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疗效独特,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的信誉。明确中医骨伤科的现状和未来,对中医骨伤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中医骨伤科的现状(一)骨折的治疗,中医治疗骨折历来采用手法复位、局部外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在50  相似文献   

2.
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骨伤科专著.书中总结了唐代以前的骨伤科疾病诊治经验及其成就.奠定了中医骨伤科病证的诊治原则和具体方法,如四大经典治疗方法: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内外用药.同时还包括有手术疗法,虽然比较原始朴素,论述比较简单粗略,但却包含有丰富的手术学思想,具有中医学自身的特点,该书中确实存在一个原始的中医骨伤科手术辩证论治体系,即"辩证施术".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医骨伤科学发展源远流长,尤其是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其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文章探讨中医骨伤科学人才的培养现状,提出创新中医骨伤科学人才培养模式这一重要研究命题;提出中医骨伤科学人才培养目标,并就其具备的素质作出探讨;同时就中医骨伤科学人才培养路径与方法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本院骨伤科按<中医骨伤科学>辨证施治治疗骨伤病,博采众方,寻求多功能,疗效好、方便实用的伤科外用药,经多年的组方筛选试验.选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祛风通络、软坚散结、补肾壮骨疗效较好中草药,研制成散剂,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2000年申报为院内制剂,本散调敷伤痛局部,理气活血,促进局部新陈代谢,使伤痛消失加快,经临床运用观察,收到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中医药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了中医骨伤在临床工作中的优势,横向比较了中医和西医的差异,探讨了中医骨伤科在传承、创新方面的内容,以期提出一种利于中医骨伤科发展的思维模式,为进一步完善中医骨伤科管理体系提供参考,为构建完善的中医骨伤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医眼科外用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眼科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应用中医眼科外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三七散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贺延新 《中医正骨》2007,19(4):14-14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有关治疗此种疾病的外用药很多,但在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三七散是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郭春园主任医师的祖传秘方,在郭老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三七散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得到无数患者的认可。为了观察其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作者将自2006年2月-2006年3月在门诊收治的49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701跌打镇痛膏为对照采用单盲法进行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发刊词     
中医骨伤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建国以来,特别是开放改革的近十四年,中医骨伤科学事业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广大中医骨伤科同道共同努力,在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丰硕成果。全国建立了十余所骨伤科研究基地、每年都有科研成果受到卫生部的嘉奖;各中医院校相继创办了骨伤科专业、培养了新生力量;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优秀的骨伤科人才,中医骨伤科学事业方兴未艾,有着潜在的发展优势。随着中医骨伤科学事业的发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迫切需要有一个增进学术交流的园地,为了顺应全国中医骨伤科发展的新  相似文献   

9.
中医骨伤科学案例教学的设计与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枫  李禾 《中医教育》2004,23(5):46-47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针对此特点,我们在本科某些班种的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通过此次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案例教学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本文就中医骨伤科学案例教学的设计与运用作探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慢性骨髓炎属于中医骨伤科"附骨疽""附骨痈"范畴,其病程迁延、病情反复、缠绵难愈。其病机以正虚邪不盛为本,脓疡病变为标。局部正气虚衰,气血不足,肌肉生长无源。中医外治法则以祛腐生肌、外治外消,煨脓托脓、治标求本的方法,联合使用脱管散和生肌散两种外用药以来达到祛腐生肌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1.
2号敷药是上海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配制并经数十年验证为有效的骨伤外用药.它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功,尤其对骨伤初期瘀肿疼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笔者从1991年1月至7月用2号敷药外  相似文献   

12.
1.本刊是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和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科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 2.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辟有:实验研究、临床论著,经验交流、理论研究,文献综述、学术讲座,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相似文献   

