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晚期再灌注以及晚期再灌注预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对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建立兔的心梗模型,心梗组行永久冠脉结扎,晚期再灌注组于结扎冠脉3h后解除结扎行再灌注,晚期再灌注预加依那普利组在晚期再灌注的基础上于心梗后早期加用依那普利治疗。于术后7周进行血液动力学参数测定及取出动物的心脏行形态学检查。结果:晚期再灌注组膨展指数低于心梗组,但梗塞面积、左室容积、左室重量以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无明显改善;而晚期再灌注预加依那普利组膨展指数、左室容积、左室重量均低于心梗组,血液动力学指标也有所改善。结论:晚期再灌注可以减少梗塞膨展,但对心梗后晚期左室重构无明显影响;晚期再灌注预加依那普利有利于减少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胸廓内动脉的解剖及超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廓内动脉(Internal Thoracic Artery,ITA)又称乳房内动脉,因其解剖位置恒定、生物学特征良好及移植后具有长期通畅性等特点,作为移植血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乳房再造术和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修复胸壁缺损的首选受区吻合血管。  相似文献   

3.
1.以21只成年家兔为材料,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又分两组;第一实验组用兔8只,进行一次结扎切断两侧颈总动脉及一侧椎动脉手术。手术后饲养17—134天,然后将动物杀死。观察了侧枝循环建立的状况。第二实验组用兔5只进行一次结扎切断两侧颈总动脉及两侧椎动脉手术,手术后数小时内5只兔均先后死亡。对照组用兔8只,不作任何手术,以资对照比较。 2.根据观察得知第一实验组动物结扎后脑部、头部及颈部诸结构可以通过以下几条侧枝循环途径获得血液供应。 (1)未结扎侧的椎动脉有显著的代偿性增粗。基底动脉也增粗且变弯曲。这是主要的途径。 (2)所有第一实验组动物均有不对称、单一的甲状腺最下动脉出现。它的起始处是多样化的,可以起自主动脉弓、无名动脉、颈总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的分支上。甲状腺最下动脉向前引伸至甲状腺后分成许多小支与甲状腺上动脉的小支形成吻合。甲状腺上动脉也相应地增粗。血液可通过此吻合流入被结扎切断的颈总动脉远侧段。关于甲状腺最下动脉是新生还是原有的,作者认为两种可能性都有,而以前者可能性比较大。 (3)血液虽然可以通过脊髓腹侧及脊髓背侧动脉达到椎动脉,但这不是主要的,因此该动脉变化不大。 (4)颈、项及背部肌肉中的动脉吻合可以沟通锁骨下动脉与颈外动脉及颈总动脉,血液可以通过此吻合供应至脑及头颈部诸结构。但这条途径也不是王要的。 3.手术后侧枝循环建立的是否完善与手术后生活的时间成正比。 4.对于家兔在一次结扎全部颈总动脉及椎动脉后会引起死亡,如分两次手术结扎,则没有引起死亡的原因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4.
动脉血栓形成过程的血流动力学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ANSYS V5.4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血管建模并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观察了该模型因动脉粥样硬化斑或血栓形成所致血管逐步狭窄后血流状态的改变。同时观察了血液粘度逐步下降过程对血流状态的影响。结果:正常情况下,动脉血管内血流形式为层流,每层间血流速度不同,中心处血流速度最快,越向管壁处血流速度越慢。在血管狭窄部位则主要为高速层流,且该高速层流区流速随狭窄加重而回加快,缩窄区两端出现血液瘀滞区。血液粘度下降,高速层流区向远心端移动,缩窄区两端血液瘀滞区发生改变。结论:实验提示,临床上通过持续扩张血管的治疗有可能性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血液粘度在该病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改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管的局部血流动力学,降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机率,研究一种可以避免血管再狭窄的双移植管搭桥方式。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传统模型和双移植管搭桥模型进行血流动力学模拟仿真,计算缝合区附近的流场、壁面切应力等血流动力学因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该双移植管搭桥具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分布,明显改善了主搭桥血管与冠状动脉缝合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消除了该部位的涡流和流动停滞点,提高了底面的壁面切应力数值。在辅助搭桥血管与冠状动脉缝合处涡流区长度仅3 mm,与原主搭桥血管缝合处的涡流长度4.5 mm相比明显减小。辅助搭桥管分流了约36%的血液,只有约64%的血液流过了主搭桥管。结论该双移植管搭桥有助于减小内膜增生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山莨菪碱(654-2)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发现大鼠左冠状动脉主干结扎后早期腹腔注射654-2,可使结扎后6小时及21天时的梗塞范围显著缩小,并使21天时的左室心肌收缩性恢复得更好,而结扎后3小时缺血区心肌的超微结构改变得到显著改善。654-2对冠脉结扎与非冠脉结扎大鼠的直接血液动力学作用表现为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和左室心肌收缩性显著降低,提示654-2可以减少心肌氧耗量,从而对缺血心肌发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前言关于供应心包的血液来源,各书记载不一。一般认为最主要的是由胸廓内动脉和胸主动脉的分支供给,Щвецов,И.М.最近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关于胸廓内动脉至心包的分支状况,一般教科书的叙述既过于简单又不一致,有的只提到心包膈动脉,有的还提到胸廓内动脉的心包支,也有的文献提到了胸腺动脉或前纵隔动脉。Щвецов,И.М.提到了下列四支:(1)胸腺动脉至心包的分支,(2)心包膈动脉,  相似文献   

8.
