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分析本地区室内办公人员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过敏原阳性结果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于本院确诊为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174例室内办公人员进行斑贴检查,分析过敏原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室内办公人员罹患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者,男性就诊比例低于女性,男性斑贴检查阳性率为97.30%,女性为96.35%。其中最常见的过敏原为氯化钴(44.25%)、重铬酸钾(35.63%)及硫酸镍(41.95%),女性对化妆品及饰品过敏者较男性多,男性对染发剂过敏者较女性多。结论:室内办公人员常见过敏原主要为办公相关材料(合金制品、橡胶制品)及室内装修产物(甲醛),工作环境、性别差异和个人习惯直接影响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过敏原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在过敏性皮肤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环境、饮食暴露因素与患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福克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定量检测试剂盒(免疫捕获法)检测14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清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包括尘螨、艾蒿、上皮组合、霉菌组合、墙草组合、花粉组合、柳树、杨树8种)和食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包括鸡蛋、牛奶、虾、羊肉、牛肉、鲤鱼、螃蟹、小麦面粉8种),并将结果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检验。结果:吸入物以霉菌组合的阳性率高,其中过敏性皮炎组60%,湿疹组43%,荨麻疹组46%,过敏性紫癜组71%。食入物以牛奶的阳性率高,过敏性皮炎组和湿疹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2%和56%,荨麻疹组以海鲜过敏阳性率较高,为34%。暴露因素和疾病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过敏原IgE检测为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诊断提供了有一定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过硫酸铵是一种有效的脱色剂和氧化剂,常用于头发脱色。由于经常进行头发脱色的操作,理发师很容易发生针对过硫酸铵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除该迟发性反应外,暴露于这种气味还会引发哮喘和鼻炎等速发反应。严重的过敏反应罕见。作者报道1例24岁女性理发师,在接触脱色剂后患该种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咪唑斯汀与氯雷他定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咪唑斯汀68例,10mg/次,氯雷他定组50例,10mg/次,每天1次。结果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湿疹和异位性皮炎3周总有效率为90.7%,氯雷他定组3周总有效率为60%,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咪唑斯汀与氯雷他定对接触性皮炎的1周总有效率为10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唑斯汀是治疗急慢性湿疹、接触性皮炎和异位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血清过敏原检测对儿童接触性皮炎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德国"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240例接触性皮炎患儿中122例患儿进行血清过敏原检测,应用屋粉尘螨及猫、狗毛过敏原对240例接触性皮炎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接触性皮炎与不同年龄段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3岁患者皮试阳性率16.5%,~6岁27.4%;~16岁 57.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屋粉尘螨过敏原阳性33例(29.5%)、猫、狗毛过敏原阳性32例(25.79%),240例接触性皮炎患者过敏原检测阳性96例(78.68%),其中屋尘螨30例(24.60%)粉尘螨34例(27.9%).海鲜组合 24例(19.65%),猫毛20例(16.42%),狗尾22例(18.05%).结论皮肤点刺试验对接触性皮炎的预防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者查阅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捷克共和国9个临床诊所的12058例患者(4416例男性及7642例女性)的资料,对其斑贴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应用同系列的过敏原经标准斑贴试验法进行检测。目前在捷克共和国诊断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标准工具是Tro-lab检测板(H erm al,R einbeck,G erm any),包含23种过敏原。捷克共和国有关ACD的资料很少。所有患者均用23种欧洲标准系列过敏原进行检测。结果7661例(63.5%)表现一种以上阳性反应。平均每例患者表现为2.8个阳性反应。按照临床相关性,5339例(69.7%)诊断为A CD。最常见的过敏原为金属(22.9%),尤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和tIgE、sIgE在过敏性皮肤病患儿中的意义。方法对27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儿的外周血采用BC-6800血细胞分析仪和DX-Blot 45过敏原检测系统分别进行EOS、tIgE及sIgE水平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最常见的过敏原分别为吸入性过敏原中的屋尘螨/粉尘螨,食入性过敏原中的牛奶,婴儿组过敏性皮肤病发生率最高。特应性皮炎患儿树花粉组合、屋尘螨/粉尘螨、屋尘、矮豚草、花生、鸡蛋白、虾、蟹、龙虾/扇贝、鳕鱼、鲑鱼、黄豆的sIgE与EOS间存在相关性(均P<0.05)湿疹患儿各过敏原与EOS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荨麻疹患儿各过敏原中仅鸡蛋白与EOS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早期进行过敏原检测回避致敏物对疾病防治有临床价值过敏性皮肤病中EOS和sIgE在特应性皮炎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特异性IgE检测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在过敏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e-Star过敏原检测系统,通过RAST FEIA(荧光酶标法)进行SIgE检测。结果对390例患者进行SIgE检测,阳性194例,阳性率49.7%。屋尘过敏原阳性率75%,阳性率明显高于尘螨过敏原(P<0.05)。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类过敏原(P<0.05)。呼吸道过敏病与过敏性皮炎SIgE检测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过敏病SIgE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慢阻肺(P<0.05)。