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牵牛花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提高对牵牛花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为牵牛花综合征患儿的超声表现,分析声像图特点,并与CT及MRI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5例牵牛花综合征患儿均为单眼发病,超声均表现为球后视乳头沿视神经有杯状暗区与玻璃体相连,边缘及底部回声增强?其中合并小眼球1例,斜视2例,视网膜脱离3例,永存玻璃体动脉1例,白内障1例?结论:高频超声对小儿牵牛花综合征诊断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声像图特征性强,并且不受屈光间质的限制,可作为该病的首选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2.
彩超检查肝血管瘤5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凌云 《当代医学》2011,17(9):106-107
目的探讨彩超在肝血管瘤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11月共收治58例经CT或MRI证实为肝血管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进行检查,探讨彩超诊断符合率及观察患者彩超检查声像图。结果 58例患者经彩超检查结果为肝血管瘤者共5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6.2%。另外8例彩超检查结果为原发性肝癌,超声误诊率为13.8%。彩超声像图显示肝血管瘤病灶周边分界较清,轮廓分明,病灶周围回声正常。根据病灶回声强弱等可分为强回声声像图型(24例),等回声声像图型(11例),混合声像图型(18例),低回声声像图型(5例),其中以强回声声像图型最为多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肝血管瘤检出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但必须反复进行扫查,并动态观察病灶情况,必要时灵活采用CT、磁共振、超声引导穿刺及超声造影等方法进行确切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高频超声对27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患侧及健侧跟腱进行纵向、横向扫查和动态探测,分析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27例患者中,24例患者超声诊断为跟腱完全断裂,声像图可见患侧跟腱回声连续性中断,断端间可见低回声区或无回声区;3例患者超声诊断跟腱部分断裂,声像图可见患侧跟腱部分纤维中断.术中所见损伤部位和损伤程度与超声诊断相符.结论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跟腱的结构变化,对临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萍  李玲  赵开银  罗孝勇  何厚洪  陈宇 《西部医学》2009,21(10):1785-1787
目的探讨二维与三维超声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58只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二维与三维超声观察视网膜病变的位置、形态、程度等情况,通过两种扫查方式综合分析作出超声诊断。结果超声时53例(58只眼)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98.6%。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声像图分为两类:①部分性脱离:在玻璃体无回声区内见较强带状回声或弧形隆起。②完全性脱离:在玻璃体内显示“V”字形带状回声。结论二维与三维超声联合应用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二维与三维互补综合分析,有助于对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3年1月~2004年10月间采用高频超声检出眼内膜性回声80例患者(90只患眼),现就眼内各种膜性回声的声像图表现及鉴别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误诊原因,以期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12例患者于空腹后进行胆及相关部位的超声扫查。结果:胆囊腺肌症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为明显增厚的胆囊壁内可见针头大小的无回声区或慧星尾征。结论:胆囊腺肌增生症超声声像图有一定特征特性,应引起超声工作者注意,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眼球壁向后膨隆呈杯状无回声的超声声像图进行诊断分析.方法 利用超声诊断仪,收集105例(150眼)眼球壁欠圆、球壁向后膨隆呈杯状无回声的声像图,注意杯状无回声的位置,量出杯状回声的杯口宽度、深度.结果 150眼中,107眼为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占71.3%,32眼为视神经萎缩占21.3%,8 眼为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占5.3%,3眼为视乳头先天异常占2%.结论 分析超声声像图的特点,可对这4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超声诊断肾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癌声像图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超声诊断16例肾癌的声像图表现,分析超声检查方法。结果肾脏体积明显增大,局部轮廓隆起、肾外形失去常态11例,肾窦受压变形5例,肿块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区呈实质性不均质回声12例,肿块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4例。结论超声检查肾癌声像图特征显著,诊断符合率高,为1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150例,应用超声诊断仪探查下腹或全腹。发现异常低回声包块,测量其大小,观察其周围回声和内部回声以及盆腹腔积液情况。总结分析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声像图显示阑尾增粗,直径〉6mm,阑尾壁增厚≥2mm,黏膜毛糙,回声中断或缺失等征象。超声诊断符合率86%。结论 二维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和子宫肌瘤声像图特殊病例的分析。方法:用经腹常规扫查及腹部加压扫查法检查子宫肌瘤100例,了解病灶大小及回声特征。定期动态观察监测病灶变化。结果:100例中肌壁间肌瘤40例,浆膜下肌瘤35例,黏膜下肌瘤25例;高回声型占45%,低回声型占20%,中等回声型占20%,混合回声型占15%。结论:超声可动态观察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及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卵巢大小正常的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大小正常的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综合征患者19例,回顾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超声检查诊断17例,诊断符合率为89.5%(17/19),误诊为盆腔结核1例,漏诊1例.超声声像图表现为:卵巢大小正常或略增大,表面不光整,见结节状或"指状"赘生物与周围肠管或盆壁粘连,部分见囊泡无回声;中等至大量腹水,腹膜"饼状"增厚.结论 超声检查卵巢大小正常的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综合征其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结合血清CA125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5,(11):1519-1520