使用墨汁及红色乳胶注射、透明和组织切片铺片等方法,研究了童尸及婴尸壁胸膜的血管和毛细血管。壁胸膜是由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膈下动脉、支气管动脉、食管动脉、甲状颈干(肋颈干)及锁骨下动脉的分支供应。进入胸膜的动脉分为直接支和间接支两组。直接支发自上述的动脉,口径粗大;间接支则是肋骨骨膜、胸固有肌、膈肌、大血管及食管等的营养动脉的分支.在肋胸膜的椎旁区、腋中线上区及锁骨中线上区,直接支较多,单位面积血管数少。它们从肋骨的上下缘进入胸膜。在胸膜内行距远,初级动脉弓的网孔大。壁胸膜的毛细血管网的密度在纵隔区、椎旁区、胸膜顶、胸骨旁区最高,因为该处有丰富的胸膜脂肪组织血管丛。在心包基底附近及椎旁区的胸膜脂肪血管丛突入胸膜腔内,形成血管突起;在主动脉区、心包、膈及肋间隙等部位的壁胸膜,缺少胸膜脂肪血管丛,可能与活动度大有关。壁胸膜的毛细血管床分主干型及分散型,后者占绝大多数。后毛细血管与前毛细血管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并且后毛细血管之间有吻合。在胸膜顶有集合小静脉或毛细血管汇合。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分岔动脉血管二维几何模型和动脉血流平均流速脉动流模型.对分岔动脉血管脉动血流的动力学状况和匀速进行药液注射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用导管注射药液时的血液流场的变化情况和药液在血液流场内的周期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几何模型和血液平均流速脉动流模型可以较好地分析解释了临床上所观察到的血流动力学现象和药液传输现象,能够反映出分岔动脉血管脉动流的传质特点.这不但为实施进一步数值模拟提供了可靠的前提,而且本文的计算结果对优化血管性介入治疗等也提供了血流动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大鼠静注异丙肾上腺素(ISP)及脑垂直体后叶素致离体豚鼠心肌缺心等模型,观察国产单硝酸异山梨酯(5-ISMN)对动物心肌损伤的影响及对多种离体血管条的效应;测定该药体内外给药其NO产生情况。结果:5-ISMN注射剂高低剂量组和片剂组对结扎LAD后CPK,LDH和心电图的指标有改善作用(P<0.05,P<0.01),梗塞范围分别为19、27和21%,溶媒组为41%(P<0.01),注射剂较片剂起效快;5-ISMN不同剂量  相似文献   

11.
运用血流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具有锥度角的弯曲血管内的血液二维定常流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计算出具有锥度角的弯曲动脉内血液流动的压力和速度的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弯曲血管的曲率和沿血管渐缩的锥度角使得血管截面血流速度分布尤其是径向速度分布发生较大畸变;锥度角对弯曲动脉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血流径向速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心血管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模型,通过计算和分析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各个动力学参数,研究冠状动脉狭窄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方法基于心血管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CT图像,用Mimics软件对左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进行三维重建;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冠状动脉模型进行流体力学计算。假设血管壁不发生变形,血液为不可压缩牛顿流体,在非定常速度进口的条件下计算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冠状动脉狭窄(75%面积狭窄)对下游的壁面剪切力和振荡剪切指数影响较大,并且会导致涡流和二次流的产生;在模型中装上血管支架,使得血管狭窄消失之后,涡流和二次流基本消失,而且振荡剪切指数明显变小。结论冠状动脉狭窄对血流动力学参数有重大影响,可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通过CT图像重建方法,可以诊断狭窄发生的地点以及严重性,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相同运动干预对运动员和普通人群产生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为寻找有效预防或逆转动脉硬度增加的运动训练方式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以10名女子篮球运动员(运动员组)和10名普通女性大学生(对照组)为实验对象,连续踩踏4组功率自行车训练为运动干预,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测量与计算颈总动脉在静息状态和运动干预后颈总动脉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血压、动脉硬度、动脉管径、轴心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血流量率、周向应变和壁面剪切力。结果 在静息状态下,运动员组动脉硬度低,动脉管径大,心率和轴心血液流速低,平均血流量率高,收缩压和平均压低,最大和平均壁面剪切力小,最小壁面剪切力大。施加相同强度自行车运动干预后2组均表现为,周向应变、心率、轴心血液流速、血流量率、收缩压、最大和平均壁面剪切力均显著地增加。而运动员组的颈总动脉硬度、心率、轴心血液流速、收缩压、最大和平均壁面剪切力和搏动指数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动脉管径和舒张压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在施加急性运动干预时,运动员组颈总动脉表现出了更好的顺应性,这可能是因为长期篮球运动训练已经改善了运动员组动脉的结构与功能(动脉管径增大与硬度降低),使得运动员组具有更好的静息大脑供血能力。另外,对照组的壁面切应力相较于运动员组具有更强的振荡性,动脉硬度急性增大。如果长期坚持急性自行车训练,有可能对颈总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羌菖合剂对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大鼠脑损伤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羌菖合剂对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大鼠脑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对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结扎大鼠右侧颈总动脉造成右脑供血不足,测定右大脑组织含水量及大鼠血液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性。对假手术组、结扎组与羌菖合剂组进行统计学检验比较。结果 对照组大鼠脑组织水分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0.05),羌菖合剂组脑水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鼠部分血细胞学、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液流变性有异常改变,羌菖合剂可对抗这改变,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P<0.05)。结论 羌菖合剂对扎大鼠右侧颈总动脉造成的脑损伤有一定防治作用,并可防治其造成的血液生理化改变,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5.