呼吸道过敏病SIgE检测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类过敏原(P<0.05),过敏性皮炎和慢阻肺SIgE检测,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类过敏原阳性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应用SIgE检测对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临床治疗和预防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对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的结果,为对此病患者进行病因诊断及脱敏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VT过敏原体外检测试剂盒对其进行吸入性过敏原检测。结果:本组10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主要为异位性皮炎、湿疹、荨麻疹患者)进行屋尘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40%(屋尘是本组患者的主要过敏原),进行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25%(进行树枝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9%,科学黑草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6%、进行艾蒿花粉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10%),进行尘螨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21%,进行霉菌过敏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14%。观察组患者进行上述过敏原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受试者,差异显著(P<0.01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接触吸入性过敏原是诱发或加重过敏性皮肤病的主要潜在因素。屋尘是过敏性皮肤疾病患者的主要过敏原。进行过敏原检测在防治过敏性皮肤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者首次报道了一种染发剂中的3-硝基-p-羟乙氨基苯酚引发的接触性变态反应。当怀疑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时,p-羟乙氨基苯酚是最常用的筛检过敏原,但有时过敏原不足以诊断染发剂引发的变应性接触性皮炎。1例50岁妇女一生中首次发生严重头部皮炎及手部水疱性湿疹。作者应用欧洲标准系列进行斑贴试验。用化妆品过敏原的局部系列及理发师系列作补充。在最初的斑贴试验中,3d及7d时对镍阳性反应及对PPD的阳性反应。随后,将收集的患者自身头发应用可引发皮炎反应的染发剂染色后3d出现阳性反应。该物质已引发皮炎后,无论在对该物质的过敏反应前后再…  相似文献   

11.
张恩  李霞  王刚  王峰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9):146-149
目的 了解宁波市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分布情况及季节、年龄等影响因素。 方法 将1431例患者分成3组(A组:<18岁;B组:18~60岁;C组:>60岁),采用德国Mediwiss公司生产的Allergy Screen免疫印迹试验系统,检测血清中19种常见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SIgE)和总IgE抗体(TIgE)。 结果 1431例过敏患者过敏原阳性率为77.78%。A组前3位的SIgE分别是户尘螨(40.07%)、牛奶(10.75%)、虾(4.85%),B组前3位的SIgE分别是户尘螨(24.91%)、柏榆(7.12%)、蟑螂(7.12%),C组前3位的SIgE分别是户尘螨(12.81%)、苋(8.54%)、矮豚草(7.47%);过敏原阳性患者前3位的疾病分别是急、慢性荨麻疹患者(23.09%)、肺炎(18.24%)、皮炎(14.11%);过敏性患者春季过敏原阳性率为68.16%,夏季过敏原阳性率为84.78%。 结论 本地区过敏患者过敏原阳性率较高,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过敏患者在不同季节过敏原可能不同,可根据疾病类型、年龄、季节选择过敏原检测范围,了解致敏情况,针对性的防治过敏性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过敏性皮肤病、不同季节过敏性皮肤病过敏原的差异性,为临床上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对154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过敏原阳性率为39.6%。其中吸入组过敏原阳性率38.3%,显著高于食入组阳性率11.0%(P<0.05)。皮炎、湿疹和荨麻疹患者吸入组过敏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食人组过敏原阳性率(P均<0.05)。不同季节过敏原阳性率有明显差异,其中6~8月过敏原阳性率最高,9~11月次之。6~8月和9~11月两个时间段吸人组过敏原阳性率显著高于同期食入组(P<0.05)。结论:依据过敏性皮肤病的类型、季节选择过敏原筛查范围,可有效提高过敏性皮肤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成都地区过敏性鼻炎(AR)患者血清中的过敏原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过敏性鼻炎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过敏性鼻炎患者88例及同期就诊的非过敏性鼻炎患者30例,采用酶免疫斑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共20项。结果吸入性过敏原前3位为:屋尘螨/粉尘螨组合(65.9%)、屋尘(43.2%)狗上皮(9.1%);食入性过敏原前3位为:虾和海鱼组合(13.6%)、艾蒿(11.4%)、黄豆(10.2%)。30例阴性对照仅有1例检测出阳性过敏原为虾和海鱼。结论屋尘螨/粉尘螨和虾/海鱼分别是导致成都地区AR最主要的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有意识地避免接触这些过敏原及进行特异性的免疫治疗对防治过敏性鼻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背景:酒渣鼻和口周皮炎(PD)都是常见皮肤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目的:研究红斑痤疮和PD患者的皮肤屏障和遗传过敏性特征。方法:研究了75例酒渣鼻和75例P D患者,在3处面部皮肤(颏侧、鼻周颊部、鼻侧)测定透皮水丧失(TE W L),遗传过敏性用临床指标、针刺试验、针对混合性气体过敏原(C A P SX1)的特异性IgE抗体。对照组由125名无酒渣鼻、PD和活动性遗传过敏性疾病病史的人组成。结果:与酒渣鼻组和对照组相比,PD患者组各检测处T E W L显著性升高(P<0.001),遗传过敏性体质的病史和临床特征、针刺试验和气体过敏原的特异性IgE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都江堰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种类及分布情况,从而达到有效的防控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儿童的生活及学习质量.方法 对486例过敏性疾病患儿进行24项特异性过敏原IGE检测,统计过敏原阳性率.结果 例中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婴幼儿组:婴幼儿组前三位的过敏原分别是:牛奶(86例82%)鸡蛋(79例74.5%粉尘瞒(45例42%).学龄前组前三位的过敏原分别是:粉尘瞒(105例43%) 屋尘瞒(98例40%)鱼虾(60例24%).学龄组:粉尘瞒(112例80%) 屋尘瞒(109例78%)各类花粉(40例28%).结论 都江堰地区的过敏原分布育国内其他地区存在差异,可能与都江堰的气候有关.过敏患儿较前几年有较大比例的增加.相当比例的患儿存在两种以上的过敏原.仅单一的过敏原较少.  相似文献   

16.
