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目的通过妇女病普查,检出妇女所患各种疾病和恶性肿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由妇科医师对辖区内30~65岁的已婚妇女进行免费查体。2010年红桥区妇女查体共16 162人,查体情况建档,对建档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常见妇女病为乳腺增生占36.32%,宫颈炎占31.95%,子宫肌瘤占20.41%,乳腺良性肿瘤占3.84%,阴道炎占3.29%,卵巢良性肿瘤占3.24%,其他疾病占1.31%。结论妇女病普查是关爱女性的一项保健工作,对维护和促进妇女健康至关重要。在妇女病普查的基础上,应加强妇女保健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及干预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掌握和了解青岛市四方区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为防治妇女病提供依据,以便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由区妇幼保健所对辖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已婚妇女进行妇科病、乳腺病的普查,并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006年共普查9042人中,患病人数为5487人,患病率为60.68%;位居前3位的疾病分别是乳腺小叶增生、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患病率分别是39.50%、17.50%、12.71%。结论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对于降低妇女病的患病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加强妇女的保健意识.提高妇女病的普查率,改进妇女病普查普治的方法和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及早发现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定海城区15 016名职工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降低妇女病患病率。方法对2000-2005年定海城区15016名女职工普查普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慢性宫颈炎、乳腺疾病、子宫肌瘤患病率位居前三。结论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及早发现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及时进行治疗,全面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及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杜鹏辉  张贻凤  王虹 《中国校医》2012,26(7):553+555-553,555
目的了解高校已婚女教职工妇女病患病情况,为制定更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我校每年一次的已婚女教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女病普查率平均为79.00%,检出率平均为57.23%;常见妇女病前4位分别是乳腺疾病、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结论我校已婚女教职工妇女病患病率高,尤其是乳腺疾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广泛宣传妇女保健知识,重视每年的妇女病普查普治,以预防和减少妇女病的发生,提高女教工的生殖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于春梅  王新云  李爽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828-4829
目的:了解吉林市江北地区妇女疾病普查状况,掌握常见妇女疾病的患病率及其特点,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06~2010年吉林市江北地区在职女工妇女疾病普查结果,对5年间常见妇女疾病的患病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受妇女病普查的人数逐年增加,妇女病患病率不同程度有所变化,乳腺增生及乳腺癌的患病率升高(P<0.05),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盆腔炎的患病率逐年下降,贫血及血脂增高也逐年下降(P<0.05)。结论:应增强对妇女疾病普查的宣教,改善职工的食谱,对妇女疾病的患病率降低有重要意义;加强对乳腺健康的干预,不断提高乳腺疾病的普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女性居民妇女病发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实施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方法]对城市妇女通过询问病史,进行乳腺触诊,妇科常规查体、白带常规化验、妇科B超检查及部分乳腺超声检查,阴道细胞学检查等,对检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普查妇女中乳腺疾病患病率为20.7%,生殖道疾病患病率为50.49%,其中患病率最高的是慢性宫颈炎,其次是阴道炎、子宫肌瘤、附件囊肿,其发病率分别为32.2%、19.1%、9.02%、3.0%. [结论]定期开展妇女病及乳腺疾病的普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加强城市社区卫生知识宣教,提高妇女健康意识,降低妇科疾病发生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靖江市2003年-2004年城区妇女病普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找出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疾病,并制定出防治措施和相应的对策,切实提高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方法对2003年-2004年靖城地区的20多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7000多人次的女职工进行妇女病普查、常规妇科检查、宫颈刮片(巴氏法)、乳腺检查,对普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生殖道感染以宫颈炎为首位,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首位,发病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加强防治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  相似文献   

8.
73861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义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1):4829-4830
目的:了解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探讨妇女疾病的患病率,主要病种及应对措施。方法:采取常规妇女病普查方法,对2005~2008年73 861例妇女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妇女病患病顺位为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乳腺良性肿块、附件肿瘤、阴道炎症、子宫脱垂、宫颈癌、乳腺癌、尖锐湿疣。4年来,慢性宫颈炎、宫颈癌、乳腺良性肿块患病率呈下降趋势,阴道炎症、子宫肌瘤及附件肿瘤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乳腺癌的患病率无明显改变。结论:加强基层妇女干部及单位领导的沟通与合作,普及妇女保健知识,把妇女病普查的重点放在生殖器感染性疾病上,对妇科恶性肿瘤及性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近年来开福区妇女病的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妇女常见疾病防治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7年开福区妇幼保健所进行妇女病普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①9 971人中患病人数6 182人,患病率62%,疾病前三位依次为宫颈炎、乳腺小叶增生、阴道炎.②妇科疾病、乳腺疾病患病呈上升趋势,妇女病患病率随年龄上升有下降趋势.③农村妇科疾病患病率高于城镇,城镇女职工乳腺疾病患病率高于农村.④城镇企事业女职工普查率呈下降趋势. 结论妇女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须重视生殖道感染和乳腺增生防治,政府须加大财政投入,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妇女病防治工作,提高妇女病普查普治率,切实维护广大妇女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南宁市城镇妇女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南宁市城镇已婚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的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南宁市城镇已婚妇女有19 768人参加了妇女病普查,疾病检出率为75.30%,总患病率5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7,P=0.000).妇女生殖道疾病以宫颈炎(28.38%)及阴道炎(23.41%)为主要疾病,其次为子宫肌瘤(18.34%);乳腺疾病以乳腺增生为主(35.46%).结论 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女性自我保健意识薄弱等因素影响着妇女生殖健康.社区应广泛开展妇女健康教育,重视妇女病普查普治,以预防和减少妇女病的发生,提高城镇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江苏省苏南地区妇女病发病及防治情况。方法对苏南地区城乡结合部7个乡镇的7936例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并对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936例妇女中患病妇女2914例(36.72%),疾病排位前三位依次为乳腺疾病1465例(50.27%),慢性宫颈炎637例(21.86%),阴道炎613例(21.04%);其后依次为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附件炎、盆腔炎、尖锐湿疣,分别占3.16%、2.95%、0.24%、0.21%和0.17%。结论妇女病发病率较高,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欠佳,普查普治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张风 《中国保健》2007,15(11):95
