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索较理想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 3组 ,分别给予H2 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和铋剂得乐胶囊为基础的 3组方案治疗 ,以观察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结果 以H2 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明显高于以铋剂为基础的 ,两者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以H2 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为基础的短程三联治疗可作为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经电子胃镜、尿素(14C)呼气试验确诊为胃黏膜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给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39例:给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疗程均为1周。治疗结束后4周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根除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基础上,加用胶体果胶铋根除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琴  高淑红 《新疆医学》2010,40(3):26-27
自从胃炎和胃溃疡患者胃粘膜中分离和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以来,随着对其基础和临床方面研究的进展,人们对消化性溃疡发生和发展的认识发生了彻底改变,对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必须对其根治已成为共识。目前普遍采用以铋剂为中心的三联疗法,根除率超过75%,但该疗程较长,副作用明显。我们使用并观察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加入铋剂三联疗法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奥美拉唑与胶体果胶铋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胶体果胶铋联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作用。方法:将奥美拉唑和胶体果胶饿联用的四联组与以奥美拉唑为主的三联组在疗效与幽门螺杆菌(Hp)根治率作比较。结果:四联组Hp根治率优于三联组(P<0.05),在溃疡愈合及副作用方面,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将质子泵抑制剂与铋剂联用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方法 消化性溃疡伴C14尿素呼气试验测试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80例,给予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及阿莫西林胶囊三联疗法治疗4~6周.结果 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总愈合率92.5%(74/8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0.0% (72/80).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合用二种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病最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三联和奥美拉唑三联2周疗程法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3C尿素呼吸试验和胃镜下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均为阳性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根据所采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不同分为埃索美拉唑组及奥美拉唑组,比较不同的PPI三联2周疗程法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埃索美拉唑组的根除率为95.5%,奥美拉唑组的根除率为86.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2周疗法治疗Hp阳性的患者安全有效,与奥美拉唑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133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的效果。方法:232例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应用包括质子泵抑制剂的三联疗法治疗1周或2周,停药1个月后,行^13C-尿素呼气试验估价疗效。结果:经检测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73.3%。统计学分析表明,1周疗法根除率为72.6%,2周疗法为73.7%。结论: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应用国际公认的判断幽门螺杆菌根除的“金”标准,三联疗法的根除率为73.3%。低于以往一些临床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得出的根除率85%以上的结果。1周疗法或2周疗法根除率大致相同。提示1周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感染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与PPI标准三联疗法的比较,观察加用铋剂后的PPI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率.方法 将120例经胃镜及14C尿素呼气法试验检测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60例,B组(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予以PPI合用两种抗生素治疗1周,A组同时加用铋剂治疗1周.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4周以上,采用14C呼气法试验检测Hp.结果 A组的Hp根除率为93.3%,明显高于B组的78.3%(P<0.01).A、B两组副反应小,均能耐受.结论 加用铋剂的PPI四联疗法比PPI三联疗法Hp根除率高,安全,耐受性好,是一种理想的Hp根除方法,可以作为根治Hp的一线治疗方案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四联方案在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中的Hp根除率及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42例Hp相关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予四联方案治疗,对照组予标准三联方案(PPI+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疗程10d。完成疗程1个月后复查Hp。结果Hp根除率治疗组(91.67%)显著优于对照组(71.43%)(P〈0.05)。结论PPI+铋剂+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四联方案治疗Hp相关性胃十二指肠疾病,Hp根除率明显高于标准三联组,且副作用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含铋剂的四联10d疗法作为一线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初治患者随机分为三联治疗组和四联治疗组各70例。三联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bid+克拉霉素500mgbid+阿莫西林1.0gbid治疗7d,四联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 bid+克拉霉素500mg bid+阿莫西林1.0g,bid+果胶铋150mgtid治疗10d。疗程结束6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三联治疗组按方案(PP)分析和按意向治疗(ITT)分析H.pylori的根除率分别为76.5%、74.3%,四联治疗组按PP和按ITT分析根除率分别为92.5%、88.6%,四联治疗组按PP和ITT分析H.pylori的根除率均高于三联治疗组(P值分别为0.010、0.0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病例。结论含铋剂的四联10d疗法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初治,疗效高于标准三联7d疗法,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张国胜 《吉林医学》2012,33(6):1128-1129
