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于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方中柴胡、黄芩舒肝解郁,清热泻火;人参、茯苓、大枣益气健脾,养心安神;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去痰镇惊;半夏、茯苓化痰宣窍安神;大黄、桂枝破瘀血,通脑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有疏肝利胆、调气和血、化痰解郁、镇惊安神之效。张士卿教授是首批甘肃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南  相似文献   

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人参(党参代)、半夏、龙骨、牡蛎、茯苓、桂枝、大黄、铅丹、大枣、生姜组成。具有和解少阳,扶正达邪,泄热化痰,镇惊安神之功效。原治少阳不和,气火交郁,心神被扰,神不潜藏之往来寒热,胸胁满闷,烦惊谵语,二便不利,身困重不能转侧等征候。《伤寒论》第107条说“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本方,治疗多种疑难杂证,取得较好疗效,今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具有疏肝泄胆、调和营卫、平调寒热、镇静安神之功效,在治疗心系疾病方面疗效显著。文章列举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验案3则,以示其治。  相似文献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祖晓  管利民 《河北中医》2003,25(11):838-839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 ,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大黄、茯苓、桂枝、龙骨、牡蛎、铅丹等组成。具有开郁泻热、镇静安神之功。我们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多种神经精神疾病 ,收效颇佳 ,略陈管见如次。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理论基础1 .1 肝气郁结、风火扰动是神经精神疾病的重要病机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 :“肝者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素问·六节藏象论》云 :“肝者 ,罢极之本 ,魂之居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更明确指出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诸暴强直 ,皆属于风。”这里的“…  相似文献   

5.
蒋例芹  张海莹 《光明中医》2009,24(4):724-725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107条.由小柴胡汤去甘草加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铅丹而成,具有和解枢机、镇惊安神之功,适用于少阳枢机不利、肝胆气滞、久郁化热、上扰心神而致的少阳兼烦惊证,临床证候为胸胁苦满、烦惊不安、易怒、小便不利,时时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细数.治疗上以本方疏利肝胆气郁、镇惊安神,效果良好.本方用柴胡、黄芩、大黄以疏解肝胆郁热,人参、大枣、龙骨、牡蛎、铅丹以益气镇惊敛神,复用桂枝、半夏、生姜以温阳化痰利湿醒神.  相似文献   

6.
刘钊 《光明中医》2012,27(2):349-349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107条,原文谓:"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结合药物组成,本方证主要是伤寒误用下法后,邪入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失和,胆热内扰心神.故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条达气机以除胸满,龙骨、牡蛎、铅丹重震降逆以消烦惊,茯苓宁心定志兼利小便,大黄泄热和胃以助安神,桂枝通阳达郁而除身重.初看寒温并投,杂乱无序,实配伍巧妙.临床辨证得当,合理选用本方,常可取到意外疗效,兹举验案两例以供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7.
张燕  刘敏 《新中医》2015,47(10):257-258
<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方由柴胡、黄芩、人参、桂枝、半夏、大黄、大枣、生姜、龙骨、牡蛎、铅丹、茯苓等组成。全方以小柴胡汤调和营卫、扶正祛邪,加桂枝通阳和表,龙骨、牡蛎、铅丹重镇安神,茯苓宁心安神、大黄泄热通里。仲景用本方治疗胸满、烦躁、谵语等症。因铅丹有小毒,笔者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陈瑞春教授经验,习用磁石或珍珠母等替  相似文献   

8.
刘建新 《新中医》2002,34(6):61-6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法半夏、大黄、牡蛎、大枣组成。具有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之功。常用治邪在少阳,扰动心神证。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各种杂症,  相似文献   

9.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源自《伤寒论》第107条,原文如下:"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该方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铅丹组成,具有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之功.原方主治少阳病误下后,邪陷少阳,少阳枢机不利,三焦壅滞,阳气内郁不得宣达而致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等.现代医者结合疾病症、脉,运用该方治疗多种疾病如失眠、焦虑症、癫痫、美尼尔氏综合征、慢性胃病等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严兴茂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怪汗的临床经验。严兴茂认为,怪汗由阴阳失调、阳浮于外、阴泄于表所致。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具有调和阴阳、潜阳敛阴之效。方证相应,可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辨治:或加引经药物,常以汗出部位立法;或合方而用,治其兼证;或加收敛止汗之品,加强敛汗之功;或加滋阴助阳之味,加强扶正固表之效,灵活运用,以收捷效。  相似文献   