目的:探讨360°自动扫查及三维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对肛周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BK Flex focus 1202直肠腔内超声诊断设备,对123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经360°及三维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肛周脓肿的声像图与周围正常组织存在明显差异,脓肿表现为无回声区或低回声与混合回声区;合并瘘管则表现为脓肿区与肛管间见条索状无回声或低回声相连,三维超声对于肛周脓肿的形态、边缘以及与肛管之间的关系更具有立体感。结论:经直肠腔内360°及三维超声诊断肛周脓肿,尤其是深部脓肿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特征和子宫肌瘤声像图特点,以此分析、总结如何提高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率.方法 用经腹常规扫查及腹部加压扫查法检查.了解子宫肌瘤病灶大小、回声特征及血流特点.结果 131例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者与术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87.79%,误诊共计16例,占12.21%.结论 超声可较准确观察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及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在诊断中应该依据典型的超声图象与临床相结合,综合分析,并注意鉴别诊断,才能提高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胆管囊状扩张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8例胆管囊状扩张症的声像图特点,并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上级医院确诊.结果 二维超声显示8例患者中胆总管囊肿7例,肝门处可见与胆总管相连、边界清晰的椭圆形或梭形无回声区;囊肿与近端正常胆管相通,本组椭圆形扩张2例,梭形扩张5例;另1例为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肝内可见不规整节段性管状、囊状或球形无回声,追踪扫查可证实其与邻近肝内外胆管相互沟通.结论 超声对胆管囊状扩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普查先天性胆管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在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经病理确诊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阴道超声检查表现。结果 70例超声检查中,声像图表现宫颈正常14例,声像图表现宫颈异常56例:26例声像表现宫颈外口低回声或等回声区;15例声像表现宫颈管点状、短线状强回声加杂小液暗区;12例声像表现宫颈黏膜线中断或消失;3例声像表现宫颈单层黏膜厚≥4mm。阴道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80.00%。结论阴道超声可作为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辅助检查手段,超声引导和监测临床取材活检更有利于提高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检查腹股沟疝时对诊断的影响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频率为7∽10 MHz超声探头,对2004年1月∽2012年12月间古交市中心医院临床诊断为腹股沟疝的41例患者进行腹股沟部的超声扫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41例腹股沟疝患者中,斜疝39例,直疝2例,均具有超声诊断典型的声像图表现,肠管表现为低回声伴蠕动,脂肪组织表现为高回声。结论:高频超声检查是临床确诊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胡雪飞  高建国 《吉林医学》2013,34(16):3118-3120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和检查技巧。方法:回顾分析术前采用高频、低频、经阴道探头相结合并联合运用加压、最痛点扫查等方法组合扫查,术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诊断资料。结果:组合扫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符合率93.7%。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直接征象:阑尾肿大和阑尾周尾脓肿;间接征象:回盲处肠管异常改变,右下腹淋巴结肿大,腹腔积液,粪石,网膜高回声团,超声麦氏征,右下腹腹膜线增厚。结论:超声医生快捷、准确诊断急性阑尾炎,除了要熟练掌握其声像图直接、间接征象外,组合扫查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胆脾等腹部脏器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腹部超声声像资料,总结其声像图特点.结果 41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均有肝脏回声异常,脂肪变5例,类似脂肪肝声像;回声增粗型17例,呈"光点闪烁征"、"树枝光带征"或"岩层征";结节硬化型19...  相似文献   

19.
高频超声诊断46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萍  刘波  孙晓菁  易东春 《四川医学》2006,27(3):252-253
目的 探讨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检查方法及跟腱断裂误诊原因。方法 46例患者患侧跟腱行高频超声波纵切和横向扫查,并与健侧作对比。结果 其中术后伤口感染2例,可见局部炎性团块,强光点伴低回声区;术后再断裂1例,余均为完全断裂,声像图可见患侧跟腱较健侧明显增厚,腱回声中断,其间可见低或无回声区,断端为不规则的强光团,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全部符合。结论 超声检查可确定跟腱断裂的部位及程度,在临床上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卢伊涧  欧静  梁雪珍  贾永恒 《当代医学》2011,17(28):119-120
目的探讨通过超声显像及结合两种频率的探头切换,提高急性单纯性不典型阑尾炎的超声的显示率。方法于腹部痛疼点处行纵、横切扫查,并根据需要沿周围逐步扩大扫查范围。观察腹腔内有无异常声像,并进行测量。结果资料选自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超声诊断为急性单纯性不典型阑尾炎并接受治疗的56例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其中误诊3例,符合率94.64%。结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大多因起病急,症状还不明显,超声声像图上往往显示较差,检出率低,超声通过病变处阑尾的回声改变以及阑尾的肿胀程度来进行观察、分析、及早诊断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可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