13.
温通膏治疗骨伤科痛症9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行研制的外用药温通膏治疗骨伤科痛症980例,观察疼痛减轻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疼痛优良率为92.7%。功能改善优良率为90.5%。认为使用温通膏治疗骨伤科痛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正  刘安平  王峰  张建华  周正新 《中医教育》2012,31(4):84-84,F0003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专业性、临床实践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往往单调枯燥、抽象、平面化.简单地重复既往教育模式和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临床教学的要求.笔者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知识掌握得更牢固,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受到学生的好评.现就多媒体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有关治疗本病的外用药很多,但在疗效和使用方面存在一些缺点.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探索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骨痛酊涂剂.2005-01-2008-06,我们采用骨痛酊涂剂外涂治疗软组织损伤664例,并与扶他林乳膏外涂治疗664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医骨伤科学教学过程中有弱化中医思维的趋势。中医骨伤科的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吸收现代医学的优势,另一方面又要采纳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案使其得到传承。对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是中医学教学的重要基础,有利于改变中医骨伤科学教学现状,培养中医骨伤科学复合型人才。加强中医思维能力培养可以从重视传统骨伤科经典,提倡医教研协同的培养模式,倡导从基于问题的教学(PBL)、基于案例的教学(CBL)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入手,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为未来输送更多高质量的具备中医思维的骨伤科人才。  相似文献   

17.
陆庆旺  周红海  田君明  陆延  李东阳  陈龙豪 《中草药》2021,52(19):5996-6004
目的通过研究维吾尔族医药治疗骨伤科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防治骨伤科疾病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医学》以及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选取符合标准的文献及方药,采用Office Excel 2019、SPSS Modeler 14、IBM SPSS Statistic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筛选验方(含单方)209条,其中内服方120条,外用方89条,涉及342味药物及骨伤科常见痹证关节疼痛、肌痹、腰痛(痹)3种疾病。内服药常见的高频药物有小茴香、玫瑰花、干姜、秋水仙、肉桂、荜茇、胡椒、番泻叶、芹菜子;外用药常见的高频药物有秋水仙、除虫菊根、玫瑰花、巴旦杏仁、洋甘菊、荜茇、芸香、芦荟、石菖蒲。内服药及外用药均以温性药为主,药味均为辛、甘、苦,内服药物多数归脾、胃、肝、肾经,外用药多数归肺、肝、大肠经。在聚类分析中,内服和外用药均获得4类用药聚类组合。关联规则分析中,内服药以温里药、理气药为主,常配伍清热药、祛风湿药;外用药以清热药、祛风湿药、理气药为主。结论维医药治疗骨伤科常见痹证多用辛温、甘温、苦温药物,常选用温里药、理气药、清热药、祛风湿药,以促进致病体液成熟并清除痹证的黏液质体液,体现了维医药的致病体液成熟和致病体液排泻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8.
梳理陈渭良的生平及伤科临证治疗特色,探讨其对岭南李氏骨伤的传承与创新。陈渭良教授为岭南骨伤科名医,师承岭南名医李广海,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他刻苦学习西方医学,根据临床需要创立了"正骨十四法",研发了众多外用药,在骨伤恢复期强调脾胃论治,总结了骨伤患者气血"流、留、积"的病理变化过程,拓展了中医骨伤病的外治和内治法内涵,形成了独特的岭南骨伤科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骨伤科疾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是辩证与辨病相结合,一方面受大内科辨证体系的影响缺乏特异性,另一方面中医骨伤病名量少而大量采用西医的病名和疾病分型或病理分型替代中医证候分型,有悖于中医理论,既不利于发挥中医辨证特色施法与用药,又不能满足骨伤科快速发展的要求,急需建构一套系统的、适应中医骨伤学科发展的辨证论治模式来指导骨伤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骨伤科疾病的临床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中医正骨》杂志是我国骨伤专业较有影响的国家级专业学术刊物。该刊创刊于1989年,为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科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动态及国内外发展情况,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该刊1993~1995年临床论著引用的参考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找出与骨伤专业有关的主要期刊(即核心期刊)11种,其中中文期刊5种,外文期刊6种,试图为图书及医学情报部门选订期刊和骨伤专业人员阅读参考时提供一些可资的依据。l参考文献的一股资料《中医正骨》起初为季刊,自199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