1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原为伤寒论治疗阳虚饮结,肝胆失调所致的惊悸及癫狂等证主方.由柴胡、黄芩、半夏、茯苓、党参、生姜、大枣、生龙骨、生牡蛎、桂枝、大黄、铅丹组成.具有和解解郁,潜阳重镇,安神之效.笔者运用该方加减治疗结节性痒疹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理法方药紧密结合的临床诊疗基础-辨证论治体系。书中所载方药简便廉效,在后世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及验证,被称为"经方"。书中常采用重镇安神的龙骨及牡蛎相须为用治疗神志心理疾患。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伤寒杂病论》所载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及桂枝去芍药加蜀漆加牡蛎龙骨救逆汤等"龙牡剂"的证治规律,进一步理解经方的内涵,便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神经精神疾病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神经精神疾病举隅浙江省苍南县中医院(325800)林天华关键词神经精神疾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方由柴胡,半夏,黄芩,人参,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生姜,大枣,铅丹等药组成。具有和解肝胆,镇惊安神...  相似文献   

1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生姜、大枣、桂枝、茯苓、龙骨、牡蛎、大黄及铅丹组成,具有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升降并行、和解肝胆、镇惊安神之功。原方用于主治三阳并病、阴阳错杂之胸胁满闷、烦躁谵语、惊惕不安、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能转侧等病症。近代医家用本方治疗神经精神疾患每获良效。笔者以此方加减治疗消化系疾病,收效亦著,举案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小丹 《新中医》2003,35(7):65-65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大黄、人参、桂枝、半夏、生姜、大枣、铅丹、茯苓、龙骨、牡蛎组成,具有和解少阳枢机、清热镇惊安神作用,虚实兼顾。原治“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笔者用本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症,收效颇佳。举验案2则如下。  相似文献   

16.
贾跃进  王艳  李菲 《光明中医》2012,27(8):1651-165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于《伤寒论》 107条.由小柴胡汤去甘草加龙骨、牡蛎、桂枝、茯苓、大黄、铅丹而成,具有和解枢机、镇惊安神之功,治疗少阳枢机不利,肝胆气滞,久郁化热,上扰心神而致的少阳兼烦惊证.临床表现为胸胁苦满,烦惊不安,易怒,小便不利,时时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细数.目前常用此方治疗失眠、神经功能紊乱、神经症等内科神志疾病.因铅丹有毒,内服对胃有刺激,故不用.  相似文献   

1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精神疾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清泉 《陕西中医》2009,30(9):1244-124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07条。是从小柴胡汤加减而来,为伤寒误下以致邪热内陷又伤正气出现的变证而设,病属虚实夹杂。方取小柴胡汤之意,内解外清,扶正祛邪,另加龙骨、牡蛎、铅丹以镇静安神,以少阳郁而神志症状突出者为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伤寒论》,其主要病因病机为邪陷少阳,少阳枢机不利,阳热内郁,扰乱心神。本方可治少阳枢机不利,是柴胡证中和解法的代表方剂之一,具有和解泄热,重镇安神之效。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准确把握其病机,临证将本方应用于癫痫、焦虑症、头痛、心悸、失眠等,常可获得显著疗效,得到众多后世医家较高评价。本文就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治疗郁证中的临证体会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柴胡桂麦龙牡汤是笔者平素喜用的方剂之一,系以小柴胡汤为主加桂枝、浮小麦、生龙骨、生牡蛎组合而成。具体药物及常用剂量是:柴胡15g 黄芩12g半夏10g 党参20g 炙甘草10g 生姜10g 大枣10枚桂枝10g 浮小麦30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本方寓有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甘麦火枣汤之方意。为凉温并用、和解镇静之  相似文献   

20.
郑金枝 《河南中医》2009,29(8):733-734
《伤寒论》辨精神疾病证治用方主要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干姜附子汤、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抵当汤、白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小柴胡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