目的探讨我市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妇女的妇科病发病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对2003~2006年灵宝市的4060名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结果共普查妇女4060人,检出妇科疾病2432人,患病率为59.9%.其中慢性宫颈炎患病率为34.9%,乳腺疾病患病率为18%;阴道炎患病率为13.4%;子宫肌瘤患病率为2.6%;慢性盆腔炎患病率为1.9%.结论掌握妇女病的发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提高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2001~2004年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目的:了解近年来房山区妇女病的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对2001~2004年房山区的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结果:妇女普查人数呈下降趋势;妇科疾病、乳腺疾病以及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率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企事业单位女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人口;影响已婚妇女健康的主要疾病为生殖道感染和乳腺增生,高发年龄为39岁以下。结论:政府应重视妇女病普查普治,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妇女病防治工作;目前妇女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为职业女性,中心任务是生殖道感染和乳腺增生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衢州市妇女病发病及变化状况,为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在衢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妇女病普查的衢州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已婚女职工的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调查19 613例,妇女常见病总人数前3年呈增长趋势,2012年有所下降;乳腺疾病为妇女常见病首位;2012年妇女病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乳腺疾病(60.86%)、子宫肌瘤(20.09%)、卵巢囊肿(9.56%)、宫颈疾病(8.95%)、阴道炎(7.07%)、乳腺癌(0%)。结论: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普及妇科常见病和乳腺自我保健常识是保护和促进妇女健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江宁区城乡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明珠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2):4560-4561
目的:了解江宁区城乡妇女生殖健康、妇女病查治状况及其差异,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妇女病防治措施,做好妇女保健工作。方法:采取常规妇女病普查方法,对51942例妇女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城镇妇女病普查率、患病率均高于乡村(P<0.05)。患病率前3位的疾病城乡依次均为宫颈疾病、乳腺疾病和阴道疾病。结论:普及妇女保健知识,增强妇女保健意识,把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重点放到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上,对妇科恶性肿瘤和性病以期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乡村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妇女病普查疾病谱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分析妇女病普查疾病谱的变化。找出影响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疾病。探讨适应当前妇女病普查的项目和模式。方法:对1994~2003年广州市300多家行政、企事业单位中18~70岁的20多万人次的妇女病普查结果统计资料进行X^2检验。结果:10年来。除了宫颈癌以及子宫脱垂外,妇科疾病普查中发现生殖道感染、妇科良性肿瘤发生率的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乳腺增生及乳腺癌的发生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妇科及乳腺恶性肿瘤发生构成比的排位中。乳腺癌高居首位。结论:妇女常见疾病谱发生了改变。防治生殖道感染、乳腺疾病应作为妇女病普查的目的和中心。  相似文献   

17.
2004~2008年海淀区妇女病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淀区妇女病的患病率及其特点,为指导妇女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4~2008年北京市海淀区各医疗保健机构统计上报的妇女病普查资料。结果:近5年来妇女病普查率为83.79%,患病率52.88%。慢性宫颈炎、乳腺增生、阴道炎、子宫肌瘤、卵巢良性肿瘤是常见疾病,在≤40岁年龄组中的乳腺疾病、生殖道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患病率均高于4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普查结果显示,乳腺癌检出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乳腺癌平均增长速度是37.24%。结论:加强对乳腺增生的防治,特别是要提高妇女的保健意识和强化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对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降低妇女病患病率,保护妇女身体健康。方法对邵阳某高校151名女职工2006年与2007年妇女病普查普治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宫颈疾病、乳腺疾病、子宫疾病患病率依次位居前三;2007年的妇女病患病率低于2006年,但两年的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坚持定期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有利于妇女病的防治;减轻工作压力,加大医疗投入,全面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滨州市妇女病普查情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为了解滨州市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情况,探讨妇女病普查工作质量,从而制定相应措施。方法对滨州市2001~2004年市直机关、企事业、公司等妇女病普查普治结果连续监测并进行分析。结果4年来,平均患病率41.25%。妇女常见病、多发病以阴道炎、宫颈炎为主;子宫肌瘤、附件炎、卵巢囊肿有所上升;乳腺疾病逐年增高,特别是乳腺癌应该引起重视。结论妇女病普查是妇妇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降低妇女患病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乳腺疾病及各种妇科疾病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和了解远安县农村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为防治妇女病提供依据,以便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远安县已婚农村妇女进行妇科病、乳腺病普查,并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共普查24 995人,患妇科疾病人数19 149人,患病率为76.61%;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慢性宫颈炎13 378例、阴道炎6 015例、乳腺疾病3 009例,患病率分别是53.52%、24.06%、12.04%。查出宫颈癌6例,发病率为24.00/10万,宫颈癌前病变15例,发病率为60.01/10万,乳腺癌1例,发病率为4.00/10万。结论: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种妇科疾病和乳腺疾病对于降低妇女病的患病率,尤其是降低妇女"两癌"发病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主动积极地参加妇女病普查普治,及早发现危害妇女健康的疾病,对于降低妇女病的发病率,提高妇女健康水平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