVA、PVA加明胶海绵栓塞后疗效较好且复发间隔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对咯血患者诊断及治疗效果与价值。方法对58例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后采用聚乙烯醇颗粒(PVA)、明胶海绵颗粒(GS)材料进行栓塞。结果58例患者中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栓塞术后24h 41例患者咯血停止,治愈率为70.7%(41/58);术后72h 16例痰中带血停止、显效率为27.6%(16/58)。1例在3d时仍少量咯血,1周后再次栓塞术后咯血停止。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咯血患者安全有效,熟悉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类型,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非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动脉联合双重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1例急性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与非支气管动脉(包括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胸上动脉、肩胛下动脉、隔动脉等)造影,并对异常血管用PVA颗粒、明胶海绵和/或钢圈双重栓塞.结果 21例大咯血患者,共栓塞74支异常血管.其中支气管动脉32支,肋间动脉22支、胸廓内动脉9支,胸上动脉6支,膈动脉3支、肩胛下动脉2支.术后即刻止血14例,咳血量明显减少5例,有所减少2例,即刻止血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1.4%、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时,同时仔细寻找并栓塞参与供血的非支气管动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目的 研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1 61例患者 ,大咯血 2 6例 ,支气管肺癌 1 35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确认病变血供 ,分别在支气管动脉干或支气管动脉分支超选择插管下行栓塞术或栓塞化疗术 ,栓塞物质为明胶海绵颗粒、PVA和碘油。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 6 .2 % ,包括脊髓缺血 (1 .2 2 % )、肋间动脉缺血 (3 .7% )、肺动脉栓塞 (1 .2 % )。脊髓缺血和肋间动脉缺血均发生在支气管动脉主干栓塞者。脊髓缺血见于PVA组和碘油组 ,肺动脉栓塞见于碘油组 ,而肋间动脉缺血在各栓塞物质组均有发生。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宜谨慎施行 ,使用同轴导管技术超选择性插管值得推荐 ,明胶海绵颗粒是相对安全的栓塞物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支气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32例急性或顽固性大咯血(咯血量大于300ml)患者单纯采用明胶海绵栓塞支气管动脉止血。原发疾病包括肺结核18例,支气管扩张9例,肺癌5例。全部病例于栓塞治疗后经随访6-48个月。结果 31例(97%)即时止血,2例(6%)近期(2-3周)内复发,6例(18.7%)中远期(2月以上)复发,1例12h后急性大咯血窒息死亡。结论 单纯用明胶海绵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急性或顽固性大咯血疗效满意。近期复发与侧支循环有关,中远期复发可能与原发病及明胶海绵的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并大咯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3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醇微粒(PVA),栓塞过程在X线影像监视下完成。结果:33例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后,25例1次栓塞后止血;8例2次栓塞后止血,其中5例行支气管动脉和超选择行胸廓内动脉栓塞止血.1例在第二次栓塞后1周因再次大咯血而死亡。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对肺结核大咯血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而快捷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BAE)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疗效。方法:31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咯血病灶后,对靶血管用明胶海绵颗粒及小条进行栓塞治疗,其中11例同时加用弹簧钢圈行多重栓塞治疗。所有病例门诊随访。结果:31例患者BAE术后30例咯血完全停止,即时止血率96.77%(30/31)。3例在栓塞术后1周内复发大咯血,1例再次行BAE治疗后咯血停止,2例改行手术治疗,近期复发率9.68%(3/31)。中、远期复发少量咯血2例,复发率为6.45%(2/31),总有效率93.55%(29/31)。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损伤小的治疗方法,采用多重栓塞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动脉畸形致大咯血的血管造影检查和栓塞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术对支气管动脉畸形致大咯血的诊治价值。材料和方法:对7例不明原因的大咯血患者急诊或择期支气管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异常血管用聚乙烯泡沫醇(PVA)颗粒或明胶海绵颗粒加钢圈栓塞。结果:共发现9支畸形支气管动脉,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支气管动脉扭曲、分支增多,粗细不均,远端有弥漫造影剂浓染者3例,伴有一处或多处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者4例。除1例明胶海绵及钢圈栓塞患者1周内复发外,PVA栓塞者平均随访27.5月未见复发。结论:支气管动脉造影可明确致大咯血的支气管动脉畸形,栓塞治疗可望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栓塞剂治疗支扩大咯血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探讨并比较不同栓塞剂治疗支扩大咯血中、远期疗效。方法 32例支扩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分别使用PVA和明胶海绵(GS)颗粒两种栓塞材料。评价栓塞后的近期、中远期疗效,按照栓塞材料进行分组对照、统计分析。结果 32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应用PVA和GS栓塞剂各16例。随访29例,有8例复发,其中GS颗粒栓塞组7例,PVA颗粒栓塞组1例。结论 作为治疗支扩大咯血的栓塞剂,PVA颗粒优于GS颗粒:500μm左右的PVA颗粒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对矽肺伴急性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在36例矽肺伴急性大咯血的介入栓塞治疗中,双重栓塞(明胶海绵+PVA颗粒或弹簧圈)21例作为研究组,明胶海绵单一栓塞15例作为对照组,对它们中期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随访1月,研究组无复发病例,低于对照组复发咯血20%(3/15,);有效率研究组达100%,高于对照组的80%(12/15)。随访3个月,研究组复发9.5%(2/21)低于对照组33.3%(5/15);有效率前者为90.5%(19/21),高于后者的66.7%(10/15)。随访12个月,研究组复发38.1%(8/21)低于对照组复发60%(9/15);有效率前者为61.9%(13/21),高于后者的40%(6/15)。双重栓塞介入治疗矽肺伴急性大咯血的中期疗效优于单纯采用明胶海绵栓塞治疗。结论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在矽肺伴急性大咯血中期疗效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内科非手术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经股动脉插入导管,栓塞相关支气管动脉或供血动脉。栓塞材料以明胶海绵为主,部分病例采用PVA颗粒和钢圈栓塞。在造影中,仔细观察影像,避免误栓脊髓动脉。术后随访观察止血疗效及并发症。结果56例术后即刻止血达到100%,1个月内咯血复发2例(3.6%);1~2.5年间复发3例。出现脊髓损伤症状1例(1.8%)。结论介入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应为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咯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7例咯血患者(支气管扩张46例、肺结核18例、肺癌15例、支气管动静脉畸形2例、原因不明咯血6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或肋间动脉栓塞治疗。其中支气管动脉栓塞78例,肋间动脉栓塞6例,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一同栓塞3例。2例使用同轴微导管行超选择栓塞,使用明胶海绵微粒栓塞85例,使用明胶海绵微粒与聚乙烯醇颗粒联合栓塞2例。全部病例随访12~18个月。结果栓塞后即刻止血58例,咯血量明显减少19例。于栓塞后1周、2周、1个月分别有5例、3例、2例复发。10例复发患者再次行栓塞治疗后未再出现咯血。有效率为89%(77/87)。全部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肺咯血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