反射性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可使人体皮肤在体内非侵犯无损伤情况下清晰呈现观察,曾经被用于急性接触性皮炎(CD)的组织病理学特征的报道。本研究设计调查研究过敏性和刺激性皮炎CD(A CD和ICD)在体内的动力学。18例预先诊断为ACD的受试者及有可比性的对照者使用硫酸十二醇酯钠刺激物作为特定过敏源行斑块测试。R CM、表皮截面水分丢失(TEW L)荧光激发光谱仪(FES)在斑块去处后2周内进行几次测试。在去掉芬思室48h后,浅表皮发生变化,最初涉及到角质层,表皮厚度增加主要表现在ICD和A CD,另一方面,在斑块去除96h后显示微血管形成达到顶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银川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并找出致病危险因素。方法 对15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符合国际接触性皮炎检测(ICDRG)标准系列斑贴试验和过敏性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52例患者中,斑贴试验总阳性率为88.2%,阳性率居前5位的过敏原依次为对苯二胺(42.1%)、十二醇硫酸钠(23.7%)、秘鲁香脂和硼酸(16.4%)、卡巴混合物(15.8%)、硫酸镍和对叔丁基酚醛树脂以及三氯生(15.1%);丙二醇和巯基混合物斑贴试验的阳性率男性比女性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年龄组十二醇硫酸钠、脂肪酸硫酸钠、亚乙基二胺阳性检出率≥40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族史和更换护肤品是银川地区过敏性皮肤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2.568(1.081~6.099)和7.257(2.467~21.343)。结论 对苯二胺是银川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最常见的接触性过敏原,家族史和更换护肤品是银川地区过敏性皮肤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过敏性哮喘患者穴位贴敷后诱发的接触性皮炎皮损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特点。方法:13例穴位贴敷治疗后诱发接触性皮炎并进行皮损处活检患者,按有无过敏性哮喘,分为过敏性哮喘组8例,非过敏性哮喘组5例。观察指标:(1)两组皮损处EOS聚集部位及数目的差异性;(2)两组真皮血管周围EOS病理结果分级的差异性。(3)两组表皮水泡液常规中EOS占总细胞数目百分比的差异性。结果:过敏性哮喘组真皮血管周围平均EOS数目(16.75±8.54)HP~(-1)明显高于无过敏史组(2.80±1.45)HP~(-1)。(1)过敏性哮喘组真皮血管周围EOS病理分级程度在Ⅲ、Ⅳ级(4例)重于非过敏性哮喘组(0例)。(2)过敏性哮喘组表皮水疱液EOS占总细胞百分比(45.3±17.1)%明显高于非过敏性哮喘组(12.7±4.4)%。结论:过敏性哮喘患者穴位贴敷后诱发的接触性皮炎皮损处EOS浸润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19.
经常暴露于水和表面活性物质中是潮湿工作环境就业人员易患手部湿疹的一个主要原因。乙氧基化物表面活性物质对氧化作用敏感,在豚鼠试验已经证实一些形成的氧化产物是接触性过敏原。在斯德哥尔摩多个医学研究中心,人们对氧化的表面活性物质过敏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用广泛应用的氧化的和非氧化的乙氧基化物表面活性物质(除某些已确定的氧化物外)对528例持续性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61例患者对一些表面活性物质出现明显轻度的刺激反应。用形态学描述系统记录斑贴试验反应,18例患者不仅出现红斑,也出现水肿和(或)丘疹小疱。这些反应多发生在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TIgE)和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在过敏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UniCAP100检测66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TIgE,吸入性过敏原过筛试验(Phadiatop)及食物过敏原过筛试验(fx5E)测定sIgE水平。结果 17~84岁组TIgE水平明显高于0~3岁组与4~16岁组(P<0.05),66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TIgE总阳性率为93.0%(614/660),其中465例(75.73%)TIgE>100kU/L。sIgE总阳性率为65.76%(434/660),吸入与食物过敏原均阳性者102例,其中92例TIgE>100kU/L。0~3岁组食物过敏原阳性率较另外两组显著增高(P<0.01),4~16岁组和17~84岁组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增高(P<0.05)。吸入性过敏原Ⅳ~Ⅵ级阳性率明显高于食物性(P<0.005)。结论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进行过敏原体外检测,不仅可以预示过敏体质,还可以查找过敏原因,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