血流动力学是指血液在血管系统中流动的力学,主要研究血流量、血流阻力、血压、切应力、扰动流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人类生命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血流动力学在血管的弯曲、狭窄、堵塞、分叉以及肿瘤的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意义。目前,血流动力学在动脉血管搭桥、冠状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肿瘤以及旋动流等方面引起广泛研究。伴随着血流动力学的深入研究,心脑血管的手术规划、介入治疗等得到快速发展,基于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检测和治疗仪器也越来越多。血流动力学因素,如血管压力、血管阻力、血流量、壁面切应力、血液黏度、流动分离、湍流、涡流等对常见血管疾病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机理正在逐步深入探索之中,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6.
开胸、全麻家兔在冠状动脉左室支结扎后随机分为两组:组Ⅰ,连续观察4小时不给与任何处理(n=9),组Ⅱ,冠脉结扎1小时后去除结扎线并继续观察3小时(n=10)。冠脉结扎前。后及再灌注后,同步、连续记录心电图、平均动脉压、左心室内压及心室内压变化速率。观察结束后处死动物测定心肌梗塞范围并取电镜标本。结果表明,冠脉结扎1小时引起上述各项指标显著抑制,与结扎前数值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再灌注后,组Ⅱ动物的心脏功能进一步下降,与组Ⅰ对应数据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该组动物均伴有心肌内出血。比较两组动物的梗塞范围无统计学差异。再灌注的损害作用可能不仅仅是由于细胞水肿、出血等因素限制了冠脉血流的恢复;另外,毛细血管内及细胞中胞饮空泡的部分恢复可能促进了一些有害的大分子代谢产物的转运。  相似文献   

17.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Intra-aortic bal oon pump)是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之一,是由固定在导管的圆柱形气囊构成,将其安放在胸主动脉部位,通过物理作用,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肌功能。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工作原理:导管近端位于左锁骨下动脉末梢,远端位于肾动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工作时驱动气体往返进出气囊。在心脏搏动的舒张期,球囊从排气状态突然膨胀充气,在胸降主动脉内占有了一定的体积,将原来占据该体积的血液顺、逆着动脉走行向终末端器官灌注。在收缩期,球囊从充气状态突然收缩排气,其所占据的体积被周围血液迅速回流填充。其产生双重血流动力学变化:主动脉收缩压降低,主动脉舒张压升高,平均动脉压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降低,左心室后负荷降低,射血分数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内膜下心肌存活率增加,体循环血管阻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复杂动脉血管内血液流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脉硬化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动脉血管常见病。大量的研究证明动脉硬化病灶的产生与动脉管壁的切应力分布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易友部位位于腹主动脉末端、冠状动脉、颈动脉分又等处。本文就动脉硬化的易发部位出发,对复杂动脉血管内血液流动的近期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心脏冠状动脉循环障碍是常见的心脏病之一。为了改善冠状动脉的循环状况,临床上除了内科疗法外,还有各种外科手术疗法,其中最简而易行的是双侧胸廓内动脉切断术。该手术于1939年由意大利人Fieschi初次提出,认为可以促进心包膈动脉和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冠状动脉血管弹性特征,研究冠状动脉管壁及其内部血液流动的各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方法根据健康人体冠状动脉造影的CT图像,用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冠状动脉多分支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构建多分支血管计算模型。在假设血管壁为线弹性材料,血液流动为不可压缩牛顿流体瞬态流动条件下,进行血液及管壁的流固耦合分析,分析各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冠状动脉内血液的流速在心脏舒张期达到最大;在冠状动脉弯曲及分叉处,流速会出现低速区,血管壁出现较大变形及等效应力。结论在进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理的研究中,应考虑血管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