目的:探讨序贯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对比效果,指导其在临床的应用。方法:选取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上述患者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序贯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检测,治疗组的Hp根除率为85.0%(34/40),而对照组的Hp根除率为62.5%(25/40),治疗组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标准三联疗法,序贯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提高临床疗效与Hp根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三焦辨证是以《内经》《难经》三焦学说中三焦主水、三焦气化等内容为基础,以部位三焦为依据形成的一种辨证方法,历经各代医家阐发并应用于内伤杂病及热病的辨证论治中,至明清而成为温病的辨证纲领.三焦失调与多种肝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较为密切,通过对三焦辨证的理论进行探究,并探讨其在肝病临床中的应用,说明该理论的临床价值,增加对三焦辨证的认识,最终起到指导临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简称三联手术)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6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三联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36个月,平均18个月。视力达0.02~0.2者9眼,占14.06%;0.3~0.4者29眼,占45.31%;≥0.5者26眼,占40.63%。术后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1mmHg者56眼,占87.50%。8眼28mmHg左右,占12.50%。用噻吗心安滴眼剂或美开朗滴眼剂滴眼,眼压可控制正常。[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三联手术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两种“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 (Hp)的根除效果。方法  10 3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 2组 :A组 5 8例 ,以奥美拉唑 2 0mg、克拉霉素 5 0 0mg加阿莫西林 10 0 0mg口服 ,2次·d-1,疗程 7d ;B组 45例 ,以奥美拉唑 2 0mg、甲硝唑 40 0mg加阿莫西林 10 0 0mg口服 ,2次·d-1,疗程7d。活动期溃疡患者抗Hp治疗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 2 0mg ,1次·d-1,疗程 2~ 4周。抗Hp治疗结束 2个月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结果 A、B两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 89.3 %和 84.1% ,活动期溃疡愈合率分别为 96.7%和 10 0 % ,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0 .3 %和 11.1% ,两组间Hp根除率、活动期溃疡愈合率和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均为P >0 .0 5 )。结论 克拉霉素或甲硝唑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组成的两种“三联疗法”疗效相当 ,而甲硝唑因价廉、安全在临床上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280例伴有酸碱失衡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诊断三重酸碱失衡17例(6%),均为呼酸型三重酸碱失衡,其AG值均>20mmol/L,潜在HCO_3~-均>30mmol/L,诱发因素以低氧血症、热量摄入不足、用药不当占多数,死亡率高达41.2%,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三重酸碱失衡的处理必需十分慎重,在治疗基础疾病和诱因的同时,还需注意电解质、营养及正确使用呼吸机等。  相似文献   

16.
三螺旋多糖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具有特殊链结构的一类生物大分子,它不仅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而且具有特殊的分子识别能力以及其他多糖无法比拟的功能特性。本文主要概述三螺旋多糖的链结构及其构象转变,分析其变性和复性过程中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阐明三螺旋结构形成和形态变化的科学规律。同时,综述了三螺旋多糖的链构象与其生物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以及基于螺旋构象转变构建的多糖基功能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圆周度与三棱镜度数理论值与临床值的差异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方法本组共202例水平共同性斜视患者,共同性外斜视100例,男43例,女57例,最小年龄6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17.89±7.44岁。共同性内斜视102例,男46例,女56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63岁,平均年龄18.82±9.02岁。分别以角膜映光法和三棱镜遮盖-去遮盖法行斜视角测量。将数据输入SPSS17.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外斜视的圆周度与三棱镜度的换算值:1°=1.85△~2.24△。内视圆周度与三棱镜度的换算值:1°=2.07△~2.50△。内斜视和外斜视圆周度和三棱镜度的临床值同理论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02-0.000);内斜视与外斜视的临床值间也有统计学意义(=0.001)。结论①圆周度与三棱镜度理论值和临床值的比值随斜视度的增加而增加;②内斜视圆周度与三棱镜度的比值较外斜视大。患者配合程度、瞳孔直径大小、隐斜度的部分缺失及三棱镜块本身的缺陷等是造成圆周度与三棱镜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同视机联合三棱镜检查斜视度可能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HP阳性的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三联疗法,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疗程1周。观察组患者应用序贯疗法,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5 d,然后继续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克拉霉素治疗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HP根除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43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疗显效4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清除率(88.3%)显著高于对照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与对照组(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较标准三联疗法HP根除率高,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H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证实存在 Hp 感染需要治疗的新疆地区1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疗法组(99例),前5天:埃索美拉唑肠溶片40 mg +阿莫西林分散片1000 mg,每日2次,后5天:埃索美拉唑肠溶片40 mg+克拉霉素片500 mg+呋喃唑酮片100 mg,每日2次。三联疗法组(94例):埃索美拉唑肠溶片40 mg+阿莫西林分散片1000 mg+克拉霉素片500 mg,每日2次,疗程均10 d。比较两组患者 Hp 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序贯疗法组及三联疗法组 Hp 根除率分别为87.88%、8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1)。两者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和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在序贯疗法组中 Hp 根除率明显高于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疆地区,序贯疗法较三联疗法 Hp 根除率高,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screen a triple helix-forming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 (TFO) that can bind HBV core promoter at target site with high affinity and specificity, and to observe the ability of manganese porphyrin modified TFO to combine and cleave HBV DNA. Methods: Similar homopurine domain (1 734 - 1 754) in HBV core promoter was selected as target sequence. Several corresponding TFOs were synthesized. The affinities and specificities of TFOs binding target sequence were tested with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nd DNase I footprinting assays. The selected best TFO was modified with manganese porphyrin and acridine. The ability of the TFO derivative to cleave HBV DNA was observed with cleavage experiment. Resul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371 and pH 7. 4, the TFO consisting of cytidylate and thymidylate (CT-TFO) and the parallel TFO consisting of guanylate and thymidylate (GT-TFOp) bound the target sequence weakly with Kd values much more than 10 -6 mol/L. The affinities of anti-parallel GT-TFO ( GT-TFOa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